•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9

    主演:撒贝宁,康震,廖昌永,朱丹,王源,李宇春,李谷一,齐豫,林志炫,蔡琴,谭维维,张靓颖,周笔畅,尚雯婕,蔡国庆,雷佳,阿云嘎,胡夏,郁可唯,孙楠,李玉刚,方锦龙,吴谨言,台风少年团,汪苏泷,沙溢,胡可,吉克隽逸,萨顶顶,许魏洲,赵照,刘恺威,克丽丝叮,陈彼得,鲍比达,龚琳娜,冯满天,刘润潼,吴彤,陈伟伦,徐梦圆,王泓翔,成方圆,曹轩宾,涵子,胡德夫,钟立风 

    导演:田梅 

    猜你喜欢

     剧照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 剧照 NO.1经典咏流传第二季 剧照 NO.2经典咏流传第二季 剧照 NO.3经典咏流传第二季 剧照 NO.4经典咏流传第二季 剧照 NO.5经典咏流传第二季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诗言志、歌永言。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打造的高品质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一季在去年春节为全国人民奉上一道文化大餐,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打造出“1+N”融媒体跨屏交互的创新传播模式,引发社会各界及海内外的热烈反响。  在全媒体时代大趋势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怀揣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初心,推动文化传承与融合传播的深度结合,彰显出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价值。《经典咏流传》第二季既追求模式和传播上的创新,也寻求立意层面的突破,通过旋律新编、歌曲演绎、大众传播,强化经典诗词的时代性和时尚性,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新一季节目强烈的文化属性以及经典传承的社会责任,吸引了诸多两岸顶级音乐人的加入,李谷一、王源、蔡琴、林志炫、谭维维、齐豫、张靓颖、周笔畅等数十位经典传唱人,接力文化传承长跑,让经典持续焕发新生。

     长篇影评

     1 ) 经典

    从经典咏流传第一季就开始看,好不容易等来了第二季,央视果然没有令我失望!

    节目主持人还是老熟人小撒,嘉宾除了熟悉的康震老师外还有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和知名主持人朱丹。三位职业不同,从事领域不同,反而更能多方位解读经典。

    第二季第一期让我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齐豫老师和赵照老师的《乡愁》了。

    在齐豫和赵照登场前荧幕上是余光中老先生缓缓开口朗诵这首诗;还有台上那把没有人坐却一直在摇的摇椅,勾起了我们记忆中的故乡人;不得不说节目组用心了!

     2 ) 第二季

    第一季重复看了好几遍,真的是很好看。

    第二季的话,因为太忙,没有全部看完,不过会抽空看完的。

    国家强盛了,文化实力也要提升,传统文化也要拾起并继承发扬。央视做的已经很好了。很努力了,只不过想拾起来真的不容易。

    《经典咏流传》契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的时代性要求,成为最直接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的电视文化节目。加油!!

     3 ) 期待经典咏流传再创经典

    第二季终于开始了,看了第一期我觉得,我生出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自己一事无成而能生在中国,真是占了祖国大便宜了。

    希望这一季也能出很多像《别君叹》《墨梅》这样好听的经典。

    期待更多优秀的有故事的中国诗词走到这个台上,让更多人认识它们,流传它们,使它们成为经典,代代铭记。

    继续期待接下来的《经典咏流传》

     4 ) 简单谈谈对于第二季的一些看法

    没有什么预告,节目第一期突然就播了,甚至连官微都是开播当天才公布的开播信息,显得有点仓促。但是看完第一期之后觉得虽然定档仓促,但节目内容并不仓促。

    首先要说的是文化感。

    第二季节目在文化感上依旧保持了一定的文化高度。虽然很多节目(尤其是文化节目)很难保持在第二季依旧水准持平,但是经典第二季虽然没超越,但我觉得至少至少是持平的,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文化不是一座高山,是通过更加通俗的方式让更多人去读懂。开场康震老师对诗词的解读是新加的流程,这个流程设计得很好,解读也很通俗,使诗词文化不至于阳春白雪,更易于让人去接受。同时在听歌之前也更加使观众读懂了诗词本身的内在含义。这一点是要点赞的。

    第二是包容性。

    在节目的宣传片中我看到了许多外国面孔或元素,克丽丝叮、包括第一期里的罗杰斯女儿、五种语言的登鹳雀楼,这意味着这一季不再局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而把目光放得更广阔,对世界文化的文化互融共鉴有了包容态度,这种格局的提升对于这样的舞台是不容易的。(尤其在文化节目泛滥,各家始终沉溺于传统文明无法自拔、善于煲传统鸡汤的今天)新鲜的血液是值得表扬的。

    第三是情感向。

    第一期节目印象最深的就是《乡愁》。这张情感牌打得很好,不得不说赵照是有才华的,重新作曲的《乡愁》配上齐豫倾诉般的嗓音,让本就老少通吃的诗句,更像一把柔软的刀子直戳人的内心。听着听着,甚至还没反应过来,眼泪就已经流下来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乡愁”,这个“愁”不只是对“乡”的愁,而是一种对于过往时光的牵挂。节目组很聪明,在临近春节的小年夜放《乡愁》,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本就让人难以自控,会让每个人都将自己代入,这样一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第四是对“经典”的再定义。

    细心的人应该已经发现,第二季节目不再局限于传统诗词,把现代诗也加入进来了。就比如刚刚谈到的《乡愁》还有谭维维的《山高路远》,虽然会有人对选取现代诗的行为是否配得上“经典”持保留意见,但是个人认为,这些现代诗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说明它们已经经过了、扛得住时间的打磨。“经典”本就是跨越古今的,从《诗经》到唐诗,从元曲到现代诗,古诗也好、现代诗也罢,在每个年代,每年都有许多人在创作“诗”这样的体裁,大浪淘沙之后,能够让人记住,就已经是它们的能耐。在这一点上,节目对于“经典”的重新定义,显然更加准确了。

    第五是科技创意。

    第二季玩了一个“读诗成曲”,还蛮逗的,扫一扫,读一句屏幕上的诗句,就可以转化成自己声音的歌,据说是用了AI,这个创意还挺有意思的,也应该是这一季跨界传播的亮点。我玩了玩这个东西,感觉挺逗,但是希望界面可以更简化并美观一点,生成的歌曲再长一点,曲库再丰富会更好。

    第六来说说时代价值。

    谈央视节目这一点是绕不开的,大家也都知道央视节目总喜欢“上价值”。相比第一季,这一季的价值输出其实还蛮自然的,把价值嵌套到入歌中,比如五种语言演唱《登鹳雀楼》,作品做到了做歌、诗、人物故事的统一,不至于生硬,这一点是个进步。

    最后我们来说说问题。

    当然,天下没有完美无缺的珠宝。就算再好的东西也是有瑕疵的。第二季节目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访谈过程节奏略慢的问题,很容易让人恍神,这一点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比较危险,因为大家会调台。对于带有音乐属性的节目来说,大家可能更愿意听歌。所以听听解析、听听歌、简单听听鉴赏团评论就挺好的了,个别朗诵、评论的节奏还可以再简化。

    综上所述,第二季节目还是有进步的,对于撑到第二季这件事来说,能够在第一季的口碑、传播都很高的前提下做到再创新,大胆突破,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希望节目组能够继续改进,毕竟刚刚开始,后续还有许多进步空间。

     5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刚开始是先在音乐网站上发行的音频,当时觉得好干净很有感觉就想看看现场是什么样的。

    现场的感觉真的很棒,听着李宇春唱歌感觉就不能呼吸了,生怕呼吸声干扰了她唱歌的声音,很干净很温柔。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吸引力。

    就像撒贝宁老师说的,她唱完后整个演播厅都温暖了起来,这首歌就是专门留给你的。歌曲收尾后,我还是留在当时那个意境里不愿意出来,那里太美了,真的是人间天堂啊。

    李宇春的声音不是传统的女高音,所以她的声音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听了很舒服,感觉心田有一股暖流的感觉。

    所以说李宇春的声音是一块宝贝。

     6 ) 看了半集,想说说。

    去年节目播出的时候觉得很好,文化传承是要做成这种易于接受的东西,传统文化不是故纸堆里的废品,也不是束之高阁锁进神坛的神像。诗歌选的也很突出主题,很贴近普罗大众的情感,是有情绪的互动,且用歌曲方式能够迅速传达给观众。也诞生了很多经典,《定风波》、《墨梅》、《木兰诗》、《青玉案元夕》等等。今天满怀期待打开了第二季,想着终于那位香港嘉宾走了,还是很开心的。。。看完半集,如果说上一季是煨好汤,让你慢慢品,那今年,恨不得直接插管子给你灌进去,硬来我真的不行啊,哎,往后看看吧,真的希望央视的节目跟别的不一样,慢慢来,让观众慢慢回味。

     短评

    素人和小孩都修音修成洛天依了,大概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对口型,更不知道自己无法挽救的音准吧。煽情背稿讲故事赞赞新时代,还是央视的一贯作风。也有一些专业的音乐人,不讲废话不演戏,全是干货,真正的现场音乐,作品质量很高。还有一些心知肚明的圈内老油条,轻车熟路,完成工作罢了。中国特色大杂烩。

    5分钟前
    • NAIVE
    • 还行

    央视这个节目,节奏有点慢。萨顶顶的春江花月夜可以说是十分吓人了。

    7分钟前
    • MiyaYu
    • 还行

    有的编排的特别好特别好,真正达到了永流传的意义。

    10分钟前
    • 狐狸先生的货车
    • 推荐

    传承经典,歌颂永恒

    15分钟前
    • Forever Parker
    • 力荐

    将中国传统诗词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实现了经典与流行的融合,有趣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节目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怀旧与回忆,通过艺术老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述展开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回忆,后部分则是明星歌手们的演唱,极大拓宽了本节目的受众面,突破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界限,打破了观众年龄层的限制。

    16分钟前
    • 娱乐圈梗姐
    • 推荐

    节目编排明显比第一季更高大上了,每一期都有一两首歌曲让人印象深刻。不遗余力的宣传了民乐和李清照,作为李清照的粉丝必须要给四星。

    21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每周陪妈妈看,但是曲调真的一听就忘。

    26分钟前
    • 豆友2145215
    • 还行

    卧槽 《黄河大合唱》的阵容开挂了

    29分钟前
    • 先进磁力棒
    • 力荐

    忘记打分了 喜欢吴谨言的《子衿》

    31分钟前
    • 力荐

    今天这期的我都好喜欢!!!

    32分钟前
    • 芊颖
    • 力荐

    回忆过去,追忆故人,泪目。

    36分钟前
    • 游泳鱼
    • 推荐

    第二季如期而来,先满分给上。中华文化用一生都难探寻完的神秘。太过迟到的点评,但经典永不会退出潮流,只会越来越有韵味。本季质量也是杠杠的,开篇的《乡愁》颇为感动。为康震男神打call。

    38分钟前
    • 某楼
    • 力荐

    乡愁让我泪目,这种直入人心的感动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39分钟前
    • 野往
    • 力荐

    传承经典,王源的长歌行太好听了!和他的心境应该也很符合吧,弟弟能勇敢地追求梦想真的很令人刮目相看。大步向前走吧!“青春本无畏”!

    42分钟前
    • 力荐

    乡愁

    47分钟前
    • 浅。
    • 推荐

    传唱人:王源很拉好感,感觉诚恳,不浮躁。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合唱团太感人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真的做到了青春献祖国。69岁登顶珠峰的截肢爷爷也让人敬佩。最喜欢的歌曲:知否知否和蜀道难。嘉宾:朱丹又美又温柔还学识渊博,周一围怕是瞎了眼才那么不尊重她。喜欢康震!节目设置的一点吐槽:不太懂唱完歌后面聊天和鉴赏时刻有啥区别。

    52分钟前
    • 追逐夏天
    • 力荐

    观感上觉得比第一季差了一点点,可仔细想想优点其实不少。比如两位新点评嘉宾一个负责划重点一个负责实践指导,比哈林阿宝合适;比如这一季原创歌曲很多,基本没有老歌硬加诗词的情况,虽然歌的熟悉度差了点,但是正确的取向;比如经典的范围得到了扩大,而且不再人人唱李白,科普了很多小众的诗词;比如请来了不少肯坐冷板凳的民乐国乐传承者。遗憾是预告的周华健到底没出现,还期待他的歌会致意一下金大侠呢。

    55分钟前
    • 瑜声余韵
    • 推荐

    特意找了个和曾宝仪长得很像的朱丹作评委吗

    57分钟前
    • 1193
    • 推荐

    节目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但是,有一大败笔,将诗词改编成曲的时候许多人压根不考虑原来诗词的意境,最差的改编则是将流行文化中的奢糜杂糅进去。

    1小时前
    • 面壁者
    • 推荐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1小时前
    • 马尔代夫的驴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