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信条

    信条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英国2020

    主演: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茨基,肯尼思·布拉纳,亚伦·泰勒-约翰逊,迪宝·卡帕蒂娅,克蕾曼丝·波西,希米什·帕特尔,安德鲁·霍华德,尤里·科洛科利尼科夫,迈克尔·凯恩,马丁·唐文,卡里娜·韦尔瓦,乔纳森·坎普,凯蒂·麦克凯布,贝恩·科拉科,安东尼·莫利纳利,特伦特·布克斯顿,英格丽·玛格斯,瑞奇·切劳洛,劳里·谢泼德,马克·克雷尼克,亚历克斯·威克索,丹兹尔·史密斯,马塞尔·萨巴特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维斯珀

    • HD

      邻人X奇怪的她

    • 正片

      异形寄生:起源

    • 更新HD

      原始的愤怒

    • HD

      太阳浩劫

    • HD

      本杰明·巴顿奇事

    • 杀戮命令

    • HD

      地狱男爵:血皇后崛起

     剧照

    信条 剧照 NO.1信条 剧照 NO.2信条 剧照 NO.3信条 剧照 NO.4信条 剧照 NO.5信条 剧照 NO.6信条 剧照 NO.16信条 剧照 NO.17信条 剧照 NO.18信条 剧照 NO.19信条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条”一词是唯一的线索与武器。主人公穿梭于全球各地,开展特工活动,力求揭示“信条”之谜,并完成一项超越了真实时间的神秘任务。这项任务并非时间之旅,而是【时空逆转】。

     长篇影评

     1 ) 10大知识点,帮你看懂《信条》(不含关键剧透)

    作者: 鲸鱼

    ★本文不含关键情节剧透★

    10年前,中国观众给诺兰的《盗梦空间》冠以“银幕奇观”的名号,10年后这个title同样适用于《信条》

    《信条》的结构是回文式的,前半部分男主角像个游戏萌新,去了解和掌握在逆向世界生存和打斗的技巧,并在影片后半部分把这些技能全部应用,正式进入游戏通关模式。

    看诺兰的电影你很难溜号走神,心率也会跟着狂飙。在爽嗨过后,便能体会到电影形式上高能反转的乐趣。

    影片的秘密,藏在片名里(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帮助各位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我们贴心整理了《信条》中出现的十个知识点,有需要的同学可在观影之前阅读。


    1.熵

    片中出现的那些神秘的逆向武器,其运行轨迹与正常武器相反,子弹可以从弹孔里自动回到枪膛。据说它们是由核裂变的反向辐射物制成的,熵也是相反的。

    那么熵是什么呢?

    熵是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4年提出的概念,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引入的一个参量。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熵就是用来代表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熵越高,说明系统越混乱,反之则表示系统越有序。

    就拿前不久的热搜#9000块巨幅拼图被丈夫1秒毁掉#举例,拼图拼好时,熵值是最小的,因为它们都摆在了应该摆放的位置上。

    然而丈夫为了更好的拍照效果,将桌面倾斜,拼图瞬间毁于一旦,这个时候熵就顿时增加,因为它们彻底乱套了。

    可以预见到他们的家庭内部也即将熵值最大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定义了热量不能从低温的物体自发地转移到高温的物体,之于熵来说就等于世界上的事物都无法自发地趋于有序,而是越来越混乱,这就是所谓的熵增定律。

    既然如此,熵一旦是反过来的,就会出现从无序到有序的“倒行逆施”。

    放在这部电影中,你就能看到:原本已经破碎的玻璃会瞬间恢复原状,原本翻了个底朝天的汽车会立刻“鲤鱼打挺”回到马路上行驶。

    现实中固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当事物呈现出与往常截然不同的状态时,很难不令人瞠目结舌。

    后来熵的含义也引入到了其它领域,比如管理学,曾著有《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对抗熵增。”

    2.时间钳行运动

    男主角通过旋转闸门回到过去时,身边的人提醒他注意“时间钳行运动”。在结尾那场大战中,红蓝两队也采用时间钳行运动进行作战。

    钳行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称,不论是英国上班族两地生活式的钳行运动,还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所使用的钳形攻势,无一不是两个事物彼此呼应——要么是城市,要么是军队。

    电影中的钳行运动的主体是时间,当人处于时间逆行时,在另一个时空里会有一个对称的自己,他的动作和运动轨迹都与这个时空的他截然相反,而他必须要在这个时空里兼顾到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否则将无法再返回。

    如同《星际穿越》中库珀在五维时空里能够透过自家的书架,看到过去的自己一样,时间钳行运动也像在照镜子,一旦某一刻你发现镜子里没有自己了,那一定是出事儿了。

    只不过,在时间钳行运动时,它们都是相反的,而且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这种对称放之科学领域也近乎常态,就像诺兰说的:“每个物理定律都是对称的。”而且现代物理学家研究认为,时间逆转也是可以实现的。

    再来看看电影的英文片名TENET以及整体的人物命运,实际上也都遵循了这种对称回文式的结构。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行为就是时空逆转,你发微博、发朋友圈,在多年后重新翻看,实际上就是在跟过去的自己对话。你使用花呗,不就是在花属于未来的钱吗?

    3. 钚

    反派萨塔尔苦心孤诣要寻找能够改变世界的9种算法,其中一个就是钚元素,尤其是钚241。在他小时候曾经捡拾过散落的钚,其他人都为此丧命,唯独他活了下来。

    肯尼思·布拉纳 饰 萨塔尔

    钚是一种放射性的金属元素,1940年被科学家发现。钚能释放出高能的氦原子核,因此被用来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1945年在日本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就是钚制作内核的铀钚弹。

    钚有二十种放射性同位素,寿命最长的是钚244,半衰期为8080万年,而最短的是钚241,半衰期只有14年。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曾检测出核事故泄漏出的钚241,一度引起国际社会的恐慌。

    钚对人体有巨大的危害,它的毒性仅次于钋,此前还曾有传言称5克的钚就能毒死全人类(后被辟谣)。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钚列为了一类致癌物。

    4.间谍

    诺兰没有采用《盗梦空间》那样的偷盗类型来拍摄《信条》,而是采用了间谍片的类型,这也是他实现一个自己的愿望:

    我随时准备尝试间谍片类型,这是我一直期盼的。我从小就喜爱特工电影,它的内容非常有趣、令人兴奋。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间谍活动就已经很活跃了,而在之后半个世纪的冷战中,间谍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们肩负重任,破解政治秘密,富有传奇色彩,因此间谍小说也随之兴盛,其中以伊恩·弗莱明约翰·勒卡雷为代表,延伸出了两个不同的派别。

    伊恩·弗莱明笔下的“007”詹姆斯·邦德风流倜傥,拥有高端装备,在情报机构之间自由往来,是一个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间谍形象。

    而约翰·勒卡雷在《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等书中,塑造的都是现实主义的间谍,充满了复杂的人性和宿命色彩。

    《007:大破天幕杀机》

    《信条》的男主角显然更倾向于伊恩·弗莱明的007式特工,不仅身手不凡,还与美女有小暧昧。

    5.基辅 德里亚斯特 奥斯陆 塔林

    片中总会有一些地名你没听过,比如你能说出上述这些城市分别位于哪个国家吗?

    《信条》在7个国家实景拍摄,剧组先后辗转爱沙尼亚、意大利、印度、丹麦、挪威、英国和美国等地。

    诺兰认为实景拍摄很有必要:

    拍摄的全球性与故事相符,因为它涉及到整个世界作为共同体所面临的威胁,这些利害关系是戏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好了,下面来公布答案——

    片头发生恐怖事件的基辅歌剧院位于乌克兰(但实际是在塔林的Linnahall拍摄的,这里曾举办过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德里亚斯特位于意大利,是亚得里亚海东北岸的港口城市;

    奥斯陆是挪威的首都,片中飞机撞墙事件就发生在奥斯陆的自由港;

    塔林则是爱沙尼亚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6.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

    影片开头那段发生在基辅歌剧院的恐怖袭击事件,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真实发生过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

    2002年10月23日,四五十名车臣绑匪闯入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将那里的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和文化宫的工作人员扣为人质,要求俄罗斯军队撤出车臣。

    绑匪与警方对峙了三天三夜,在10月26日早上,警方用麻醉气体麻醉了厅内的所有人,39名恐怖分子被击毙,还有至少129名人质因麻醉气体而死亡。

    这一事件后来还被拍成了电影《倒计时》(又名《生死倒计时》),俄罗斯政府资助了700万美元的拍摄经费,外加8架直升机和6架战斗机。

    《倒计时》

    7. 奥本海默和曼哈顿计划

    普利亚在片中提到了奥本海默和曼哈顿计划,这两个名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奥本海默就是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

    二战期间德国试图研究制造原子弹,得到情报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迅速反应,开始实施最高机密的曼哈顿计划,要赶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

    其实1939年的时候,科学家还只是在实验室里发现了原子裂变现象,却马上就要应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但为了尽早结束战争,奥本海默以及爱因斯坦费米冯·诺依曼等人,纷纷投入到了原子弹的技术应用研究中。

    经过复杂艰难的科研过程之后,世界上第一批原子弹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制成功。

    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终结。奥本海默也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8.九个核大国

    《信条》中,事关人类生死的九种算法被拆开,分置在九个国家,以防止心怀不轨的人得到它而危及全人类的生命安全。

    这九个国家就是九个核大国,分别是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和以色列

    不过,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在1967年1月1日之前制造并且爆炸核武器的国家才是合法的有核国家,因此只有美、俄、中、英、法五国是可以使用核武器的,它们又刚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其他的拥核国家则被称为非法拥核国家,其中以色列的核弹头数量甚至超过了英国。

    9.祖父悖论

    《信条》里的反派萨塔尔通过时间倒流回到过去,妄图杀死全人类,但问题是,他杀死了他的前辈们,未来的他岂不是也一并消失了?他又何必这么煞费苦心呢?

    尼尔说,这就叫做祖父悖论。

    祖父悖论其实原来叫外祖母悖论,它源自于法国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在1943年的小说《不小心的旅行者》中讲的故事。

    如果通过时间隧道回到过去,在父亲出生之前把外祖母杀死,那么你也就不会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了,那么,又是谁把外祖母杀死的呢?

    对此,可以用平行宇宙来解释:当你回到过去时,其实是进入了另一个平行宇宙,那里所发生的事情并不会影响到这个宇宙里发生的事。

    此外,也可以用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来解释,也就是说人可以回到过去,但不能因此改变历史进程。如果穿越者想要做出与现实世界不符的事情,会有某种力量阻止他。

    10.戈雅

    影片中,凯瑟琳·巴顿把戈雅的一幅赝品画作卖给了自己的丈夫萨塔尔,但知情的丈夫就此抓住了她的把柄,让她难逃自己的手掌心。

    弗朗西斯科·戈雅的作品如今已经是世界各大拍卖行炙手可热的拍品,他创作于1816年的铜版画《斗牛》曾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估价50万英镑。

    戈雅自画像

    戈雅是18世纪的一位宫廷画家,早期以巴洛克式画风为主,《裸体的玛哈》最为知名。晚期他又发展出一种极富表现力又令人不安的风格,并公开指责战争的暴行、教会的道德堕落和社会政治的灾难,比如那幅著名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戈雅与诺兰的作品在精神层面是一致的。

    戈雅的黑色绘画系列是早期暗黑风的萌芽,那是他在去世前几年的创作,画作的色调偏黑和灰,主题阴郁,画中人带有鬼魅的表情,如同被魔鬼附身,令人不寒而栗。

    而到了近些年,诺兰通过《蝙蝠侠:黑暗骑士》等超级英雄电影将暗黑风发扬光大。故事阴暗,反派做主角,邪性又病态的宗教性和仪式感,将黑暗气质散发得足够入骨。

    《盗梦空间》里也曾出现过一幅抽象画,看来诺兰的确很偏爱这种另类的审美风格。


    最后再补充几个小知识点:

    【1】

    片中男主角接头的暗号是“这是个混沌的世界”、“黄昏时分无敌人”,他还开玩笑说这是惠特曼的诗。

    其实19世纪的美国诗人惠特曼并没有创作过这两句诗,但“混沌”、“黄昏”、“敌人”这些字眼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草叶集》中。

    比如《铭言集》《幻象》中就写道:“永远是混沌初开,永远是周期循环,是成长”;

    《自己之歌》里也有“当我嗅着黄昏的边缘的时候,请正视我的脸”的诗句;

    在他的《和解》一诗中提到“因为我的敌人已经死了,一个如自己一样神圣的人已经死了”。

    诺兰对诗歌也有一定的喜好,《星际穿越》中他就引用过英国诗人迪兰·托马斯的诗句“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2】

    凯瑟琳·巴顿的儿子提出要去庞贝城玩。这座昔日繁华的城市在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掩埋,而在庞贝遗址上,就曾经发现过TENET的字迹。

    【3】

    诺兰习惯于跟同样的团队合作,但是这一次,配乐师不再是汉斯·季默了。

    当得知老搭档因档期冲突不能再合作时,他还是有一些紧张的情绪。这一部启用了《黑豹》的配乐师路德维格·戈兰松,他创作的电子音乐以出色的重低音震撼观众的耳膜,如同心跳一般令人肾上腺素飙升。

    制片人艾玛·托马斯也说:“新的血液激发了克里斯的创作能量。”

    路德维格·戈兰松

    【4】

    在影片最后的那场大战中,多次出现士兵手表的特写镜头,这正是汉米尔顿为《信条》特别定制的卡其海军系列深潜(BeLOWZERO)腕表

    这款特别版腕表采用质感轻盈的钛合金表壳,配备蓝色或红色尖头秒针,象征影片中的经典配色。

    在此之前,汉米尔顿手表曾为诺兰的《星际穿越》创作了“墨菲腕表”(The Murph),备受影迷追捧;为库布里克导演的经典影片《2001:太空漫游》设计了时钟。

    目前,汉米尔顿手表已在500多部大银幕影片中亮相。

     2 ) 大神跳大神

    《信条》长达150分钟。我有足够的时间和闲暇,去观察观察周围观众的反应:

    他们几乎都是面无表情,深度麻醉,一副诺兰你说啥就是啥吧——是要♂上体位还是♀上体位,随便……来吧。快一点。结束了事。

    为什么诺兰作品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为什么诺兰的电影出现这样的反应会是很危险的信号?

    我对影院观众被《星际穿越》煽到满面泪流印象深刻。自然而然,屏住呼吸看《盗梦空间》,或者在《敦刻尔克》睡去,都是诺兰带给影迷观众的众多反应。

    到了这次的《信条》,诺兰释放的信息,无疑是糟糕负面的。 以电影结尾的高潮蒙太奇为例,一边是俄罗斯404核子城市的攻防战,一边是越南近海的度假游艇。两边都在试图“命悬一线”,关系“世界毁灭”,无奈的是,两边场面看下来,都没有任何紧张压迫感,剪切再频繁,密集强度、再高,我也建立不起来对人物一丝一毫的共情。

    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信条》里,人类世界灭亡,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我就看到在世界各地开会,嘴皮子的生意,它甚至不如灭霸那响指来得直观。尽管说起来,灰飞烟灭的漫画夸张手法,已经有点儿戏,那人家也是世界毁灭的样子好嘛。 女主角那边的家暴和护犊,就更是比肥皂剧还致命的灾难了,完完全全是直塞给观众的莫名情节设定。女主到底怎么爱儿子,暴力钚男又是怎么个残暴无章法,《信条》给的信息,全是背影细枝末节,或者来一条皮带。在那些闪光的记忆闪回碎片中,我们很容易回想起来,《盗梦空间》时代,小李子对爱妻的思念,也是这种火车过境般的倏忽倾轧感。问题在于,盗梦空间有不断增强的情感体验,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得得失失,混成一团。 拯救自己老婆、情人、初恋女友,无论一个生活再乏味的死宅观众有没有经历过,它都可以带入设想,是人之常情,是千百年来的文学经典,已经像上世纪的流行歌曲,今天的智能手机一般,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大脑记忆。

    可是,拯救别人的老婆就不一样了。那就意味着,你们俩得有一些特别,与众不同的故事,并且,这个点,这条线,是能拉扯到观众的神经,否则,你干脆要拯救希拉里的,观众也还好津津乐道一些。 显然,在这个事情上,《信条》就拍得非常之刻板、无趣,严肃的时候开一些绿帽奴的生硬玩笑。搞笑的时候,又来一些007天要塌了的特工斗智斗勇悬念战。黑哥怎么就看上了女主,女主怎么就难以摆脱家庭桎梏又不好放手的,这种语焉不详,自然可以处理得高级,或者被当做高级留白来处理,但这个东西,是要支撑主人公前行,不能用观众是在看完电影还会去回想撸一遍故事的基础上,况且即便真是如此,我也回想不起来,电影有给这个骨架填充血肉与细节,他们俩也不存在情感火花。这种不可信,也会像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令一个失真的梦境,迅速坍塌。

    抛开那些知乎式或物理课本的公式讲解,电影不就是要讲一群人要拯救世界,男人想救女人这么两个事情嘛。把两个事加起来,依然都还是再简单不过的——在电影领域被摩擦了几百上千回的玩意,偏偏诺兰非要塞足大道理,来它个故弄玄虚。 有人一定会说,怎么你到《信条》这里就高标准高要求了——我想反问的是,不就是诺兰昆汀这些导演才值得我们苛刻严厉吹毛求疵么?

    就还是结尾那次红蓝大战。电影人物在打什么?是《盗梦空间》第三层梦境的NPC士兵么?当年,诺兰拍摄动作场面的糟糕程度,已经让我印象深刻——我说的就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群氓街头王八拳打烂架。

    但不知为何,诺兰在《信条》里似乎就是了然于胸胜券在握的姿态了,正序看一遍,倒序再来一遍,这样做的结果,并不是帮我理清楚了故事逻辑,而是通过倒放,证实了诺兰拍摄的动作场面,确实非常糟糕。不要试图逃过一群看着香港电影枪战动作长大中国影迷的眼睛,诺兰拍的动作场面,无论追车,走廊缠斗,还是最后的攻坚战,真的是稀巴烂。 客观来说,《信条》也有拍得好,但不多。像开头的歌剧院,敌我难分,黑白难辨。歌剧院有大全景,也有小包厢,有里外,有配合。但电影在其他多数地方,就是一副“莫得感情”的画虎烂样(注:闽南语词汇,指老虎的丁丁)。

    在我看来,《信条》的崩溃,并不是出现在正反循环的tenet设定,也不是凛然正义的拯救世界实则假大空,而是诺兰强迫症一般,对时间概念的痴迷,对表、调拨世界时空、对最后一秒种营救的无解。因为愈是精确到秒,分秒必争,机不可失的,结果观众已经失去对人物情感共鸣的基础,时间就会变得可有可无——大家已经陷入了麻醉的昏迷状态。偏偏,有人把这种大脑短路的断片情况,理解为看不明白电影的高智商烧脑。在我看来,这是对诺兰电影的最大误解了。试想,如果诺兰真是一个物理学家,那他更适合去bbc拍科学教育纪录片。 所以,花太多时间、太复杂的长篇累牍,去讲了太少、太简单的,题为“拯救”的俗套故事,这就是《信条》。至于那些设定,TENET这种词汇,无非套中套,套中人。

    或者更通俗一些,《信条》之于诺兰,就相当于《双子杀手》之于李安。他当然可以玩,去尝试,但作为观众,没必要因为电影是用来感受的陈词滥调,而争相害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好电影也许是变得稀少了,却没有必要全耗在诺兰这颗子弹上。

    大失所望,是真的

     3 ) 解读《信条》暗藏的艺术、建筑与符号的谜语和隐喻

    《信条》是我在意大利疫情缓和、娱乐场所陆陆续续重新开业以后,踏进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片子。作为一个影迷,半年时间因为客观原因无法进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件非常难熬的事情——倒也不是说需要一部多震撼的电影来拯救平凡的生活,而是当一个人养成了时不时去电影院看场电影的习惯以后,影迷和电影院及电影本身就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契约精神:你不偶尔去那边花点钱,心里就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对不起它。而诺兰的电影就是这种契约精神当中最典型的一个实例,首先,他的电影预告片有一个神奇的特性:你完全不知道预告片到底在讲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的电影预告片里,普通观众会觉得:“算了看不懂别看了。”但如果这是诺兰的预告片,它就会给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心理暗示:“我倒是要去电影院里看看这部片子到底能有多难懂!”

    诺兰的电影又与其他难懂的艺术片、文艺片不同,他喜欢在电影里暗藏许多解谜线索。他一边用深刻的剧情、炫丽的画面和出彩的配乐为观众编织谜面,一边又在显而易见的地方书写谜题的答案。在《盗梦空间》里,女主角艾伦·佩吉饰演的艾里阿德妮是一位“造梦师”,为团队打造梦境迷宫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艾里阿德妮(Ariadne)这个名字取自于希腊神话里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爱上了要去迷宫里斩杀牛头人的忒修斯,于是交给忒修斯一个线团,帮助忒修斯顺利走出迷宫。因此,在希腊神话中,艾里阿德妮也被称为“迷宫的主人”。诺兰在《盗梦空间》里还特地为艾里阿德妮安排了一场手绘迷宫的戏,用一根线描出了纸上迷宫的出口,和她在希腊神话中的形象不谋而合。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诺兰电影里的一切细节都是有意为之”、“诺兰的电影一定要二刷、三刷”。他在电影里建构的一切巧思和暗示,都能让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回家路上的时候、洗澡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反复回味和思考。这种通过电影余震带来的观影体验,正是诺兰电影的魅力所在。

    《信条》作为诺兰的最新作品,可以说是将这种观影体验发挥到了极致,让人惊叹于他对于电影细节的考究。在整部电影里,任何诺兰镜头中故意让观众看见的、故意重复多次的台词和人物名字,那些着重拍摄的宏大场景和艺术作品、符号,都是诺兰为观众布下的谜底。在《信条》的预告片中,诺兰给出了两个重要的线索:第一,正是英文版电影标题《TENET》本身,它既是谜面,也是答案。它是电影里主角所在的间谍组织“TENET”的名字,从字面上来看,这也是一个字母对称的回文单词,无论是正向拼写还是逆向拼写,都能书写成同一个单词。第二个线索,是主角的一句台词,提示观众:“不是时空旅行,是时间逆转。”

    一切还是要从一块诺兰未曾在电影里给大家展示的石板说起。

    这块石板名为“SATOR方形(Quadrato del Sator)”,起源于西欧、碑文以拉丁文为主,由五个单词组成:SATOR、AREPO、TENET、OPERA和ROTAS。这五个单词分别对应了《信条》中的俄罗斯人Sator、仿制戈雅画作的画家Arepo、间谍组织Tenet、发生爆炸的剧院Opera、以及Sator在自由港保存艺术品的公司Rotas。虽然诺兰没有在电影里直接展示过这块石板,石板的喻意却穿插了整部电影。多年以来,这块石板都是欧洲的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难以解开的谜团,它曾被人在西欧的各地遗迹中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庞贝古城罹难之前。

    石板以回文书写,第一行SATOR 倒过来拼写就是最后一行的ROTAS,第二行的AREPO 倒过来拼写就是倒数第二行的OPERA,在正中间的TENET 本身就是一个回文单词。

    Sator,作为电影里最为残忍的反派,是一切谜团的源头,也是摧毁世界的始作俑者。无论你正着看、还是倒着看这块石板,Sator永远是石板上的第一行单词,在拉丁语里意为“耕种者”、“创造者”,与电影情节中Sator在世界各地收集资源、打造传送门相对应。

    Arepo在电影里是伪造戈雅画作的艺术家。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他的名字却在主角和迈克尔·凯恩以及Kat对话的时候提及了数次。在碑文上,Arepo同样也是最神秘的一个单词,因为它从未在拉丁语记载中出现过。有一种猜想是它可以延伸解释为拉丁语“arepennis”,解释为“土地的一小块”。

    TENET在拉丁语里是“持有、掌握”的意思,opera既可以解释为歌剧、歌剧院,也可以解释为作品。

    最后,rotas可以引申为"ruote",意为“旋转/滚动”或者“轮子”,在电影里是Sator的公司la rotas的名字,同时也是电影里第一次出现圆柱体传送门的地点。

    石板上的碑文整体可以解释为:“创造者把持着天宇的轮转”,sator是整句碑文的主语,同时也是电影的关键角色,他创立了rotas、引爆了opera、通过arepo的画认识了主角。所有的事件交织在一起、所有的单词组合在一起,恰好排列成了整部电影的标题:《TENET》

    竖排与横排的TENET组合在一起恰好是一个十字图形,在古罗马,十字图形是太阳神的象征。十字图形也可以被视为十字架,十字架在有些文化里有驱魔的作用。TENET在电影里,被用作正义的一方的组织名字,与邪恶做对抗。

    石板的秘密不止于此。

    从字母排列来看,世界各地挖掘出的石板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碑文书写有着严格的规范。每个字母必须一样大、所有字母上下左右的间距必须相等、所有单词组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正方形。

    在意大利锡耶纳发现的石板

    这样严谨的书写方式可以让对角线上的字母组合都保持回文形态:

    回文书写法也呼应了《信条》最重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扭转、回溯。

    在石碑上画一个圈,路径上的单词也还是回文。

    前文说过,俄罗斯人Sator是整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人物,是碑文的主语,石板即使倒转过来看,排在第一行的单词也永远是Sator。那么反过来,Rotas(轮子、旋转)作为Sator的倒装单词,在电影里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Rotas,在整部电影指代的不仅仅是Sator的公司名称,同时也以“轮圈”作为一种符号,贯穿了整部电影。诺兰以基辅歌剧院之战来开电影帷幕,用特定的摄影角度让观众看到了主角是如何绕着圆弧形的走廊和看台搜索爆炸物的。同样的拍摄手法也出现在了主角和Neil从Rotas公司出逃的过程,镜头加深了他们绕着走廊追逐的视觉效果,仿佛在一个狭窄的圆形迷宫中奔跑。也就是在这个场景里,圆形的传送门首次出现,以旋转门的方式让人们完成时间扭转。

    在此之前,还有一个让人看的时候不明所以,回想起来也是一种伏笔的场景:主角、Neil、飞行员站在奥斯陆的大街上商讨作案计划,镜头以仰视的角度,绕着他们一圈一圈地转着拍,命运之轮就此滚动。

    “周旋”于三人之间的经典镜头

    影片后半段,为主角解释时空扭转原理的女战士名字就叫“wheeler”,意思是车夫或者制造车轮的人。

    基辅歌剧院取景于爱沙尼亚塔林的Linnahall,原本是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的活动场馆,里面还内设了音乐厅。Linnahall在十年前被废弃,诺兰看中了Linnahall的建筑外观,认为它非常适合《信条》的拍摄需求,因此花费了很大的力气重新打扫、修缮了Linnahall,修复了音乐厅的照明设备、座椅和地毯。Linnahall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粗野主义建筑,这种毫无花俏装饰的朴素混凝土建筑也被称为野兽派建筑,由于它强调实用性、成本低廉、在视觉上具有统一和连贯性,因此在二战之后的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十分受欢迎。粗野主义建筑看上去就像是没有完工、来不及加上装饰的建筑,建筑表面粗糙,体形巨大,给人带来一种冷血的压迫感。这种设计语言也被诺兰运用到了传送门的设计上,和其他科幻电影里充满科技感的传送门不同,《信条》中的混凝土传送门尽管是来自于未来的智慧,它的造型看起来却沉重且粗糙,倒更像是部落文化的产物。

    Linnahall

    电影歌剧院爆炸镜头

    Linnahall音乐厅

    有人认为,粗野主义建筑体形过大,是极权主义的表现,用这样压抑的造型来威吓潜在的敌人。没有加工过的混凝土建筑表面在经过日晒雨淋后,会印上水渍、长苔藓、变色和腐烂,影响城市和社区的美观,遭到了许多人的厌恶,世界各地的粗野主义建筑和Linnahall的命运一样被废弃或者推倒。除了Linnahall,影片最后爆发战斗的沙漠基地也是粗野主义建筑群,取景于鹰山的废弃的沙漠鬼城,在现有的建筑群的基础上,诺兰还带领他的团队建造了许多全尺寸的粗野主义建筑,扩大建筑群的同时保持了鬼城衰败的气氛。电影中的两处粗野主义建筑两处粗野主义建筑群在影片中承担了以Sator阴谋为主导的战火场地,它们和传送门的设计都指向了冷血的反派Sator,展现了Sator生活的正反两面:他是拥有豪华私人游艇、在奢华餐厅就餐、经营高级艺术品、在风景如画的海岸边上度蜜月的富商,同时也是心狠手辣、买卖武器、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残忍恶魔。

    鹰山的鬼城废墟

    粗野主义建筑在西伯利亚地区很常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电影里也对应了Sator的俄罗斯人身份

    最后,我们来说说画:诺兰为什么选择戈雅的伪作,让主角交给俄罗斯人的妻子Kat呢?

    诺兰曾经在他和泰特美术馆的访谈中表示,他最喜欢的画家是弗朗西斯·培根。培根作品中阴暗低落的情绪和扭曲的笔触是他在《蝙蝠侠》中打造的希斯·莱杰版小丑妆的灵感来源。

    戈雅是西班牙十八世纪的著名画家,创造了大量西班牙革命运动时期现实主义的作品,用画笔描绘了西班牙人民反抗欧洲暴政的英勇行为。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导演在一开始始终没有给戈雅的伪作一个正面的镜头,它首先被迈克尔·凯恩塞进购物袋里交给主角,随后在Kat拿起画作,仔细鉴定的时候也依然没能让观众看到,这到底是怎样一幅模仿地唯妙唯俏的戈雅画作。直到Kat和Sator争执,Sator质问Kat与男主之间的关系时,侍者端上来了一道菜,递到Kat面前,像扯去了她的遮羞布一般揭开了菜罩——一幅戈雅的伪作,画着女像的素描躺在餐盘上。Kat倒吸一口凉气,谎言无处躲藏。

    当我们在研究戈雅时,戈雅画作中的女性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戈雅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城市和上流社会的女性角色开始发生了变化。他描绘了当时社会中自由女性的千姿百态,记录了许多从家中隐秘的角落里走出来的女性的状态。其中,最具争议的画作是《裸体的马哈》,和大多数古典主义的裸体油画不同,戈雅画中的马哈慵懒地斜靠在垫子上,看起来像是在炫耀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戈雅的这幅作品被认为是影射了当时皇宫贵族之间的风流韵事,而在戈雅的其他宫廷画中,王后的威风也总是掩盖了一旁的国王。

    戈雅笔下的女人代表着开放、权力、风流,这些恰恰是暴君Sator无法忍受的。他用暴力和手段掌控着妻子Kat,直到Kat收到了这张改变她命运的画作。

    饰演Kat的伊丽莎白·德比茨基看起来既有韵味又保持着一种有距离感的古典美,不知道诺兰是不是故意选了一个腿这么长的女演员,Kat以毫不遮盖的绝对身高优势压过了所有的男演员……

    小鸟依人

    电影里还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员就是罗伯特·帕丁森。有些外表帅气的男演员可能会被外表所拖累,因为他们只能演单薄的美男角色,这也是过去我对帕丁森的印象。现在,你竟然能在电影里看到他的演技,光是坐在那边点杯可乐,都能产生一种让人好奇又不敢靠近了解的气场。据说电影里的打斗和汽车特技全都是帕丁森自己完成的。

    因为疫情关系许久没有踏入影院的朋友们,可以像我一样把《信条》当作是拥抱影院的契机。诺兰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影院观看优秀电影的体验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被流媒体取代的。他的电影足够精彩到让人无法快进、让人不想错过画面中眼睛能够捕捉到的任何一个细节、让人驻留在漆黑的影院里看上两遍、三遍,让人逐字逐句逐帧地感受关于电影的一切。

     4 ) 好啊,那就从所谓的“理解”和“感受”开始说

    为了骂《信条》把自己逼成了诺学家。 “不要尝试理解它,去感受它。” 这是今年最好笑的一句电影台词,当然并不是因为这句话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诺兰不知道这句话让整部电影都沦为了笑话。 在《致命魔术》之后的作品中,诺兰团队里配合得最好的一对不是诺兰和汉斯·季默,也不是诺兰和李·史密斯,而是李·史密斯和汉斯·季默,而诺兰是拖后腿的那个。 上面这个结论是《信条》所展示的,因为这部电影让我们彻底认清了没有了李·史密斯和汉斯·季默的诺兰,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影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遗余力地告诉观众,诺兰的导演能力到底能差到什么地步,糟糕的场面调度和剪辑到底能把空间关系交代得乱到什么地步(这点跟《八佰》有得一拼,公路枪战和第三幕战争戏完全看不清敌我位置关系)。大量交代故事前景的第一幕场景与场景的转换有任何有效的衔接和过渡吗,角色与角色有产生任何的化学反应吗,有发生任何可信服的情感联结吗,或者我是否应该问,这些角色真的像个人而不是念白机器吗?至于你要问我剧情的每一处起承转合我都理清楚了吗,我得承认并没有,但不是你诺兰告诉我“不要理解要感受”吗?而以上就是影片让我“感受”到的。 虽然在他以往的作品里也不太把角色当人,但他至少把观众当人,当然你也可以说《信条》是“最纯粹的诺兰”,我也不反对,因为“最纯粹的诺兰”实际上说的就是最差劲的诺兰。 诺兰真的知道自己作品里真正不需要观众去“理解”而是去“感受”的是什么吗? 不是高概念设定,不是那些需要反复厘清的叙事谜题,也当然不是无法共情的工具人,不是生硬死板的摄影机调度,而是以剪辑和配乐的配合所形成的叙事与视听的节奏感。 这种节奏感是不需要动脑“理解”其背后的故事逻辑或是高概念设定,便能令人直观地“感受”到它的“好看”的。这种“好看”是比简单直给的视觉奇观更能持续吸引观众目光的磁石,是影像推动剧情运转的高效燃料。 写到这里应该劝退了不少诺兰的做题粉,所以接下来讲的才是本文的重点:诺兰以往作品中的这种节奏感如何调动观众的“感受”,以及它在《信条》中的荡然无存如何成为混乱的来源。 同样是需要交代大量故事前景的高概念设定影片的第一幕,《信条》的第一幕显然可以拿来跟《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的第一幕作对比。

    不仅场景与场景间有着清晰的既视区别和先后次序,并且在经过了两分钟的台词讲解后,还插入了一小段分散观众注意力的情节:

    不仅缓和了观众前面处理台词信息的紧绷神经,还交代了角色间关系的发展。随后,讲解继续。

    在经过了一段完整的导游式的逐景讲解后,这一游览以数个问题作结:库伯去不去?去哪?他们是谁?而问题的推进并不像刚才那样依靠移步换景完成,而是直接切回了游览的起点,镜头也为适应多人对话而设计了较为多变的景别和构图,缓解了前面因大量双人对话戏正反打产生的视觉疲劳,持续带给观众新鲜感。

    虽然感觉其实也就是花式上课,但起码多了几个机位(?)

    最后以迈克尔凯恩的一句“你发现发射室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再次将愈发枯燥的单场景讲解用悬而未决的问题给打断,让角色与观众再次回到先前游览中。

    正因为有了对场景与场景间次序的明确认识,当剪辑让刚刚莫名中断的游览再次延续下去并赋予其新的目的时,观众会产生一种仿佛先前遗漏了信息的错觉,于是也更愿意去主动地获取影片接下来抛出的信息,去做出“弥补”。 在《盗梦空间》的第一幕也同样有一段长时间的前景信息交代——大约在影片的第50分钟处,此处在剪辑上的变调则更为丰富且更具观赏性,包括但不限于: 全景角色站位变换三个场景——

    适时插入介绍性的动作(并处理成笑点)——

    插入简单直接的“台词奇观”—— 小李:“第一层一周,第二层六个月,第三层十年。” 渡边谦:“我买下了航空公司,觉得这样会方便一点。”

    简短地插入一段剧情伏笔——

    用闪回画面补足台词信息,并鲜明地区分场景间的冷暖色调——

    影像的节奏感取悦了观众的“感受”,在这个前提下观众才能以更为轻松的姿态去“理解”其中的信息量。 尤记某位友邻对《星际穿越》的评价,大意是诺兰唯一让他觉得厉害的就是诺兰讲三个小时的故事不会让人觉得无聊。诺兰确实调度不行,但他知道如何让大段大段的对话变得让观众易于消化而不觉得疲劳。当然我以前是这么想的,而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那些是李·史密斯的功劳,因为在《信条》的第一幕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性念白都是由大量生硬的正反打所呈现的,一段又一段冗长乏味的对话不经任何编排地砸在观众脸上,场景间没有任何有效的转场衔接和空间关系交代,跨越几大国也尽是毫无辨识度的环境、不变的机械念白、不变的糟糕调度。 《信条》的第一幕有哪怕一场让人“感受”到“好看”的文戏吗?没有。诺兰有没有尝试《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中的节奏驱动呢?其实是有尝试的(尼尔策划自由港飞机事故前后的一段大量对话戏间的交叉剪辑),但其调动“感受”的机制是完全失效的,尤其在刚开始时,高妹在学校门口向男主描述自由港,画面一切,一辆车驶入自由港,尼尔下车,上一场景的静止调度与下一场景的运动调度和台词语义的接应让人以为剪辑点意味着叙事的推进,却又被再次切回高妹与男主对话的剪辑点告知是两个场景间毫无意义的往复,只是为了交叉而交叉,无法构成相互间有效的信息互补,男主对尼尔说的那句“她说......(过去式)”无疑是再次强调了两条线的先后顺序,让交叉剪辑更是成了鸡肋的存在。在观众才刚来得及厘清剪辑逻辑,还没来得及“理解”台词内容时,影片又进入了下一轮的场景往复的交叉剪辑中。在台词的信息量已然多到难以“理解”的时候,就连一向只需“感受”的剪辑逻辑都成了需要“理解”的东西。 而到了中段尼尔进入空港仓库听导游介绍艺术品区的安保系统时,本应匹配紧张情节的电子配乐却在此处无故加强,甚至盖过了导游的说话声音,完全不匹配的配乐成就了尴尬的节奏。

    当然你也可以反问,凭什么说这首配乐就是用来匹配紧张情节的?对不起,不是我说的,是诺兰就是这么干的。Freeport这首配乐,最早并不是在这里出现,而是在男主与尼尔潜入军火贩的豪宅时最先响起的,那是一个典型的间谍类型片执行任务的桥段,氛围与旋律的对位让观众加深了对这首/这类电子乐的固有印象——它就适合配这种情节。

    所以当这首配乐在之后的大量交叉剪辑的文戏中出现,并在毫无动作/情节突转的征兆下加强,观众只能“感受”到吵闹,和严重的音画不对位。 李·史密斯显然很清楚如何用剪辑给诺兰在数个单场景内的呆板调度藏拙,而更换了剪辑师的《信条》则清楚地用剪辑让诺兰在数个单场景内的呆板调度一览无遗,以至于让我们能成功意识到,剪辑真的只是让主角们多换几个地方念台词而已。而剪辑师大概也是被自己搞懵了,想着让男主和普利亚换个地方谈话,却居然在单一场景中进行了“跳切”:普利亚说着话起身,男主跟着起身,在台词未中断的情况下,两人直接被剪辑师“瞬移”到了阳台上。

    还打算重刷的朋友可以去证实一下我说的这段

    不说文戏了,接下来讲讲诺兰以往作品中高潮戏的编排特点:以贯穿其间整轨的强节奏感配乐带动单场景内的调度或多场景间的交叉剪辑,创造出极其直观易于感知的视听韵律。通俗来说,这种体验类似于看B站上的“高燃混剪”(没有贬低的意思),看画面与配乐互相踩点。 一是单个场景内的动作/情绪“踩点”,比如《星际穿越》中的巨浪一段:镜头循着海面上摇,配乐的节拍突然加速,当镜头上摇至呈现出巨浪的顶端,配乐也同时达到高潮。

    进度条也给你们看到了,打开原声带播放Mountains可以直接脑补画面。 当然还有一类 “踩点”,配乐的加重不以情节或动作的突转而以台词为信号:

    对于此处为什么不是以情节或动作的突转为配乐加重的信号: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动作突转其实早就发生了,即——面对旋转下跌的永恒号,库伯果断地启动引擎直追。但当时的观众仍然与布兰德一样,处于目睹爆炸后惊魂未定的情绪余波中,根本不知道库伯要干什么,于是布兰德替观众发问,得到一句简短有力的台词:“对接。”观众如梦初醒,配乐也迅速落下重音,完成对观众情绪的呼应。什么叫 “感受”,这就是可“感受”的。 这些例子在诺兰以往作品中比比皆是,它让画面变得像是在遵循某种不可抗力的内在旋律一般,巧妙掩盖了单镜调度的乏力,仿佛是将一个薄弱的和弦融进了宏大的交响乐章之中。 配乐成就了影像,影像也成就了配乐。当我们走出电影院打开音乐播放器,为影片每处情节突转“划重点”的配乐依然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既视感”。

    二是多条故事线伴随配乐的交叉推进,让剪辑点、动作的突变、配乐的突转形成相互紧密咬合的齿轮组,驱动叙事机器高速运转。 没必要搬出巴赫来理解诺兰,太抬举他了。以往的诺兰对影片中重头戏的处理就是mv式的,尤其《黑暗骑士》《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的高潮段落直观上的“好看”即是因为它们在情节编排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形成了一种影像的音乐性,让我们能够“看见”这些交替的画面所谱成的曲调。这一方式并不讲究单个场次内的精彩而复杂的调度,恰恰相反,它需要每一个单场戏内的调度足够简单直观易懂,才能将这些调度动作的碎片做成一套自成体系不互斥的集锦,为配乐的旋律示踪。 典型如《黑暗骑士》中的一场小高潮,大概位于影片的第45分钟左右。

    被交叉剪辑在一起的三条线分别是:瑞秋与哈维在宴会一角交谈,戈登告知局长后者是小丑的目标,法官在车里收到匿名信封。尽管我们尚且不知道这三条线的内在联系,但交叉剪辑的处理仿佛又是一种冥冥之中的警示。毕竟后两条故事线本身的悬念已经足够让人紧张了,而看似处于安全区的瑞秋与哈维却被剪进了与后两条故事线并列的位置,给观众再添一层心理暗示,此处叠加出的悬念是靠剪辑制造的。 随后,以局长饮下毒酒为信号,配乐渐强。

    并在布鲁斯韦恩将哈维弄晕后,响起急促的打击乐。

    两条线上的戈登和韦恩的动作都是对即将到来的危机的反应。诺兰让悬念循着剪辑和配乐的节奏再次加强,并在接下来达到剪辑最高频时将积攒的悬念迅速释放。

    小丑在不露面的情况下接连得逞,高频的交叉剪辑与配乐营造出强烈的悬念与恐怖感:策划这一切的小丑在哪?紧接着,小丑突然出现在了看似最安全的宴会上,最后一个悬念也被释放。

    一声枪响,打击乐骤然停止。视听节奏与小丑的配合完成了对观众的多重绞杀,三条线的交替达到了1+1+1>3的效果。

    诺兰需要汉斯·季默的强旋律强节奏感的配乐来为他的每一场重头戏定调,而李·史密斯的剪辑则为配乐的节奏示踪。 当然,悬念的驱动也不可忽视,《黑暗骑士》如此,《星际穿越》也是如此。 我们来看之前被友邻普遍吐槽的一段交叉剪辑YQY-Vader的广播

    之前对这段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解读空白岸的广播

    不过后来看到了一位友邻的一个挺有启发性的见解,觉得不太有必要这么去“理解”,就像原本也不太有必要去“理解”这几条故事线的内在逻辑是否严密,只需去“感受”它的节奏和韵律感丧面人的广播(这条转播启发了我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

    当然,这一段的剪辑和配乐,仍然是以悬念为立足点驱动叙事的。与《黑暗骑士》不同的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暗骑士》中单个悬念的聚敛与释放的时刻,而《星际穿越》中的一段却是多个悬念的交替上升。处于危险中的库伯能否联系上布兰德?墨菲为什么掉头?布兰德能否顺利赶到?库伯能挺住吗?墨菲为什么冲进玉米地里?罗姆利发现的差错又是怎么回事?布兰德的警告能让罗姆利及时撤离吗?我们发现,这些悬念由发生到解决的过程,是彼此被剪辑镶嵌在一起的:一个悬念刚刚解决,与此同时另一个悬念正在发展,而还有一个悬念则处于萌芽状态,最终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上升的“谢泼德音阶”。

    然后,请大家点开原声带中的Coward一曲,把进度条拉到第5分钟后,“感受”一下汉斯·季默如何用钢琴和弦乐精准地描述悬念的螺旋上升形态。

    而诺兰到了《敦刻尔克》,实际上是把《星际穿越》中对高潮戏的处理,直接扩充成了一整部电影。它抛弃了物理概念,抛弃了繁琐叙事,抛弃了背景交代,抛弃了角色塑造,直接以剪辑和配乐铺陈出非人的节奏和旋律,带来最为直接的感官压迫,为这场战争的非人性做出注解。于是,观众反而对这些连名字都记不住的角色产生了共情,因为角色感受到的即是观众所“感受”到的。 也因此,与其说我认为《敦刻尔克》是他最好的作品,到不如说这是诺兰最巧妙的一次藏拙。极简的剧本剔除了冗长的对话和鸡肋的情感描写,开阔的地理环境和并不复杂的置景为诺兰并不擅长的景别选取和空间调度降低了难度。 如果说《信条》是“最纯粹的诺兰”,那么《敦刻尔克》就是“最纯粹的李·史密斯-汉斯·季默”。感谢莫得感情的诺兰,又用莫得感情的方式让我磕到了男男CP,落泪了。 《敦刻尔克》只举一例,这是诺兰所有作品中最令我震撼的一次剪辑与配乐的相互踩点。大家可以自己去拉一遍这段,我就不多说了。

    配乐的重音落在了壮阔的三线交汇大全景处

    说完诺兰以往作品中的高潮戏部分,再来看《信条》。 动作和配乐的踩点,《信条》也有。

    当配乐进行到如进度条所示的“蓄力”阶段时,我们看到的是对配乐中这一“蓄力”的动作毫不敏感的调度与剪辑,依然在琐碎地展示主角二人的束装、系扣、调机器……让弹射时配乐的骤停失去了它本应有的视听张力。 在劫车前的一段,尼尔驱车送男主执行任务,停在消防车旁,以男主下车后爬到消防车上这一动作为信号,配乐加重。但此时的镜头调度却显得不知所措,因为这一动作被置于尼尔车内的摄影机交代成了一个普通的转场:观众相当于坐在尼尔的车内,目睹着男主下车,又透过车窗看见他爬上消防车,动作的节点被呆滞的调度和剪辑钝化成了过场,突然加重的配乐更像是在硬拗这一动作的节点属性,无法与观众的“感受”形成互动。

    妹有找到图

    如果《信条》真的如一些友邻所说,是一场诺兰故意不让观众理解的非人机械建构,那他也不会花费如此多的篇幅在反派夫妻身上了。另外,诺兰就是诺兰,没必要把他当成90年代的哈内克,诺兰对自己作品的非人属性没有半点自知。 安排一个女主角加一个孩子,就以为是有情感有人性了?在观众对男女主之间的情感还没有什么认同时,强行上演生离死别的选择,不觉得尴尬吗? 肯尼斯·布拉纳的演技也是灾难级的,他的角色从神态动作到愚蠢的台词都像是直接从汤米韦素的电影里走出来的模样。“如果我不能拥有你,那么没人可以!”诺兰居然能写出这样的台词,太不可思议了,我先吐为敬。

    当他甩出一连串愚蠢的台词(我记得他当时大概说的是类似“我要让你看看一头发怒的狮子是什么样...”这种二到极致的话),剪辑、景别、配乐,无一不在严肃认真地配合着他的滑稽杂耍,这种冷幽默着实令人捧腹。 多线交叉剪辑与配乐的配合,《信条》也有。

    整个第三幕,从准备阶段开始,男主、尼尔所在的红蓝军队和女主与反派周旋三条线都被交叉剪辑在了一起,由一首Posterity贯穿。但问题是,战争线与女主线,无论是二者行动的性质,还是观众观看二者时的情绪,都大相径庭,完全无法被同一条整轨配乐整合在一起。看着“卖力”的交叉剪辑,我只感到这种强扭节奏的尴尬和可笑。 诺兰以往作品中,最直观的能被“感受”到的“好看”,在《信条》中全然不复存在,但他即不是决绝地放弃,又不是另辟蹊径,而是蹩脚地强拗姿态,这就更难看了。

    就《信条》现在的面目,我只能理解为他以往作品里的那些“好看”的部分可能甚至都不是他自己的功劳,而是李·史密斯和汉斯·季默配合的结果。

    ——————————————

    以前我会认为,诺兰对胶片,尤其对实拍的坚持,是他古典、老派的原则性体现,是值得肯定和褒奖的。而看完《信条》后,恕我直言,我感受到的不是他的老派,而是土鳖。 当恐怖分子一脚踩碎大提琴,当主角在打斗中将对方砸在无数幅画作上,当成吨的金条被泼洒在路面上,当一架747直愣愣地撞进仓库并引发一场毫无观赏性的爆炸时,诺兰在指望观众“感受”到什么?而他又自认为观众能感受到什么?是奇观的美感吗?不,是烧钱的快感。观众发出的感叹大多不是“好看”,而是“好贵”。《信条》集中暴露了如今坐拥资本的诺兰在实拍奇观中所展示出的暴发户思维。然而,当观众走出影院,想到的却是虽然它观赏性不佳但它的实拍制作确实烧钱不少,于是自行脑补了“值回票价”的资金运转(我投资了炸飞机!我好棒!),从而获得了虚假而廉价的满足感,一种精神胜利法,而电影中肉眼可见并不好看的奇观和观众在观看时真实的视听感受则被掩盖。这种摆弄巨资的暴发户式的实拍奇观思维,与他在以往就已显现而在《信条》中完全外露的对操纵高概念的迷恋的技术霸权主义倾向(引自友邻短评brennteiskalt的广播),是一体两面。 各位有兴趣欢迎来读读前段时间我给桃厂写的一篇稿子//mp.weixin.qq.com/s/SUI0Zk0QBIbLwYaOVjwoRQ(前面的营销号式的废话可以跳过...),里面借助影片文本聊了《星际穿越》中诺兰如何坦诚地对待他的实拍情结,再对比着看《信条》的实拍,你会发现后者不只土鳖,还虚伪。 对某种拍摄制式的坚持,从来不应该成为夸赞或是批评导演的理由,而是要看导演是否对其选择的方式物尽其用。所以,我也恳请诺兰放弃70mm胶片IMAX,越大的画面只会越放大他在景别和调度上的缺陷(大量对话戏的近景怼脸正反打,让观众的视线在巨大的银幕上一会儿晃到这一会儿晃到那,一场戏看下来全程摇头晃脑,大画幅反而成了观看的负担,更别说过量的字幕了);也恳请他放弃实拍奇观,不会调度还实拍什么,毫无观赏性的奇观也叫奇观?(那么有好看的实拍奇观吗?有的——《疯狂的麦克斯4》。要是觉得这个对诺兰来说要求太高了,那么还有一个——《速度与激情8》天降汽车雨,就观赏性而言,诺兰还不如这个。) 你嫌炸飞机炸得不爽?我告诉你,这是花了多少多少钱实拍的!你搞不懂那个啥啥啥名词?我告诉你,那是一个多么多么牛逼的概念!你嫌配乐扎耳?我告诉你,这个配乐倒放也一样听,牛不牛逼! 发现了吗,这些快感并不来自电影本身,而来自这些“场外信息”,来自自我感动,诺兰pua功力属实了得。 《信条》有好看的实拍奇观吗?有的。 第三幕战争戏中,一正一逆复原并摧毁两次大楼,是整部电影唯一让我能够“感受”到它的“好看”的片段。这样的“关卡”设置本应贯穿整场战斗,而不是只作为一个特殊的小高潮出现。因为这种固实的“关卡”不仅是对时间钳形战术最直观的展示,还间接交代了红蓝两支队伍的相对空间方位(虽然也很笼统)。但是,除了这一片段外,其余都在不遗余力地展示诺兰糟糕的场面调度,就别说交代敌我位置关系了,连红蓝两队的位置关系都搞不清楚,极大程度地让我找到了当初看《八佰》的战争戏的感受:乱。 实话说,一正一逆的故事设计给场面调度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这个前提下,布景和摄影更应该去加强“路线”或是“关卡”的空间感,去作为正逆双方视点的一个恒定的参考系。这也是为什么关卡式的正逆炸大楼的设计是好的,即便观众无法透彻“理解”它的内在逻辑,也能被爽到。 但在一正一逆的两场公路追车戏中,“路线”的空间是断裂且残缺的,这要多亏了糟糕的调度和剪辑。试问多少观众在第一遍的时候,看清了在反派撤离黑色SUV时公路上其实有四辆车?

    在尼尔与反派一方发生枪战时,从男主被反派手下押进一辆车内,到他们抵达红蓝房间外,没有经过任何转场的交代,只有一个剪辑点,让第一遍看的我以为枪战就发生在红蓝房间外。

    第三幕战争戏,更不用说,调度和剪辑的双重灾难。 还有一点就是,《星际穿越》和《敦刻尔克》中大量依附于实体道具的固定机位,在《信条》中也消失了。

    如果说《星际穿越》用这种固定镜头去拍太空戏,我们还可以批评它的呆板,那么当固定镜头更频繁地用在《敦刻尔克》中时,它带来的是最为直接的在场感:观众被反复捆绑在坠落的飞机、下沉的船只上,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海水淹没。

    而除了在场感的营造这种战争片尤其需要的特点外,固定镜头与其所依附的实体,还成为了时间流逝的参照物。如果你看不懂这句话,那就看下面这张图吧。

    时间的流逝所带来的危机被直观地呈现,由此让观众体验到排山倒海的压迫感

    如果诺兰在《信条》中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正逆炸大楼的“关卡”,甚至是像《敦刻尔克》一样将镜头固定在“关卡”中某一具稳定的实物上,让观众能够以此作为时间与空间的参照物,那么他正逆并存的场面调度或许会更加高效,至少不至于如此混乱。

    《信条》的情况就像是诺兰在正逆时间流中,失去了空间的支点,找不到急流中的落脚地。最终像一个皮球一样被自己设定的高概念胡乱踢来踢去,而他自己还自我感觉良好。

     5 ) 一图看懂《信条》剧情!

    都说《信条》特别烧脑,害怕看过之后脑力透支???不用怕!!!有二刷过《信条》的培根悖论来帮您~

    准备好 了吗~~?

    来吧,听说首映看完后的各位已经是这样了、、?别慌,培根悖论为大家梳理的,一图看懂《信条》剧情!

    红蓝两条线,记得“翻来覆去”的看~ ~

    简直是映后讨论、回忆剧情、挖掘细节之必备良品图片,尺寸超大,建议各位下载后放大慢慢看!

     6 ) 。己自了估高也,众观了估高兰诺

    如果十年前的《盗梦空间》拍砸了,很可能就是现在《信条》的这个样子。

    1.本片缺少诺兰电影一贯的充沛的感情,说得更具体些,对人物缺少充足的代价和动机展示。以前“仿佛过山车”是对诺兰故事的褒奖,现在诺兰仿佛只满足于造一台过山车。刺激,但不让人激动,没有再看一遍的冲动。

    2.学徒模式是《盗梦空间》运用极佳的例子,循序渐进的故事既培训了角色,也培训了观众。《信条》没有做好。其实故事并不烧脑,诺兰的故事从来不烧脑,一直是体贴亲民的,这是他以往技巧高妙的地方。而《信条》的问题,在于抛得太急,大部分观众接不太住。他很大胆地探索了商业电影信息密度的上限,但该简化的时候不够简化(比如名画赝品),该详细的时候不够详细(比如最后大战),全程我仿佛被推着去参观一个名叫“时间”的博物馆,还没看出味道来,就被推入下一场戏,没有呼吸感。我承认能一次看明白所有细节的观众、营销号、影评人很牛,但哪怕都看明白了,又怎么样呢?期待大部分观众二刷三刷来找回细节,过于自信而显得不负责任。

    3.在动作戏上,《信条》属于有佳句无佳章的典型。两次回溯的动作戏拍得很有新意,但世界大战级别的大冲突大矛盾,最后落脚点在一场眼花缭乱的作战,我不知道该看什么。视觉上也没有特别让人惊艳的部分。

    4.前半段,有几个剪辑点剪得莫名其妙。

    5.诺兰电影的声音部分真是越来越闹了。音乐没有能让人回味的东西,音效就是一味地炸。有点露怯。

    6.不知是否是受大环境影响,整体感觉,《信条》像是诺兰玩票性质的小品,更像是他监制而非导演的作品。总觉得,会有一个更好的故事,去讲述这个很棒的创意。但诺兰又不是某雷,也不是某渣。。。

    再说下去,我怕被喷,闪了闪了。四个小时前,身为诺兰粉的我绝无想到会看到一部不会向他人安利的诺兰作品,哎。

    凌晨的上海,果真叫不到车。

    2020.09.04 05:00 ——————两天后的一些更新——————

    九月四日当天我就又陪老婆二刷了。没有改变我对《信条》的第一感评价。事实上,“几刷之后改变对电影评价”这种情况,我只在《水滴》上发生过。我承认,看那部短片,我一刷没懂,二刷大悟。而《信条》不属于这个情况。

    不知不觉,发表本文50约小时后,文章被热烈的豆友们顶到热评第二,感觉很对不起热评第一的那位认真写几万字剧情普及的老兄。评论很多,我也都一一看了,有一些我不得不回应一下,毕竟被顶到第二了,影响是有一些的,我不想让很多还没看过《信条》的人因为我凌晨床上手机打的一些字而丧失对本片的兴趣。毕竟客观来说,目前《信条》肩负着号召大家重回影院的使命,也值得到电影院体验。

    但是,电影评论就是不能说谎,不能说违背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东西。

    十二年前,我就是靠用数万字长文分析诺兰的TDK在豆瓣起家的,由此有幸结识了不少友邻,至今还有人因为那篇而关注我,所以我自认也是老诺兰吹了。只是《信条》让我吹不起来。

    在此回应一下几类回复。

    一,回复中有一类朋友,认为我“没看懂”,“看懂了就不会有这个评价了”。对不起,科幻电影是我从小的主要爱好,对“懂”这个词,我一直用得很谨慎。什么算看“懂”了?“懂”和“不懂”的边界在哪里?只有看明白电影给出的所有细节才算懂吗?还是要放在诺兰作品梯队里比较才算“懂”?更或是放在有史以来所有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层面比较?甚至放在整个电影史里比较?

    从核心创意上来说,《信条》是比较独特的,但从商业电影上来说,不是优秀的。《信条》的复杂,都在于表层,而且信息冗余太多,显得失控。只经得起细看,但经不起细想。《信条》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场记团队和他们的执行力。

    我坚信,《信条》正在发酵为无法忽视的行业现象,整个行业最终会对《信条》产生自己的判断。行业会像你们一样分析,还是会像我一样分析?

    二,声音。有几位朋友恐怕还没有理解我第5点对声音的评价。在这方面诺兰没有创新,在自己的舒适圈越沉越深。弄点倒放处理就算最大亮点了,这是挺简单的技术创意。TDK时期,追车大战,看看诺兰是如何构思声音的?再看看现在的追车,电平拉到顶了。而且这个正变成非常值得警惕的行业趋势:直给!直给!直给!

    三,剪辑。我能明确说出两个剪辑点让我不适。1.机场大战后,两人躺平装晕,跳到两人酒店喝酒。2.海上主角跳水救反派时,跳到女主在游艇房间里质问主角为何救他。这两个点的动作逻辑、情绪、色调、声音统统不对,没有艺术表达属性,明显是为了压缩时长。

    四,我承认,不是诺兰导演,我会再加一颗星。但影迷给了诺兰太多厚爱。我一个无足轻重的粉丝,也算是对诺兰表达一下态度。《信条》让“诺兰已经过了创作高峰期”这件事,由隐性变为显性了。

    2020.09.06 08:15

    ——————第三次更新——————

    有一些回复看得烦了,还是揪着“懂”这个字不放。

    如果你觉得看懂了,请回答我一个问题:

    在逆序时间中,宝马车后视镜的裂纹是从与奥迪碰撞后出现的,那么,在正序时间中,宝马这个裂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目前网上各种分析文还没有细到分析这个,请那些傲慢于“懂”的人,基于诺兰给出的自洽逻辑,回答一下。说不出这个答案,就请不要批评别人“不懂”。如果回答得让大家都信服,随便你批评我不懂。

    2020.09.06 23:00

    ——————第四次更新——————

    来来来,有人非要我拿出我的分析,不然我就是脑残,那我就分析一下。

    上回第三次更新,我提出了一个疑问,不仅是给杠精提的(他们认为我没看懂),也是给我自己提的,因为的确也没想透彻。

    目前网上讨论人物在正序逆序两个时空的复杂动线已经分析得很全面了,基于这些分析,诺兰看似设定很完整,所有事件都是完美、自恰的闭环。但是如果把研究对象从人物改为客观物质,会发现逻辑崩了。

    很多新回复的豆友也都提供了不少思路,现在我想得有些明白了,得出了如下两个小结论和一个大结论:

    【小结论一】:《信条》的故事,在镜头内视角,可以自恰,但在镜头外视角,不成立。

    【小结论二】:在《信条》的时间线上,只要是“逆因”修成的“正果”,都是在更大系统中无法自恰的悖论。

    【大结论】:《信条》的逆熵设定是不自恰的。细究只能撞墙。

    接下来是分析。在此之前,先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是否有答案:

    问题一:银色车爆炸了的后续(前情)是什么?在正序时间线上,我们可以往后拟追溯银色车的动线,那往前呢?这个翻倒爆炸的银色车残骸,在正序时间线上,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高速公路上存在了?

    问题二:银色车裂开的后视镜,在正序时间线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裂了?

    问题三:最后坑洞里,在正序时间线上,尼尔的尸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躺在门后的?

    问题四:最后大战中,被红蓝两支部队炸过两次的大楼,真的存在过吗?

    问题五:奥斯陆红蓝厅的搏斗中,玻璃墙上的子弹洞,在正序时间线上,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

    这五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同一个问题,基本上是随意选取了一些故事中出现的道具进行的思维小品,而且并没有跳脱出诺兰的故事架构和设定架构很远,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能回避。

    以第五个问题为例,奥斯陆的子弹洞,在正序时间线上最早是何时出现的?看下图:

    问题就在于这个问号的位置,如何确定?

    注意,在N多的台词中,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诺兰的设定:

    设定1:《信条》里的历史不会发生偏移,也就是说,一切未发生、正发生、将发生,都是确实的。一切时态都是宿命,里面没有平行世界的干扰。

    设定2:自由意志在《信条》里也是不会干扰到上一条原则的。比如说,我在红房间进旋转门前,看到蓝房间出来的我招左手,那么我哪怕心里想我待会出来后就是要招右手,但会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几秒后我还是招了左手。这也在主角与劳拉的对话中体现出来了,“别理解它,感受它”,说白了就是诺兰在与观众在做一个约定:我们今天不讨论自由意志好吗?不要调皮。

    设定3:未来是可以给过去发送信息的。具体案例就是现在的萨托给过去的自己埋金条。这个金条会逆向存在很多很多年,只要埋得恰当不被人找到。

    设定4:迎风尿尿理论:这个比较难理解,是用于解释女主疗伤的,我的理解是,在正或逆时序中,有一个叫“时间势能”,事物的发展终究是会恢复到“正常因果”状态。

    好了,有以上几条设定,让我们用逻辑来看一下上面这张图:

    设定1和设定2告诉我们,这张图是没有问题的,红色正序时间线和蓝色逆序时间线上的事件,其实是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视角,这个很好理解。不会发生蓝色事件和红色事件不一致的情况。

    那么我们假设一下,房间里有一个24小时摄像头。在正序时间线上,我们假设这个摄像头最早拍摄了萨托或手下进入了房间(无论多早都可以),玻璃墙上自然是没有子弹洞的,地上也没有枪,不然萨托会采取相应情况。这是正常可信的推演。然后事件的终点,是正逆主角大战后,子弹洞消失。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在正序时间中检查这个摄像头,视频里,会播放到哪个时间刻度,子弹洞出现了呢?图中的问号,到底应该按照什么逻辑来安排位置?

    或许通过设定4,我们可以说,这个逆向的子弹洞就是迎风的尿,总在中间某个的时刻,因为时间势能,玻璃缝会慢慢一点点变小,直到消失(逆向视角)。正如男主胳膊上的伤。而正向视角就是,这个洞在慢慢一点点出现,一点点扩大。

    好的,伤啊,洞啊,慢慢消失/出现是可以的,算是一种解释。

    那请用同样的理论,解释高速公路上,银色车的残骸,这么大的东西,是怎么出现的?不会造成超级大堵车吗?尼尔的尸体呢?什么时候出现的?这可是在敌人的大本营里啊,边上就是旋转门啊。

    而设定3告诉我们,理论上,这些东西都会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应该一直存在。但金条是因为埋得好,没人找到。而车的残骸、尸体,可都是处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只是诺兰的镜头没有拍到而已。包括正逆向都被炸毁的大楼,理论上应该从来没有完整过。

    这是悖论,不是完美的闭环。

    诺兰镜头里不展现这些,是因为诺兰自己都没想好啊。怎么处理,没法处理,他只想基于一个酷酷的设定,讲个酷酷的故事(可惜故事与他以往水准相比并不好)。

    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这一句话:分析电影,别一味沉浸在设定里。如果设定完美,那还可以一直分析下去(比如JOJO的一些有趣的设定),但如果设定不完美(比如《信条》),那过于钻研只会走火入魔。

    别五十步笑百步了,歇歇吧。

    2020.09.07 17:35 ——————第五次更新,这次,我干脆写了第二篇——————

    //movie.douban.com/review/12863164/

     7 ) 《信条》终极解析,假画卖家身份脑洞解密,诺兰想要我们悟到什么?!(第3阶更新完毕)

    第三阶(前2阶在后面)

    阿雷波的秘密

    上期我有提到过,主角初次见到尼尔,尼尔有问主角,“你会威胁妇女和小孩吗”,这句话其实我有更脑洞的“过度解读”。

    或许,可不可以阿雷波也是信条组织的一份子,是未来主角安排阿雷波回到过去,接近凯特,让凯特和她的儿子受到威胁,从而让整个事情按照未来主角既定的方向发展。 所以在片尾未来主角,才执意要保护凯特和她儿子的安全,因为从始至终,凯特也是未来主角的棋子,但凯特和她的儿子,是无辜的受害者。

    阿雷波为何能和凯特如此亲近,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未来主角能把熟知凯特的印象,分享给阿雷波,从而让凯特在某一段时间,和阿雷波互为蓝颜知己。 所以阿雷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未来主角的投射。

    在那块庞贝石碑中,只有萨托和阿雷波是人名,在全片只有名字的阿雷波,怎么就这么重要到能在石碑五句单词中有名字呢? 一个是反派的名字,那另一个名字不应该就是主角吗? 还记得主角的在影片是没有名字的吗,或许那位接近凯特的阿雷波,只是用了主角的名字作为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后人

    在决战前,主角给凯特一台手机,有危险便留言,给后人。 主角通过留言,逆行回到凯特留言的时间,救下了凯特。 我认为后人不止出现在结尾,而是贯穿着全片,后人代表的是未来的信条组织。 主角在开头不久吞下自杀药丸,镜头直接切到了在船上醒来,中间的故事被省去。或许就是信条组织(后人)的出现,完成了对主角的解救,种牙,送到船上,等待苏醒。

    在追车戏主角和尼尔遭遇枪战时,尼尔呼叫“救兵”,这里的救兵就是胡子男军官带领的信条士兵,他们在主角差点要被萨托毙掉时出现营救,也是算好的。 而在主角逆转重新回到飙车出车祸后,他还是直接醒来,尼尔告诉他,信条组织的人把他救下。

    以上说的,我们都可以理解为后人是提前知道,并将主角营救,在歌剧院尼尔用逆转子弹救下主角,尼尔也等于是后人。 用尼尔结尾的话说,就是全部事件,都是未来主角安排的时间钳形战术,后人其实已经默默直接或间接渗透在这条闭环时间线上。


    诺兰的深层表达

    我不少看过《信条》的朋友,总结一个词是“DUCK不必”。 《信条》刻意编织的复杂叙事线,过于解释性的对白但结果还是让观众脑子一团浆糊,最致命可能是角色在表面上沦为工具人,难以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力量。 这些说的都对,但也并不能作为《信条》是一部失败作品的标签。

    到底看一部电影,是为了能看懂,还是看它如何用更革命性的做法去诠释故事,很显然《信条》没法做到传统电影给你的感觉,有多少人能说看一遍就能舒服的。 看《信条》时我更多思考的是诺兰的为什么,如果《信条》的故事用传统的手法拍出来,是否比现在我们看到的更成功,还是更无趣。 《信条》应该是诺兰目前作品中最诺兰的电影,非常具有个人作者向,所以自然喜欢的人会加倍喜欢,不爱的人中途犯困。 《信条》不会成为诺兰最好的电影已成事实,但它也并不至于是一部让人失望的电影,起码对于我来说不是。

    诺兰希望把自己的学问和对电影的革新,都放置在《信条》里,从中我也能体会到诺兰对解构电影本身更大的野心。 推动角色与观众的催化共情作用,一直都不算是诺兰的强项,必须承认《星际穿越》算是诺兰做得最好的一次,而《信条》角色的情感力量,则被掩埋在过于负荷的各种逆转事件里。

    但仔细回味的话,诺兰作品中的角色,都在有着人类辉煌的科学成就理论背后,付出着个人悲剧的代价。

    《信条》中这些后人通过红转蓝,走在并不属于自己的逆行时间,回到过去,拯救世界,但最后这条蓝色的时间线,会埋没在历史正向的洪流中,信条组织(后人)也一样,被世人所遗忘。 未来的尼尔和过去的主角再遇见,尼尔救了主角2次,那些看不见保护则更多,未来尼尔就是过去主角的保护者。

    而或许在主角的未来,主角成了尼尔的保护者。 在尼尔结尾有说到,对于他来说,曾经和主角相处的时光,那是一段美好友情的结束。尼尔用了结束这个字眼,如果尼尔这次逆行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死,为何会用友情结束这字眼,能解释的就是在尼尔逆行或出发前,未来主角已经去世。 但就像片尾主角不会告诉尼尔他会死,尼尔也不会告诉主角未来他也会死,只要任务能完成,他们这些无名的小人物牺牲就不算什么。 印度女也一样,她虽然对凯特没有任何恩怨,但她信奉信条的规矩,想要更安全锁死在演算机秘密,但却被主角阻止,主角亮出是信条创始人身份,印度女也恍然大悟自己并不是信条组织的最高领导人,这也意味着自己也得死,但印度女却毫无畏惧,在我看来,印度女也算是一种光荣的牺牲。

    这就引到最后主角为何坚持要让凯特活下来,我个人的理解,凯特正是代表着铭记这些无名战士的局外人,就算全世界不知道,但凯特知道,凯特或许将来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长大会继续歌颂这个传奇给后代,曾经有这样一群后人,他们逆行回来拯救过世界,虽然他们都没有名字。 片尾里凯特穿着蓝色调的衣服,她的儿子麦克斯穿着红色的衣服,也暗示了逆转门的红蓝色,象征了整部电影的开创时间钳形战术的信条组织。

    看到这里如果大家认为角色的牺牲就是诺兰要表达的悲剧,其实还并不全面,《信条》更大的悲观哲学在于,信条组织的成员知道了宿命的存在。 宿命论是一种极为悲观的理论,大到从宇宙诞生到毁灭,小到人的一生,都是注定好的。 影片中的时间概念被量化拆分,不管过去现在未来,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已经固定。

    在宿命论的阴影下,其实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可怜的,就连片中只诠释坏到骨子里的萨托也是如此。 身患癌症的萨托,也只能用假画这样的事情逼着凯特和儿子不可以离开他,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看出萨托的孤独和脆弱。 在伦理道德甚至法律层面,凯特是在谋杀亲夫,片中的每个人都在被根本触及不到,甚至无从考证的未来人的威胁,相信了自己的宿命,在时间中变得扭曲和迫不得已。

    诺兰在影片中用了大量的事件,让我们去感受那种不可阻挡的宿命悲剧,但,这就是诺兰想要表达的吗? 我们来看影片中那些对立的台词,“发生的已经发生”(代表宿命),“无知是我们的优势”(代表真实)。 还有尼尔最后说的,“这是这个世界运作的信念(宿命),但不是(我们不作为)袖手旁观的借口”。 之后主角问尼尔,你相信什么,尼尔回答“现实”

    透过角色们无畏的行动,我更能体会角色在即使清楚自己宿命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努力做到自己所坚持的信条和意义,相信他们所相信的,守护着他们愿意守护的,就算这一切已是命中注定。 就像尼尔最后说的,随便你怎么定义“宿命”,但我管它叫“现实”,活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

    在《西部世界》中的接待员,一直追求的就是自由意志,摆脱自己早已被编写好的宿命程序,但更为重要的,或许是“现实感”。

    自由意志是否真的存在,这是一道哲学概念命题,但真实活着的“现实”,是一种无法剥夺的体验。 如果我们的宇宙和世界,都是安排好的,我们的命运早已写成一本书,你愿意翻到最后一页看结局,还是保持着“无知的优势”,活好当下,体验现实呢?


    Q & A

    Q:主角到底是在未来招募尼尔,还是逆转到过去招募尼尔? 好问题。 我本来想把尼尔是不是凯特儿子最热门问题放在最前,但我必须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主角到底是逆回过去招募尼尔,还是在未来招募尼尔,很严谨去分析的话,诺兰没有给出100%的答案,两个说法在影片中都有自己的矛盾点。 因为有了尼尔是凯特儿子的热门讨论前提,所以让大家更愿意相信主角是在未来认识并招募尼尔,但尼尔到底是不是凯特儿子,其实也并不是标准答案,既然前提没有依据,结论自然不能成立。

    我们先看逆行派的说法,逆行派认为主角逆行回到过去认识更年轻的尼尔,之后招募尼尔并成立信条组织,并和尼尔相处一段美好友谊时光,之后尼尔按照主角的指示,去到歌剧院救过去的主角,然后再去印度和过去主角见面。 逆行派说法的证据是结尾尼尔对主角说的那句话,尼尔说:你(主角)在过去有个未来,对于我来说是多年前,对于你来说是多年后。 这句话表明主角逆行回到过去招募尼尔,这样也省去尼尔逆行多年回到过去的路程。

    但矛盾点在于,主角在第三次去找印度女时,印度女有和主角最后两句台词,有说到:“信条组织是在未来成立的,并不是在过去。” 所以如果按照影片的台词逻辑,主角确实在未来成立了信条组织,然后自己再逆行多年回到过去,为的是招募尼尔,因此成立信条组织和招募尼尔,并不在同一个时间点。

    未来派人认为主角在未来招募尼尔,成立信条组织,之后让尼尔逆回到歌剧院那天救过去主角。 未来派的依据当然是比较认可尼尔就是凯特儿子,然后认识尼尔和成立信条组织在同一时间也更有合理,尼尔能从信条组织中获得锻炼和和成长。 其实不管尼尔是属于过去还是未来,对于主角的视角来说,都是未来,而对于尼尔来说,都是过去。

    这里就看大家更愿意相信哪一种了。 所以我在上一期视频说尼尔就是来自未来并不是太严谨,这里更正一下,影片结尾应该是主角在他的未来,认识并招募了尼尔,于是尼尔按照指示,去歌剧院救主角,之后展开影片中任务。

    Q:尼尔是不是凯特的儿子? 呃...这个问题...先说结论好了,理性告诉我,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但我内心希望是。 网上现在目前铺天盖地的各种例子,严格来说不是证据,只是推测。 比如罗伯特帕丁森为了尼尔这角色染成了黄色,凯特孩子有提到去庞贝城玩,凯特孩子Max名字有“最大”的含义,Neil则有nil零的的意思。

    还有一个文字游戏maximilien最大化的单词中,max是麦克斯,尼尔neil则是单词最后字母倒过来写,正好印证max和neil。 我内心希望他们是母子的原因,是因为尼尔回到过去,就多了一个层感动机,就是拯救母亲和自己。 而且结尾主角为何要力保凯特,也是因为凯特不能死,不然对未来的尼尔成长增加变数。

    当然,要想推翻这个设定也有很多例子,首先就是第一个问题中尼尔如果是在过去被招募,那肯定就不会是凯特儿子。 如果尼尔是未来被招募,那我们算个时间差,在年龄上很难核对得上来。 尼尔在影片中有提到自己获得过物理学硕士学位,影片中尼尔看起来像30-35岁,那他从未来逆回到歌剧院,就必须在未来15-17岁就开始逆,在这之前他必须拿到物理学硕士学位,而且要在逆行时间待上15-17年,尼尔的人生有一半时间在逆行,显然有些不合理。 当然你可以说尼尔正好在逆行时间学习物理学,可以,但你要拿到学位,不是考个试就直接拿到的吧,总得去学校读几年书吧。

    所以更合理的话应该是主角在未来几年后,认识了年轻的尼尔,那时尼尔还在读着物理学,并和主角度过一段友谊时光,然后年轻尼尔逆行几年,回到歌剧院那天。 那这样算下来,尼尔在年龄上就不会是凯特儿子。 当然,我直接这么说好了,这就是诺兰又一次像《盗梦空间》结局一样玩的狡猾,刻意让尼尔身世引发讨论。 但就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条确凿的证据,能让我确定尼尔就是凯特的儿子,甚至有人问过饰演凯特的女主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直接就否认,并说我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可能要等到蓝光版出来后,再来一帧帧去找线索,或者诺兰直接站出来谈这个问题

    Q:既然发生的已经发生,未来人肯定知道萨托失败,为何还要尝试? 这里值得注意是部分未来人不相信祖父悖论,相信平时宇宙说法,所以才去尝试和萨托沟通。 举个栗子,我们现在有时光机能回到180年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可以阻止这场战争,然后就有部分人去和1840年的人取得联系,并指导那人如何阻止鸦片战争爆发,但最后结论就是,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

    Q:到底什么是时间钳形战术? 影片中的追车审问和结尾红蓝队进攻,都是典型的时间钳形战术,但诺兰玩得比较复杂,因为敌我双方都有正反时间的人。 片中胡子长官对主角有解释过单向的时间钳形战术,他说到:队友先顺着时间观察,然后退回(时间)展开攻势。 比如机场仓库那,主角还没学会时间钳形战术,但萨托已经用了,萨托就是等机场撞仓库的事情发生后,让手下逆行回到之前,把画转移,以确保威胁凯特的画不受损。

    如果还不懂,你就想着你现在要追一个女孩子,但因为你笨,你每次和女孩子搭讪相处的时候,并不是很成功,于是你利用逆转门回到过去,用未来的信息和咨询,来追那女孩子。 从女孩子的视角来看,她就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有时候你(现在)有点笨,有时候你(未来)又那么懂她的心,久而久之女孩子觉得你很可爱很精分,就喜欢上你了(逃...)。 此外有一部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男主认识女主的方式,和时间钳形战术有点点类似。

    Q:未来人是把逆转门送回过去?还是现代人根据未来人指引打造的? 逆转门其实本身就是一个祖父悖论的典范。 如果大家看过德剧《暗黑》就知道我在说什么,《暗黑》里有一台时光机,时光机的制造者是钟表博士,但钟表博士制造时光机的详细工程图纸,是未来人穿越到过去,把图纸给钟表博士,从而让钟表博士制造出来的。

    所以同理得证,到底是未来人先研制出逆转门,把制造图纸送回过去让我们制造出来,还是我们先制造出来,未来人才能有逆转门研制技术呢? 如果你知道逆转门是一个悖论,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因为没有答案。

    Q:逆转人怎么吃喝拉撒? 就...正常吃喝拉撒呀,只是逆转世界的人,看到你的一切动作都是倒退的,你小便时小便会退回膀胱,你拉粑粑时粑粑会冲回你身体。 但有可能的是吃喝拉撒都要在空气是逆转过的房间才舒服,就像影片中逆转角色在特质密封的氧气房可以自由活动和呼吸。 所以逆转人在逆行世界真的挺痛苦的,有可能逆转人在没经处理的空气中,你越用力尿就会尿不出,你用力拉粑粑时,越用力可能受到空气阻力越大,那种感觉很奇怪就对了。 就像影片中说的,当你在逆行世界奔跑时,感觉风是往后吹的。

    Q:印度女真的是信条组织的人吗?她有和未来人联系过吗? 这个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印度女是信条组织忠实成员,眼尖的网友甚至还在印度女第一次说话时,她的双手做的就是信条组织交叉的手势。 而且在追车审问后,救兵到场时,尼尔也解释这些军队是印度女的,我们的人。 所以印度女就是现在这个时间信条组织的指挥官。

    至于她有没有和未来人接触,答案当然是有,但印度女也有自己的遗憾,她和主角第一次在家中见面时,就有说道:我们每个人都能和未来人联系,但未来人会响应吗? 我的理解是印度女虔诚信奉着未来的信条组织,但当印度女想知道信条组织真正老大是谁时,却没有得到回应,而是接到一条条未来下达给她的任务,她深信不疑并严格执行。 直到最后她被未来主角杀死,才知道信条组织创始人是主角,但她依然愿意赴死没有质疑。

    Q:尼尔结尾到底是怎么逆行进去开锁的,门口不是被炸了吗,开了后他又怎么出去? 这场戏影片所呈现的是主角进入洞穴,门口炸弹爆炸,主角和萨托通话对峙,之后逆转尼尔开门,逆退出洞穴。 但这里很多人认为,尼尔退出洞穴,当时洞穴已经爆炸封死他怎么出去,换句话说逆转尼尔怎么进来的。 没错这确实像是一个bug,但诺兰也没展示这一段,可以自行靠观众脑部修复这个bug。

    我们以尼尔视角看的话,尼尔为了让自己进去,要先把封死洞穴打开,因为热战已经结束,尼尔可以慢慢想办法弄开洞穴门,比如尼尔自己炸开,或者胡子男军官帮他炸开。 之后尼尔开始逆转,然后去到洞穴口,看到正向自己或胡子男军官,在弄开洞口石头的逆行动作,逆转尼尔在能进去之前进到洞穴,然后就是等待。 等到主角暗中从洞顶逆行下来,萨托手下从井里逆升上来,然后三人扭打在一起,此时门是锁着的,逆转尼尔赶紧开锁,等门开后,逆转的主角和胡子男军官逆行出门,逆转尼尔关上门,把自己和萨托手下锁在里面。 这时逆转尼尔正好站起来,萨托手下开枪击中挡子弹的尼尔,尼尔牺牲,主角和胡子男军官继续逆回出洞口。 也就是说,尼尔永远死在了逆行时间,萨托手下一开始进入洞穴时,就发现有具尼尔尸体躺在那。

    Q:结尾到底有几个尼尔? 如果你认为尼尔就是凯特儿子的话,有6个。 一个是孩童时期的尼尔(1),一个是逆转回到歌剧院的尼尔(2),一个是歌剧院救主角的尼尔(3)。 在史托斯克12市,一个是刚开始蓝队的尼尔(4),一个是蓝转红开车按喇叭警告,然后在顶上救主角的尼尔(5),一个是牺牲在里面的逆转尼尔(6)。


    未来背景&逆转门&演算机

    我们首先要清楚这部《信条》在讲什么,一句话概括,就是阻止未来人类要灭绝掉现在人类的故事。 在未来几世纪后的人类生存环境,沸腾的海平面上升,食物短缺,人类处在灭绝边缘。这个设定让我想到了1995年的《未来水世界》。 《未来水世界》背景也是冰川融化,地球几乎全被海水覆盖。

    不过,《信条》人类的未来科技,科学家利用改变“熵”的方向性,研究并制造出了逆转机器,也就是影片中看到的逆转门。 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词汇,简单来说(我知道不太正确但只能简单说)就是让物品从无序状态回到有序状态,影片中的子弹射出打入墙体是无序,回到弹夹变回子弹状态是有序。 这里不需要大家太理解,我们目前要清楚的是,未来人类利用熵增和熵减的原理,可以让某物体时空逆转。

    比如我只要是进入逆转门,我的熵量就会颠倒,从而变成了一个逆转的人,从我的视角来看,我的时间感和意识依然是向前的,只是我所处的环境和时间在倒退。也就是说,我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回到过去。 那么影片中的逆转门是如何运行的呢,根据片中主角进入逆转门,除了外面的金属门会旋转,里面的大圆盘也是会旋转的,在金属门旋转封闭的过程中,人会进行一个熵变,然后从另一个门出来,从而实现了逆转。 逆转门这样的设计构造,还有红蓝颜色的选择,其实也是从物理中的CPT对称获得灵感。

    CPT对称是物理定律中一种对称性质,有此性质的物理量在电荷(C,Charge),宇称(P,Parity)和时间(T,time)一起被反向变换(即正负变号)后不变。 同样CPT对称理论知识非常庞杂没法简单说,大家只要明白CPT对称,可以引申得到我们宇宙的一个“镜像”,而通常科学中观测量子时,还有知名的麦克斯韦妖理论,这些动画造型和颜色,就是影片中的逆转门的造型或红蓝颜色。

    关于逆转门的红蓝,最明显是出现在塔林追车戏港口的逆转门,红蓝是诺兰为了让大家更好区分正反时间用的,包括带氧气罩,除了更符合逆转原理,很重要一个因素也是让观众更好区分正反时间里的角色在什么状态。 虽然影片没有明说,在强调一遍,影片没有明说。 但根据角色们使用逆转门,我们又能进一步了解逆转门的使用方法,如果你要从正时间逆转到反时间,那么你就要从红门进入,转到蓝门出来。当你要从反时间回到逆时间,你就要从蓝门进入,转回到红门出来。 在机场仓库戏那一段,逆转主角为了回到正常时间,就是先进入蓝线门,然后从红线门出来,变为正向时间。 港口逆转门,正向时间的主角也是从红门进入,从蓝门逆转出来。

    在影片里,一共提到了4个逆转门,分别是在奥斯陆机场,主角第一次碰到逆转人那个。 塔林港口,主角在红蓝房间被审问那个。 特隆赫姆外海,信条蓝队逆转的地方。 还有史托斯克12市,也就是尼尔偷偷进行逆转的门。

    影片中时空逆转的原理,和时间穿越本质的区别是,时间穿越是瞬间进行,而影片则是真实时间的逆转。 比如我想买彩票发财,彩票一周后开号码,于是我就记下刚开的头奖彩票号码,进入逆转门,然后带着氧气罩在整个逆向时间过一周,之后把彩票号码给一周前的自己,然后我再通过一周前的逆转门,转回正向时间,再过一周,就回到了正常的生活。 所以在这一周里,会出现3个我,分别为正常的我A,逆行送彩票号码的我B,还有送完彩票的我C。 所以C的我想要回到一周后继续正常生活,其实自己已经过了3周。

    因此比如我想回到20年前告诉自己,记得有钱就拿来买房,付出的代价是很惨的,因为你这样折返就需要花掉40年,而且20年还是逆向时间。 那么该逆转门只能人进入造成时间逆转吗,并不是,只要是物质进入逆转门,从该物质的视角来看,世界就已经开始时间逆转了,只不过说人是有意识能感知时空在逆转。 影片中未来的时间胶囊,就是通过逆转门后,然后被埋起来,之后随着时间的逆行,被片中反派萨托挖了出来。

    让我们回到未来故事线,在未来某一段时间,有一位女科学家,她研究出了一套演算法,这套演算法比逆转门厉害,演算法可以让整个世界直接熵变逆转,从而会导致世界湮灭。 看到这大家应该也分清了,逆转门和演算法,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虽然它们都有“熵”变的概念。 影片中似乎没有具体提到是先有逆转门,还是先有演算法,我个人理解,未来人先研发出了逆转门,之后还是那群科学家中的一位女科学家,在逆转门熵变研究基础上,研发出了可以直接逆转整个世界的演算法。

    注意,这个时候还是演算法。 于是当演算法发明出来后,当权者就认为可以把这套演算法实体化制造出来,然后送回到过去,在过去某个时间点启动演算机,让过去的世界湮灭,从而使得环境不受污染,这样未来的人就不用受苦了。 因为未来人认为是过去的人类不爱惜地球,才让未来的人类遭受地狱般的生存环境,这里诺兰玩了一个环保议题的主张。 未来人要毁掉过去的世界,就涉及到了著名的祖父悖论,那就是如果你回到过去杀了你祖父,怎么还会有你,如果没有你,你又怎么杀掉你的祖父呢,这是一个悖论,所有没有答案。

    但未来人类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平行宇宙假说,可以放手一搏,或许这样可以改变未来环境或创造新世界,再不行最多就一起死,也没差,反正未来人已经对活着不抱希望了。 于是说干就干,当权者要求女科学家他们把演算法实体化,制造出了演算机,也就是片中的由9个部件组成的...像骨肉相连的金属串。 只要9个部件连接在一起然后启动,就能让全世界逆转,从而导致世界时空正反对碰,世界湮灭不复存在。

    关于这个设定,我在《信条》预告解析中,有解释过正物质和反物质接触的后果,比核弹还要猛,在这就不展开了。 于是在未来,当演算机制造出来之后,女科学家后悔了,并成了反抗者,因为她认为如果过去世界被湮灭,未来也会不复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何让过去的人类历史,来承担这项罪名。 在影片中,印度女就把未来的那位女科学家,比喻成当年原子弹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罗伯特.奥本海默,奥本海默也被誉为是“原子弹之父”。 当时原子弹研制出来并轰炸广岛与长崎时,奥本海默曾经感叹道:“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同样的在未来,那位女科学家也认为自己成为了死神,打开了毁灭全世界的潘多拉盒。

    于是女科学家把演算机拆分成了9个部分,她认为最好藏匿这9个部件的办法,就是利用逆转门把演算机逆转后,分别藏到拥有核武的9个国家的核弹安全房,因为这些地方是受到最严密保护的。 这九个核武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 藏好9个演算机部件后,女科学家就自杀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女科学家后悔制造了演算机,那么她直接当场销毁不就好了吗,还费事去逆转然后送回过去,这不是给敌人制造机会吗? Well。。。其实这样的逻辑动机,有一部分原因,当然是为了剧情需要。 但如果仔细想的话,或许这也是女科学家最好的选择了,影片其实用了极少的篇幅讲述未来,基本都是靠少量台词,来让观众自行脑补。 所以我的脑补推理是,当时在未来女科学家研制出演算机后,演算机自然不会一直在女科学家手里,就像二战时期如果奥本海默研制出原子弹后悔,他也没权拆除原子弹。 说不定女科学家还被软禁之类的,逼她制造更多的实体化演算机,所以女科学家不想服从才自杀的,影片中印度女也有提到,女科学家之所以自杀,这样她就不会被迫再打造一台。

    总之女科学家没法当场销毁演算机,所以女科学家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演算机分成9部分送回过去。 当然这一切行动不是女科学家一人完成的,在未来,一定也会有站在女科学家立场的人或组织,协助女科学家把演算机9个部分秘密逆转到现今的9个核武国的核仓库。 那在未来站在女科学家那边的组织,很可能就是信条组织的迭代后人。

    于是未来的当权者,为了找回演算机,他们开始回顾历史,想找一位过去的人和他们进行沟通,然后让那人找到演算机并重新组装,未来人发现了在上世纪冷战苏联政局动荡时期,是最好时段,用印度女的话说,苏联解体前那些年,是核武史上最不安全的时刻。 接着未来人就做了一个时间胶囊,放了一些金条和一封写给萨托的信,埋在了萨托出生的地方,史托斯克12市,让萨托成为帮助未来人找回演算机并激活的人。

    当然,从未来人的角度,他们其实不用找萨托这个人,因为按照影片的定律,发生的事已经发生,所以当未来人发现需要找一个过去人联系时,一查历史就能查到萨托这个人和需要放置时间胶囊的地址。 而萨托也从那时候开始,和未来人进行了沟通,在几十年时间里,萨托找到了8个演算机部件,还差一个。 《信条》的激励事件,就是萨托为抢最后一个演算机部件钚241展开的,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第一场歌剧院的枪战戏。


    拉片细节解说

    整部电影的视角,其实也还算清晰,那就是观众和主角一起,经历了如何从一名普通特工,变身成信条组织的创始人的故事。 对了主角从头到尾没有名字,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诺兰这么做也呼应了结尾最后那段话,那句话大概是没人知道这个世界差点毁灭,大家生活如常。 主角没有名字,或许就是为了表达救世英雄的默默无闻。

    我们先来看第一场歌剧院的戏,这里需要清楚歌剧院事件时间点,是和结尾越南游艇,还有史托斯克12市热战发生在同一天。 如果看过第一阶的小伙伴,应该还记得我说的影片第一场歌剧院的枪战戏,是没有开头的。 我们现在就来补完开头内容。

    在歌剧院枪战之前,美国中情局CIA的一名卧底,正坐歌剧院包间,他已经拿到了演算机的一部分,具体美CIA知道信条组织多少秘密,影片没有做太多解释。 但从后面主角被救后,CIA小领导说主角通过测试,侧面说明CIA和信条组织是有协助和合作的。

    整个歌剧院的枪战戏,我认为(推测)其实一共有四波人,外加一个神秘人,每个组织都各怀鬼胎,各自为营,但目的都是拿到演算机部件(除了神秘人)。 这四波人分别是恐怖分子,乌克兰的军队,主角和其他三名CIA特工,还有萨托的俄罗斯雇佣兵,也就是搭载主角的那两名司机,当然或许那些恐怖分子里,也有萨托的人。

    一开始,恐怖分子袭击歌剧院,随即乌克兰军队赶到,在歌剧院外等候多时的主角和其他三名特工被唤醒。 这里我一直很好奇,主角他们为何是被唤醒的,难道是之前被打了麻药,还是他们在睡觉?或者是诺兰想致敬一下自己的《盗梦空间》? 这个问题我们先留着。

    之后主角的司机根据乌克兰派过来的特种兵的队徽,给了他们预备好的一种,我这里查了一下,他们预备的四个乌克兰的徽标,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可能这也是不想引起纠纷吧,因为在影片中乌克兰军方挺坏的,无视表演厅观众的生命。

    CIA主角他们参与行动的一共有四人,他们跟着乌克兰军队混进去,目的是解救CIA的卧底。 在这里诺兰玩了一个细节控,如果大家想要区分主角他们和军队,其实主角他们用的防毒气面罩,内圈是黄色的,而乌克兰军队的面罩内圈,是没有颜色的。

    之后乌克兰军队释放了麻醉毒气,把剧院内的所有人麻醉,其实这场戏影射和讽刺了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分离主义者,闯入莫斯科的文化宫剧院,劫持了850名观众,当局当时也一样释放了麻醉气体,麻醉表演厅所有人,之后强行攻入,击毙39名歹徒。 但也造成129人因吸入过量麻醉气体死亡。

    让我们回到电影里,影片中军队释放麻醉气体后,醉倒众人,部分恐怖分子也醉倒,但还有部分已经备好防毒气面罩。 这时候军队强行攻入表演厅,主角和队友则趁机上到vip包厢,去找到卧底队友。 主角见到卧底后,说了一句暗语:“我们都活在暮光世界”,对接暗语下一句是:“黄昏时没有朋友”。 这两句暗语致敬了罗伯特帕丁森的《暮光之城》,这句话也是出自沃尔特.惠特曼的诗《草叶》。

    对好暗号后,主角在衣帽间拿到了钚241,也就是演算机的部件,并一起在茶水间集合。 接着卧底和其中的CIA特工换了衣服,这时候本应该主角他们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顺着下水道离开就好。 但主角在救卧底过程中,看到了乌克兰军方想用定时炸弹炸毁整个表演厅,这样就不会留下任何证据,包括受争议的用麻醉气体,到时乌克兰军方也可以说是恐怖分子所为。。 所以主角在完成解救卧底任务后,又和另一名已经换装的特工,折返回到表演厅拆除炸弹。 在拆除过程中,被留守的一名乌克兰士兵看到,并警告主角离开不要多管闲事(说的是英文)。 这句话可以侧面说明,CIA其实和乌克兰军方私下可能互通过这次任务,但中途乌克兰军方反水,灭掉了CIA的特工和卧底,拿到了演算机部件钚241。

    正当主角要被毙掉时,神秘人出现,用逆子弹干掉乌克兰士兵。 这里也不卖关子了,神秘人就是尼尔,不过此时尼尔并没有逆转,他的动作是正常的正向,只是手里的枪或子弹是逆武器。 有人会觉得,这里其实尼尔完全可以用正常手枪救主角,但影片为了开头有个惊喜嘛,所以用了逆武器,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尼尔不想在现场留下证据,用逆武器就是最好的选择。

    之后主角成功把炸弹扔到包厢层,解救了表演厅的观众,主角在和队友回到车内,那两名司机反水,他们认为主角带着演算机部件,但其实没有,而且卧底也已经换装成特工。 于是就有了后面在火车轨道酷刑逼供的戏份,目的就是要主角说出卧底和演算机部件的下落,以及CIA接下来的计划。 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主角这时只是CIA的普通探员,他并不知道什么演算机,也不知道时间逆转,主角当时的只是执行任务,解救卧底而已。

    于是主角在情急之下,吃下了前面那位特工偷偷露出的自杀药丸,影片出标题,之后主角正式加入信条组织。 TENET的标题,在预告片已经聊过了,是出自庞贝的一块来回文石碑,影片中凯特儿子也有提到过,去庞贝古迹游玩。 众所周知,石碑上的五个来回文单词,分别对应影片中的几个关键角色和元素。

    TENET代表了片中的信条组织的名称或代号。 SATOR则是反派萨托的名字。 AREPO阿雷波是神秘假画卖家的名字。 OPERA歌剧院顾名思义指的是歌剧院事件。 ROTAS指的是萨托奥斯陆机场仓库的路特斯公司。 上面说的相信全网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我这里再多解释一些,庞贝中的SATOR Square 其实这些字母一开始不应该用英文理解,而是拉丁语,在拉丁语体系,这些词又蕴含着什么意思呢。

    SATOR指的是祖先,创造者,神,在影片的结尾主角和萨托谈话中,主角就说萨托是个疯子,而萨托则说,或者我是一个神。 萨托在影片中,正是饰演一位关于人类存亡命运的破坏神。 AREPO阿雷波则是意味着死亡和重生的神。 TENET则是平衡和维持,在影片中信条组织的存在,其实也是一种平衡的维持。 OPERA拉丁语是意为工作和任务,也就是主角开头的任务。 ROTAS是轮换的意思,和红蓝逆转门很贴合了。

    诺兰为何要在这段戏出TENET标题,其实这场火车铁轨拷问戏,有很多诺兰的私货表达在里面。 很明显就是火车,诺兰和谢耳朵一样真的太爱火车了。 在《蝙蝠侠》系列,托马斯韦恩就在哥谭建立了轻轨火车系统,《盗梦空间》的火车更是一个关键的剧情元素。

    在《信条》中,主角在行驶的火车两边被用刑,两边的火车其实长得是一样的(我有仔细看),不过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在行驶,让观众有了一种来回的错觉,也暗示了影片的来回因果循坏。

    雇佣兵把已经奄奄一息的另一名特工推倒,算是致敬了《盗梦空间》kick的动作。

    之后雇佣兵调整时间,也侧面暗示影片和时间的关系。 这里或许有人不理解雇佣兵调慢时间是什么原因,在对话中,雇佣兵有说,等到7点,主角的队友就能成功逃离,估计就是带着演算机成功出境之类的,但其实主角队友已经被乌克兰军方拿下了,但主角和雇佣兵都不知道。 于是雇佣兵就想在7点前,对主角拔牙齿用刑,逼着主角说出队友的下落,主角认为只要忍到7点,雇佣兵自然会杀了他,自己也不用继续受苦。

    但时间快到7点时,雇佣兵明知道问不出来,但对用刑意犹未尽,还把主角的自杀药丸扔掉,还故意回调时间,其实意思就是我就要虐你虐到死。 这时主角看到前面队友伸出一颗自杀药丸,于是主角扑上去吞了药丸。

    这时候标题TENET出现,这部电影剧情虽然是一个来回循环,但一定要划上一个起点的话,在主角吞下自杀药丸出标题时,就应该算是整个循环故事的起点了。 下一场戏,主角被救了下来躺在船上,上司告诉他队友全没了,在他昏迷过程中,给主角重建了牙齿,演算机部件(钚241)也没了,任务失败。 但重要的是,自杀药丸是假的,主角通过了测试,可以加入信条组织。

    关于这颗自杀药丸,有很多人认为是真的,因为如果是假的,影片后面萨托那颗CIA自杀药丸,吃下就不会死了。 这里我认为可以分2个假设去讨论。 一个假设是主角吃下去的是真的自杀药丸,但在还没死而是昏迷时,被信条组织成员或尼尔及时救下,但为了对主角保密,故意告诉主角吃了假的自杀药丸,这是一个测试。

    另一个则是主角吃的,确实是假的自杀药丸,是未来主角调包安排的,因为未来主角知道会有这么一出受刑逼供环节,于是事先在把队友那颗自杀药丸换成假的,以至于当时主角吞下也不会死掉,但之后把这个说成是测试,以借机让主角加入信条组织。 在这里大家更相信哪一个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主角加入信条组织后,就带着观众一起了解信条到底是什么。 主角去到女科学家那,研究逆向的子弹,并从子弹分析出产自印度,从而找到印度女。

    之后女科学家带主角参观来自世界各地的未来战争遗骸,有各种复杂物件,从而推断出未来的大型战争。 短短2个场景几句台词,却思细级恐引出了2个大的隐藏剧情线,一个是未来到底是怎么样战争,另一个逆子弹的来源。

    我们先来看未来战争,女科学家认为这次研究任务,是阻止未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据影片的定律,发生的已经发生,所以未来的战争必将发生,而且根据战争残骸的逆物件推断,未来人类使用了类似于核弹的逆武器,从而爆炸后辐射到了很多物件,让这些物件逆转。 也就是说,未来的战争是一场类似影片结尾的时间正反大战,但更为惨烈,使用的武器更威力。 比如可能有一方拿核弹直接逆转,然后再引爆,这样的威力就像逆子弹一样破坏性增加,或许逆转过的核弹爆炸,从而造成了核爆周围的物件被辐射逆转。

    第二个隐藏剧情,就是那逆子弹,主角说和现代武器差不多,这也说明未来战争发生在不久将来,而且是持续性的。 更重要的是主角研究的逆转子弹枪支,是印度女卖给萨托的,萨托或许把这些武器按照未来人指示埋好,等未来人挖出来后,通过逆转使用。

    不过,我还有另外一种推论,就是这逆子弹和枪支,其实和萨托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看过全片我们知道,印度女是信条组织的成员,和萨托是对立的,印度女每次和主角谈话,其实是一个引导主角的过程。 所以主角在研究逆转子弹时,或许依然还是未来主角安排的一个局,目的就是让主角从子弹的出产地,顺藤摸瓜找到印度女,让印度女来引导主角一步步去了解信条真相,顺便在印度认识尼尔。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断,因为在下一场戏主角闯入印度女家之前,其实后来的主角已经和印度女交流过了,印度女其实从头到尾都是按照信条组织指示行动的。 所以既然印度女是信条组织的人,自然也不会卖武器给萨托,当然不排除印度女是一个灰色的军火中间商。 但我更愿意相信,那些逆子弹,就是为了引领主角认识印度女用的。 所以让我们来复盘整件事情,可能是未来主角安排印度女逆转了子弹或枪支,然后放到女科学家研究所,女科学家研究出逆转枪支源自印度女,从而让主角根据这条线索找到印度女。

    之后主角去了印度,认识了助手尼尔,这时尼尔是未来人,他逆转回来有2个目的,一个是引导主角,另一个是和主角一起完成该完成的任务。 影片其实有暗示,在主角和尼尔第一次见面时,尼尔帮主角点了一杯健怡可乐,因为主角的最爱就是健怡可乐。 尼尔在一开场,就说了两句类似于谜语的话,第一句是:“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最后能活着出来。” 这句话其实是暗示了接下来的任务,可以在时间正反来回中反复进行,但必须活着,所以时间不是问题。

    接下来尼尔第二句是:“你会劫持(威胁)妇女和小孩吗?” 这句话暗示了接下来的任务,会利用到凯特,还有片尾干掉了印度女。但其实这句话还可以再过度解读就是关于尼尔自己的未来,也就是影片没有展示出的尼尔第一次认识主角的未来,这个我们放在下一阶聊(非常脑洞)。 之后主角和尼尔潜入印度女家中,当主角用枪逼着印度女丈夫说出逆转子弹的买家时,印度女说了影片中的第一句话:“泄露客户信息,会违反我信奉为准则的信条(tenet)” 说完后,下一秒印度女就和主角透露了萨托是她的买家。

    那么印度女是不是违反了准则呢,其实恰恰相反,印度女第一句话说的,就已经暗示自己是信条组织成员,会按照信条组织的安排做好每一件事,这里的不透露客户信息的客户,其实就是信条组织的老大(未来主角但印度女还不知道),于是印度女接下来和主角的谈话,就是引导主角去如何认识萨托。 要认识萨托,主角必须要有一个新身份,新身份需要资金来源,接着主角去找了迈克尔.凯恩饰演的爵士,爵士出钱出力出咨询。

    插一句爵士和主角所在的餐馆的服务员管家,就是诺兰第一部电影《追随》的主角。 爵士告诉主角,要想认识萨托,要先从形同陌路的妻子凯特下手,想要认识凯特,从一幅假画着手。 凯特作为拍卖行的鉴定师,经过她的鉴定,让一副假画流入拍卖行,并被萨托买走,而正好凯特和做假画的阿雷波关系亲密,这使得萨托很气愤,并以假画威胁凯特,如果离开他,就让凯特坐牢。

    然后迈克尔凯恩给了主角一副也是阿雷波仿的假画,这幅假画隐约可以看到一只鹰,这仿造戈雅专辑F的《巢贼》画作。 需要强调的是,影片后面萨托用餐盘装的一幅女人和小孩的素描,是和主角拿在手上的《巢贼》是不同的,这里我已经多次确认过了。 戈雅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画风奇异多变,代表作你们一定看过,有《着衣的马哈》,《裸体的马哈》,《1808年5月3日》,《农神吞噬其子》等。

    影片中的戈雅《巢贼》,创作于1812-1820年间,在现实中2010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近134万美元售出。 画中内容是一位狩猎人正准备偷走鹰巢,而此时老鹰正叼着猎物回巢。 影片中的主角,或多或少就像画中狩猎人。

    片中没有说出凯特是否故意让假画进入拍卖行,但前后理解,我认为是无心之过,从而让萨托抓住了凯特的小辫子,让凯特无法离开萨托。 而阿雷波因为和凯特过于亲密和贩卖假画,也被萨托给废了,不能走路不能说话。 之后在餐馆里,主角靠着这张画,说出自己的目的,如果凯特帮主角引荐认识萨托,主角就帮凯特把画偷走或毁掉,这样就能还凯特和孩子自由。

    但这时萨托手下到场,控制欲很强的萨托,当然不会让自己妻子和别的男人接触,但正好在这场打架中,凯特发现主角身手不错,于是决定让主角帮助她偷画(或毁画)。 接着凯特引出了萨托在奥斯陆机场的秘密富人储存仓库,那幅假画就在那里。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主角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在利用凯特,主角压根就没想过要帮凯特偷画或毁画,主角后来和尼尔去奥斯陆机场仓库,也是想知道萨托仓库背后,是否藏着萨托和未来人沟通的秘密。

    于是接下来就是主角和尼尔计划,并决定用挪威的波音747飞机撞向仓库,从而得到勘察空隙。 具体仓库遇险抽掉氧气这些就不多复述了,值得注意的是仓库的服务员,有提到仓库结构和美国五角大楼一样的。 说到这大家应该可以知道诺兰在影射什么了,影片中一架飞机撞向长得像五角大楼的仓库,其实就是暗示了现实中911事件,当时美航77号航班,被恐怖分子利用撞向五角大楼。

    主角和尼尔在仓库这场戏,主角初次见到逆转门,以及逆转人,这里一起结合影片后半段主角再次回到仓库一起聊。 首先解决大家的迷思,为何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是逆转主角同时从两个方向出来呢? 这就涉及到我前面提到的参照物视角,这里我再细化一下。

    影片初次展示的仓库戏份,是以主角和尼尔视角去看世界的,所以可以看到主角蓝线房间跳出一个逆转黑衣主角,行动都是逆向的,而尼尔另一边是红线房间,跳出来的是正向回来的黑衣主角。

    但后半段重新回到这场仓库戏时,是以逆转主角的视角看世界,我们就能看到逆转主角看到的西装主角和尼尔,都是逆过来的,之后在搏斗过程中,逆转主角好不容易进到蓝线房间,等待着对面另一个自己出现进入逆转门的镜像,他赶紧跳进去进行逆转。 然后逆转主角转回到正向时间后,我们跟随逆转主角的视角,这时候看到的世界就变回了正常的样子,这也是为何尼尔追他时,他是正向奔跑的。

     短评

    “别去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真的被诺兰逼疯了,感觉智商完全下线。和他之前任何一部电影体验都不一样,不是简单玩技术或结构,你必须完全进入到逆世界的设定里,看他把扭转时空和悖论的东西在缜密逻辑和高速爆炸的信息组合后进一步复杂化。第一遍基本只能看看视觉奇观和故事脉络,待多刷后再尝试理清逻辑吧。

    5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诺兰:“有关。”记者:“请问这部电影和时间穿越有关吗?”

    8分钟前
    • 一只拖鞋
    • 力荐

    诺兰在新片中又玩了一次“魔术三步骤”,把视觉奇观和超高速的叙事节奏作为障眼法,掩藏住了那些本该显而易见的伏笔,到了后半程才逐一揭晓。看完电影才发现片名的精妙之处,整个叙事结构也是TENET式的,这个太妙了。整体类似于《盗梦空间》,用007、碟中谍式的间谍动作类型元素为“量子逆转”的科幻概念做框架,至今仍然高度保密的全片高潮戏我是张着嘴看完的。

    1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看不起在公园里倒着走的大爷大妈了,原来人家都是从未来回来的权贵。

    13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你要真让我说最直观的感受:帕丁森他妈的帅疯了。最后一幕我竟然看出了一种《大话西游》结尾的感觉,《一生所爱》放这儿毫不违和

    18分钟前
    • 000
    • 推荐

    大!脑!在!燃!烧!时间的顺流和逆流都不稀奇,但把顺流逆流放在一起组成时间的咬合状态并利用之——这就是诺兰牛X的地方了。太多隐藏在细节中的魔鬼,就像一场信息量的核爆,想说剧本写得这么繁复究竟有没有必要?(我看电影不是为了爆炒脑花啊魂淡)

    2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就像《盗梦空间》用多重梦境重构侠盗片,信条》则以时间逆转的方式赋予特工片新的可能。其实回头看,剧情并不特别复杂,包括矛盾构成也很常见。但引入时空逆转概念之后,结构上的花样就更多了,会有意误导观众,就有意思了。此外,本片是典型的高密度叙事,信息量极大,剪辑又很跳,这种强叙事密度,让观众一开始完全没时间去思考和理清思路,所以才会觉得难懂。而最后,影片又一次注入情感元素,煽情一把,也是很诺兰了。另外,帕丁森、华盛顿、德比齐的表演,也为本片增色不少。喜欢这种实拍的硬,是特效无法带来的体验。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完电影出来下楼差点走了上行的电梯🙃

    27分钟前
    • mirai
    • 还行

    诺兰的电影作者化风格非常强,他就像是时间的管理者,这部新片依旧非常的烧脑,观影过程中看似好懂,但当五方最后那句台词一出来,故事立刻变得烧脑起来。【信条】就像一集豪华美剧的首播集,挖了一个巨大的坑,在时间里穿梭的故事线让人想到Netflix第一神剧《暗黑》,有着一样的时空悖论和错综复杂的时间线,烧脑也是源自这其中的时间线和人物身份。一部电影演完了,结果你发现这才是信条宇宙的起点。诺兰套用了007电影的模式,演员嘴里科普着科学原理,还带着诺兰标志性的英式幽默,这些台词就是解释一下关键场景所需的叙事逻辑,对观众来说就是不明觉厉的观感,而类型套路也没有时间让主角思考,叙事只是快节奏的一路往前推,能不能消化就是电影结束之后的事情了。诺兰的电影,好玩的就是解读它如何烧脑,又到了广大网友秀学识和智商优越感的时间!

    2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荒谬之下你我在最美的时候相遇。正反双打拍的很妙,但毕竟是悖论,逻辑上无法自恰于是从头到尾都在突突突,文戏寡淡,女主那么多戏份比不过帕丁森的一个回眸。可能是今年院线商业片之光了。*乱世拜信条* A: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你见遇光时的好最:B

    3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概念和结构压倒一切,诺兰这回是真的一根筋走到底了,用简单的核心设定编织出复杂精细的故事。遵循了谍战类型片的种种俗套,但动作戏和高潮场面却拍得没劲(尽管将倒放这个古老技术用到了极致),人物情感和性格转变在高速剪辑和繁复规则压迫之下自然也就荡然无存。唯有帕丁森的角色立住了,自知宿命却坚持逆行,很容易想到[终结者]和[降临]。时间悖论因果循环的核心也同质于[星际穿越]。对于评分,我比较纠结。一方面,谈到所谓“烧脑”,即需多刷才能完全“看懂”的电影,我更倾向于奥特曼[高斯福庄园](以写实而意味深长的人物关系、前史、对话与隐晦暗语为重心)和林奇[穆赫兰道](以梦境逻辑与真实可感的情绪氛围为核心)这两种类型,纯粹理工解谜性质的[信条]并不合我胃口,但在一个方面如此极端且尚有新意的电影,值得四星鼓励。(8.0/10)

    3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诺兰的片子有个最大好处是配乐足够恢弘磅礴,只要音量开得足够大,我就可以听不到周围的那几条观众评论音轨~

    36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对尼尔来说他已经认识男主角很久了,但对男主角来说他才刚认识尼尔。对尼尔来说他们的友情已经走到了终点,但对男主角来说这是他们的友情的起点。尼尔在基辅歌剧院救了男主角一次,在自由港阻止他杀了另一个自己,最后又将他拉出了基地。不仅如此,等会儿他还要再次进入旋转门。这一次他进入旋转门的时候,看不到窗户另一边的自己走进旋转门,因为他这次必死无疑。但他还是进入了旋转门,帮男主角撬开了基地的门,并且为男主角挡了一枪,然后壮烈牺牲。尼尔来自未来,这也意味着现在尼尔还是一个小孩子,很可能就是凯瑟琳的儿子。他要先长大成人,长大后被男主角招募,进入旋转门,然后回到基辅歌剧院爆炸那天见到男主角。他独自在逆时间中生活几十年,然而才陪伴男主角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就要为他挡子弹而牺牲。而且结局早已注定,不能改变。

    38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看别人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辣鸡编剧辣鸡导演全是漏洞。”看诺兰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不行不行我脑子都烧坏了等等我得再看一遍。”

    43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诺兰,但也是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上再赋新意、再造巅峰的一部。从来只有单讲时间逆转和时空穿越的,却从来没有在一个画面里把正向和逆向时间同时呈现的。它如《盗梦空间》的那个折叠城市,首尾完美张合,开头即结局。最后一场大战,将为IMAX观影带来前所未有、目瞪口呆的银幕体验。两男主的相遇,勘为一道恍如隔世的弧光,泪目。看完《信条》你会产生一个这样的念头:诺兰所有的作品,将以《信条》为中心,形成过去和未来的完美交互。它是一个圆点和轴心,也是导演对自己创作理念的终极倒放和正反打。(就不用担心评论剧透了,想剧透可能都无从下手…

    4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我虽然没看懂但我绝对不能打三星

    49分钟前
    • ㅁㅁ
    • 推荐

    非常诺兰,非常符合粉丝口味。在一个复杂逻辑下讲述的逆熵故事,而且诺兰仍然拒绝解释,观影门槛比以往更高 ,甚至于它根本不烧脑,而是颜面暴击直接把你锤懵。在表故事的单纯和里故事的晦涩之间,诺兰找到了足够的空间来放那些奇观化的动作戏,顺便嘲讽观众“看不懂就睡一觉”,挺欢乐的。(配乐加分(德比茨基的头身比真的吓人

    53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己自了估高也,众观了估高兰诺

    55分钟前
    • Evarnold
    • 还行

    诺兰的信条,就像李安的双子杀手,亲手拍出自己导演最不好看的电影。一个纯粹用台词堆砌起来的故事,如果消音,观众能够得到的信息量几乎为零。这点在盗梦空间当年上映之后就一直被业界批评,看来诺兰是听都不想听,还把缺点放更大了。所谓的七国取景,全是些家门口就能找到的地方;所谓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看起来也像普通间谍事件般小打小闹。因为保密演员无法阅读完整剧本,以致许多人表演时只是单纯念台词,自己也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

    58分钟前
    • momo
    • 还行

    罗素兄弟:不能让别人看真剧本防剧透。诺兰:人手一本啊!大甩卖啊!看懂算我输啊!

    1小时前
    • 尔尔马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