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开国将帅授衔1955

    开国将帅授衔1955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中国大陆2023

    主演:唐国强,王伍福,刘劲,秦海璐,李晨,郭晓东,耿乐,印小天,王迅,曾黎,车晓,董璇,谢孟伟,闻雨,丹琳,高曙光,曹卫宇,舒耀瑄,姚居德,孙继堂,郭连文,谷伟,赵雍,卢奇,邵兵,陈翔,李岷城,张晞临,周旭奇,王政钧,王韦智,马晓伟,闻杰,吕良伟,曹可凡,黄俊鹏,郭东文 

    导演:唐国强,石伟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萧锋血战陈庄

    • 更新HD

      惊沙

    • 更新HD

      和平将军陶峙岳

    • 更新HD

      东进序曲

    • 更新HD

      峠最后的武士

    • 更新HD

      萧华挺进冀鲁边

    • 更新HD

      杨成武强攻东团堡

    • HD中字

      无耻混蛋

     剧照

    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1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2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3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4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5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6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16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17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18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19开国将帅授衔195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影片以1955年9月底全军第一次实施授衔授勋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为主线,同时将开国领袖们与开国将帅们在不同的革命历史阶段中的闪回穿插其中,充分展示了夹述夹议夹闪回这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较为新颖独特不为多见的叙事风格。既有恢宏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又有人物生离死别细致入微的情感表现,二者有机结合产生出了革命的英雄主义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历史事件真实可信有据可查。浓缩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之后的历史篇章。

     长篇影评

     1 ) 相信他们会看到 希望更多人看到他们

    该场的观众平均年龄较高,在我等待入场的时候,我看到了老年朋友在合影,远看是溢于言表的骄傲,细看是沉甸甸的荣耀,这一刻我已经先前感受到这部电影背后的力量与感动。

    将帅后人合影(手拿授予等级命令)

    影片以授勋该重要事件为主线,闪回了开国将领们的英勇事迹,有激烈交火的战争场景,也有温暖细致的情感表达,承载历史的记忆,继承先烈的信仰,记得他们的存在。同时,将士们多次主动让衔的高尚情操也值得我们赞扬。

    毛主席和儿子的互动太感人了,先烈们的故事都是如此真切生动,来自各组织各方面,正体现了我党的包容性。其中女性将领以真实故事来告诫孩子的画面也令人动容,我们的现在是多少人拼命守住的未来,缅怀!致敬!

    主创:唐国强 秦海璐 谢孟伟

     2 ) 还没看过,就票房不好说点想法,先不打星

    片子还没看,和一些朋友也讨论了一下这个片子,简单说些想法吧。

    首先说结论,这个片子很难拍,很不好拍。

    票房不好,也不是“歧视主旋律”“忽视主旋律”,主旋律只是题材,影片还要看自身质量。

    为什么说这个片子不好拍?故事主线不好捋。

    这个片子一共106分钟,不到2小时,1小时46分钟的片子,扣去片头片尾,满打满算给1小时40分钟讲故事吧。(按照很多电影的套路,片尾的时间是很长的,大概率这个片子讲故事时间可能也就1小时30多分钟)

    那么故事主线是什么?

    肯定不可能单独讲1955授衔这个事情。目前从影评可知,这故事以授衔为引子,里面讲了很多人的回忆,回忆过去战争年代的故事,然后最后片尾是授衔。

    那片子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啥呢?

    任何一部电影,无论题材,推动剧情发展的是贯穿全篇的主要矛盾,要有对抗,才能让故事走下去。

    近年来的很多成功的主旋律片,也是故事主线、主要矛盾很突出。

    那1955授衔,全篇如果有很多回忆,那会是什么?讲一讲,回忆了;再讲一讲,又回忆另一段故事了。

    最后全片是个“群像”……后果就是人物不突出,剧情流水化。

    比如以前的建国大业,就很流水化。但是建国大业有一个贯穿主线,就是召集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业,战争是次要剧情。所以围绕着解救民主人士的斗争反而成为了全片主线。

    建军大业更不要说了,主线是起义。

    如果这么拍,那这个故事会很散,本身可能不好看。

    授衔这个事情,不好拍

    回过头来说授衔1955这个片子,回到授衔这件事情本身。熟悉军史的人都清楚,1955年军衔制的实行在我军历史上是一件正规化建设上的里程碑,但是这件事对于不熟悉军史的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吗?

    没有。

    所以片子要花费很多的剧情去回忆——主旨就是,革命先辈牺牲来之不易,走到授衔这一天的人很不容易,要铭记先烈。这样才能把授衔这件事情和普通大众拉上关系。

    那么1955授衔,如果单拍授衔,一些军史爱好者会如数家珍的说出很多东西。比如,军衔级别的设置啊,1953年的评级和1955年授衔的关系啊,最经典的应该就是让衔、争衔了。让衔传为佳话,在军史轶事里面写的很多了,著名的徐立清让衔、许光达让衔(未遂),争衔的也有很多,看过亮剑的应该都知道,亮剑里面反映了李云龙他们仨争衔的一些场景,这在历史上也是有的。还有就是“皮有功少晋中”之类的轶事。

    除了这些,就没了。如果还原拍,那就变成总政治部(当时的总干部部)工作汇报片了……今天开会讨论,明天开会讨论,苏联顾问意见,某某某的意见,再讨论……

    再看片名,很多人第一感觉应该是一部纪录片……

    讲真, 你部队实行个军衔制,大家关心么?不关心。

    1955实行军衔制、1965取消军衔制、1988第二次实行军衔制,也就军史爱好者、当事人以及后人可能感兴趣,连军人这个群体都不一定感兴趣。

    同理想一下,1992年人民警察实行警衔制,2003海关实行关衔制,2018年消防转隶实行消防救援衔……这些事除了周边近一些的人知道,谁还感兴趣?可能拍成一部电影么?

    所以,授衔这个事,没法表现。最后就是个开大会仪式,表现一下完了。

    电影要拍得好,要贴近群众,或回应社会关切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电影要拍得好,一定要和时代紧密结合。

    流浪地球是科幻片,为什么口碑好?中国真有那么多科幻迷吗?不是。

    除去特效什么的,很大程度上,我个人认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和时代的紧密结合,观众能感受到。

    封神为什么能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故事是观众熟悉的故事,里面有父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是引起群众呼应的点。

    长津湖主旋律,为什么能火?大环境使然,真正展现志愿军烈士的英勇牺牲,再加上当下国际形势的加持。

    前几年的哪吒、战狼2,也是同理。战狼1不如战狼2 ,也是这个道理。

    今年的孤注一掷,是同理。

    以前的我不是药神,也是同理。

    美国大片也有很多引进后扑街的,原因也是同理。

    那么我们回来看看开国将帅这个片子。

    左派影评人郭松民有一篇文章说的很好,郭松民 | 关于《开国将帅》,兼谈唐国强的表演

    引用一下吧:

    第二,福柯说过,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
      这就是说,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哪怕是与伟人有关的题材,并不能自动唤起公众的关注与热情,只有直接(至少是间接)地回应时代焦虑,才能获得观众的支持与票房的回报。
      《开国将帅》讲述的是1955年授衔的故事,这样的题材片,如果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定很受欢迎。
      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时候,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平等主义运动,刚刚遭受重大挫折,人们对重建等级制抱有幻想,各行各业都以相当大的热情搞各种衔级,当时民间流行的俗语“满街都是大檐帽”就说明了这一点。
      可是,今天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了。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成了一个在绵密、繁复和广延等方面无以复加的等级社会,一般草根青年在这样一张无所不包的大网下面以及无穷无尽的阶梯面前,已深感无法喘息,无所逃顿于天地之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用为开国将帅授衔这件事,来为等级制背书,又如何能够赢得公众的热情呢?

    再补充一点,开国将帅,讲革命先辈,但是主体是将帅。

    而不论是长津湖也好,能文能武李延年也好,今年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也好。视角绝大部分在普通官兵身上,是牺牲的主体。

    这可能也是和群众贴的不够近的原因。你家谁谁谁授个少将还是中将,关我什么事?

    所以关注这个片子的群体里,我也认识一些,很多是红二或者红三。他们也仅仅是关注,愿意去电影院里找那为数不多的票房了。

    但是他们觉得这个片子怎么样呢?我认识的一位红三还没去看,计划是找到了一个有排片的场次要去看,但也表示,自己不看好片子质量,估计拍的也就那样。

    最后,说说授衔这个事本身,可能拍的也有很多瑕疵

    1955授衔授勋,很多人感觉就是解放军换上了55式军服,佩戴了军衔,然后授了三大章。

    这其实是个感性认识。

    其实55授衔,很多电视剧里都表现了,比如2011年也是唐国强拍的《东方》,还有很多。

    但片中怎么表现授衔呢?一堆堆的将帅,穿着55式礼服,佩戴了三大勋章,然后站一起敬个礼,合个影,给主席敬敬礼,完了。最后一堆人大合照,热热闹闹。

    看本片,似乎也是如此。

    但问题是,授衔、授勋是两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授衔,授衔时候,被授衔人穿的是50式军服,接过来的是一纸命令状,然后就结束了。而且,主席只给元帅授衔,将官是总理授的。这是195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20条规定的,元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主席命令授予;将官是国务院总理命令授予。

    第二个过程是授勋。授勋是在授衔之后进行,所以授勋仪式时候,参加的人员已经换上了新的55式礼服,但是胸前没有佩戴勋章,因为勋章还没发呢。授勋和授衔的权限又不一样,授衔是元帅归主席、将官归总理。而授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勋章一律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主席命令授予。

    所以从开会仪式程序来看,授衔的将官以上的,在京的肯定是主席、总理按各自权限亲自颁发;授勋,不管将官还是校官肯定主席挨个授肯定授不过来,自然只有部分人是主席亲自发,其余的,京外的,自然是主席授权其他人代发。

    具体来看,授衔仪式是两场,第一场是9月27日14时30分,中南海紫光阁西侧的国务院礼堂举行。总理给所有在京将官授衔,大将9人(徐海东养病不在),大将以下301人。这个数量很大,一批批将官站上台,然后总理挨个给发授衔命令状。

    这一场结束,就是第二场,第二场的主题是授衔+授勋。

    当天下午五点多开始,在中南海怀仁堂进行。先是主席给7个元帅(林刘养病,叶在辽东主持军演)挨个发授衔命令状。这个时候,上午总理授完衔的将官中,需要参加下午授勋的人员,已经换上礼服在旁边等着。

    7个元帅领完了军衔命令状,然后就立即退场更衣,换上了55式礼服。

    然后就是第二场的授勋了。

    为什么上午参加完授衔仪式的将官只有部分人员来参加?因为1955年9月27日这个时间点上,并非三大勋章都已经完成了评定,勋章授予过程极为严格,要结合授勋人员的历史表现和任职进行认定。战争年代很多资料遗失等等,就需要核对。所以1955年,只有部分人员三枚勋章都授予了,其他部分人员只获得了一枚或两枚勋章,后续到1957年才经过评定,授予完全。

    9月27日下午的这场,主席授勋,只授予了第一批认定的勋章中的一级勋章。次日人民日报有刊发当天接受勋章人员的名单,只是历史上接受勋章的人员中很小一部分。而且人民日报刊发的名单里,并非所有人都来北京参加仪式了,有各种原因没来的。

    授勋的时候,就不是发命令状了,而是发勋章盒,盒子上方是证书。获得三枚一级勋章的,三枚勋章盒子摞起来,最上面是证书,然后用一条丝带系好,主席就把这一证、三盒这么一摞发给授勋人。只获得两枚、一枚勋章的同理。

    结束以后都晚上六点多了,紧接着就是晚上七点的酒会,那个时候才是大家礼服、勋章配齐了一起参加。

    所以近些年N多的反映55授衔授勋的影视剧里,包括这一部已经流出来的剧照,都是所有人礼服、勋章穿的整整齐齐来给主席敬礼……

    这就不是授衔授勋……

    更何况还出现了李贞少将戴男式军帽的错误。

    感觉这片就是为了醋包了一桌饺子

    和几个朋友聊的时候,都觉得,可能唐国强本人很想集中表现一下1955年授衔授勋时候的将帅形象。

    可是这个事情本身很难拍,很难拍好,很难拍得有故事性吸引观众。

    那你这就感觉是为了一点醋(展现1955授衔授勋将帅形象)包了一桌饺子(拍了这部电影)。

    似乎是本末倒置了。

    就像豆瓣词条图片里,居然有一张叶剑英元帅+一大堆将官身着礼服在军舰上拿着地图、望远镜纵横捭阖的剧照一样……这种场合会穿礼服佩戴勋章吗?顶多着常服佩戴勋表,历史上叶剑英主持辽东半岛军演,也是穿着常服(有纪录片)。

    更让我感觉是为了醋包饺子。

    这片关注的人群里,军史爱好者、开国将帅家人,再有,可能就是军服勋章奖章收藏圈里的一些军迷了,其他军迷都不大会去看……

     3 ) 开国将帅授衔1955

    #魔都寻宝观影团#今天在杜比影院看了首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观礼片讲了开国元老的丰功伟绩,影片拍的很感人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要珍惜一切,本片也缅怀先烈,讴歌他们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昔日的将帅虽然基本上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们所遗留下来的精神,将被我们永远铭记于心中,无私无畏,爱国爱民,向老一辈革命家们致敬!值得大家去影院一看。

     4 ) 他们应该被铭记

    今天有幸参加了由唐国强任总导演、石伟任导演的集中展示众多开国将帅光辉历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在上海举办的首映式。电影总导演、主演唐国强,主演秦海璐等来到现场,和观众分享电影背后的创作故事。通过影片我们了解到在战争中,许多将领为中国的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奋斗了一生,他们的贡献无法估量。授衔仪式是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激励军队和全国人民为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繁荣、幸福的中国而努力。

     5 ) 开国将帅

     豆瓣App 记录你的书影音生活 打开App 开国将帅 2023-11-22 20:12:24 看过 今天参加电影《开国将帅》上海首映礼,影片介绍了1955年至1965年全军实行授衔授勋的真实历史和中国十大元帅,十大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1360少将,穿插着部分开国领袖和将帅们在各个历史时段的回忆,沉浸其中,感受颇深,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珍惜革命伟人巨大牺牲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0 有用 0 没用

     6 ) 《开国将帅授衔1955》上海首映礼专场

    昨天有幸去看了唐国强老师导演并主演,秦海璐、李晨、耿乐、高曙光、郭晓东等一众明星主演的主旋律影片《开国将帅授衔1955》上海首映礼专场。影片的切入点就很有意思,这几年主旋律影片也不少主要是从战争角度为主,本片则瞄准了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但很少被提及的时刻,开国将帅授衔。以这一历史背景带出的抗战、内战历史中著名,或不那么为人知的革命英雄战士们的事迹。 授衔仪式和开国元勋们讨论如何执行为正叙采用彩色画面,所有革命和战争回忆画面则采用黑白或老胶片做旧颜色,使得观众更易于理解也更有历史厚重感。 看完全片我感触良多,短短篇幅怕不能完全表达。影片中授衔的将帅既有战功卓越的大将,也有保障革命后勤的军需官。既有从始至终对共产主义马列主义和党的领导忠贞不二的革命者,也有半路被共产主义感召,弃暗投明倒蒋投共的原国军将领。还有很多很多在革命道路上牺牲的革命者,甚至很多都不为人所知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但是主创们没有忘记他们,在影片中都给予了肯定和追思。正是有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的牺牲和贡献,才有新中国抗战的胜利,革命的成功,才有繁荣昌盛的现代化中国的今天! 影片泪点非常多,毛主席多位至亲之人在革命或抗美援朝时牺牲,秦海璐饰演的角色给领养的孩子们讲长征路上的故事,残酷的战争场面都一次次震撼了观众的心灵。 祖国现在强大了其实更需要爱国主义教育,人民需要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和信念。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现在和平发展建设,唯有爱中国,相信党的领导不动摇,一心跟党走,全民上下团结一心,没有什么敌人是战胜不了的,没有什么困难,什么科技封锁是中国人不能突破的。感谢影片主创们,唐国强老师,一众主演们贡献了一部精彩的主旋律爱国主义影片!

     7 ) 开国将帅

    今天参加电影《开国将帅》上海首映礼,影片介绍了1955年至1965年全军实行授衔授勋的真实历史和中国十大元帅,十大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1360少将,穿插着部分开国领袖和将帅们在各个历史时段的回忆,沉浸其中,感受颇深,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珍惜革命伟人巨大牺牲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8 ) 开国开国将帅授衔1955

    今天来看开国将帅授衔1955,电影立意很好,介绍了很多开国将军少将的事迹,让我们很好的记住这些伟大的无私的可爱的人们,感谢他们让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么美好的国家。影片结尾还邀请了许多开国将领的后代来见证这次首映礼,真的十分令人动容,有机会还会再看一次,是一部了解开国将领的教科书今天来看开国将帅授衔1955,电影立意很好,介绍了很多开国将军少将的事迹,让我们很好的记住这些伟大的无私的可爱的人们,感谢他们让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么美好的国家。影片结尾还邀请了许多开国将领的后代来见证这次首映礼,真的十分令人动容,有机会还会再看一次,是一部了解开国将领的教科书

     短评

    看着一帮演员演了20多年同一个角色,当角色回忆起20年来从井冈山、过草地、开国大典过来,演员也会一同经历起拍摄时的记忆吧,闪回老片段的时候,他们那时还年轻,真的蛮感慨的。只是电影不像电影,更像是cctv纪录片频道的科教纪录片,没有剧情,只有演员的“情景再现”,难得的是编剧需要把这些授衔人物、牺牲者、串联起来,把一段段人物故事至少串成80分钟的影像,蛮不容易的,最后20分钟才是高光主旋律,庄严肃穆!

    7分钟前
    • 残花
    • 较差

    跟短片合集一样,拍的太碎了,不如拍成电视剧

    9分钟前
    • 誓言_瞬间
    • 较差

    难得屁股没歪,又红又专的作品。糖版李德胜电影近年最佳 ,起码比《大决战》《志愿军》《长津湖》这种群口相声,教员一个人讲PPT,其他几个人做气氛组要强的多,可以当纪录片电影看,最后的全部人名将帅展示还是很动人的。缺陷就是因为素材庞杂,缺乏过度,只能把几个重点的将军事迹说了说,整体还是比较赶,尤其是不懂党史的话……

    13分钟前
    • jxw611
    • 还行

    我敬重革命英雄。请不要过度消费。

    14分钟前
    • 且听峰吟
    • 较差

    向前向前向前

    17分钟前
    • hungry
    • 还行

    虽然是唐国强亲自导演,虽然是各路特型演员亲自上阵,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一群演员在无情地念稿,唯一有点感情的地方就是怀念毛岸英的遗物那一段,确实煽情。另外,片子讲述的几位授勋的将军的情节转场太过突兀,基本都是毛主席和几个人或坐或站地说话,没有前因后果,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就是“唉,你想起那个谁了没”,然后就换成发黄的滤镜展开回忆,充满了割裂感。片尾先是放了十大元帅的照片,没毛病,唯一奇怪的就是其他9位元帅都有出镜,唯独林彪连个脸都没有露……然后是十大将的照片,也没毛病……再然后是57个上将的名单,虽然人多但是没有照片,忍忍就过去了……再然后是一百多位中将,我已经没有耐心了,观众已经出现了骚动……万万没想到,后面居然还有一千多位少将名单,这过分了啊!几乎所有人不约而同地起身离席了!尽管影院还黑着灯!

    21分钟前
    • 老胡当道卧
    • 较差

    我的短评被删了

    26分钟前
    • 夤夜
    • 很差

    可以评负分嘛

    29分钟前
    • 滑小稽
    • 很差

    今天看了电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非常震撼,泪水几乎没有停过。唐国强老师的演技真是如火纯青。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信仰 ,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都是靠这些革命先烈打下的。这样一部好的电影,我计划打算带家人一起,去电影院看看,尤其带孙女一起去,让她感受一下美好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32分钟前
    • 豆友xqdUW6umR8
    • 力荐

    电视纪录片式拍法,因为是重大题材,所以采取了最保守最安全的拍摄方式。授衔本来也是一种平衡的艺术,但是这部电影就完全没有平衡好题材安全和电影性之间的关系。所以非常乏味无趣,基本上就是靠旁白靠字幕靠闪回在叙事,授衔这件事缺乏主线驱动,也没有把真实的人物矛盾拍出来,几乎都是碎片化地一笔带过,很像是一段百科式综述文字的视频化。唯一的价值就是将来历史老师或者视频博主在提及这段历史的时候可以有个画面剪辑素材,也就如此了。

    34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开篇即泪目,说不得“再见”,再见便是诀别。这更应该拍成电视剧,每位将帅个人传记,而且好多参演的演员都在片中没看到,不知道是不是还删减过?唐国强老师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出电视剧集呢?

    39分钟前
    • 中年痴呆患者
    • 推荐

    主旋律题材不被看好就是被你们这种团队给闹的~

    40分钟前
    • 凉月
    • 较差

    唐英涵,1997年出生,唐国强的儿子。唐英涵一直留学于美国,于2014年在美国高中毕业。

    44分钟前
    • 噜苏,
    • 很差

    拍不了就别拍

    49分钟前
    • 且待小僧伸伸脚
    • 较差

    回忆式叙事,夹叙再夹叙,拍得太碎了,还不如分段叙事,突出每个篇章人物,看完都完全记不起每个人物

    50分钟前
    • 秋山
    • 较差

    泪流满面.战功赫赫,艰苦环境赶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国,咱们再体谅下世子郡主们的难处.

    53分钟前
    • 榭兰图图
    • 力荐

    粗制滥造,流水账,这样拍电影是为了啥?

    56分钟前
    • 行走历史的河流
    • 较差

    司马南和它的夹头粉怎么不去贡献票房啊?

    59分钟前
    • alexyu
    • 很差

    这部电影的政治意义当然要大过艺术性。绝不能搞到法国人看拿破仑被英国人拍成小丑2而欧陆合拍几个版本也无法直抒胸臆那种愤懑。《授衔》就是在开宗明义,在黄钟大吕,清澈的爱只为新中国。最柔软的一节是李晨演的岸英,是近来太祖父子对手戏中最松弛的。多年后这就是鲜活的历史再现。片中的将帅服是按照曾涤将军的真品一比一复刻的。另难得在影视中听到大连八七疗养院的名头……当去回访徐海东将军楼。

    60分钟前
    • 厄庇墨透斯
    • 力荐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1小时前
    • Newton的苹果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