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信条 2020

    信条 2020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英国2020

    主演: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茨基,迪宝·卡帕迪亚,John,David,Washington,伊丽莎白·德比齐,肯尼思·布拉纳,迈克尔·凯恩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首尔怪谈

    • HD中字

      入侵脑细胞2

    • HD中字版

      铁血战士4

    • HD

      复仇者联盟

    • 抢先版

      她来自未来 一百年以后

    • HD

      巨齿鲨2:深渊

    • HD中字

      回到未来3

    • HD中字

      回到未来

     剧照

    信条 2020 剧照 NO.1信条 2020 剧照 NO.2信条 2020 剧照 NO.3信条 2020 剧照 NO.4信条 2020 剧照 NO.5信条 2020 剧照 NO.6信条 2020 剧照 NO.16信条 2020 剧照 NO.17信条 2020 剧照 NO.18信条 2020 剧照 NO.19信条 202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条”一词是惟一的线索与武ddd。主人公穿梭于全球各地,开展特工活动,力求揭示“信条”之谜,并完成一项超越了真实时间的神秘任务。这项任务并非时间之旅,而是【时空逆转】。

     长篇影评

     1 ) 时间逆流成河!6大科普+7大问题全面解析《信条》

    “别试着理解它,感受它。”

    《信条》,已经刷了两遍,二刷比初看时观感好了很多,且越发觉得,诺兰真是一个“生活在五维空间的人”。

    因为他能跳脱我们惯性的思维定势,仿佛在一个五维视角,去玩转时间和空间的逻辑,而导致观众很容易跟不上趟。

    这篇文章,既是科普预热,也是解读,并强烈建议看一下。无论您是否看过电影,这部电影不怕剧透,反而会因搞不懂时空逆行、熵增熵减、时间逻辑顺序,而影响观感。

    因为《信条》 跟《盗梦空间》最大的不同之处:

    ★《盗梦空间》是带说明书的,就是电影前一个小时,用了大量笔墨进行铺垫和解释盗梦的原理、机制以及注意事项,随后才进入主线。

    ★《信条》,是一部紧张的特工片,一上来就进入诺兰体系之中,电影的攻略就隐藏在角色对话和故事情节中,而且会颠覆我们对时空的习惯认知,一旦错过或者搞不明白,真的会导致随后的剧情越发显得无序。

    不过《信条》不难懂,故事简单,逻辑挺清晰,但前提是你要适应诺兰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玩法”,且要全神贯注。

    这正是本文的目的,前半段进行理论科普,深入浅出,《信条》没有说明书,我帮您写一份;后半段解释一些剧情,假如没看片的话,看前半段就够了。

    (ps,文中由于涉及大量例证,因此虚构了一个叫“小明”的角色作为模特)


    熵增-热力学时间箭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索恩曾经通读了《信条》剧本,为诺兰梳理其中的科学概念。《信条》其实就是描述着时空穿越,只不过没有时间机器。电影的理论基础,就是热力学定律。

    单向流动是时间最明显的特征,这是“时间去哪儿了”的根源。所以就有了一个叫做“热力学时间箭头”的理论,来自热力学第二定律。

    该理论认为熵值呈现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而且熵被认为是无序的量度,随着时间流逝,孤立系统总是越来越无序,可用于区分过去和未来。

    很复杂?不要紧,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杯热水,放一段时间就会变凉,这个状态是不可逆的,此乃客观存在。同理,万事都有因果,原因一般被认为发生在结果之前。说白了,我们可以控制未来,但无法干涉过去。

    因此,科幻电影中常见的时间机器以及时空穿越,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但《信条》所呈现的:没有时间机器,不要紧,时间只能朝着一个方向?但我们可以“转身向后”啊,不要熵增,而是熵减,不违反定律,只是颠倒一下顺序。

    熵减情况下,我们上述的那杯水,放一段时间,会越来越热。同理,原因会发生在结果之后。


    熵减-时间逆流

    传统科幻电影中的时空穿越,无论是回到过去还是前往未来,用相对论的方式解释:就是人不动,而时间动。好比小明同学要回到昨天这个时候,就把时钟向后拨了一圈,他就回到了昨天,这就是时间机器。

    《信条》则不然,相对而言,时间“不动”,人“动”。

    电影里有一个时间转换器(门),穿过这道门之后,时间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你就可以逆行时间了!

    在此理论下,小明打算回到昨天这个时候,经过转换门之后,还需要等上24小时。

    这时,小明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熵减的逆向世界。

    在小明眼里,面前的景象就像倒带一样,人在倒着走,鸟在倒着飞。在逆向世界,小明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因为对方说话也是倒着说,连发音也是相反,对方问“你(ni)吃(chi)了(le)吗(ma)“,小明听到的声音是“am el ihc in”,根本听不懂。而且无法呼吸,因为逆流的空气,无法通过肺部瓣膜,气体是从肺部往外跑的。

    在电影的逆向世界里,有如下设定:

    ★呼吸器:角色需要带着氧气面罩才能呼吸。

    ★逆向物质:角色带到逆向世界的物品,实际上就是正常物品经过了转换之后的形式,比如逆向材料制成的子弹,子弹不是发射而是接住。

    ★逆向时间胶囊:未来与过去的沟通介质,由于是逆向物品,所以物品在未来埋下之后,会被过去的人发现。

    ★特殊服装:在逆向世界难免会与过去的自己遇见,与“另一个自己”接触会导致自我毁灭。因为你相对于这个世界是孤立系统,所以必须穿特制的服装,隔绝与外界的热交换,这样才有机会自己打自己。

    ★语音信息:听不懂逆向世界的语言怎么办,电影里一个很重要梗:你发的短信、邮件、语音记录,还有监控录像,都是发往未来的信息。角色可以随时查阅这些信息,获悉目标过去的动态,从而逆行时间,在他完成动作之间,抓住他。

    所以,时间逆流也并非简单的倒带,严格遵循“熵减定律”,结果发生在原因之前。

    只不过,我们的主角,是经过转换的进入逆向世界,他与世界不同步,并不是“倒带”,而是“逆行”,所以我们为了统一,称之为“逆向运动”。


    U型门与“回形针”

    《信条》里有一个转换门,我称之为“U型门”,像U型磁铁一样,角色从一端进去,另一端出来,就可以逆行时间。

    其实这是一种形象设计,因为角色逆行“往回走”,只是一个比喻,U型门的原理是让时间逆行,而不是让角色逆行,角色始终是在向前进的。如此设计,是导演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由于是逆行时间,为了避免出门的时候,与进门的自己撞门满怀,才设置了这种“U型结构”,门的出入口之间安置了一个玻璃墙,这是一个独立的隔离空间,一墙之隔同一空间两个时间。

    举例:小明进门前,发现墙另一头有一个自己朝这边做鬼脸,小明出门之后,隔着玻璃墙朝着进门前的自己做了一个鬼脸。

    搞明白一墙之隔的时间顺序,对理解电影有着巨大帮助。因为《信条》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中段,门里门外两拨人打起来了,这是全片最懵的地方,一定牢记:一墙之隔同一空间两个时间,透过玻璃墙,能看到这里数分钟之后/之前发生的故事。

    你以为逆向就够了?不是,因为始终是逆着时间,周围对于你来说是反的,这种情况要从事某些事情是很困难的。

    就像电影中主角在公路上飙车,突然发现前面一个车倒着开过来了,顿时明白,丫逆向了,追丫的!但这样追是追不上的,因为除了时间不统一外,对方可能完全预料到你的行为,因为对他来说,你干了什么事儿他都知道,因为对方是从未来过来的,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已经发生过了。

    举个例子,比如小明要回到昨天12点去救一个自杀的人,当他通过U型门逆行的时候,他是无法救人的,因为他所处的时间上这个人死亡已经是完成时,当小明逆行到昨天12点时,这个人又是从死到活。。。在逆流的时间,小明无法干涉对方的活动

    所以,处于逆向世界的人,要在再次进去“U型门”转换一次,才能“正过来”,这才是与所处的世界同步,才算是真正的“回到过去”。这个时候,小明才可以选择救人。

    所以要进两次“U型门”,形象的比喻,角色的路径就像一个“回形针”一样,所以我给其起了一个名字叫“回形针式运动”。

    难理解吗?再次请出我们的小明同学。

    小明要赶12点的火车,结果迟到了,到了火车站,已经12点10分了,所以他穿过了U型门,等了20分钟之后,再次进入U型门,这样他就来到了11点50分,有足够的时间上火车了。而且只要他愿意,理论上他可以无数次在12点10分——11点50分之间折腾,只要有个门就可以。

    诺兰对这种“回形针”运动实则情有独钟,比如下面这张图,这是10年《盗梦空间》的截图。


    时间的钳形行动

    这个词是诺兰发明的。

    “钳形”是军事术语,就是我方于两个方向向敌方进攻,迫使敌方两面作战,诺兰在这里给你换了一个概念,两个方向,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方向夹击,正向和逆向一块揍你,怕不怕?

    为了方便观众理解,电影中用了不同颜色来区分正逆,红色代表正向,蓝色代表逆向,电影中有很多小细节和场景,用红蓝标识区分,注意观察。(严重怀疑诺兰设计这个理念的时候参考了磁铁)

    逆向部队在对方事件结局之后,选择进攻,好处就是先从正向部队那里知道了战局结果,战斗开始后,逆向部队也可以随时把经验传递给正向部队。这样正向部队就可以在对方事件开始之前进攻,一打一个准,这是互为协助。但对方要是也有正/逆部队,那就伤不起了,且折腾吧。

    电影中的时间钳形行动一共出现两次:

    第一次就是高速路尽头的U型门双边大战,第二次就是电影最后30分钟我方和敌方的正逆部队大混战。这个理念也是电影的难点。

    比如下面这张图,这座大楼是究竟是先倒塌还是先爆炸?

    实际情况是,这是正逆部队一次配合,为了要制造一场大爆炸。红蓝部队各自对好时间,在正逆时间交汇的那一刻,统一发射,这栋楼被正反炸了2次。

    PS,开场华纳logo是红色,诺兰的Syncopy公司标识是蓝色,是在玩电影中的红蓝梗。


    过去无法改变

    诺兰在《信条》里并没有承认平行世界,平行世界?或许有,不是本片的重点。而是从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联系出发,借帕丁森之口说了出来:“无法解释。”

    电影始终在强调,已经发生的无法被改变。但正反派双方都是是回到过去干预一些事情,那么如何理解“过去无法改变”呢?

    请出我们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拉普拉斯妖:宇宙现在的状态就是过去的结果,也是未来的原因!那么宇宙当中所有的变化就将包含在一条简单的公式当中,一切都是注定的,

    说人话!那就是:事物一切的发展都应该是确定的,但这又与自由意志发生了冲突。尤其是电影中的时间逆流,先结果再原因,假如角色回到过去搞事情,是否会影响结果呢?电影的答案很明显,否定了主观意识对随机因素的影响。

    举例1:小明还是赶火车,他第一次没赶上火车,所以选择逆行时间后回到过去,假如第二次他赶上了火车,这就产生了平行世界:一个小明上了火车的世界,一个小明没上火车的世界。但实际情况是,第二次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他还是赶不上火车。
    举例2:小明打算回到过去炸地球,他逆行时间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引爆前被抓了,所以他回到过去,特意换了一个去地方引爆,结果发现炸弹坏了。这也是注定的,因为小明来自未来,他回来的时候地球还在啊,所以他在过去根本无法完成炸地球的任务,这件事是互为因果。

    结论:人的自由意志和行为,无法改变因果。


    祖父悖论

    在时空穿越可行的前提下,小明回到过去如果可以杀掉他年轻的祖父,会产生一系列矛盾:既然小明祖父年纪轻轻的挂了,肯定也不会有小明的父亲,没有小明的父亲也不会有小明,那么到底是谁杀了他祖父呢?

    举例:既然过去是无法改变的,小明要回到过去救一个人,因为在过去时间里,那个人就是被小明给救了。但知道这件事之后,小明可以选择不去救啊,这是小明的自由意志。这样未来能否对过去产生影响?只能是悖论了。

    电影里,万能的讲解员帕丁森再次表明立场:这就是悖论。没别的。

    他的言论,基本也代表了导演诺兰的观点:祖父悖论与上面自由意志一样,不是本片的重点,所以《信条》都绕开了这俩问题,而重点将故事放在了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上。

    “别试着理解它,感受它。”

    关于电影的理论科普,就到此为止,下面就是剧透环节了,解释一下相关电影疑点,7个问题,没看过电影的朋友,就此打住。

    ---------剧透分割线-------


    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主角,名字叫啥?从头到尾都没有透露。

    007式特工片

    电影前90分钟,就是典型的特工电影、或者间谍片,几乎让人想起了007,只不过这位特工,不像007那样风流倜傥,遇见美女没有展开攻势,而是帮助她摆脱自己恶魔般的丈夫。

    这里节奏很快,简单复盘一下:

    基辅歌剧院,主角接到任务,去截获目标,也就是放射性的钚241。结果任务失败了,钚241被乌克兰特工抢走。主角被俘后服毒,发现毒药是假的,没死成。

    被救后,神秘组织看中了主角的“美队”般的品质,交给了他拯救世界的高级任务,并向他介绍了“信条”。在“芙蓉姐”(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里的芙蓉)的神操作下,主角了解逆向武器的存在,芙蓉姐表示这种东西是来自未来,但不知道哪来的。

    机智的主角马上联想到,可以通过锻造子弹的材料了解产地,从而获悉这些逆向子弹是出自何方。他发现子弹的特殊金属,只有印度才有,马上锁定了印度最大的军火商——三婆。

    主角通过中间人尼尔找到三婆,对方告知,这种逆向子弹来自俄国寡头萨塔尔。三婆痛斥这位的俄国人之后,告诉主角,想要接近他,找军情六处帮忙。

    军情六处就是迈克尔·凯恩,这位告诉主角两个信息:其一萨塔尔与基辅剧院劫持案有关,他在找什么东西,但还没有拿到,其二几天前检测到了俄国一座废弃城市地下出现爆炸。

    凯恩也给主角出了个馊主意,想要接近萨塔尔,就先搞定他老婆,不愧是007的老家。

    主角伪装成卖画的商人接近对方身高190cm还穿着高跟鞋的妻子——凯特交谈中主角获悉,凯特因为卖了一幅赝品画给自己老公,而被老公抓住把柄要挟,无法见到自己的孩子。主角很同情对方,告诉凯特要把画帮她偷出来,而这幅画藏在奥斯陆航空港中一个自由港。

    偷画只幌子,主角和尼尔都坚信,这个自由港里就藏着萨塔尔获得逆向武器的秘密(或者也是放射性物质),于是他们找来帮手,用一架波音747冲进机库大楼,触发警报系统,从而潜入保险库。(这个桥段让人想起了《虎胆龙威3》里炸地铁实则抢银行的声东击西)

    结果二位发现里面除了假画之外,还从一个U型门里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位还是逆向人。一顿打斗,主角扎了对方胳膊一刀后让他跑了,啥也没拿到。

    主角不甘心,再次找到凯特,直接来到了萨塔尔家里,一番胶着,萨塔尔与主角达成合作协议,主角帮萨塔尔从乌克兰人手里搞到钚241,条件是让他还凯特自由,于是萨塔尔出人,主角出力,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一场公路骑劫战开启。

    至此,前90分钟,紧张激烈,环环相扣,乃是标准的007式间谍电影,浅显易懂,但随后颠覆。


    逆行去奥斯陆

    公路尽头的U型门大战,是全片的转折点,也是最让人懵逼的一段,结合前文关于正/逆时间的解读,这里要顺一下剧情随后发展的动机。

    萨塔尔通过U型门逆向,劫持了妻子。为了套出主角关于钚241的下落,他隔着玻璃门逼问主角几个问题,并给了自己老婆一枪(逆向子弹)。

    然后他选择正向,此时他已经回到了过去,并躲在暗中监听。这样他就听到了主角关于钚241的下落的答案,然后再次通过U型门逆向,逆行到过去某个时间点,从主角手里抢走了钚241,朝着过去的时间,逆行而逃。

    这是全片第一次时间钳形行动,反派利用逆向与正向的时间差,正向的自己在暗处监听,逆向的自己在主角面前演了一出绑架戏

    毫不夸张的是,这是全片最tm晕的地方,这段我刷了三遍才缕清了逻辑,奉劝各位,观影时不要深究,否则会影响随后的观影情绪并错过后面的剧情信息(我就是,一刷被绕晕了,一直在走神琢磨逻辑顺序,导致后面好多情节已经看不懂了)

    只要了解这是一次时间钳形行动即可,实际上就是率先知道了结果,从而展开应对措施。

    (这里是“过去无法改变”的第一个反映,与其说是萨塔尔抢走了钚241,倒不如说是主角逆向之后,主动把东西“给”了对方。)

    海扁王(亚伦·泰勒-约翰逊,大胡子造型我真没认出来他)带着支援部队出现了,这是三婆的队伍,为了阻止萨塔尔颠覆世界的雇佣军。

    主角一行人需要回到过去“追上”萨塔尔,但先要救中枪的凯特,海扁王告他,由于她中了逆向子弹,这个世界她活不过三个小时。

    于是主角带着凯特通过U型门逆向,在逆世界里凯特的伤势有缓,并且他们还要逆行时间再找一个门“正回来”,进行一次“回形针”运动,才可以医治凯特

    这里就是挑战我们思维定势的一个地方,咱们如果受伤的话,身体内自我恢复调节机制会让伤口慢慢自愈,严重的时候会对伤口进行保护,在这样条件下进行医治会达到相应功效,总之是个慢慢恢复的过程。

    但中了逆向子弹后,逆向辐射会导致机理发生逆转,伤口非但不会自愈反而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条件下人是救不活的,所以才他们会去逆向世界“疗养”,等到凯特伤口有缓,再正向之后,才能医治。

    于是主角想到了一周前奥斯陆自由港那个门。

    有人问了,他们面前就有一个U型门,为什么还要跑那么远,从这个门再进去,不就正回来?

    这不行。因为他们面前这个门以前在反派手里,是海扁王他们刚刚缴获的。主角一行人在逆向世界里时间是倒流,假如再次进入这个门,出去就是一大帮敌人,死定了。

    所以他们千辛万苦,在逆向世界里熬了好几天,回到一周前的奥斯陆自由港,这时候主角才明白过味儿来,原来当时跟我对打的那个人是自己,还被自己扎了一刀,所以逆向的主角还没到目的地的时候胳膊生疼,一会就开始流血了。


    冰冷的汽车

    主角在逆向世界燃烧的车里差点被冻死,令人印象深刻。虽然万能的解说员尼尔已经告诉观众原理了,是逆熵,但这里还是要补充一点。

    前文说过,逆向世界是熵减,凉水能放热,当然熊熊烈火也会越烧越小自动熄灭,但问题来了,火是怎么烧起来的?在逆向世界里,火柴是从燃烧状态复原的。萨塔尔是怎么点着火的呢?

    不要忘了,此时的萨塔尔跟主角一样,也是通过U型门逆向的。通过这样的转换,整个世界是熵减,但当事人可不是哦,主角和反派都是正常状态,他们是来到了逆向的世界,他们可不熵减,他们与这个世界不同步,所以才能点着火。

    有个细节,萨塔尔点着汽油之后,出现的火苗是正常的,主角车窗上因为热量产生了水蒸气。汽车爆炸之后,火苗才变成了逆向,车窗上才开始结冰。

    这说明萨塔尔点火那一瞬间,是熵增加的,因为他不属于这个世界。但着火之后,所产生的火焰才与逆向世界同步,导致汽车结冰。

    电影中所有逆向的角色,都是正常的熵增状态,角色状态没变,改变的只是时间逆流之后的世界状态。


    毁灭世界的算法

    这里要插播反派萨塔尔的故事,这个家伙是要毁灭世界的,因为自己得了绝症,他要全世界给自己陪葬。

    小时候这位在俄国废弃的城市回收核废料,结果挖到一个来自未来的时间胶囊,里面有给他的手谕和逆向金条,他干死了同伴之后,用这些金条发家致富,并把这个废弃的城市变成自己的基地。

    未来不断给他打钱发信息,就是让萨塔尔找到自己所处时代的九个稀有物品,集齐九大稀有物,组成“算法”材料,算法一旦启动,就可以让整个世界完全逆向,届时所有人会顷刻毁灭。

    这个“算法”,是未来从事逆向熵减规律的科学家偶然发现的,为了避免落到坏人手里,她将算法分成了九份儿,把他们逆向之后送回过去,但没想到未来世界的坏人,与过去的萨塔尔建立了联系,告诉他未来因为资源匮乏的原因地球已经完蛋了,利用萨塔尔打算报复世界的心理,集齐算法,未来人想利用祖父悖论,赶紧把过去地球毁掉,这样就不会消耗资源导致未来世界毁灭,。

    钚241就是“算法”的九分之一,在此之前他已经拿到了算法的其余八份材料,所以,他开始着手准备毁灭世界的计划了。

    已知时日无多的萨塔尔,将算法与自己的生命链接,并且设定了一个颇具仪式感的操作: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废弃城市的地下矿井引爆炸弹,并用自己的死激活算法,炸弹只是让算法材料逆向裂变的引信,从而发生一场逆向大爆炸,毁灭世界。(有点像《黑暗骑士》里的小丑)。


    红蓝合作

    救活凯特之后,主角一行人,再次逆行时间,并来到了爆炸当天,三婆的部队告诉主角一个让他崩溃的事实:我们也有U型门,主角鼻子差点气歪了:你丫要早告我你们有门,我就不往奥斯陆跑了。

    他们兵分两路:

    ★主角与尼尔去弃城与萨塔尔的部队交战,要做一次掩人耳目行动,并不阻止炸弹爆炸,而是在炸弹引发算法逆向裂变前,把这玩意偷出来。

    ★凯特去游艇上阻止萨塔尔自杀,让他不能激活算法,但可以在男主成功后手刃亲夫。

    单说主战场,一次完美的时间钳形行动,全片最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主角和海扁王在正向部队红队,尼尔在逆向部队蓝队。(红蓝队各自只有5分钟)

    ★红队:战前1小时开动员会→依照蓝队经验制定战术→爆炸前10分钟抵达战场→看见蓝队已经打完了→正向进入战斗

    ★蓝队:战后1小时开动员会→依照红队的线路图制定战术→爆炸后10分钟抵达战场→看见红队已经准备离开了→逆向进入战斗

    战斗中,双方有过合作,比如在正逆时间线交汇的一刻,炸掉了一栋楼(前文提到)。


    游艇之上

    凯特去游艇上阻止老公自杀,这个老公,正是给了她一枪,然后逆向逃往过去的那位。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时间线上,有两个萨塔尔,一个是属于这个时间段的萨塔尔,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浪;另一位是未来回到过去,打算自杀的萨塔尔,凯特要阻止的是这位。

    各位回想一下,凯特第一次见主角时,说起这段往事,是五味杂陈的。因为当时他们情感已经破裂,但在游艇上对方有些反常,对自己很温柔,似乎“回到以前的时光”。所以当她回到游艇的时,看到有个女人从船上跳入海里,然后游艇上老公不见了。她说很羡慕那个女人。

    其实当时她不知道啊,游艇上这位老公,是从未来回到过去的,而且还对自己开了枪。

    凯特忍不住提前杀人,把尸体抛入大海,然而纵身一跃跳入海中。所以,过去时间线上的她看到从船上往下跳的女人,就是来自未来的自己。

    但凯特开枪时,主角正在跟光头佬肉搏呢,虽然已经激活了算法,但赶在爆炸之前,把算法带了出去。好比启动了炸弹倒计时,但在最后一刻剪断了引线一样。


    尼尔的身份

    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尼尔,是一位时间特工,是一位未来回来的人。

    因为这场行动之后,使得主角会在未来成立类似一个“时间管理局”的组织,阻止各种时空犯罪,而尼尔是主角在未来某个时段招募的特工。他经过逆行时间完成了“回形针运动”之后,回到了电影发生的时间(之前)。

    尼尔的任务呢,跟《终结者3》里的T800一样,是从未来回来,保护主角的。这场电影里,尼尔至少救了主角三次:

    ★基辅歌剧院

    主角身份暴露,一名特工枪指主角,他身后来了一位黑衣人,用逆向子弹击毙了特工,救了主角,黑衣人转身离开,主角发现背包上的红绳吊坠。

    这是为什么建议大家二刷的原因,尼尔背包上的红绳吊坠,后面作为标志物出现,但开场这个细节很容易被忽略,这才是尼尔第一次出场。

    由于此时的尼尔用的是逆向子弹,我们可以理解,这时候的尼尔正在处于逆向,他还在朝着过去某个时间点进发,因为他还要花时间卧底在三婆附近,等待主角主动找上门来。

    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尼尔会化身为万能解说员,向主角和观众解释逆向世界的原理,在逆行时间中,也跟没事人一样呼呼大睡,因为他是从未来一路逆行回来的,早已适应了逆向世界,他回来就是为了参与这起行动并保护主角。

    ★结尾大战

    在的逆向部队的尼尔,提前发现了光头佬在矿洞入口安置拌雷,为了保证主角的安危,尼尔脱离了逆向部队,潜入反派的U型门中,把自己正了过来。但洞口还是被炸塌了,尼尔没能阻止主角进入矿洞。不过他赶在爆炸前,从天井把主角、海扁王和算法材料一块拽了上来,成功解救主角。

    ★漫长的告别

    尼尔把主角拽上来,和主角告别,他再次逆向,这一次他提前潜入了矿洞,隐藏在了爆炸点附近。然后事发之时,尼尔一路狂奔到事发点,打开了铁门,并在光头佬开枪射杀主角时,替对方挡了一枪,死在了矿洞内。

    由于尼尔是逆向运动,所以在主角眼里尼尔的行为是这样的:

    主角来到爆炸点,发现被一个铁门拦路,门内躺着一具死尸,带着呼吸机看不清是谁,但死者背包上的红绳吊坠看着眼熟。当光头佬准备射杀主角时,地上的死尸突然动了起来,“死而复生”从地上起来,帮主角挡了一枪,然后还打开了铁门,倒着跑远了。

    主角被正向的尼尔拽来出来之后,尼尔表示要回归逆向部队,因为他还有未完成的任务,这时主角发现尼尔的背包上的红绳吊坠,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瞬间泪目。

    尼尔表示一切都已注定,两位战友,一个正向朝着未来进发,一个将要逆向,朝着过去前进,等待他的结局我们早已知晓。所谓咫尺天涯不过如此,他们在时间的洪流中擦肩,就此别过。

    但这并不是永别,尼尔告诉主角,我的结束是你的开始,我们的友谊之路只走了一半, 是你在未来招募的我,并说出了全片最让人动容的话:我在起点等着你。

    《信条》电影二刷,除了更加清晰的故事线,尼尔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这个角色的人设。

    这就是《信条》,建议二刷,第二遍比初看略显懵逼的感受好太多太多,同时也发现了第一遍时忽略的小细节,原来导演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这种感觉就跟发现宝藏一样,很有趣的。


    彩蛋1,音乐

    《信条》的原声音乐太赞了。

    诺兰这次没有用“御用配乐”汉斯·季默(Hans Zimmer)大师,老汉好像是去配《沙丘》没有档期,而是选择了来自瑞典的36岁作曲家路德维希·格瑞森(Ludwig Goransson)。

    这位虽然名气不大,但担任过配乐的作品大家基本都看过:《奎迪》《毒液》《曼达洛人》《黑豹》。而且凭借《黑豹》还拿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

    该片的配乐完美的烘托了气氛,且电子乐味道非常浓,也得益于格瑞森早期制作过大量流行音乐的经历。最爽的就是开场音乐会大案、骑劫押运车,以及片尾曲,此外尼尔第一场出场时的背景音乐,就很有神秘色彩,就预示了该角色不一般的身份。

    该片的电影原声OST,一定要收。


    彩蛋2,信条

    “信条”到底是什么?其实就跟《盗梦空间》的片名“Inception”内涵一样,暗指电影中主角一行人的任务:一个想法可以从开始慢慢植入、并扩散。片名既引出了故事情节,也传达了影片的悬疑效果。

    《信条》也是如此,英文“TENET”,有着“原则、信条”的意思,指代电影中不可违背的物理定律和法则,而且英文结构从前从后都一样,也暗指片中正向和逆向统一的时间,过去无法改变。与下面这句老梗的差不多: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2 ) 全上帝视角看懂《信条》:尼尔才是男主最伟大的钳形攻势

    完整时间线+核心理论问题解析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公号ID:ttyingtan

    作者:女神的秋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希望这是全网,最简单易懂,也是最深刻的《信条》解读。

    如果你真的看懂了《信条》,你会像结尾的男主一样,望着尼尔远去的背影,止不住流下悲痛的泪水。

    看清尼尔的一生,你就会知道,这个故事是多么伤感。 开头歌剧院事件的那一天,有至少来自6个时间线的尼尔在行动。 单在那一天,尼尔救了男主3次,一次是在歌剧院,一次是在斯塔克12山顶,还有一次是赴死…… 男主和尼尔其实诀别了2次…… 而每次,他们都无法理解对方的感受。

    点击放大,按①②③顺序来看(后文有详细解释)

    要看懂《信条》,没必要去死扣熵增熵减。 你只需要站在全上帝视角,看清所有的故事时间线。 今天探长就带你开启全上帝视角,去读懂这个伟大又伤感的故事。

    《信条》完整时间线+核心理论问题解析

    (以下内容有剧透)

    →以下时间线均是从左(过去)至右(未来)→ 基本的剧情这里就不梳理了,我们先上硬货。 首先,要想理解时空类影片,必须将故事分为事件歌剧院事件(男主第一个任务,基辅歌剧院爆炸)

    越南游艇事件(女主Kat和反派萨托游艇吵架)

    斯塔克12事件(最后大战和爆炸)

    奥斯陆事件(飞机撞自由港+男主打自己)

    高速路事件(男主高速路拿到装置后被带到港口+Kat中枪)

    正向时间前进方向上。 影片的时间线以歌剧院事件为开始,以高速路事件为结束,其中歌剧院+越南游艇+斯塔克12三个事件在同一天发生。 男主进入逆转门之后,影片后半程逆向发展,即逆演了一遍。

    确切的时间是,越南、歌剧院、斯塔克(25:18台词),三个事件都发生在14号(1:54:05台词),奥斯陆事件发生在28号到30号的月底的几天里,高速路事件则发生在下月7号(1:27:48台词,和奥斯陆事件相隔7天)。

    这里抛出第一个核心问题。 如果你能答上来,《信条》基本看懂了一半——

    >>>>萨托是在什么时候拿到装置的?

    如果你还觉得是反派从银车里拿,就是没转过来弯:

    影片正放:逆男主和逆萨托逆行←装置从银车飞回宝马车←逆萨托撞翻银车

    影片倒放:银车复原→男主扔空箱,同时把装置扔银车→三车并行→银车回港口

    银车爆炸时,装置在宝马车里,再往前推,就回到了乌克兰车里。

    高速路事件是影片中第一个“钳形攻势”,也是观众第一次被绕晕的地方。 影片中并没有呈现萨托拿到装置的镜头。 因为在正向时间上,这件事必定发生在男主进入逆转门之后,即影片所呈现的时间线之后。

    男主第一次进入逆转门,是影片正向时间线的终点

    影片中正向呈现的是(时间线从左至右): 男主抢装置→高速路被威胁→扔箱子→被带到港口审问→Kat中枪→男主进入逆转门逆行。 接着就是逆向的呈现(时间线从左至右,影片从右到左呈现): 银车被炸←装置从银车回到宝马车里←逆男主开银车追逆萨托←Kat中枪←男主进逆转门。 高速路事件详细时间线:

    按照时间线①②③④来看

    注意,萨托的钳形攻势,从男主上高速抢装置时开始,到男主进入逆转门结束。 所以你会看到,男主刚上宝马车准备抢装置的时候,车后视镜就已经碎了。 正向看来,在装置从乌克兰政府车里,到了男主宝马车里,最后到银色车里。

    而最后,逆男主将银车逆行开回了港口,然后退回逆转门内消失。 此时,逆萨托知道了装置在车里,他只需要转为正向,等待高速路事件结束,再跟着银色车来到港口,等逆男主退回逆转门内,再拿走车里的装置即可。

    正向看,银车会复原,带着装置回到港口

    这一段倒放,银车被男主停在港口

    在全上帝视角下,你看到的会是: 萨托挟持Kat到港口,逆转门里突然冒出两个萨托,一个正萨托+一个逆萨托。 萨托会躲起来监听,正萨托会等待事件结束。 逆萨托会压着Kat上高速→倒退着炸掉银车→接空箱子→检查宝马车→带Kat到港口→审男主→枪击Kat→进入逆转门消失。

    全上帝正向视角

    上面的核心问题理解了,那么就迎来第二核心问题:

    >>>>逆萨托枪击Kat退行到逆转门之后去了哪里?

    他消失了。

    确切地说是回到了过去,而在未来的时间线上看不到这个萨托。 这牵涉的到的,是《信条》的核心时间前进法则。 在说这个法则之前,要先知道一个概念——逆行自杀。 进入逆转机逆转后,只能向过去逆行生活。 那么第一个发明逆转机的人,他逆转之后向过去逆行,无法找到逆转机,只能逆行等死。 而且是死在过去。

    当然发明逆转机的人不会这么沙雕。 他一定会在第一台逆转机诞生后的第二天再进去,这样他就可以逆行到逆转机诞生的第一天,用它逆转为正向。 这时候问题出现了。 全上帝视角下,他刚研发出逆转机的那一刻,会发现突然从里面蹦出两个自己,一正一逆。 等到第二天,他决定进逆转机的时候,他会和一个逆行的自己同时消失在逆转机里。 而第一天从逆转机里蹦出来的那个他,会接替他成为世界里唯一的自己,继续正常生活。

    这也就是《信条》的核心时间前进法则——单向迂回式前进。 简单的线性表示就是下图。 一个人向右行进,通过逆转门逆行,然后再在过去通过逆转门转为正向,接着再正向前进。 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等于来回兜了个圈子之后,再继续在时间轴上行进。

    对应片中进行钳形攻势的①萨托。 全上帝视角下,他会先看到萨托②和萨托③从逆转门蹦出。 正如在奥斯陆,男主看到两个自己同时从逆转门蹦出。 然后,萨托①会在未来进入逆转门成为萨托②。 在全上帝视角下,①和②会在此刻同时进入逆转门消失。

    0.5倍速播放,可以看到另一侧出现第三个男主

    在左右两个逆转门的时间线之间,会同时有3个萨托,直到①②都进入逆转门消失。 此时的萨托③才重新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萨托,可以继续正常生活。 对于全上帝视角的旁观者来说,我们会看到一个完成了迂回的“老”萨托,和一条逆时间生活的萨托,正如男主和逆向自己打了一架。 但对于当事者,他的行进方向一直是朝向前方。 萨托①必须逆转成萨托②,才能转正向成为萨托③。

    同样,全上帝视角下。 男主、中枪后的Kat和尼尔,在通过逆转门后都会消失。

    如果影片继续呈现之后的时间线,我们将会看到完成了逆转又转正的萨托③,来到港口拿走银车里的装置。 然后合成算法,再逆转逆行到越南和妻子Kat吵架的时候,再转为正向。 他最后死在越南游艇事件那天,也死在了自己的过去。 而那天原本的萨托,会经历和他一样的迂回,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最后走到同样的终点。 萨托完整故事线:

    按照时间线①②③④来看

    理解了单向迂回式前进的法则。 你自己也就可以解答第三个问题: >>>>Kat什么时候和儿子见面不会遇到多个自己?

    答案是:等到,中枪的Kat和男主、尼尔进入逆转门之后。 在这个时间点之后,她就是世界上唯一的Kat,可以和儿子见面,过上正常的生活。 Kat完整故事线:

    所以你会发现,所有使用逆转机的人,时间线都是迂回的。 每两个迂回点之间,都会有一正一逆两个人。 但最后,只会留下一个前进的箭头。

    显然,你也可以玩很大—— 来回逆转出成千上万个自己,然后攻占岛国和美利坚。 或者,自己和自己干更加丧心病狂的事情…… 正如台词所说:“它会开启正确之门,也会打开一些错误之门”。

    但你需要知道的是,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每次逆转都要消耗2倍的时间和生命。 逆转期间,对于当事者,时间仍是流逝的,他不会逐渐失去记忆细胞,不会变得年轻。 而是继续变老。

    最简单的例子: 男主为救Kat逆转到7天前的奥斯陆,再转为正向。 他需要逆向硬熬7天,要回到正常时间线,他要再硬熬7天,才能回到自己消失的时刻,成为世界里唯一的自己。 这一来一回,他比正常人多生活了两个7天。

    7天前的男主、第7天的男主、7天后的男主

    这也是为什么反派萨托不能通过逆转治疗癌症。 因为癌细胞不会减少,而是在逆转的过程中,继续恶化。

    这就是“信条”的代价。 “要小心使用它”。 而当你知道了“信条”的代价后,这场战役有多么伟大。

    >>>>最后一战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明白了前面的讲解,你也就可以看明白最后的“斯塔克12钳形大战”的完整时间线。 斯塔克12钳形大战完整时间线:

    全上帝视角下。 开战前,红队会看到从大型逆转机同时出现正蓝队+逆蓝队 从逆转机出来的正蓝队,已经逆向成功撤退回来,他们会等待大战结束,成为唯一的蓝队后再和红队汇合。

    信条内部的电梯式逆转机

    红队会向斯塔克12发起进攻。 他们看到逆蓝队撤退成功,但他们还是要和逆蓝队配合进攻。 装置被男主取出,战斗胜利,男主和尼尔分别。 几十分钟后,之前一直等待的蓝队会进入逆转机,逆行到大战开始,和红队共同作战。

    这其中,有一个人没有回来——尼尔。 他需要在战斗结束后,独自逆转。 尼尔最后的逆转:

    在全上帝正向视角下: 男主被困地下→男主看到死亡的逆尼尔→逆反派准备开枪→逆尼尔复活挡子弹开锁→逆尼尔逆向撤回回逆转机→男主打死逆反派→拿到算法→和尼尔分别→尼尔随后独自进入逆转机。

    那一场战役的同一时刻,尼尔救了男主2次。 逆向的尼尔先是为男主挡下子弹,然后正向的尼尔冒险开车到山顶拉出男主。 男主最后通过背包上的红色挂件,才知道,开头歌剧院救他的那个人,也是尼尔。

    而在片尾,尼尔独自去逆转,是一命抵一命,是去赴死。 片尾的告别,是永别。 看懂《信条》的人,会在此刻感到一丝悲凉。 而下一个问题的答案,会让人更加悲伤。

    >>>>尼尔为什么说这是一段美好友谊的结束? 尼尔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信条。 歌剧院事件当天,至少有6条时间线的尼尔存在,尼尔救了男主3次。 第一次是在歌剧院,第二次是挡下子弹,第三次是将男主从山口救出。 尼尔完整时间线:

    最后的大战,对于尼尔,“是一段美好友谊的结束”。 对于男主,“这只是个开始”。 斯塔克12大战结束后,男主才从一个小白彻底明白了逆行的思维,用全新的思维重新审视整个世界。 他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战略家,更成为一个坚定领导者。

    不久之后,男主成立了信条组织。 他还认识了非常年轻的尼尔,教会尼尔一切,并成为最好的搭档和朋友。 男主也终于明白,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数年后未来的自己所发起的钳形攻势。 于是他开始领导信条,发起了史上最宏大的钳形攻势。

    他派遣成员逆行数年,回到过去不同的时刻,再转为正向执行任务。 这也是影片隐藏的时间线,解释了为什么“信条成立在未来”,而早在信条成立之前,就已经有无数信条组织的成员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 男主完整时间线(TENET组织隐藏时间线):

    最终,男主要发起一个最伟大的钳形攻势:派一个人引导自己成为信条的奠基人。 执行这个任务的人,自然就是他最信任的尼尔。 尼尔要为此逆行数年,一直逆行到歌剧院那天,救下男主,然后转为正向,到孟买和男主“首次”见面。

    这也是为什么,在孟买的尼尔就对男主了如指掌。 第一次执行任务两人几乎没有语言交流,默契自如。

    因为在未来,尼尔和男主一起出生入死,相识多年。 你才会明白尼尔口中“我见过太多了”的意义。

    尼尔更是男主“过了命的”兄弟。 而男主和尼尔诀别了2次。 斯塔克12事件当天,懵懂的男主第一次看着尼尔为自己赴死。 未来他派遣尼尔逆转的那一天,他再一次知道,他是在送尼尔回去为自己赴死。

    未来的那一天,男主眼中也泛着泪水,但尼尔可能并不知道那泪水是为谁而流。 回到斯塔克12那天,尼尔才明白多年之前,男主为什么会哭。 此时看着满眼通红的男主,尼尔笑着说出那句话: 对我来说,这是段美好友谊的结束。 听懂的人,早已心碎。

    然而最让人心碎的,是这世界上不会留下他们拯救世界的痕迹,更不会留下尼尔牺牲的故事。 因为在正向时间线上,逆行完成的一切都将被时间抹平,不留痕迹。 正如同男主第一次和逆向的自己互相攻击,子弹回到枪里,玻璃上的弹孔完美消失。

    正向视角

    这也是男主为什么在结尾说出那句话: 我们拯救了几乎要毁灭的世界,但世人将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 在时间的长河里逆行的信条,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看到这里,你才会明白男主,以及信条组织的伟大: 心思缜密的男主,会在未来发起无数复杂而宏大的钳形计划。 会有无数的信条成员,甘愿逆行数年,付出生命和青春,前赴后继来执行这些复杂宏大的钳形计划。

    影片呈现的,只是信条组织钳形攻势的冰山一角。 而尼尔,则是男主最伟大最悲壮的钳形计划。

    补充——热门问题解答

    1.为什么在审问时,逆萨托刚刚把Kat推出房间,下一个镜头还有一个中枪的Kat在房间里?

    还是那句话:不要按着电影演的逆向看。

    而要,正向看,这段时间Kat都是正向的。

    从被家暴→被押上高速→被当人质审问→中枪→逆萨托正萨托同时进入逆转门消失→被救。

    这才是正向完整的时间线,影片接着呈现的,正萨托进门,逆萨托审问,开枪,押Kat出房间,是逆演了一遍过去而已。

    当下的Kat,中了枪,刚被TENET救下。

    然后也被带入逆转门,逆行回过去养伤。

    全上帝视角

    2.为什么Kat的枪伤逆行可以痊愈?反派却不可以逆行治疗自己的癌症?以及逆行的人为什么也会衰老而不是变年轻?

    首先你要分清“倒放”“逆行”的区别。

    通俗了说,就是你看毛片倒着播放,和一个人逆行去和正向的女优啪啪啪的区别。

    如果人“逆行”会变年轻,那么他新长出的脑细胞,记忆细胞就会消退,逆行时,记忆会消失,年龄会变小。

    这就成了“倒放”,而不是“逆行”,没什么意义。

    正放倒放

    然后,要知道“相对”的概念。

    正向的人,时间是向前流逝的,他是衰老的,熵是增的。

    但其实。

    逆转的人,对于他自己来说,时间也是向前(他的前方)流逝的,他依旧是衰老的,熵其实也是增的。

    他们只是衰老和熵增的方向跟我们对调了而已。

    所以正向的人,看逆转的人,会觉得逆转的人的时间是回退的,熵是减的。

    影片倒放,对逆转子弹来说,成为正向,被射出,熵增

    这样你就知道,萨托带着癌症逆转,他的时间仍是流逝的,熵仍是增的,他仍是衰老的,癌症依旧是恶化的。

    但对于Kat。

    Kat人是正向的,中的是逆向子弹的枪伤,是逆伤。

    Kat逆行之后,人是逆向的,和逆伤是同一个方向,逆逆得正,逆伤就成了普通的枪伤,随着时间流逝,会慢慢痊愈。

    3.最后尼尔逆行回去是开门还是锁门?

    ——是把正男主锁门外。

    转不过来弯的话,直接看影片倒放的动图吧。

    片尾影片倒放,就是尼尔的逆行了。

    逆向视角(从右往左看):挡子弹,倒下,死亡←等正男主退出到门外侧(隧道一侧),锁上门←进入门内,让门持续打开←逆尼尔从隧道进入(此时门是开着的状态,正男主在门内和反派打架)

    影片倒放

    影片倒放

    4.男主是怎么通过一部手机去救女主的?

    这让男主有时间发起钳形攻势。

    这也是男主,在经历了高速路事件之后,迅速掌握奥义,所发起的第一个钳形攻势。

    “钳形攻势”不等于胜利,“钳形攻势”只会让发起人相对于没有使用“钳形攻势”的人更有“信息优势”。

    A点是女主留信息时间点,C点是女主晚于A点的生命状态(生or死)。

    女主在A点留信息,让男主可以在C点,即女主的状态决定之前就发起有效的钳形攻击。

    所以男主的行动,比刺杀女主的敌人更有优势,可以给予女主最强大的保护。

    如果没有手机,Kat没有留任何信息。

    那么未来男主得到的信息,只会是Kat最终的状态,这样无论他是否逆行,C都是Kat的最终状态。

    这就是男主给女主手机的意义,女主打开手机留信息的那一刻,就自动进入了男主钳形攻势的保护圈中。

    ……可以持续提问……

    文/女神的秋裤


    更多精彩解析:

    【咒】深度解析+你不知道的10件事

    【瞬息全宇宙】深度解析——从虚无主义到存在主义

    【灵媒】深度解析——两个家族命运的碰撞

    微信群“电影情报局”持续呼唤你,最新电影资讯、资源、猜图游戏,畅撩电影和人森,组团看电影,一起来。

    继总局、阿斯加德分局、霍格沃兹分局、妈惹法克局、哥谭市分局,阿尔法宇宙分局之后,京海市分局成立了!

    速速扫码入群,群二维码持续更新(2023年5月10日前有效)!

    请扫码入群,人数过多无法扫码入群的话,请加秋裤微信moviekit拉你入群。

    务必记住进群暗号:“我们为什么跌倒?”

    你可以错过爱你的人,但不要错过和你一样爱电影的人。

     3 ) 大神跳大神

    《信条》长达150分钟。我有足够的时间和闲暇,去观察观察周围观众的反应:

    他们几乎都是面无表情,深度麻醉,一副诺兰你说啥就是啥吧——是要♂上体位还是♀上体位,随便……来吧。快一点。结束了事。

    为什么诺兰作品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为什么诺兰的电影出现这样的反应会是很危险的信号?

    我对影院观众被《星际穿越》煽到满面泪流印象深刻。自然而然,屏住呼吸看《盗梦空间》,或者在《敦刻尔克》睡去,都是诺兰带给影迷观众的众多反应。

    到了这次的《信条》,诺兰释放的信息,无疑是糟糕负面的。 以电影结尾的高潮蒙太奇为例,一边是俄罗斯404核子城市的攻防战,一边是越南近海的度假游艇。两边都在试图“命悬一线”,关系“世界毁灭”,无奈的是,两边场面看下来,都没有任何紧张压迫感,剪切再频繁,密集强度、再高,我也建立不起来对人物一丝一毫的共情。

    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信条》里,人类世界灭亡,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我就看到在世界各地开会,嘴皮子的生意,它甚至不如灭霸那响指来得直观。尽管说起来,灰飞烟灭的漫画夸张手法,已经有点儿戏,那人家也是世界毁灭的样子好嘛。 女主角那边的家暴和护犊,就更是比肥皂剧还致命的灾难了,完完全全是直塞给观众的莫名情节设定。女主到底怎么爱儿子,暴力钚男又是怎么个残暴无章法,《信条》给的信息,全是背影细枝末节,或者来一条皮带。在那些闪光的记忆闪回碎片中,我们很容易回想起来,《盗梦空间》时代,小李子对爱妻的思念,也是这种火车过境般的倏忽倾轧感。问题在于,盗梦空间有不断增强的情感体验,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得得失失,混成一团。 拯救自己老婆、情人、初恋女友,无论一个生活再乏味的死宅观众有没有经历过,它都可以带入设想,是人之常情,是千百年来的文学经典,已经像上世纪的流行歌曲,今天的智能手机一般,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大脑记忆。

    可是,拯救别人的老婆就不一样了。那就意味着,你们俩得有一些特别,与众不同的故事,并且,这个点,这条线,是能拉扯到观众的神经,否则,你干脆要拯救希拉里的,观众也还好津津乐道一些。 显然,在这个事情上,《信条》就拍得非常之刻板、无趣,严肃的时候开一些绿帽奴的生硬玩笑。搞笑的时候,又来一些007天要塌了的特工斗智斗勇悬念战。黑哥怎么就看上了女主,女主怎么就难以摆脱家庭桎梏又不好放手的,这种语焉不详,自然可以处理得高级,或者被当做高级留白来处理,但这个东西,是要支撑主人公前行,不能用观众是在看完电影还会去回想撸一遍故事的基础上,况且即便真是如此,我也回想不起来,电影有给这个骨架填充血肉与细节,他们俩也不存在情感火花。这种不可信,也会像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令一个失真的梦境,迅速坍塌。

    抛开那些知乎式或物理课本的公式讲解,电影不就是要讲一群人要拯救世界,男人想救女人这么两个事情嘛。把两个事加起来,依然都还是再简单不过的——在电影领域被摩擦了几百上千回的玩意,偏偏诺兰非要塞足大道理,来它个故弄玄虚。 有人一定会说,怎么你到《信条》这里就高标准高要求了——我想反问的是,不就是诺兰昆汀这些导演才值得我们苛刻严厉吹毛求疵么?

    就还是结尾那次红蓝大战。电影人物在打什么?是《盗梦空间》第三层梦境的NPC士兵么?当年,诺兰拍摄动作场面的糟糕程度,已经让我印象深刻——我说的就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群氓街头王八拳打烂架。

    但不知为何,诺兰在《信条》里似乎就是了然于胸胜券在握的姿态了,正序看一遍,倒序再来一遍,这样做的结果,并不是帮我理清楚了故事逻辑,而是通过倒放,证实了诺兰拍摄的动作场面,确实非常糟糕。不要试图逃过一群看着香港电影枪战动作长大中国影迷的眼睛,诺兰拍的动作场面,无论追车,走廊缠斗,还是最后的攻坚战,真的是稀巴烂。 客观来说,《信条》也有拍得好,但不多。像开头的歌剧院,敌我难分,黑白难辨。歌剧院有大全景,也有小包厢,有里外,有配合。但电影在其他多数地方,就是一副“莫得感情”的画虎烂样(注:闽南语词汇,指老虎的丁丁)。

    在我看来,《信条》的崩溃,并不是出现在正反循环的tenet设定,也不是凛然正义的拯救世界实则假大空,而是诺兰强迫症一般,对时间概念的痴迷,对表、调拨世界时空、对最后一秒种营救的无解。因为愈是精确到秒,分秒必争,机不可失的,结果观众已经失去对人物情感共鸣的基础,时间就会变得可有可无——大家已经陷入了麻醉的昏迷状态。偏偏,有人把这种大脑短路的断片情况,理解为看不明白电影的高智商烧脑。在我看来,这是对诺兰电影的最大误解了。试想,如果诺兰真是一个物理学家,那他更适合去bbc拍科学教育纪录片。 所以,花太多时间、太复杂的长篇累牍,去讲了太少、太简单的,题为“拯救”的俗套故事,这就是《信条》。至于那些设定,TENET这种词汇,无非套中套,套中人。

    或者更通俗一些,《信条》之于诺兰,就相当于《双子杀手》之于李安。他当然可以玩,去尝试,但作为观众,没必要因为电影是用来感受的陈词滥调,而争相害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好电影也许是变得稀少了,却没有必要全耗在诺兰这颗子弹上。

    大失所望,是真的

     4 ) 《信条》与背后的诺兰:走火入魔的边缘

    《信条》毫无疑问会是诺兰作品里最为“极端”的那一类存在,在现有的评论语境下,这个“极端”更多还是偏向于贬义。

    而且就烧脑程度来讲,也绝对是诺兰所有作品之“最”,各种新奇理论与视觉概念的狂轰滥炸,让几乎所有观众都为其困惑。于是也有了借用影片台词的观影建议:不要试着去理解它,感受它。

    然而过度的烧脑根本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你把《信条》的故事框架、运动逻辑和隐藏细节看得越明白,你就越能发现诺兰的失误与偏执到了何种地步。

    1. 声音

    在8月2号,我特地去IMAX影院看了《星际穿越》的重映,除了被影院独有的视觉体验给震撼到之外,我还发现了另一个以前未能注意到的点:《星际穿越》无论是配乐,还是音效,或是两者的混音,在IMAX影院里的效果是前所未有的可怕(尤其是曼恩博士对接失败时的爆炸巨响),毫不夸张的讲,我的内脏都在共振。

    当然,在观影结束后针对这点我也只是发了几句牢骚,对影片的音效仍然持肯定态度。但我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我所体验到《信条》里的“音响灾难”在这时就已埋下了祸根。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个人非常中意《信条》的配乐。相较于诺兰前几部和汉斯季默合作的作品,配乐家Ludwig Göransson仍然交出了如此令人振奋的答卷。除去大量打击节奏乐器和电子乐元素的加入,在乐曲的结构上也和影片整体的回文结构作呼应,正放倒放的顺序编排明显下了不少心思。而刻意而为的嘈杂电子音色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所体验到的窒息与焦虑。就配乐的功能性与实验性来讲,《信条》的配乐是成功的,但使用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

    回到我之前讲过关于音量过载的问题,这也是诺兰的一贯操作了,在《星际穿越》里配乐与对白的响度就已经逼近工业标准范围的极限了,但在影院内的特定环境所产生出的特殊效果下,这种配乐盖过对白的小瑕疵是可以被忍受/忽略的。

    但《信条》就完全不一样了,诺兰几乎全程都在滥用配乐/音效,将极富韵律的配乐与极具代入感的音效进行粗暴的混响,并逼近影院音响功率的极限。而最终观众所听到的就不再是「声音」了,而是「吵闹」。那些本该错开的旋律最终被整合到一条轨道上,观众对声音的筛选与感知也最终化成了煎熬,本该享受的「听觉盛宴」也变成了「噪音污染」。《信条》做的实在是太过离谱,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我都合理怀疑诺兰是不是有某种听力障碍....

    自由港这段,诺兰甚至故意让音乐盖过了对话,对此我是完全困惑的,同时也很好奇内地字幕人物是如何听清这段的具体对白的....

    2. 打斗

    诺兰的动作戏拉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主要集中在《黑暗骑士》三部曲里的动作戏。

    《侠影之谜》里的动作戏是诺兰最不成熟也是他最为典型的失败案例:为了掩盖演员动作的拙劣,大量使用《谍影重重》所运用的手持摄影+快速剪辑,以增强临场感。这种强烈依托于视听技法的操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但如果使用得当,每一个剪辑落点之间的动作衔接逻辑都是清晰可见的,那便能化拙为巧(《谍影重重3》里的摩洛哥室内打斗便是最好的例子)。可《侠影之谜》完完全全暴露了诺兰处理动作戏的思维贫瘠,是最典型的反面案例。省去了拳脚之间的动作,看不见真正的碰撞瞬间,展现给观众的只是一个个杂兵被打倒的画面。没有美感、没有过程,甚至没有逻辑。《侠影之谜》的动作戏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到了《黑暗骑士》与《黑暗骑士崛起》里,诺兰学乖了,不再只是一昧晃动镜头+快速剪辑,而是改为早期香港武打电影的拍摄手法:镜头大多以中景与远景为主,通过大广角的全景镜头来最大限度的还原演员整个身体的肢体动作,而非刻意将视角局限于某个身体部位。同时减少剪辑的次数,不会在打击动作的关键节点进行剪辑,而是在动作即将开始前或是动作完成后在正式剪切到下一个机位。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观众可以完整的看到打斗双方的动作幅度/力度,而非用局部镜头将这些动作分解。但这样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保证演员自身的武打功底过硬,武术指导的动作设计要好看才行。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黑暗骑士崛起》里贝恩与蝙蝠侠的“史诗级”王八拳之战。

    到了《信条》,诺兰终于开始重视起演员身体素质和动作设计这块了。男主约翰·大卫·华盛顿在转行演员之前是一名职业橄榄球选手,身体素质这块自然是没话讲。而影片的动作设计也下了很多心思,同一空间内正向与逆向的打斗概念是非常新鲜的,不仅只是为了好看而已,在设计动作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正向逆向两方每一次出拳,每一次格挡所造成的结果,也就是因果链的完善。从最后呈现在银幕上的效果来看,光动作设计这块,诺兰终于克服了他长久以来的短板所在。

    但与此同时,剪辑和摄影又重新退回了《侠影之谜》的水准:大量手持摄影与快速剪辑,将视角硬生生局限在无用的特写而非完整的肢体呈现,用剪辑去刻意隐藏真正的碰撞瞬间,只展现出拳后的结果,打击感在此缺失。也许是场地过于狭窄的问题,严重限制了摄影机的运动,于是镜头大都也只能是过肩镜头,没有更多的选择。但动作场面上「打击感」与「流畅度」的缺失仍然是显而易见的,仅靠音效来弥补是远远不够的。当然了,真要说差的话也没到《侠影之谜》那种地步,要不然我真的会痛斥诺兰“暴殄天物”。

    3. 灾难

    现在回看《盗梦空间》后半段的雪山大战,可以毫不留情的说,是绝对的调度灾难。也许是受限于PG-13的分级,枪战戏简直儿戏,只有开枪镜头与中枪的镜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破坏瞬间,子弹仿佛不存在,只有通过类似早期电影中枪时的浮夸表演才能明白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好在剪辑仍然能利用剧本内部张力生成回转与推进,并利用高效的多线叙事来保持充足的视听节奏。所以无论如何,《盗梦空间》第三幕整体仍然是优秀的,足够趣味的。

    但《信条》的第三幕就真的很离谱了,我实在想不透的一点就是,诺兰是如何在拍出《敦刻尔克》这样作品后又重新倒退回比《盗梦空间》更差的水准的?可以说《信条》第三幕完全就是《盗梦空间》第三幕的“升级加强版”,是彻头彻尾的灾难。而且不仅如此,诺兰在高度放大自己缺陷的同时,还丢弃了自己所擅长的部分——剪辑。

    在这之前,诺兰一直与李·史密斯合作,而到了《信条》,剪辑师换成了詹妮弗·拉梅(主要作品为《海边的曼彻斯特》《婚姻故事》)。那么剪辑班底的更换会不会对电影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影响也不仅仅至局限于第三幕,几乎贯穿全片。

    最直接的一点体现在对话正反打上,讲真这也是诺兰的老毛病了,大部分的对话场景的戏剧张力都只能粗暴的依靠台词和表演,影像意识几乎从未尝试介入其中。不过还好,李·史密斯的剪辑很好的掩盖了这点,通过画面与配乐的节奏对位,不同场景之间的先后次序,设计景别构图的转换关系,以及台词信息处理的轻重缓急,让段落的观赏性大幅提升。

    那《信条》又是怎么做的呢?大段大段的设定、概念介绍真的就只是通过正反打来呈现,场景与空间的关系完全没有任何有效的处理形式,就真的只是作为背景板存在。策划撞机的那场戏所使用的交叉剪辑显然是对诺兰以往作品拙劣的模仿,场景与角色的往返没有生成任何新的意义,超高速的叙事节奏对情绪的叠加起伏更是致命的,观众只能拼尽全力去跟上台词,而无法体验到任何由视听层面所带来的观影交互。

    影片中段那场飙车戏更是如此,关键信息的错位与缺失是此段烧脑的根本原因。难道诺兰是刻意省略关键信息吗?绝对不是,诺兰是完全暴露了自己调度贫乏的缺点,且没有任何剪辑上的巧妙构思来及时救场。无论是从哪方视角来看,这一追车段落都相当让人困惑。在看完各种影评解析将逻辑捋顺后,你会对诺兰的意图感到困惑,信息与空间几乎是同步破裂的,正逆两方的视点处理繁杂而低效,重要的时间恒定参考系也被毫无必要的快速剪辑所摧毁。本来应该是绝佳的概念奇观呈现,却被创作者毁成了这个样子....

    第三幕的时间钳形行动,不用我说了,毁的更加彻底。从任务介绍开始剪辑就一直在赶,观众根本来不及理解,就只能自暴自弃般去“感受”。而战争场面呢?可以这么说,「空间」的概念几乎完全消失,诺兰将所谓「奇观」全部依托于各种“倒放”所产生的违背人类视觉本能的效果展现。不留情面的说,《信条》在第三幕彻底沦为一场好莱坞工业体系所支撑下的大型田径运动行为艺术。更要命的是,诺兰还全方面继承了《敦刻尔克》不让敌军露面的拍摄思路,并将其嫁接到《信条》这种追求直接对抗的动作情境里,外加蹩脚的平行剪辑和令人迷惑的角色动机,使得第三幕顺理成章的成为年度级别的剪辑/调度灾难(我实在是没法想象诺兰的电影会在剪辑上如此拉胯)。

    过家家一般的奇观呈现,正放倒跑的行为艺术

    细想过后,我发现造成这一灾难的不仅仅只是剪辑与调度的颓废,还有诺兰在好莱坞最为显眼的作者印记——实景拍摄

    诺兰对实景拍摄的执着,在《信条》里算是彻底锁死了观赏性的上限。我们都知道,诺兰模拟时空逆转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倒放」,两拨演员,正着演戏或倒着演戏,后期制作时再倒放,成了!这就是诺兰展现此类视觉奇观的操作。也不是说这样不好,但在第三幕的大战中能很明显的发现许多慢吞吞跑步的士兵,那是因为在拍摄现场他们是倒着跑的,所以后期倒放处理后动作才会如此怪异。

    但问题在于,许多诺兰粉丝把这种现象看作是“为了坚持实景拍摄而不得不牺牲的部分”。这不禁令我诧异,难道不应该是「视觉效果」决定「拍摄手法」,而非「拍摄手法」决定「视觉效果」吗?这难道不是电影制作思路上的本末倒置吗?如果他们的逻辑真的成立,那这简直就是诺兰对观众的“视觉霸凌”,一切观影乐趣都要从手法获得,而非效果本身。

    撞机完完全全就是为了满足诺兰的实拍癖而创作的桥段

    这样的问题在诺兰以往的作品里也存在过,但高明的剪辑、叙事与配乐组合形成的节奏律动很好的掩盖了这一缺陷。然而这几点在《信条》里几乎都是缺失的。所以事实便是,诺兰所热衷的实景拍摄手法是对观众品味赤裸裸的绑架行为,也是对他作品最为致命的反噬。

    4. 反噬

    提起诺兰,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

    玩转时间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复杂却又无比清晰的故事脉络,对于前卫概念/设定的探索,IMAX胶片摄影所带来的沉浸感,以及对实景拍摄的痴迷。这些元素作为诺兰最典型的作者印记,被刻入了每一部类型迥异的电影之中,并不约而同的焕发出好莱坞式的作者魅力。而这也是诺兰在新千年之后备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他的作者性在当下的好莱坞里实在是太亮眼了。

    但在《信条》里,那些曾经带给我无限观影乐趣的作者元素,要么缺失,要么退化,要么变味。于是在电影结束之后,我不禁诞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诺兰曾经所坚持的作者印记,到了现在已经开始反噬他的电影本身了。

    首先是故事形式,我们都知道诺兰这次拍的电影类型是“谍战片”:给出确定目标,招兵买马,计划筹备,执行任务,失败,再执行,再失败,补救机会,决战,反转,千钧一发,拯救世界。其实按这个大体框架来看,《盗梦空间》就已经很有谍战片的味道了(除了主角不归属于政府管控,亦或是背叛政府)。但即使处于不间断的“事件驱动”框架下,《盗梦空间》依旧保证予以每个重要角色足量的篇幅来进行人物刻画。而《信条》所做的,就更加极端:这一次诺兰是彻底让概念与事件先行,人物塑造全都是模板化和模式化的。说得再直白点,工具人。感情戏几乎没有任何值得记住的点,唯一出彩的还是男主与尼尔跨越时空的友谊,然而这段友谊是如何呈现的呢?只是在影片临近结尾时用台词草草描述,然后正如尼尔所言,走向了终点。哪怕是剧本内容极简的《敦刻尔克》,在处理角色这方面仍然严谨。再看看《信条》里正派与反派的角色塑造,尤其是动机这块,连“合理性”都丢了....

    大概是诺兰电影里最让人膈应的反派吧,真想不通他是如何写出这样的台词的....

    至于叙事诡计所带来的的烧脑感,也是诺兰作品的一大卖点:在新奇的概念设定与高密度的文本信息量下,诺兰仍然可以保证基本的故事脉络和逻辑框架,并给予观众特定的思维模式,观众在遵循这套模式的同时坠入创作者所挖好的叙事陷阱,并予以完美解答。让观众疑惑,而后又能让观众找寻/理解答案,是诺兰能被如此追捧的重要原因。但《信条》里的烧脑,就真的很没意思。诺兰把一个“终结者”式的剧本包裹在繁杂的概念设定之下,并用快节奏的叙述和跳切手法来延缓观众理解消化的速度。没错,是延缓而非悬念。所以真正烧脑的部分并非在于多么难理解,而是根本没有时间让你理解,观众就只能被情节“赶着走”,那又何来“感受”呢?所以《信条》的烧脑本质就是诺兰在竭尽全力的用拙劣的手法去掩盖这个似曾相识的套路。

    至于视觉效果这块,诺兰的实拍癖实在是太过出名,以至于这早已成为影迷圈中见怪不怪的梗了。在好莱坞CG泛滥的时代,他的这种“老派”作风确实蛮讨喜的,以至于现在衡量一部商业大片的标准之一就是实景拍摄的占比比重。这样的风气是否绝对正确我就暂且不提,我真正要说的,是在看完《信条》后冒出的一个疑问:诺兰对「IMAX胶片」与「实景拍摄」的执着是否从根本上锁死了他的调度水平?

    IMAX70mm胶片摄影,是当下最顶级的视觉盛宴。据诺兰所述,其最高分辨率甚至可以达到恐怖的12K,几乎没有同量级的摄影机可以达到这个级别。而诺兰之2008年《黑暗骑士》后就一直在使用IMAX胶片摄影机来拍摄(除了《盗梦空间》,从画幅上就能看出来并未使用IMAX)。你甚至可以说IMAX是诺兰的“作者特权”,1.85:1的画幅就是最为粗暴有效的视觉辨别符号,当IMAX实景拍摄的质感显现在大银幕上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颤抖,并把这种感觉条件反射般同诺兰的名字绑定在一起。

    诺兰作品里那些拙劣的动作片段用IMAX银幕呈现后观感就截然不同,正如他所期望的那般,是完完全全为电影院而生的作品。银幕上的细节与颗粒就足以让人惊叹,在巨幕面前,观众几乎自愿屈服于电影的掌控(如果是用手机或电脑,那情况就截然相反)。所以可以断言,银幕尺寸与分辨率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它与观众之间的权力地位区别。而诺兰就是利用IMAX得天独厚的优势去掩盖他在调度上的不足之处。

    但IMAX也有其不足之处:噪音过大且极其笨重。由于IMAX在拍摄时会产生大量噪音,所以诺兰在拍摄对话戏时会采用另一款常规的胶片摄影机。而诺兰又特别喜欢现场收音,所以我不免怀疑他的电影音效如此夸张是不是为了掩盖现场IMAX胶片摄影机的噪音(仅为猜测)。至于IMAX过于笨重的问题,在诺兰以往作品里也有体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镜头的机位选择和运动轨迹,而实景拍摄的决策更是令执行难度更上一层。所以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前提下,不免要牺牲部分调度上的构思。

    于是回到我前面所说的问题:IMAX胶片摄影与实景拍摄限制了诺兰的调度水准,而最终在银幕上的视觉效果又能弥补这一缺陷。所以诺兰有可能会依托这一点去刻意忽略场面调度的重要性,而把一切交给IMAX的画面质感。这么说的话,诺兰是否已经陷入了一种非常不利的死循环,而《信条》就是反噬的开始?

    (诺兰也绝对是有想过跳脱这一循环的,《敦刻尔克》就是最好的证明。但随后这部《信条》的调度水准实在是令我困惑)

    综上所述,诺兰那些标志性的作者印记在给他的电影带来无数闪光点的同时,也不免产生了诸多缺陷。但在精妙的文本结构下都可以自行忽略。但《信条》脱离了以往诺兰电影的既定模式,甚至比《敦刻尔克》还要大胆。过于追求叙事复杂程度的同时,也让诺兰以往被屡屡诟病的缺点暴露的愈发明显,单个缺点不断积累,最终对影片的影响已经不可忽视。诺兰的野心与他的短板在此片中无限膨胀,在任性圆梦的同时,也到达了入魔的边缘。

    那么,在失利之后,诺兰的下一部作品又会如何?我想没有人能预测。经历了《信条》的观影落差之后,我再也无法断言诺兰的未来会是怎样,究竟是继续走火入魔,还是谷底反弹,这个问题比《信条》本身还要烧脑....

     5 ) 无剧透!《信条》观看指南,看过这篇更懂电影!《信条》解析第一期

    最近的院线前有《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重映,后有即将上映的《信条》,简直就是诺兰粉提前过年。

    我们作为粉丝捧杀出来的“诺学家”,早在年12月份的时候,也就是《信条》第一支预告片发布之后,在几乎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就做过一期预告片解析视频。

    今年5月份放出的新预告片之后,我们也通过仔细地观察,再结合网友们的帮助,成功捕捉到了《信条》的核心脑洞。

    尽管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但当真正看过《信条》之后,仍然被电影里爆炸的信息量干懵了,而且这也是许多我们接触到的,都还对诺兰电影有些研究的,影评人群体第一次看完片子后的统一感受。

    有点找回到了当年模拟考试的感觉,而且这次老师出得卷子有点超纲了,考点也非常密集。出了考场之后对答案的时候,也有个别觉得考的不错的,但是讨论之后发现,诶~好像有道大题没看着。

    所以我们觉得在上映前介绍一下电影里的概念,有助于大家在看《信条》的时候,能腾出时间消化情节。内容虽然不涉及剧情,但也不能算是完全没有剧透。所以想要“裸考”的同学也可以先点个收藏,看过电影之后再来“对答案”。

    好了,现在我们进入正题。

    首先这回的《信条》并不像诺兰之前的电影里,比如《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那样,通过电影里的角色,去给观众做大量的讲解。

    甚至用画图的方式,把每部电影的核心脑洞和科学理论掰碎了告诉观众。这恰恰也是以往诺兰电影被批评的地方,大量的台词对白给观众上课。这回诺兰算事有点放飞了,不多废话直接上剧情,全看观众自己的理解。

    所以我们先从电影最核心的概念开始,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举个例来说,如果把冰块放进可乐里,只可能变成冰可乐。如果不做其他变化,是不可能出现冰块越来越冷,可乐越来越热的。这个定律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包括牛顿定律、电磁方程、相对论等等定理和基本方程都不一样。因为在其它的定理中,物体的状态都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观看一个球在光滑平面滚动的视频的话,其实我们分辨不出是正放还是倒放。但是如果有热量参与进来,它就一定是有方向的,过程不可逆的,所谓“时间之矢”就会出现,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时间前后的差别。

    后来克劳修斯引入了一个参量,来度量热量的单向不可逆的过程,这个参量就是熵。

    熵在孤立系统中只会保持不变或者增加,永远不会减少。在物理上熵也用来描述混乱的程度,也就是说事情总会朝着越来越混乱的方向发展。把你或者哈士奇关在房间里,房间只会越来越乱,只不过乱的速度不同。

    宇宙作为整体来看,也是符合熵增加规律的。那会不会出现熵减少的反常现象呢,事出反常必有“妖”,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麦克斯韦妖”就出现了。

    也就是预告片里,白板上的符号。而在电影《信条》里诺兰加入的第一条规则,就是类似“麦克斯韦妖”的技术在未来实现了。任何物体甚至是人,都可以进行熵减和熵增两种状态的切换。

    伴随这熵减同时出现的就是时间反演,或者说是逆转时空,也就是预告片里呈现的“倒放”效果。

    在时间反演成立的前提下,诺兰还在《信条》里加入了第二条规则“祖父悖论”。这个大家相对熟悉了,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成功杀死自己的祖父。那么未来的自己就不会出生,也就不会发生刺杀祖父的事件,悖论就产生了。

    关于“祖父悖论”有很多种理论进行解释,比如引入平行宇宙概念,其实被杀死的是另外一个宇宙的祖父,所以自己并不会消失,刺杀仍然成立。而在《信条》诺兰也提出了对“祖父悖论”进行解释,因为涉及重要剧情,等到公映之后在下一篇文章细聊。

    只要接受了熵减的设定,就可以很顺利的享受电影缜密的故事线了,玩弄时间线也是诺兰导演的传统手艺。

    《记忆碎片》里诺兰在时间线上改个刀,把回忆和现实穿插在一起。

    《盗梦空间》是诺兰在时间线上抻个面,把梦中的时间一层一层的延长。

    电影《信条》里,可以说就是诺兰带大家在时间线上调个头,注意哈是调头不是穿越。《信条》里根据熵减呈现出的视觉奇观和情节,以我的个人观影经历来讲,是闻所未闻的。借用国外网友制作的一张图,目前为止诺兰已经集齐了所有的宝石!

    但是好像刚才介绍这些不是很“量子”,现在搞科幻没有量子力学是不够看的。所以再介绍一个理论,是约翰·惠勒提出的单电子宇宙理论。

    惠勒观察所有的电子,发现它们的所有性质都是一样的。惠勒的假想基于一个概念,就是单个电子在时空中的“世界线”概念。如果看过我们《星际穿越》那期节目应该记得,库珀在五维空间传递信息就是通过一个叫“世界管”的东西,而世界管就是世界线的合集,这也是《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在书中介绍过的电影理论依据。

    单电子世界线(乞丐版)

    而电子在时空中的世界线轨迹,在惠勒的假想里是迂回的,是在过去和未来来回穿梭的,所以当我们在单个时间点测量观察的时候,才发现电子有这么多数量。而其中逆时间方向的,都是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也就是最近经常被提起的“反物质”。

    不过关于反物质和物质相遇,会完全转化成能量,相同质量下的反物质,爆炸威力是核弹的多少倍之类的性质,看电影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毕竟《信条》的导演是诺兰,不是迈克尔·贝,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还是要强调的是,即便你不理解上面的这些科学概念,依然可以通过大银幕的呈现,去感受诺兰所创造的这个概念下的世界给你带来的视听上的冲击。

    大概念没有障碍之后,再介绍三个背景知识。

    1.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事件

    事件发生于2002年10月23日,超过40名车臣共和国的绑匪闯入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了剧院内超过850名人质。经过几天的周旋,双方的谈判破裂之后。俄罗斯军警和特种部队,使用了非常具有争议的方式——向大厅释放麻醉气体,然后才进行突击营救。

    虽然行动整体上成功,没有让绑匪引爆炸弹跟人质同归于尽。不过有超过100名人质,因为吸入过量麻醉气体不幸身亡,这也是麻醉气方案受争议的原因。

    2.军事术语“钳形行动”

    意思就是把已方军队分成两路,从两个方向对敌方进行进攻,形成类似钳子的形状。这种战术从冷兵器时代有已经有了,单从找到的演示动画来看。

    钳形行动的优势,可以迫使敌方两面作战,形成局部以多打少,逐步积累己方的优势最终合围。这个军事概念也在电影中被诺兰进行了全新的创造和展现。

    3.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启动于1942年,是美国研制核弹计划的一个代号。该计划的牵头人罗伯特·奥本海默,也被后世成为“原子弹之父”。

    不过当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奥本海默却有了一种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感觉。尤其在“胖子”和“小男孩”爆炸之后,他开始深深的反思,之后一直致力于反对美国氢弹的研发,推动世界原子能和平。

    除了刚才提到的三个跟《信条》关联的背景之外,再说三个需要仔细注意的细节,相信也是看懂《信条》的三把关键钥匙。

    第一个就是预告片多次出现的红色和蓝色,其实可以简单理解成红色代表正常时空,蓝色代表逆向时空。只要看准颜色,就不会被电影的奇观,还有视角的转换搞晕。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毒面罩和氧气面罩的区别。防毒面罩类似猪鼻子,氧气面罩类似象鼻。分清楚两只区别,就不会被电影里貌似出现的Bug困扰了。

    第三个重要的细节,就是电影里会多次出现的小挂件,它是理解电影情节和角色之间情感非常关键的道具。

    说回到电影《信条》的标题Tenet,最早出现在庞贝古城遗址里的,萨特广场挖掘出来的回文石碑上。其中可以读取出5个单词,Sator Arepo Tenet Opera Rotas,这几个单词在电影里都可以找到,可以作为彩蛋观看的时候收集。

    最后,如果要说看《信条》之前,最适合回顾诺兰哪部电影。我们觉得并不是《盗梦空间》,而是诺兰早期成名作《记忆碎片》。看的时候可以重点练习一下,对故事情节和影像细节的记忆能力。只要有足够的记忆力,即便片中的物理概念一窍不通,也不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

    以上就是《信条》解析系列的第一期——非剧透映前篇。接下来我们还会在《信条》公映当天,第一时间发布包含剧透的解析。紧接着还会出一篇,讲讲我们看电影时候发现的彩蛋和脑洞,以及网上可能会有分歧的争议点。

    希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6 ) 解读《信条》暗藏的艺术、建筑与符号的谜语和隐喻

    《信条》是我在意大利疫情缓和、娱乐场所陆陆续续重新开业以后,踏进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片子。作为一个影迷,半年时间因为客观原因无法进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件非常难熬的事情——倒也不是说需要一部多震撼的电影来拯救平凡的生活,而是当一个人养成了时不时去电影院看场电影的习惯以后,影迷和电影院及电影本身就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契约精神:你不偶尔去那边花点钱,心里就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对不起它。而诺兰的电影就是这种契约精神当中最典型的一个实例,首先,他的电影预告片有一个神奇的特性:你完全不知道预告片到底在讲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的电影预告片里,普通观众会觉得:“算了看不懂别看了。”但如果这是诺兰的预告片,它就会给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心理暗示:“我倒是要去电影院里看看这部片子到底能有多难懂!”

    诺兰的电影又与其他难懂的艺术片、文艺片不同,他喜欢在电影里暗藏许多解谜线索。他一边用深刻的剧情、炫丽的画面和出彩的配乐为观众编织谜面,一边又在显而易见的地方书写谜题的答案。在《盗梦空间》里,女主角艾伦·佩吉饰演的艾里阿德妮是一位“造梦师”,为团队打造梦境迷宫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艾里阿德妮(Ariadne)这个名字取自于希腊神话里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爱上了要去迷宫里斩杀牛头人的忒修斯,于是交给忒修斯一个线团,帮助忒修斯顺利走出迷宫。因此,在希腊神话中,艾里阿德妮也被称为“迷宫的主人”。诺兰在《盗梦空间》里还特地为艾里阿德妮安排了一场手绘迷宫的戏,用一根线描出了纸上迷宫的出口,和她在希腊神话中的形象不谋而合。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诺兰电影里的一切细节都是有意为之”、“诺兰的电影一定要二刷、三刷”。他在电影里建构的一切巧思和暗示,都能让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回家路上的时候、洗澡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反复回味和思考。这种通过电影余震带来的观影体验,正是诺兰电影的魅力所在。

    《信条》作为诺兰的最新作品,可以说是将这种观影体验发挥到了极致,让人惊叹于他对于电影细节的考究。在整部电影里,任何诺兰镜头中故意让观众看见的、故意重复多次的台词和人物名字,那些着重拍摄的宏大场景和艺术作品、符号,都是诺兰为观众布下的谜底。在《信条》的预告片中,诺兰给出了两个重要的线索:第一,正是英文版电影标题《TENET》本身,它既是谜面,也是答案。它是电影里主角所在的间谍组织“TENET”的名字,从字面上来看,这也是一个字母对称的回文单词,无论是正向拼写还是逆向拼写,都能书写成同一个单词。第二个线索,是主角的一句台词,提示观众:“不是时空旅行,是时间逆转。”

    一切还是要从一块诺兰未曾在电影里给大家展示的石板说起。

    这块石板名为“SATOR方形(Quadrato del Sator)”,起源于西欧、碑文以拉丁文为主,由五个单词组成:SATOR、AREPO、TENET、OPERA和ROTAS。这五个单词分别对应了《信条》中的俄罗斯人Sator、仿制戈雅画作的画家Arepo、间谍组织Tenet、发生爆炸的剧院Opera、以及Sator在自由港保存艺术品的公司Rotas。虽然诺兰没有在电影里直接展示过这块石板,石板的喻意却穿插了整部电影。多年以来,这块石板都是欧洲的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难以解开的谜团,它曾被人在西欧的各地遗迹中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庞贝古城罹难之前。

    石板以回文书写,第一行SATOR 倒过来拼写就是最后一行的ROTAS,第二行的AREPO 倒过来拼写就是倒数第二行的OPERA,在正中间的TENET 本身就是一个回文单词。

    Sator,作为电影里最为残忍的反派,是一切谜团的源头,也是摧毁世界的始作俑者。无论你正着看、还是倒着看这块石板,Sator永远是石板上的第一行单词,在拉丁语里意为“耕种者”、“创造者”,与电影情节中Sator在世界各地收集资源、打造传送门相对应。

    Arepo在电影里是伪造戈雅画作的艺术家。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他的名字却在主角和迈克尔·凯恩以及Kat对话的时候提及了数次。在碑文上,Arepo同样也是最神秘的一个单词,因为它从未在拉丁语记载中出现过。有一种猜想是它可以延伸解释为拉丁语“arepennis”,解释为“土地的一小块”。

    TENET在拉丁语里是“持有、掌握”的意思,opera既可以解释为歌剧、歌剧院,也可以解释为作品。

    最后,rotas可以引申为"ruote",意为“旋转/滚动”或者“轮子”,在电影里是Sator的公司la rotas的名字,同时也是电影里第一次出现圆柱体传送门的地点。

    石板上的碑文整体可以解释为:“创造者把持着天宇的轮转”,sator是整句碑文的主语,同时也是电影的关键角色,他创立了rotas、引爆了opera、通过arepo的画认识了主角。所有的事件交织在一起、所有的单词组合在一起,恰好排列成了整部电影的标题:《TENET》

    竖排与横排的TENET组合在一起恰好是一个十字图形,在古罗马,十字图形是太阳神的象征。十字图形也可以被视为十字架,十字架在有些文化里有驱魔的作用。TENET在电影里,被用作正义的一方的组织名字,与邪恶做对抗。

    石板的秘密不止于此。

    从字母排列来看,世界各地挖掘出的石板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碑文书写有着严格的规范。每个字母必须一样大、所有字母上下左右的间距必须相等、所有单词组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正方形。

    在意大利锡耶纳发现的石板

    这样严谨的书写方式可以让对角线上的字母组合都保持回文形态:

    回文书写法也呼应了《信条》最重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扭转、回溯。

    在石碑上画一个圈,路径上的单词也还是回文。

    前文说过,俄罗斯人Sator是整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人物,是碑文的主语,石板即使倒转过来看,排在第一行的单词也永远是Sator。那么反过来,Rotas(轮子、旋转)作为Sator的倒装单词,在电影里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Rotas,在整部电影指代的不仅仅是Sator的公司名称,同时也以“轮圈”作为一种符号,贯穿了整部电影。诺兰以基辅歌剧院之战来开电影帷幕,用特定的摄影角度让观众看到了主角是如何绕着圆弧形的走廊和看台搜索爆炸物的。同样的拍摄手法也出现在了主角和Neil从Rotas公司出逃的过程,镜头加深了他们绕着走廊追逐的视觉效果,仿佛在一个狭窄的圆形迷宫中奔跑。也就是在这个场景里,圆形的传送门首次出现,以旋转门的方式让人们完成时间扭转。

    在此之前,还有一个让人看的时候不明所以,回想起来也是一种伏笔的场景:主角、Neil、飞行员站在奥斯陆的大街上商讨作案计划,镜头以仰视的角度,绕着他们一圈一圈地转着拍,命运之轮就此滚动。

    “周旋”于三人之间的经典镜头

    影片后半段,为主角解释时空扭转原理的女战士名字就叫“wheeler”,意思是车夫或者制造车轮的人。

    基辅歌剧院取景于爱沙尼亚塔林的Linnahall,原本是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的活动场馆,里面还内设了音乐厅。Linnahall在十年前被废弃,诺兰看中了Linnahall的建筑外观,认为它非常适合《信条》的拍摄需求,因此花费了很大的力气重新打扫、修缮了Linnahall,修复了音乐厅的照明设备、座椅和地毯。Linnahall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粗野主义建筑,这种毫无花俏装饰的朴素混凝土建筑也被称为野兽派建筑,由于它强调实用性、成本低廉、在视觉上具有统一和连贯性,因此在二战之后的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十分受欢迎。粗野主义建筑看上去就像是没有完工、来不及加上装饰的建筑,建筑表面粗糙,体形巨大,给人带来一种冷血的压迫感。这种设计语言也被诺兰运用到了传送门的设计上,和其他科幻电影里充满科技感的传送门不同,《信条》中的混凝土传送门尽管是来自于未来的智慧,它的造型看起来却沉重且粗糙,倒更像是部落文化的产物。

    Linnahall

    电影歌剧院爆炸镜头

    Linnahall音乐厅

    有人认为,粗野主义建筑体形过大,是极权主义的表现,用这样压抑的造型来威吓潜在的敌人。没有加工过的混凝土建筑表面在经过日晒雨淋后,会印上水渍、长苔藓、变色和腐烂,影响城市和社区的美观,遭到了许多人的厌恶,世界各地的粗野主义建筑和Linnahall的命运一样被废弃或者推倒。除了Linnahall,影片最后爆发战斗的沙漠基地也是粗野主义建筑群,取景于鹰山的废弃的沙漠鬼城,在现有的建筑群的基础上,诺兰还带领他的团队建造了许多全尺寸的粗野主义建筑,扩大建筑群的同时保持了鬼城衰败的气氛。电影中的两处粗野主义建筑两处粗野主义建筑群在影片中承担了以Sator阴谋为主导的战火场地,它们和传送门的设计都指向了冷血的反派Sator,展现了Sator生活的正反两面:他是拥有豪华私人游艇、在奢华餐厅就餐、经营高级艺术品、在风景如画的海岸边上度蜜月的富商,同时也是心狠手辣、买卖武器、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残忍恶魔。

    鹰山的鬼城废墟

    粗野主义建筑在西伯利亚地区很常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电影里也对应了Sator的俄罗斯人身份

    最后,我们来说说画:诺兰为什么选择戈雅的伪作,让主角交给俄罗斯人的妻子Kat呢?

    诺兰曾经在他和泰特美术馆的访谈中表示,他最喜欢的画家是弗朗西斯·培根。培根作品中阴暗低落的情绪和扭曲的笔触是他在《蝙蝠侠》中打造的希斯·莱杰版小丑妆的灵感来源。

    戈雅是西班牙十八世纪的著名画家,创造了大量西班牙革命运动时期现实主义的作品,用画笔描绘了西班牙人民反抗欧洲暴政的英勇行为。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导演在一开始始终没有给戈雅的伪作一个正面的镜头,它首先被迈克尔·凯恩塞进购物袋里交给主角,随后在Kat拿起画作,仔细鉴定的时候也依然没能让观众看到,这到底是怎样一幅模仿地唯妙唯俏的戈雅画作。直到Kat和Sator争执,Sator质问Kat与男主之间的关系时,侍者端上来了一道菜,递到Kat面前,像扯去了她的遮羞布一般揭开了菜罩——一幅戈雅的伪作,画着女像的素描躺在餐盘上。Kat倒吸一口凉气,谎言无处躲藏。

    当我们在研究戈雅时,戈雅画作中的女性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戈雅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城市和上流社会的女性角色开始发生了变化。他描绘了当时社会中自由女性的千姿百态,记录了许多从家中隐秘的角落里走出来的女性的状态。其中,最具争议的画作是《裸体的马哈》,和大多数古典主义的裸体油画不同,戈雅画中的马哈慵懒地斜靠在垫子上,看起来像是在炫耀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戈雅的这幅作品被认为是影射了当时皇宫贵族之间的风流韵事,而在戈雅的其他宫廷画中,王后的威风也总是掩盖了一旁的国王。

    戈雅笔下的女人代表着开放、权力、风流,这些恰恰是暴君Sator无法忍受的。他用暴力和手段掌控着妻子Kat,直到Kat收到了这张改变她命运的画作。

    饰演Kat的伊丽莎白·德比茨基看起来既有韵味又保持着一种有距离感的古典美,不知道诺兰是不是故意选了一个腿这么长的女演员,Kat以毫不遮盖的绝对身高优势压过了所有的男演员……

    小鸟依人

    电影里还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员就是罗伯特·帕丁森。有些外表帅气的男演员可能会被外表所拖累,因为他们只能演单薄的美男角色,这也是过去我对帕丁森的印象。现在,你竟然能在电影里看到他的演技,光是坐在那边点杯可乐,都能产生一种让人好奇又不敢靠近了解的气场。据说电影里的打斗和汽车特技全都是帕丁森自己完成的。

    因为疫情关系许久没有踏入影院的朋友们,可以像我一样把《信条》当作是拥抱影院的契机。诺兰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影院观看优秀电影的体验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被流媒体取代的。他的电影足够精彩到让人无法快进、让人不想错过画面中眼睛能够捕捉到的任何一个细节、让人驻留在漆黑的影院里看上两遍、三遍,让人逐字逐句逐帧地感受关于电影的一切。

     7 ) 从赋格的艺术到古典叙事

    我痴迷于不同艺术形式的联结,当初对马勒、托马斯·曼和维斯康蒂的探索就足以证明。这是为什么银屏系漫游指南将埃舍尔、巴赫与博尔赫斯联结起来讨论诺兰的方式令我着迷,后者也是我这篇评论的部分思路来源。

    《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 BWV 1080)是巴赫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这位音乐家未曾完成的遗作。艺术家在行将就木的时候会尝试着总结自己和自己从事的领域,比如爱因斯坦(科学家的极致就是艺术)生命的最后还在试图将四种相互作用统一。而巴赫在《赋格的艺术》中尝试着用最少的音符去构造巴洛克复调音乐的全部气候,不难想象,这种简单的肃穆也是巴赫的音乐最重要的特质。

    在这首曲子里有许多表现巴赫惊人数学天赋的段落,比如第十三段就是将第十二段的谱子完全倒过来演奏的。容我换一种更明确的表述方式,假设你是巴赫音符上的小人尼尔,当你沿着第十二段的乐谱蹦着跳着走到终点,噗嗤一下,你调转了方向,沿着来时的路漫步回去,继续演绎第十三段的篇章。当然如果能给第十二和十三段的乐谱分别染上红色和蓝色,或许更契合关于《信条》的讨论,但缓一缓,让我们再看一个东西。

    第一遍看《信条》的时候相信很多朋友能联想到很多的片子,我不做枚举。很想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想到了那个站在火车上蹦蹦跳跳的巴斯特·基顿。从电影艺术诞生以来,叙事就一直是它的核心议题之一。而有一种叙事结构从1910年到现在始终支配着绝大部分剧情片的结构组织,我们称之为“古典模式”(classical paradigm)[1]。其中绝佳的典范就是巴斯特·基顿的《将军号》。

    《将军号》剧情结构大纲[1]

    为节省时间,我直接把《认识电影》里的这张剧情大纲贴在上面。可以看到,电影从基顿遇到困难开始,他开着将军号前往北军营区营救女友,接着开车原路返回,最后危机解除。如果有人说这样的模式过于陈旧(毕竟《将军号》是将近100年前的电影了),那就请回想一下近十年来最成功的商业片《疯狂的麦克斯4》,是不是套用了一模一样的结构呢?

    为了更自然地过渡到《信条》的讨论,我擅自主张给上面的剧情大纲画上了红色与蓝色两道门,而可怕的是,诺兰直接在电影里给你设置出了这两道门。为什么说可怕?电影创作者在叙事上是无比精明的,没有人会想让观众看出故事结构的模板。所以当我们观赏《将军号》的时候,整个故事随着顺畅的剧情和精彩的表演一一推进,观众几乎难以察觉出它是个完全对称的结构,《疯狂的麦克斯4》亦是如此。而诺兰在《信条》里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用他的高概念做包装,直接给你点出了叙事结构的红蓝两扇门。我知道很多人都在讨论《信条》的剪辑、音效、人物情感有多么反电影,但在这些东西之前,整个电影的叙事结构就是对古典模式的反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解构。很有趣的是,去年也有个导演想去解构经典的格里菲斯平行剪辑,那就是拍出了《黑色党徒》的斯派克·李,而且还和《信条》共用了一个男主角,这可能就是约翰·华盛顿的使命吧。

    说回诺兰,解构之后的诺兰没有满足,他还想去颠覆。方式很简单,将顺序推进的古典模式的时间线直接打碎,将上图大纲里的两条线捏成一条。用电影里尼尔的话说,你不能再用直线思考看待这个问题了。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非线性叙事早就是个不新鲜的概念,盖里奇、昆汀包括诺兰自己的《记忆碎片》都在做这种事。这种说法当然对,但也不对。诺兰在《信条》里做的工作更像巴赫在《赋格的艺术》里做的那样,工整地建立起宏大的故事框架,再用赋格互相延迟但又相近的主题随机地反复出他的艺术表达[2]。想想第三幕的那场戏,要想跟上诺兰和剪辑师的节奏,你必须不停地提醒自己跟随摄影机更换视点,每一次更换就像赋格的一个声部,直至一切趋于汇合,或者毁灭。

    当然,完成一个故事的叙述还需要一个关键的东西,因果律。如果说维伦纽瓦拍《降临》是设置了一个黑箱,即读懂七肢桶的语言就明白了因果联系,却对了解因果的过程与逻辑避而不谈(也不怪维伦纽瓦,原著里特德姜也没谈这个),那么诺兰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黑箱内部运作的东西给你可视化出来了。更具体地讲,就像把你的脑袋按到七肢桶的文字跟前,一笔一画地告诉你为什么这个文字对应的思维方式就是因果的缘由。

    坦诚地讲,这完全是个没必要的事,你让吴恩达解释深度学习的黑箱他也会觉得你是神经病。所以第三幕的观感一定是极为糟糕的,原因很简单,我们人类本来就是直线思考的,怎么可能去理解这种视点乱飞的剪辑方式。但我还是想说,《信条》和一般意义上以科学为基础的科幻片不同,诺兰在这里设置的高概念本身就是反科学的,我们高中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最基本的物理原理,怎么可能会有熵减的世界?但这个疯子想用电影把这个世界想象出来,而且我觉得他做到了,用一个极为反电影甚至反人类的方式。

    这里也特别想提醒一句,如果还有人想重刷《信条》,我建议在极为混乱的第三幕里代入帕丁森的视角看待这个钳形行动,你会发现这整场戏就是由这个人物在驱动的,这也是我确信诺兰选择现在这个剪辑师(《弗兰西斯·哈》《婚姻故事》)的原因,用人物驱动去代替他传统商业片里的故事驱动逻辑。

    评论的最后,为了向诺兰一贯的庸俗情节剧故事致敬,我也要整点感性的东西。昨晚一刷被震撼以后,我这么为关于《信条》奇观展示的质疑辩白:

    什么是奇观?是否只有宏大的可视化的场景(类似《盗梦空间》的折叠城市)才能算作奇观?
    《信条》第一支预告出来的时候我就在质疑诺兰这部要怎么呈现奇观,毕竟倒转时间的概念根本不算新鲜。 但看完成片我已经傻了,诺黑落泪了。后半个小时在做啥?这部分剪辑已经超出我的认知范围了(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不找有商业大片经验的剪辑师)。与此同时片子表达的钳形时间理念已经灌输到观众脑子里了,所以宏观上我们确实是知道诺兰在做什么的。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以为,一个我们知道却又不知道在做什么的东西,通过近乎不可能的手段可视化到了银幕上,就是最大的奇观。最好的类比对象就是2001的那段流光溢彩。

    现在我觉得这段辩白是没有必要的,每个人的感知力不同,对于奇观的主观定义也不同。如果一定要我翻译翻译什么是奇观的话,我只能告诉你,奇观就是我二刷到结尾,整个影厅乃至整个世界都在对这个反电影的电影表达无声的控诉,而坐在角落里的我却因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崩溃哭泣。

    所以,尽情地批评诺兰吧,但骂完以后,也不要忘了赞美这个企图做出改变的疯子。

    参考资料:

    [1] 路易斯・贾内梯, 贾内梯, 焦雄屏. 认识电影:插图第11版[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7.

    [2] 与魔都第一乐评人的一次闲聊[J]. 微信聊天, 2020.

    发表于公众号 深邃的电影

     8 ) 信条:一部骨子里的网大

    觉得太长,没读完,不要回复喷人了,因为你喷的我都谈了。

    9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等内容类大奖一个提名都没有。我认为这足够说明问题了。

    以下原文:

    是的,大多数人都没看懂。对于严肃的影评来说,我们不能拿看懂没看懂来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但是当所有人看的不明就里,说不出好来还都说好的时候,我认为这是片子和观众都出了问题。我想大家都知道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

    信条,就是一部皇帝的新衣,扒掉一流的制作和突出的视觉奇观请问这部电影还剩下什么?被大家拍手称快的时空逆转、时间倒流的创意,在这个电影里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结构玩得溜,形式叠得多,脑洞来的清奇就是好电影?谁能告诉我这部电影讲了个什么?既然故事大家都没看懂,那么请从任何其它角度告诉我这部电影在干什么?大家究竟是被视觉奇观震撼的体无完肤,还是所谓时空逆转超越了你们的想象力?难道就没人看到诺兰在力尽所能地在一个不具备任何说服力的故事上往死了打补丁吗?在通过不断变换的场景掩盖叙事的不足吗?电影场景做得足够丰富使得内里的叙事不足却被严重消解,被忽视。那些声称好的人,我就问一下,聊个天还跑到帆船上去聊的用意是什么?下个楼聊聊也成啊,你们知道为啥坐个帆船去聊天不?为了女主把丈夫弄到海里去?就为了这个情节?是的,诺兰就是只为了表达这一点,然后搞了双帆船在水上驰骋,然后大家视线的重点全部落在了视觉呈现上,而不会再去计较它的必要性。

    普通的一场戏,就能暴露创作者的勉为其难和有心无力。这样的戏在整部电影里数不胜数。诺兰的这一弊病早在《盗梦空间》里就初现端倪,但好在尽力克制,故事逻辑做到了层层递进,不失为惊艳的作品。但在《信条》里,场景完全沦为了佐料。本来洗个头洗头房就能干了,诺兰非得到夜店去,本来刺个绣坐房檐下就能干了,诺兰非得到屋顶上去。我是说,场景应当建设在故事逻辑的必要性上去,而不是哪里看起来带感去哪里,一个场景的接续是出于故事的必须才走到了这个场景里去,诺兰是出于刻意才让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了那里。骨子里是个“网大”,非得做成IMAX。包装让这部电影看起来不low而已,但很多人误以为这是高级。我为何说它是个网大,因为它往里头塞得东西太多,各种设定,各种元素,各种猎奇景观,空有其表,却没讲好任何一个点。那些猛夸这部电影好的人,电影最后的战争场面到底拍了个什么?乱到那个地步,看不明白观众来背锅?

    说白了,还是那个问题,做到了场景的丰富,单个场景的好看,却无暇顾及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诺兰在那里发散脑洞忽悠人,一帮看不懂的,也不想显示自己智商低,就跟着说好牛逼。咱对自己的心灵真诚一点,没必要佯装喜欢和认可,这一点都不丢人,相反是你真实自我的开始。

    看不懂的电影有很多,比如大卫林奇,比如科恩兄弟,比如沃卓斯基姐妹等的作品,但他们起码顾及一点,整体逻辑能自洽,大方向不露馅,该给你的信息都给你,而不是刻意花里胡哨让你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诺兰则不一样,他是无能把琐碎的信息整合成一个自洽的故事闭合,只得采取技术花样,让你拎不出来有效信息去“恍然大悟”。

    一些影迷,为了证明自己看得懂,没完没了的帮诺兰查漏补缺,在那里普及熵的知识点,犯不着,真的。当年看《黑客帝国》的我还是个高中生,我看懂了,因为电影有让你理解它的一切东西,并行之有效。如今我30了,我没看懂诺兰,这不是我的问题,是诺兰没把自己搞明白,你自己都搞不明白,我无法明白,那些搞明白的人,我只能说,你们真优秀,,,,

    更新一下:

    这部电影仿佛让理科生有了一种空前的优越感,老衲我看了那么多电影,第一次知道原来看个电影还需要储备物理知识,没学过理科还不能看电影了?这部电影是拍给理科生看的?那我要是看个《修女》是不是还得去修道院进修一下。现在看个电影的门槛这么高了吗?电影是有门槛的, 但是这个门槛仅限电影本身,我看个《白宫风云》《纸牌屋》是不是还得有白宫实习的经历?我看个《大明王朝》是不是还得到历史专业进修一下或者穿越回去在翰林院供个职啥的?电影是拍给普罗大众看的,不是给理科生看的,电影是视听艺术,不是搞科研,所以那些云理科生别给理科生抹黑了。一部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是“电影”,这是最起码的,而后才是关乎题材、形式、设定以及专业性等的讨论。一部电影的打开方式是物理,我看物理通识类书不好吗?不论是历史、数学、音乐等任何涉及到专业知识的电影,打开方式都是电影,而不是专业知识。如果一部音乐题材的电影打开时在教你作曲法,你受的了?我去看音乐会视频不好吗?所以,电影的准入门槛就是叙事(故事+形式),而不是把别的学科当成准入规则,这对于行业而言是件坏事。《信条》就是一部刻意拔高门槛的所谓科幻片,你拍成了这个样子还有理了?那些认为信条拍得好的,不是因为作为电影的“信条”多么优秀,只是作为高概念堆积的它很难懂。那些声称看懂了“信条”的,怕只是费尽周折搞懂了那些高概念,而不是电影。但是话说回来,搞懂了这些高概念和看懂一部电影有什么关系?解决了概念的麻烦,这部电影的实质性内容简直令人捧腹,随便拿个故事线举例:反一得了胰腺癌,要让全世界陪葬,本来一个渣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是回到爱情发生过的最美的地方谢幕,突然深情地不行。讲真,郭敬明都写不出这么玛丽苏的故事来。穿透所谓难懂的高概念文本,故事底色苍白得令人发指。然而反一竟然已经是电影里最丰满的人物了。就这玩意儿,只能堆那么多所谓逆熵的噱头来撑门面。那些大喊牛逼的人,到处宣传解读逆熵云云,你们是逆龄了吧。

    《信条》只不过是套用了一个所谓的物理学理论,然后头脑风暴的故事,犯不着你们如此背书解读。一个电影用了一个牛逼闪闪的理论就是牛逼的电影?这就好比一个物理学老师在课堂上胡搅蛮缠讲了一个物理学理论,理论再牛逼,但是你课讲得一般啊。哲学院的人也讲康德和尼采这不代表这个课就牛逼,问题是你怎么阐释这一内容的,形式的巧思不代表故事的高端。大家热衷的诺兰的创意无非如此罢了,就是同一个场景里正序和倒叙同时进行,这和你在小区里碰到一个倒行锻炼的大妈有什么区别?这就让你兴奋高潮了?只是这一情形在电影里被叙述成了一栋大楼同时复原和被炸毁,一个士兵被封闭进了水泥墙里,这和公园里那些把脖子搭在单杠上倒转的大叔有啥区别,只不过电影外观设计精彩而已,这就让你们匪夷所思,惊叹得不行了?一个设计的出现,一个形式的呈现都为服务于叙事的必须,而不是仅仅为了奇观。

    还有人说光电影里一流的制作我都不至于打个一星,而这正是我为什么打一星的原因。我们普通观众低估了现代艺术家的能耐,他们有这样一个能耐,就是能用一流的技术和巧思包装出一个不怎么样的东西,能用一个看起来震撼的形式掩盖文本的不足。这样的所谓艺术作品我们当下数不胜数,这不是思想的胜利,也不是思考之于某一个社会命题的进步,只是在陈述乏善可陈的廉价小聪明。而这就把大多数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而那些不带脑子被忽悠了的,还自以为他和这些讲述者一样的深刻,殊不知只是被同化的浅薄。那些试图用纯粹的炫技和行业技术就想蒙混过关的作品,不好意思,它比那些本来就烂的电影更让我反胃。我是喜欢诺兰的,《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我刷过很多遍,我也期待着他超越自己,大家大可不必吹嘘什么我们需要跟上诺兰的思维,那不需要挖空心思去追随。外强中干的文本、仅供形式主义者去狂欢的廉价巧思犯不着我去同行,相反那会使得我很落伍。

    诺兰在这部电影里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让我更加笃定了,他越来越像一个爱动脑经的迈克尔贝。如果有一天,诺兰不玩这些所谓的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时间正序里完成一个有思想见地而非思维游戏的电影来,我照样大声喝彩。很可惜,皇帝的新衣,就是新衣。这部电影如果拉成剧本,你就知道它到底多low了。你们也大可不必说什么这部电影是需要感受的,而不是理性对待这类屁话来。电影当然是用来感受的,但艺术的创作是一个理性取舍的过程。在场景的取舍,叙事的接续上,这个电影本身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当这一切都被无脑吹看成是优点的时候,我就知道,诺兰身上的新衣是脱不下来了,不过你们可以继续解读,挖空心思脑补,说不定你们还能为诺兰套上一件秋裤。

    咱接着更新:

    很多人怼我,怼完就跑,提了一些问题,我还想着回复,一回复,嘿,人把我拉黑了。您可真自信呢。还有人怼我说再怼我就算人家输,咱聊的是电影,又不是搞人身攻击,但是谁要攻击我,那我会攻击回去的,而且就怼人这个,我怕你没我怼得狠。但是我们还是回到电影本身。今天和一个朋友聊了聊这部电影,我试图再深入了解一下别人觉得好的点,我完全理解你们所认同的好,那怕这部电影乱七八糟,只是有那么一两个点让你们觉得牛逼,你就觉得不错,给个好的评价,那没什么。可是在我看来,一部电影的赢面不应该在于某个小机灵上,一个创意的呈现,并不证明影片整体的上乘。还有很多说这部电影多牛逼的人,基本上不从电影的角度说,一直在说脑洞,说物理学,大哥,诺兰是个导演,不是物理学家,要说严谨性,科学院那些应该比他严谨八百倍。我们是在讲故事的严谨性,你跟我科普物理的严谨性的意义是什么?我拿着手机拍一个学生朗读物理公式,然后发表视频,说你看这个学生的台词多严谨。所以你们get到我的意思了吗?电影是通过视听的叙述去呈现一个哲学逻辑、故事逻辑、物理学逻辑的过程,而不是靠主人公的几句台词。然后,诺兰根据这一个点,拼凑了很多场景,以呈现这一点,这些场景,不服务人物,不服务情感,不服务故事逻辑,完全就为了呈现一个物理逻辑。这更像是一个视频教学片,在搞熵减的猜想,属于电影的东西是什么?就这一锅乱炖,你们说不出好来,我说不好,还就不行了?

    的确有人喜欢在大众都说好的时候喊出不好,让人觉得我们这种人好像故意卖弄似的,讲真,犯不着。我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多与众不同,要知道不喜欢这部电影,觉得这是烂片的人一大堆,这里有的人阅片无数,有的人可能还久看的不多。说说它烂就成刻意唱反调了?扣个帽子跑路就是你们的本色?诺兰的这部电影我不欣赏,但我欣赏那些真正喜欢这部电影的人,而我不欣赏的就是那些三句话说不明白,不谈电影,光怼人的下作胚子。

    咱接着更新吧:

    《信条》的宣发海报上赤裸裸的写着刷三遍的文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初衷?不论是导演的意思还是宣发的意思,都让我极其的不爽。因为它明摆着告诉你,你第一遍别指望看懂,诺兰也有这样的自信认为大多数人看不懂,但我认为这是自负,是一种赤裸裸的居高临下的姿态,但说白了不就是让多刷几遍圈钱吗?

    对于“懂不懂”我有一些话要说。什么叫懂?在《信条》的宣发里,它所指的“懂”非常单纯,就是它自信剧情你都看不懂,而不是这个故事的什么深刻内涵你无法领会,其实抛开了《信条》自以为是的复杂,这部影片的主题内容浅薄的一逼。而我认为,真正优秀的电影里的“懂”是你在能理解剧情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体会电影所关注的某个主题。《霸王别姬》的文本很简单,八年级学生都能看懂人物在干嘛,经历了什么,但是不一定能深入理解人物命运之于历史洪流的无奈,真正值得懂的影片是常看常新的,它不流俗于故作复杂的技巧,这些终究不过是个表达的形式,终究会在反复的观摩中不再成为理解的障碍。但是《信条》呢?它的自负和卖点竟然仅仅在于我们观众无能看懂它的叙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抛开它的那些奇技淫巧后你发现它的故事如此之苍白,主题如此之乏善可陈。如果有人将技巧和思维游戏看成是一种深刻,并费劲脑力仅仅是为了搞懂一个导演自以为是的头脑风暴,它的价值在哪里?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头脑风暴,可以去想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这不代表这是什么精深的思考。

    《信条》这部电影的卖相是什么?需要我们如此趋之若鹜,只为了看懂它?我们大多数影迷都有重温一些经典电影的爱好,是因为它难懂吗?不是!是因为它的艺术之光和真挚感情值得我们反复咂摸,它们大多数简单的出奇,而我们能却为如此之简单的叙事痛哭流涕,为何?不是它难懂,而是它足够的人文关怀。《潜行者》难懂吗?挺难懂的,但故事叙述并不难懂,它难懂的点在于作为观众的你能否体味创作者对于生命体验的那个层次上去,而不是我故意不让你看懂,塔可夫斯基没自负和自恋到那个份上,库布里克也没居高临下在藐视观众。而今天出了一位导演届的天才,他做了一部电影,仅仅让故事文本就刁难你。你要说混乱本身是一种艺术,这我理解,很多电影如此。今敏的哪部不是呢?可是《红辣椒》就是很震撼我,《未麻的部屋》就是让人赏心悦目,因为它保证了思维之于艺术呈现的合理性,而不是思维凌驾于呈现。这是大师的手笔,这是能让你跪服的真能耐。而《信条》呢?一顿乱炖和不由分说的物理学脑洞,就要让观众认为它足够杰出,值得三刷,不好意思,它没有任何一点值得我为这样一个外强中干,毫无艺术内涵的东西花费那么多时间。

    关于懂与否,再举一个例子,《大明王朝1566》很多人说看不懂,但这个看不懂是情节看不懂吗?不是,情节很简单,它的难懂的点在于对历史精神的深刻挖掘,对政治逻辑的精确陈述,这需要反复去咂摸,这考察的是观众的综合储备和人生阅历,但即便初中生也能看懂海瑞在干嘛。而《信条》呢,它似乎只是在单纯的考察你物理学知识储备如何,这似乎能保证你看懂它。诚然,用一个中国电视剧来对线一部美国电影是不恰当的,那《银翼杀手》总是很简单了,一样的道理。我们看不懂银翼杀手,不是它剧情难,多硬核,要调动多少理性的思维去透析它,不是,你只需要调动你感性的那一面就能被它震撼,而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终极表达。当年我看完《禁闭岛》我也没看懂,但我知道这部片子哪里触动了我,可是那些号称看懂了,觉得《信条》牛逼的人,请你们告诉我,它究竟哪一点让你无法自拔,是形式的酷炫还是深刻的命题?就酷炫而言,《头号玩家》也比它炫彩,就深刻而言它也完全不及。《信条》的感情演绎既不是在陈述创作者内心隐秘世界的晦涩,也不是在认真表达外在世俗情感的无奈,整个情感世界崩溃成一盘,怎么就能打动得了人,至于它是如何打动那些认为牛逼的观众的我不清楚,但是打动我,我的感情还没廉价到乃个份上。

    这是唯一一部我第一次没看懂就不想再看第二遍的电影。我也不打算去搞懂它,毕竟我不是在搞学术,把诺兰脑里的小九九搞懂并不会让我提升多少,因为他还没有深刻到需要我像对待黑泽明那样去对待他。我不至于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物理学脑洞去折磨自己,那还不如去做一道奥数题来得有意义。

    是的,我没看懂这部电影,而它也没余音绕梁到我需要搞明白,我的剧情解读就表明了我撒都没看懂,尤其是最后那场大战。一部电影,看完没能在电影里找到乐趣,我何必跑去看解读找乐趣,那没了电影的意义。我们看完一部电影愿意看所谓解读和挖掘,是因为电影本身让我们有了这样的兴致。可《信条》呢?乐趣在周边。而那些能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找到乐趣的人,不是我小看了你,你这个人非常乏味。

    还有个建议,诺兰往后拍片照着剧本拍,别看曲谱了,音乐轰得我头疼。

    更新:

    一些人,他们连我写的文章的核心都抓不住,我也不知道以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怎么看懂诺兰的。还有一些人,跑去私信骂我,用词无所不用其极,这些人里有的人还看过不少电影,看了那么多电影的你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境界修养,且不说你对不住那些曾经让你为之触动的艺术,你连这部糟糕的《信条》你都对不住。我完全理解他们的行为,因为《信条》提供给了他们一个电影情感可以如此廉价和冰冷的范本,他们也就从这没有多少营养的作品里汲取了他们所需要的。我对这些人表示深深的同情。还有的人,怼我的点,让我惊讶至极,我说我没看懂《禁闭岛》,他就真的以为我没看懂。我是如何阐述懂不懂这个内涵的你没看懂吗?我们当年看完《盗梦空间》何以被震撼?不是因为不懂,而是因为“懂”了,不是因为没立刻梳理出来故事的逻辑线,而是你之于人生的怀疑和梦幻,甚至浪漫的那一面被唤醒了,你被它说服了。优秀的作品总是余音绕梁,让你遐想无限,所以看完《盗梦空间》后我们去看各种解析,我们并不只是在梳理剧情,如何解读答案,而是猜想人生意义的无限可能,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它给了我们一抹光,让我们迷恋和神往。我们看完《银翼杀手》那最后一个千纸鹤,看完《盗梦空间》那最后一次旋转的陀螺,让我们猜想,那是感性之于理性的伟大超脱,是不再单纯地依托于现实和逻辑的锦上添花,是创作者的神来之笔。到了这个时候,创作者本人和所有观众一样,陷入了质疑和思考,而这才是创作者最高光的时刻,因为他也沉浸其中,不知所以然,不知何处去,和我们一样,没了答案……。而今天的《信条》,它完全沦为了创作者自负的卖弄,他要凌驾于那些观众,不想和他们有任何情感的交流,他只是让你看他的头脑风暴如何了得,丝毫无所谓骨子里情感的浅薄。

    那些声称看懂了《信条》的人,你们究竟只是看懂了他的故事逻辑,物理学畅想,还是在穿透了这些之后看懂了任何令人为之触动的主题?我们花费了大把的时间理清了一个东西,发现它几乎没有任何温度可言,你不觉得不值吗?

    诺兰在电影里置入任何设定都是可以的,这是做电影和看电影的常识,那怕他置入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物理学猜想,都完全可行,他可以这么做,可是他把它仅仅做成了一套快餐,即便是他绞尽脑汁想出来了,他自己却没有认真对待,他把创意误解为深度。用了一系列的场景将这个设定搭建了起来,做成了创意大厦,只是这个大厦里,没人……

    更新:

    咱也不拼图,随便截得最新评论。

    到底是谁有失公允?有这些人在,我的那个一星,简直是出于善意。看睡着都能打四星,那么大动静你是怎么睡着的?连解析都看不懂打四星?坚持看完打四星?根本看不懂然后打四星?

    你们牛逼!!!!

    这部电影已经不能当作电影去研究了,应该放在心理学的范畴,当成集体斯德哥尔摩症去研究,还有诺兰如何施展精神控制……

    不更新我又忍不住。

    主要是回复太多,我没法挨个去回复。我们先看看一些信条粉的神秘逻辑。

    一:如果这是个国产三流导演拍的,你打几星?

    刁钻中透露着可爱,诺兰粉,你稍微自信点。你这么问的潜台词就是这是一个国产三流导演也能做的来的,是不?你好好琢磨你这句提问。这是我第一次见把心虚说得这么振振有词的。国产三流导演要拍出这么个玩意儿,那只能说明国产电影的制作到了那个水准,这是行业成熟的表现,并非导演成熟的表现,美国同理。

    二:你给《战狼》打了四星,给信条打了一星?

    从这个评论可以看出,诺兰粉的电影常识储备何其欠缺。电影的评价是介于同类型之间的,艺术的讨论才应该放在所有题材和类型上。战狼是一部动作片,作为动作片人家是合格的,我犯不着拿艺术深度去刁难人家。可你拿一部所谓的科幻片对标战争动作片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会拿《教父》的标准衡量《霸王别姬》吗?拿《铁达尼号》对标下《无间道》?这些电影各有各的好,在各自类型上做到了出类拔萃。但,艺术和理论的讨论可以建立在任何电影之间,这也就泛化了,但也有意义,而且能够精细,但以诺兰粉的水平,我认为他们进不了那个领域。我之前的更新里讲“什么是懂”的段落,就是在进行泛化的讨论。

    三:光一流的制作都不至于是一星。

    诺兰粉还是不够自信,关于制作这个,我已经在最早的更新里说了,可惜他们楞是看不懂。而且也暴露了常识的不足。什么叫一流的制作?你们所谓的一流制作只是特效好,视觉奇观突出罢了。但一流的制作并不等于大制作好吗!很多艺术片的制作也是相当一流的,但不见得砸了多少钱。另,大制作并不等价于好电影。

    四:你智商底,看不懂,没资格评价。(这种回复最多)

    关于智商这个事儿,我得老实承认,我智商一直一般。没资格评价电影的人应该是那些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任何一个自己个掏了钱看了的,人家爽或者不爽,都有资格说观后感,不论专业与否。

    有些人说我不会写影评,可能我真的不会,我主页里就这一篇影评。但我也觉得可能是你们看剧情解析类的影评看多了,所以我这种的你吃不消。我影评写得一般,但是自信比那些拉剧情的所谓影评上档次。把故事复述一遍那叫影评?出来带节奏的那叫影评?这部电影下的剧情解析类影评发完了豆瓣发知乎,发完了知乎上B站,生怕别人抢了先机,到处刷存在感。带完节奏留下个公众号拍屁股走人,娴熟!这些人的电脑文档里,我估计除了《信条》这部电影的相关材料之外,还有某某女星深夜卖醉的材料等着蹭热度呢。

    其实,我也看了那些所谓解析类文章和视频,看完之后我就在纳闷一件事: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完全没必要啊,看懂了,也是个烂片啊。

    五:你看过诺兰其它电影吗?研究过他吗?

    我估计诺兰粉都觉得这话问得没水平,不值一驳。

    六:各种骂我的。

    我特别感谢这些人,让我在三四天之内获得了极大的成长,让我从一开始的不满,到愤怒,最后变成了不屑。你们让我看到了人可以脑残和无耻到什么程度。

    慢慢地,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了这群人,终于释怀了,那就是他们看完我这篇影评后才知道自己只能听个响,看个热闹,自尊心受挫了。从《信条》里刚刚获得的自信在这里被击碎,所以才跑去留言和私信侮辱别人,所谓无能狂怒,这些人才是。你们让那些真正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脸上无光。

    七:真诚的回复

    那些真正喜欢这部电影、并认真回复给我讲《信条》的故事的人,虽然我们对电影的认知各有千秋,但你们的涵养品质,是远胜于我的。

    谢谢所有支持并回复的人,每一个都看了,不能一一回复。有幸相遇,非常荣幸。

    更新:

    我认为关于一部电影延申出来的一切讨论都可能是有意义的。电影的讨论如果仅仅局限在某部电影本身,那么它对于当下、行业、创作而言都没了建设性。不论是好的电影还是坏的电影,其所延申出的话题都是在不断拓宽大众的思维,也关乎到对电影的评价。

    看了一些回复和讨论,我想就这些话题说一点点心得。

    一:“信条”有物理学家做顾问,理论基础是有保障的。

    我非常认同涉及到专业知识、特殊题材的电影能有相关专业人士来做顾问,这是我们国内一些电影所缺乏的,我更希望某些专业类人才能够跻身电影事业,可以丰富题材和类型。但是,专业人士做顾问,不意味着专业人士能参与创作。懂物理不一定懂电影,我相信诺兰比物理学家懂电影,这毫无疑问。刘和平老实的历史研究水平很高,又是剧作家,所以写出来的历史题材不露馅,又有精气神,但是历史学家未必能把历史题材剧给写好。我们的职场剧里没真正的职场,是因为写职场剧的编剧一来没上过班,二来也不想去了解职场生活,所以写什么戏都像在写校园。

    二:电影不一定必须讲故事,也可以是形式。

    这个当然是对的,不过是偏激的正确。剧本的结构就是电影的形式,形式的呈现也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只要你是一部电影,只要它在讲述和人有关的事儿,那么故事性就不可避免,只有强弱的区别,而不可能完全不讲故事,这样的电影不存在。既然只要有叙事,那么形式就不是单纯的。“信条”也不是一部力图用形式取胜的电影,它本质上还是个类型片,是走的标准的谍战加科幻的路子,所以剧作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在电影形式上它并非多有突破性。只是电影的视觉外观上比较炸裂。

    我认为“信条”里场景的关联性是极低的,不仅是把人物当成了验证一个物理学畅想的道具,场景也沦为了这样的道具。它在剧作上是反着来的,一般而言,应该是情节推动情景的发生和场景的转换,但是在“信条”里,你会发现场景是为了服务于某个情节的发生而刻意设计的,给人的观感是这个情节发生在任何地方都说得通,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太过了。诺兰似乎急于把信息释放出来,但又不想让信息的释放没有看点,所以用场景来呈现近乎无聊的对话,制造不可理喻的打斗。毕竟诺兰的这部片子不是一个以形式取胜的片子,仍然想兼顾故事性,那么在场景的接续上得稍微克制一下。一个大妈上街去买菜,那么接下来的场景就是菜市场或者菜店,在菜店里碰到熟人。一些烂片的叙述是这样的:一个大妈去买菜,却是去了gucci店买了菜,然后碰到了熟人,然而,诺兰的思路本质上是:诺兰为了让大妈碰到熟人,所以让她去gucci店买菜,这才是他的逻辑。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聊个天还非得跑帆船上驰骋。回复的网友说了,有钱人在帆船上聊天怎么了?这个当然没问题,但是那一场戏的信息重点是聊天而不是帆船驰骋。我们的观众被视觉吸引了,觉得水上风车真好看,然后在这场戏里强硬拔高戏剧冲突,女一把反一弄下水。这个给人的感觉是反一专门找死去了。所以诺兰的逻辑是为了体现女一想杀死反一,所以反一主动带女一和男主去水上玩帆船,为了去水上,前一天反一对男一说我们明天找个机会聊天。非常生硬的凑了一场戏。这样生硬的戏在信条里不少。但是因为电影转场快,似乎每一场都留下了信息,我们忽略了它叙事上的合理性。那些声称看懂了的,只是在这些生硬的戏份里提取到了理解这部电影的信息,而全然不顾戏本身的质量。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穿透高概念的文本,这部片子是个烂片。那些说逻辑的,你真的懂逻辑吗?

    最后一次更新:

    先看罗伯特麦基的著作《故事》的一段:

    “如果银幕剧作家未能以其纯粹的戏剧化场景打动我们,他就不能像小说家利用作者的声音或像戏剧作家利用独白一样,隐身在自己的言语背后。他不能利用解释性或情感性的语言来粉饰逻辑的裂缝、动机的模糊或情绪的无端,并简单地告诉我们该想什么或该如何感觉。”

    这段就是对片中台词“不要去理解,去感受”的最佳回应。

    我们继续看《故事》里的另一段: “天才作家写不出好作品大抵有两个原因:要么是被一个他们觉得非证明不可的观念蒙住了双眼,要么是被一种他们必须表达的情感所驱策。而天才作家写出好作品一般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被一种要打动观众的欲望所感动。”

    诺兰就是被一个自己非得要证明的观念蒙蔽了双眼。他被一个自己非得想要向世人展示和解释的思维游戏绑缚了手脚,最后什么都没表达,只剩下了可怜的花样。

    我们继续看《故事》的另一段: “然而,切忌将猎奇误以为独创。为不同而不同,就像趋从商业法则,难免流于空洞。通过经年累月的搜集整理、广征博采和冥思苦想,终于建立起一个故事素材的宝库,没有一个严肃的作家会将自己的视觉印象囿于某一公式的藩篱,或使之沦为标新立异的下品。“范本”公式可能会窒息故事的声音,而“艺术片”的奇诡又会导致表达的口吃。就像小孩摔碎东西取乐或无理取闹以博取大人关注一样,太多的电影制作者不惜采用婴幼儿的伎俩在银幕上大叫:“瞧瞧我的本事!”而成熟的艺术家绝不会故意引人注意,明智的艺术家也绝不会纯粹为了打破常规而行事。”

    看完《信条》后,我就仿佛听到诺兰在我的耳边大喊“瞧瞧我的本事!”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三年前就读过了,摘抄的这几段还算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这是一本很好的解读剧作原理与本质的书,相信很多人读过。即便没读过,但凡有足够的阅片经验,以上摘抄也能让你心领神会。

    可能诺粉会说,罗伯特麦基也不过一家之言,未必是对的。当然了,不论什么样的大师说话也都不过一家之言。但是当你要对线他们的时候,你得拿得出另一家之言。当你看的不够,储备匮乏的时候任何毫不新鲜的艺术品都能让你惊讶,你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这个时候的你狭隘而不自知,还能在低幼的知识境界里自圆其说,因为你没听过对立的观点,同时你的储备也不支持你接受对立的观点。当有人对你所热衷的东西和糟糕的审美提出质疑时,你除了跳脚谩骂别无选择,因为你的储备不支持你做出有品质的输出,除了骂你一无所有。

     短评

    看完电影出来下楼差点走了上行的电梯🙃

    6分钟前
    • mirai
    • 还行

    诺兰的电影作者化风格非常强,他就像是时间的管理者,这部新片依旧非常的烧脑,观影过程中看似好懂,但当五方最后那句台词一出来,故事立刻变得烧脑起来。【信条】就像一集豪华美剧的首播集,挖了一个巨大的坑,在时间里穿梭的故事线让人想到Netflix第一神剧《暗黑》,有着一样的时空悖论和错综复杂的时间线,烧脑也是源自这其中的时间线和人物身份。一部电影演完了,结果你发现这才是信条宇宙的起点。诺兰套用了007电影的模式,演员嘴里科普着科学原理,还带着诺兰标志性的英式幽默,这些台词就是解释一下关键场景所需的叙事逻辑,对观众来说就是不明觉厉的观感,而类型套路也没有时间让主角思考,叙事只是快节奏的一路往前推,能不能消化就是电影结束之后的事情了。诺兰的电影,好玩的就是解读它如何烧脑,又到了广大网友秀学识和智商优越感的时间!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诺兰在新片中又玩了一次“魔术三步骤”,把视觉奇观和超高速的叙事节奏作为障眼法,掩藏住了那些本该显而易见的伏笔,到了后半程才逐一揭晓。看完电影才发现片名的精妙之处,整个叙事结构也是TENET式的,这个太妙了。整体类似于《盗梦空间》,用007、碟中谍式的间谍动作类型元素为“量子逆转”的科幻概念做框架,至今仍然高度保密的全片高潮戏我是张着嘴看完的。

    1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就像《盗梦空间》用多重梦境重构侠盗片,信条》则以时间逆转的方式赋予特工片新的可能。其实回头看,剧情并不特别复杂,包括矛盾构成也很常见。但引入时空逆转概念之后,结构上的花样就更多了,会有意误导观众,就有意思了。此外,本片是典型的高密度叙事,信息量极大,剪辑又很跳,这种强叙事密度,让观众一开始完全没时间去思考和理清思路,所以才会觉得难懂。而最后,影片又一次注入情感元素,煽情一把,也是很诺兰了。另外,帕丁森、华盛顿、德比齐的表演,也为本片增色不少。喜欢这种实拍的硬,是特效无法带来的体验。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看不起在公园里倒着走的大爷大妈了,原来人家都是从未来回来的权贵。

    19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诺兰:“有关。”记者:“请问这部电影和时间穿越有关吗?”

    23分钟前
    • 一只拖鞋
    • 力荐

    非常诺兰,非常符合粉丝口味。在一个复杂逻辑下讲述的逆熵故事,而且诺兰仍然拒绝解释,观影门槛比以往更高 ,甚至于它根本不烧脑,而是颜面暴击直接把你锤懵。在表故事的单纯和里故事的晦涩之间,诺兰找到了足够的空间来放那些奇观化的动作戏,顺便嘲讽观众“看不懂就睡一觉”,挺欢乐的。(配乐加分(德比茨基的头身比真的吓人

    26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诺兰的片子有个最大好处是配乐足够恢弘磅礴,只要音量开得足够大,我就可以听不到周围的那几条观众评论音轨~

    27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大!脑!在!燃!烧!时间的顺流和逆流都不稀奇,但把顺流逆流放在一起组成时间的咬合状态并利用之——这就是诺兰牛X的地方了。太多隐藏在细节中的魔鬼,就像一场信息量的核爆,想说剧本写得这么繁复究竟有没有必要?(我看电影不是为了爆炒脑花啊魂淡)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诺兰,但也是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上再赋新意、再造巅峰的一部。从来只有单讲时间逆转和时空穿越的,却从来没有在一个画面里把正向和逆向时间同时呈现的。它如《盗梦空间》的那个折叠城市,首尾完美张合,开头即结局。最后一场大战,将为IMAX观影带来前所未有、目瞪口呆的银幕体验。两男主的相遇,勘为一道恍如隔世的弧光,泪目。看完《信条》你会产生一个这样的念头:诺兰所有的作品,将以《信条》为中心,形成过去和未来的完美交互。它是一个圆点和轴心,也是导演对自己创作理念的终极倒放和正反打。(就不用担心评论剧透了,想剧透可能都无从下手…

    3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别去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真的被诺兰逼疯了,感觉智商完全下线。和他之前任何一部电影体验都不一样,不是简单玩技术或结构,你必须完全进入到逆世界的设定里,看他把扭转时空和悖论的东西在缜密逻辑和高速爆炸的信息组合后进一步复杂化。第一遍基本只能看看视觉奇观和故事脉络,待多刷后再尝试理清逻辑吧。

    32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罗素兄弟:不能让别人看真剧本防剧透。诺兰:人手一本啊!大甩卖啊!看懂算我输啊!

    33分钟前
    • 尔尔马
    • 力荐

    看别人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辣鸡编剧辣鸡导演全是漏洞。”看诺兰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不行不行我脑子都烧坏了等等我得再看一遍。”

    35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概念和结构压倒一切,诺兰这回是真的一根筋走到底了,用简单的核心设定编织出复杂精细的故事。遵循了谍战类型片的种种俗套,但动作戏和高潮场面却拍得没劲(尽管将倒放这个古老技术用到了极致),人物情感和性格转变在高速剪辑和繁复规则压迫之下自然也就荡然无存。唯有帕丁森的角色立住了,自知宿命却坚持逆行,很容易想到[终结者]和[降临]。时间悖论因果循环的核心也同质于[星际穿越]。对于评分,我比较纠结。一方面,谈到所谓“烧脑”,即需多刷才能完全“看懂”的电影,我更倾向于奥特曼[高斯福庄园](以写实而意味深长的人物关系、前史、对话与隐晦暗语为重心)和林奇[穆赫兰道](以梦境逻辑与真实可感的情绪氛围为核心)这两种类型,纯粹理工解谜性质的[信条]并不合我胃口,但在一个方面如此极端且尚有新意的电影,值得四星鼓励。(8.0/10)

    3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虽然没看懂但我绝对不能打三星

    42分钟前
    • ㅁㅁ
    • 推荐

    对尼尔来说他已经认识男主角很久了,但对男主角来说他才刚认识尼尔。对尼尔来说他们的友情已经走到了终点,但对男主角来说这是他们的友情的起点。尼尔在基辅歌剧院救了男主角一次,在自由港阻止他杀了另一个自己,最后又将他拉出了基地。不仅如此,等会儿他还要再次进入旋转门。这一次他进入旋转门的时候,看不到窗户另一边的自己走进旋转门,因为他这次必死无疑。但他还是进入了旋转门,帮男主角撬开了基地的门,并且为男主角挡了一枪,然后壮烈牺牲。尼尔来自未来,这也意味着现在尼尔还是一个小孩子,很可能就是凯瑟琳的儿子。他要先长大成人,长大后被男主角招募,进入旋转门,然后回到基辅歌剧院爆炸那天见到男主角。他独自在逆时间中生活几十年,然而才陪伴男主角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就要为他挡子弹而牺牲。而且结局早已注定,不能改变。

    4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荒谬之下你我在最美的时候相遇。正反双打拍的很妙,但毕竟是悖论,逻辑上无法自恰于是从头到尾都在突突突,文戏寡淡,女主那么多戏份比不过帕丁森的一个回眸。可能是今年院线商业片之光了。*乱世拜信条* A: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你见遇光时的好最:B

    4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你要真让我说最直观的感受:帕丁森他妈的帅疯了。最后一幕我竟然看出了一种《大话西游》结尾的感觉,《一生所爱》放这儿毫不违和

    51分钟前
    • 000
    • 推荐

    诺兰的信条,就像李安的双子杀手,亲手拍出自己导演最不好看的电影。一个纯粹用台词堆砌起来的故事,如果消音,观众能够得到的信息量几乎为零。这点在盗梦空间当年上映之后就一直被业界批评,看来诺兰是听都不想听,还把缺点放更大了。所谓的七国取景,全是些家门口就能找到的地方;所谓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看起来也像普通间谍事件般小打小闹。因为保密演员无法阅读完整剧本,以致许多人表演时只是单纯念台词,自己也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

    54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己自了估高也,众观了估高兰诺

    59分钟前
    • Evarnold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