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灰猎犬号

    灰猎犬号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20

    主演:汤姆·汉克斯,斯蒂芬·格拉汉姆,伊丽莎白·苏,迈克尔·本茨,罗布·摩根,大卫·马尔登那多,吉米·坦顿,马特·赫尔姆,汤姆·布里特尼,曼努埃尔·加西亚-鲁尔福,特拉维斯·普里兹比尔斯基,杰里米·丹尼尔·麦登,戴文·德鲁伊,特拉维斯·昆汀,威尔·普伦,乔什·维金斯,迈克尔·卡罗洛,凯莱布·J·塔格德,格雷森·拉塞尔,杰夫·阿德勒,戴夫·戴维斯,李·诺里斯,切特·汉克斯,卡尔·格洛斯曼,马修·祖克,B· 

    导演:亚伦·施耐德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国语|粤语

      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 娜娜1

    • HD中字

      救世主杰夫

    • HD中字

      幸存者2021

    • HD

      兽王

    • HD中字

      赤裸狂奔

    • HD中字

      PTU2机动部队

    • HD中字

      天佑之爱

     剧照

    灰猎犬号 剧照 NO.1灰猎犬号 剧照 NO.2灰猎犬号 剧照 NO.3灰猎犬号 剧照 NO.4灰猎犬号 剧照 NO.5灰猎犬号 剧照 NO.6灰猎犬号 剧照 NO.16灰猎犬号 剧照 NO.17灰猎犬号 剧照 NO.18灰猎犬号 剧照 NO.19灰猎犬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影片讲述二战初期,由37支盟军船只组成的护航舰队在欧内斯特·克劳斯(汤姆·汉克斯饰)舰长率领的一艘美国驱逐舰指挥下,穿越险恶的北大西洋,同时还要与德国U型潜艇狼群的周旋。

     长篇影评

     1 ) 战争片能吸引的,绝不只是所谓的军迷

    本文授权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转载并发表

    镇楼图,灰猎犬号中表现海葬的情节,这部片子里关于死亡着墨不多,这场海葬仪式是其中之一

    关于这部电影,好友谢里登大道写过一个很不错的影评,链接是这个,//movie.douban.com/review/12723543/,他在这里提到了许多装备和考证的细节,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我自己曾经纠结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一个电影的结局都已经知晓了,观众到底可以看什么“。这样的问题放在历史战争片里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历史上发生的战事结局都是注定的,这是一个无可避讳的剧透,既然如此,这样的电影看什么呢?可能有的军迷会执着于装备的考证,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里的那辆”虎式坦克“是多么的不真实。还有些军迷会在这样的战争片中找到宏大叙事的由头,借机抒发自己的感怀。老实说,我对这样的宏大叙事并不接受。在我看来过于注重宏大叙事是对个人感受的不尊重,更是对整个事件”质感“的破坏。

    那么战争片为什么还得以吸引人呢?在我看来,所谓的文学和戏剧,其本质都是冲突,而战争是冲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会面对同敌人的冲突,自己内心几种情绪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人性会得到很极致的体现——这才是战争片吸引人的原因。

    对于灰猎犬号这部电影来说,除了盟军和德军的冲突,以及驱逐舰官兵们内心的冲突之外,还应该再加上一个,那就是人和自然的冲突。整个电影里,北大西洋冬季恶劣的海况是所有故事发生的主旋律。电影中的取景想必也是考究的,始终处于慢慢地摇晃当中。在这样风高浪急的情况下,美国驱逐舰就算是发现了德国潜水艇的潜望镜也不能用127毫米火炮在远处开火,而只能等到潜水艇抵近。事实上,所有发生在北大西洋的战斗都必须考虑那里的”高海况“因素。这种海面不但折磨船舶设计师,也在折磨每一个参加战斗的人。当然,对于德军和盟军来说,猎杀潜航的故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但对二者而言,这其实都是九死一生的考验。

    对于德军而言,影片中出现的VIIC型潜水艇是相当写实的。这种潜水艇是二战中德军潜艇的主力,其水面航速可以达到十几节,但水下航速也只有六节左右。这样的水下航速不要说跟盟军动辄三十几节的驱逐舰赛跑了,就是追上商船队都非常费劲。所以,德军潜艇一般是要通过无线电监听和侦察确定盟军船队的航路,然后用狼群打埋伏。一般而言,狼群会选择在晚上攻击盟军的船队,此时受限于视界,盟军的护航船其实并不能很好地探测德军潜艇,而潜艇就可以乘此机会浮出水面,凭借着较快的水面航速对商船围追堵截了。这方面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是发生在1940年10月对SC-7商船队的伏击,德军的五艘潜艇在一晚上击沉了16艘盟军货船,己方无一损失。当然,这是建立在当时美国尚未参战,盟军护航力量非常薄弱的情况下。等美国参战之后,德国潜艇就很难再获得这样的好机会了。

    影片中浮出水面的VIIC型德军潜艇

    关于SC船队的惨剧,来自游戏“大西洋舰队”。事实上电影中HX-25船队是虚构的,其很多剧情要素综合了其他一些大西洋运输船队的命运

    但不管美国是否参战,德军潜艇有一点还是明白的,那就是永远不要去挑战护航驱逐舰。在影片中,作为反派的德军潜艇对灰猎犬号发动了勇猛的攻击。这在现实中其实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以VIIC型潜水艇为例,一次齐射最多是四枚鱼雷,在这之后就是漫长的重装填过程。所以,德军艇长第一次齐射要保证”收益最大化“,速度慢,装满了货物又没什么武装的商船才是最好的目标。

    1942年以后德军潜艇使用的G7eT3型鱼雷,鱼雷重量巨大,再装填十分不易,且成本高昂,所以德军艇长优先确保的是用鱼雷击沉商船

    至于驱逐舰,航速飞快,火力强大,那是潜艇的噩梦,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关于二战时期的德军潜艇,有一部很好的电影叫《从海底出击》(Das Boot),这部电影站在德军的视角讲述了二战潜艇兵的生活。在漫长枯燥的巡航之后,发现目标和攻击能带来短暂的兴奋,在此之后不管攻击成败,潜艇都要立刻下潜,躲避驱逐舰拉网巡查式的声纳搜寻和深水炸弹攻击。在这样的猫捉老鼠游戏中,潜艇完全是被动的,别无他法,只好期待驱逐舰赶紧远离。倘若运气不好,潜艇被发现了,等待的就是深水炸弹攻击,整艘潜艇上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绝无生还可能。

    被驱逐舰声纳锁定的潜水艇

    所以,电影里德军潜艇跟打了鸡血一样去挑战美军驱逐舰是一个艺术加工罢了,决没有艇长会蠢到这个地步。当然,这个场景里一处细节更加地艺术加工了,那就是德国潜艇通过无线电联系上美军驱逐舰。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德国海军和美国海军的无线电通信频率不同且对彼此保密,在实际中并不会发生”入侵对方无线电“的事情。现实中,倒是盟军破译了德军的恩尼格玛密码机,所以对德军潜艇的部署可以有更好的防范。除此之外,电影中盟军驱逐舰的火力和精准度也被适当下调,这也是为了剧情需要。实际上,VIIC型潜艇的壳体用40毫米博福斯火炮是可以贯穿的,没有哪个疯狂的潜艇艇长会蠢到浮上水面和驱逐舰对射。

    对于德国潜艇来说,猎杀潜航是一出非常危险的游戏,而且这样的游戏在1942年之后更加危险。整个战争期间,有四分之三的德国潜艇兵阵亡,足可以想见影片里煞是吓人的反派德国潜艇其实也举步维艰,并没有嚣张的资本。

    对盟军驱逐舰来说,猎杀潜航的任务同样不轻松。

    1942年上半年,盟军大西洋护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船只严重不足。这样一来,一个船队无论如何精心组织,一定会有漏洞出现的。而且,这部电影为了艺术化,将德军潜艇设定成一艘一艘前来送死的弱智形象,在实际中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所谓狼群战术,那就是协调一致在一个最有利的时间和地点发动攻击。这样的协同攻击会让盟军的护航舰顾此失彼,而袭击者也可以趁着混乱逃之夭夭。面对这样的情况,盟军护航军舰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每次横渡大西洋,几艘货轮被击沉都被当成是”正常情况“,这直到盟军建立了新的反潜组织和采取了新的反潜技术之后才有所改观,这已经是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的事情了。

    还是以SC-7船队为例,整个舰队的护航靠的是几艘连驱逐舰都不如的“小型护卫舰”Corvette,这样的小型护卫舰面对德军潜艇显得相当无力

    电影中的Dicky就是一艘这样的Corvette,以典型的花级小型护卫舰为例,这些船没有鱼雷,深水炸弹也就是有数的几颗,在这种情况下指望这些船去对抗德国潜艇实在是力不从心

    而且当时盟军驱逐舰反潜的最主要武器是声呐和深水炸弹。对于声呐来说,当驱逐舰和目标距离接近到500码的时候,反射的声波返回太快就会和刚发射的声波混在一起,到300码的时候就完全失效。也就是说在反潜舰接近潜艇的最后阶段其实探测不到潜艇,只能依靠失去接触前推算的潜艇位置和深度——电影的前半段,导演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去刻画驱逐舰猎杀一艘落单的德军艇,在最后时刻,驱逐舰的确和潜艇脱离接触了,只能靠猜。

    而当时,如果潜水艇在水面下,盟军驱逐舰能用的攻击武器就只有深水炸弹。深水炸弹设置在军舰尾部,只能向侧舷抛射或者从舰尾轨道上投掷,这就意味着军舰要驶到潜艇正上方才能开始攻击,深水炸弹投出后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下沉到设定深度上爆炸。 有经验的德国潜艇艇长会在驱逐舰接近的最后关头大幅度改变航向和航速,或者急速潜航。此时驱逐舰按事前判断的位置和深度投掷深弹的时候就会炸个空。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深水炸弹攻击

    影片开头猎杀德军潜艇的场面惊心动魄,但放在现实中看,那艘倒霉的德国潜艇艇长只能说是个新手。当时反潜效率不高,平均下来10次深弹攻击才能有1次击中目标。反潜是一种很需要耐心的猫捉老鼠游戏,驱逐舰投掷深水炸弹,然后低速观察是否有击沉迹象并等待声呐恢复工作后再次探测并发动攻击,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反潜攻击会持续十多个小时,投掷上百枚深弹——这都是建立在护航驱逐舰和深水炸弹数量充足,且无所事事的情况下,在影片中,就那么几艘驱逐舰护航船队等着护航前往英国,大家的燃料又非常紧张,这样的过程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直到英国人在1942年底将“刺猬弹”引入驱逐舰,盟军才有了第一种可以向前发射的反潜武器。电影设定的1942年2月,反潜还是只能靠深水炸弹。

    深水炸弹在驱逐舰后方爆炸的瞬间

    影片中德军的潜艇会使用诱饵来干扰盟军驱逐舰的声呐,这其中,Pillenwerfer投掷的是德国的声纳诱饵,这种诱饵从1942年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军潜艇使用。它由一个装满氢化钙的直径约10厘米的金属罐组成。。当与海水混合时,氢化钙会产生大量的氢,这些氢会从容器中冒出,从而产生虚假的声纳目标。不过,这样的声纳目标是静止的,而且就只是单纯的巨大声音而已。另一种稍加改进的声纳诱饵是Sieglinde,它可以模仿潜水艇在水下以6节速度前行时的声音,对盟军而言迷惑性更大。影片中,灰猎犬号和其他护航船就因为在这样的诱饵上浪费了大量的深水炸弹,从而导致在第二天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德军的声纳诱饵剖视图

    其实对于护航兵力严重不足的盟军来说,只要有一艘德国潜艇漏网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所以,整个北大西洋的航程看似漫长无聊,其实充满了杀机。电影里的镜头切换也制造了这种紧凑的感觉。的确,在海战中,没有太多的时间供人思考。而驱逐舰除了护航,还要负责联络和拯救的任务。所以在通过危险海域时,舰长是没有休息的可能。对于德军来说,他们看上去是猎手,但其实更加悲惨。盟军的船队有明确的目的地,而德军潜艇是要在一片广大的海域游猎,每次出航起码是十几周,他们要忍受无聊,食物不新鲜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状况,潜艇的条件也比驱逐舰恶劣许多。饶是如此,北大西洋航路对盟军和德军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所以双方硬着头皮也得在这条航路上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这部影片也很好地还原了小小的驱逐舰在北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中如一叶扁舟的脆弱。但是在舰内取景时,驱逐舰的内部空间还是被还原的太宽敞了。真正的驱逐舰内部空间要比电影里小得多。这也在表明真正的北大西洋护航战比电影里描述的残酷得多。

    在这样的杀戮场上,不管是舰长还是没一个小人物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生死考验。而人在这样的生词考验中表现出的种种,才是穿越历史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也是战争片吸引军迷之外观众的原因。灰猎犬号这部电影虽然经过删减只剩了一个半小时,但这点把握的非常好,所以,这注定是一部会让人讨论许久的战争片。毕竟啊,一个凡人被抛入这样时局和自然的漩涡当中,这样的设定本身就具备了强冲突的所有要素,这大约就是表现战争,尤其是海战的影片在娱乐至死,疫情横行的2020年还可以有不少观众的原因吧。

     2 ) 非常好看的海战电影

    看完电影以后,感慨这个电影很好看。全程无尿点,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整个故事就是从美军的视角,全程讲了美军船队在横渡大西洋,遭遇了传说中的德军U潜艇,在生死攸关之际,是汤姆船长挽救了所有的船员和大家一起护航的物资。全程我比较感慨的一点是,这可是80年前的舰艇,很多方面在现在看来都好先进,在当时的国人看来和美国的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会觉得绝望,啥时候能赶上美国,谁能想我们现在的海军也可以和美国海军一样平起平坐呢!历史变化太快!

     3 ) 除了海战,其他都是点到为止

    ATV上看了,确实很写实。片子的目标似乎很明确,就是还原当时海战——护航舰队和U型潜艇作战的真实场景,最多也就是从船长这个微观视角展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许多的场景应该说是浓缩了大西洋护航海战的真实片段,比较有意思的是多次出现友军火力误伤的桥段,有一次是子弹在海面上反弹起来,集中舰桥。真的是非常非常真实了。汉克斯扮演的新手舰长,要克服许多战斗以外的困难,比如身体条件不如年轻人,冰雨交加的寒冷天气,水手们的不够信任等等。海战和船长的表现是非常出彩的地方。人物方面其他让人有些印象的是负责情报分析的副舰长和业务精湛的声纳兵。最后胜利归航、商船感谢舰队的喜悦也被压平,不过也可以理解,虽然有胜果,但是损失也很惨重,不能说是获得了多大的胜利。

    个人最喜欢的桥段是一方面水手回报被袭商船有幸存者在海面是否营救,另一方水手报告友舰请求支援,舰长面临多个都很紧急、都不是那么友好的选项,面对一张张等待舰长命令的脸庞,舰长稍微犹豫,很快做出先救人,再回撤增援的决定。这时候的舰长本人也获得了成长。

    其他方面,比如硬塞进去一段舰长的爱情故事(似乎只是为了有一个女性的形象),兢兢业业为舰长准备餐食却在袭击中不幸丧生的伙食管理员(由于脸盲,都不太确定是不是那位),被救起来的商队船员(只出现在台词中),还有敌人,只拍了潜艇的行动、在无线电里挑衅的声音,完全没有出现任何个体的德军的形象。这些都拍的中规中矩,惜“胶卷”如金。

    总之,可以想像受技术条件限制,当时的(甚至现在的)海战确实很难,可能也缺乏观赏性,拍成现在这样已经很难得。就是除了海战,其他点都是点到为止,人性的反思方面,从宏大程度和深度都不及汉克斯其他二战片,可能重点不在此吧。

     4 ) #我是好牧人---灰猎犬号 Greyhound观后 #

    周末又是一个雨天。午睡后翻翻手机,看到有人推荐这部电影,二战,苹果技术,汤姆汉克斯,这几个元素已经够了,于是找来,投影看了一遍。

    故事很简单,记叙了二战期间,美军驱逐舰掩护商船横渡大西洋支援英国的故事。汤姆汉克斯扮演驱逐舰的舰长,也是这次行动的总负责人,几经艰难,不辱使命。

    我是二战迷,但对舰船武器什么的并不在行,所以对场面不能够赏析更多,简单总结,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全程无尿点---片长只有91分钟,不上厕所也不是什么大事,一笑。

    但是作为一个基督徒,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东西可以分享。

    首先我注意到这本书改变自小说好牧人,Bing了一下(百度没搜到,顺便鄙视),原来是CS Fosterer远在1955年的著作。这个书名反映了那时美国浓厚的正统宗教色彩。

    因为任何一个基督徒都知道好牧人指的是谁。耶稣基督在福音书里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圣经约翰福音10:11)

    同时,耶稣基督在死里复活以后三次嘱咐彼得你牧养我的羊(见圣经约翰福音第21章),所以,教会的领袖(长老,牧师等)也被称为“牧人”。

    汤姆汉克斯扮演的舰长就是一个牧人的角色。他要把他的羊群(编队)带到英国去,他要战胜凶残而且阴魂不散的狼(德国人)。

    他无愧于好牧人这个称号,因为:

    第一,他有着坚定的信仰。他任务的开始,就是祷告,影片给了特写镜头:他房间里贴着圣经希伯来书13章著名的经文:“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这节经文,在片尾,他完成任务,祷告感谢后躺下睡觉时再次出现,首尾呼应。这是他成功的保障,是他力量的泉源。

    影片多次出现他准备吃饭但没有吃成的桥段,尽管每次饭没有吃上,他都做了谢饭的祷告,而且他在喃喃自语时,也往往念出圣经的话语。

    第二,他的警醒与镇定。他几乎没有睡觉,一直保持临战的状态。而且无论什么情况下(深水炸弹耗尽,雷达暂时失灵,四处寻求他去救援的商船),他都没有失态,都是表示理解,感谢和尊重,并立刻付诸行动。这和传统的好莱坞英雄的形象并不相同。

    第三,他的专业(知识上的装备)。首战告捷,靠的全部是他的能力,一战就获得了所有人的信任。在几次危机出现的时候,他都是立刻做出精准的反应,让自己的战舰化险为夷。躲避两颗交叉的鱼雷,都是毫发之间。

    回头看这三点,岂不是对一个教会牧者的要求吗?坚定的信仰,警醒的心态,良好的装备。

    电影里海葬的那一段也很感人,舰长在葬礼上的祷告,简明准确的说出基督徒的生死观,说出了基督徒复活与永生的盼望,不知道这一段在国内引进时会不会删掉。

    最后,说个花絮,影片开头,两个打架的水手在舰长那里,还没来得及多说什么,敌情就来了,舰长去应对的时候,旁边的军官对他俩说“count your blessings”,意思是说,你俩躲过了受罚。这句话对基督徒来讲,也是非常熟悉的:数算神的恩典,就是这么表达的。

    Count your blessing. Be a good shepherd.

     5 ) 《灰猎犬号》预告片解读:军事、历史和明星们

    预告片表明,电影聚焦二战时代的大西洋海战,回到德国潜艇“狼群”作战,与盟国海军护航舰队激战的时代。

    电影的剧本源自作家福里斯特的小说《好牧羊犬》,讲述首次参加大西洋海战的美军灰猎犬号驱逐舰欧内斯特·克劳斯(汤姆·汉克斯饰)作为护航舰队的领头舰,为保护37艘船组成的盟国船队,与德军潜艇“狼群”斗智斗勇的故事。

    汤姆·汉克斯曾塑造过各种令人印象时刻的角色,最著名的莫过于《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不过在军迷心中,他的形象多半是《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米勒上尉。经典战争片的主角再次出演二战片,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预告片里,德国潜艇与驱逐舰打得有来有回,甚至还上浮出水面,与护航舰艇展开炮战。在大众印象中,二战时代的潜水艇遇到驱逐舰,多半是一面紧急下潜,一面躲避深水炸弹,如此“拼刺刀”式的海战有吗?

    海上“拼刺刀”?

    这个真的有。

    “拼刺刀”式海战

    首先,潜艇反杀驱逐舰的战例在二战时代是存在的。

    比如,美国海军的鲻鱼号(SS-257)曾击沉了4艘日本驱逐舰。

    1944年4月13日在820米的近距离发射了一枚鱼雷,击沉的日本海军的雷号驱逐舰。

    同一年6月6日,对日本的水无月号驱逐舰发射了3发鱼雷,2发命中,目标沉没。

    次日,抢先发现日本驱逐舰早波号,在600米内3发鱼雷齐射,其中一发命中弹药库,目标的弹药殉爆,沉没。

    6月9日,在900米的距离对谷风号驱逐舰来了个4发鱼雷齐射,目标剧烈爆炸后沉没。

    至于像预告片里那样,德国潜艇与美国驱逐舰来个“拼刺刀”的战例,也是有的。

    1943年11月1日,美国驱逐舰博里号发现了德国潜艇U-405,起初U-405下潜规避,遭到深水炸弹攻击后居然上浮出水面,艇员操纵潜艇上的唯一一门88毫米甲板炮和其它小口径高射炮朝着博里号开火,双方水兵甚至抄起轻武器对射。最后,虽然博里号通过撞击和近距离枪炮射击打得U-405严重受损,全员阵亡,但是自己也阵亡3个军官和27个水兵,未能俘获U-405,自身也受损严重,只好弃舰,把全体官兵转移到美军的其它军舰上。

    二战日军也有数艘潜艇曾在与驱逐舰的交战中上浮,与对方进行炮战,不过就没有U-405这样的运气了,连重创对手都没有做到,结局是全部被击沉。

    至于预告片里提到1942年,37艘船的船队,护航舰艇与潜艇展开炮战,那么历史上最接近的一次交战是1942年8月5-10日SC94船队遭遇的德军“狼群”。

    …………

    在交战中,加拿大驱逐舰阿西尼博因号抢先发现了水面上的U-210,用主炮打坏了对方的燃料压载箱,迫使U-210无法下沉,并高速冲过去,谁知U-210驶入浓雾躲避,并故意放慢速度,等阿西尼博因号冲过了头,用甲板炮对其猛烈开火,打死1人,打伤13人。阿西尼博因号立即反应过来,重新拉开距离进行炮战。U-210此时修好了燃料压载箱,紧急下潜,被深水炸弹命中。部分艇员弃船逃生被俘,潜艇沉没。

    这个情节和预告片里主角说我们首开战果有点像。

    …………

    英国海军的石竹号驱逐舰用深水炸弹迫使U-379上浮,随后用探照灯锁定了对方,同时舰炮开火,打得对方抬不起头来,最终将其击沉。

    …………

    德军宣传击沉84000吨运输船,实际是53421吨,共11艘船。3艘U艇换11艘。

    考虑到电影不是直接复原战史,而是从小说改编的,估计情节还有很多改动。

    道具如何?

    预告片里的镜头有限,不过有些设定值得一看。

    电影看来主角就是美国海军了,而SC94舰队之战中,护航舰队是英国和加拿大海军。不过美国人又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U-571》就是把英国海军的光荣战绩安在了自己头上。

    主角指挥的驱逐舰有个全景,很明显是弗莱彻级驱逐舰,从时间上来说,首艘弗莱彻级于1942年6月4日建成,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像弗莱彻级这样的新式驱逐舰基本被派到了太平洋战场去对付日军,哪里轮到大西洋海战战场?

    考虑到当时护航舰队大多使用的是C级、花级这样的陈旧驱逐舰,还有更小的舰艇与U艇作战,不知道这个道具设定是褒扬还是高级黑了。

    当然,剧组这么做可能是有现实原因:

    …………

    预告片里上浮的德国U艇有好几艘,舰桥上的徽记各不相同,其中3艘的特写较长,分别是红色铁十字中央一个戴山地军帽的骷髅、德国黑鹰中间一个纳粹标志,还有一个似乎是狼头。

    这和被击沉的U艇的标志截然不同,U-210的标志是龙虾,U-379的标志为马蹄铁、而U-335是画着十字的黑色盾牌。

    而根据历史记录,德国U艇也不会采用如此的徽记。

    首先,很多U艇是没有特色徽记的。至于有徽记的U艇,一般来说分为这么几类:

    ……

    影片里那种富有纳粹色彩的徽记,哪怕是狼头标记,都是没有的。

    另外,预告片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信息:

    预告片里高频出现了一个演员斯蒂芬·格拉汉姆,他出演过《兄弟连》,这部经典电视剧与《拯救大兵瑞恩》是同一个导演斯皮尔伯格,题材相近,口碑也很高。

    斯蒂芬·格拉汉姆最著名的角色是《大西洋帝国》的阿尔·卡彭,美国20年代的芝加哥黑社会头目,不过,军迷应该知道他曾在《兄弟连》扮演E连士官迈伦·麦克·兰尼,因反对第一人连长索伯被降职,在诺曼底跳伞里与利普顿一组从侧翼攻击德军炮兵阵地,戏份不是很突出,所以很多网友对他有印象,却想不起他在兄弟连里扮演谁。

    右边这位就是

    预告片最后的字幕里表明,制作人中有中国人,分别是原中影董事长韩三平和前阿里电影高管张强,不知道和美国剧组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如果能借此机会学习美国擅长的道具、特效和制片流程的先进之处的话就好了。

    本文完整版发表在我的公众号 装甲参谋部上,欢迎关注后阅读

     6 ) 压迫感,如同大西洋的巨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历史题材片,不必多说了吧?实践紧凑,一个半小时把故事讲完。但是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了极致。船长从守夜上岗的第一刻,神经就再没有松驰过,实践对于他来说,又快又漫长。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都没时间好好吃一顿像样的饭,在这飞快驶过的时间海洋里,每一秒都需要他精准的,不容迟疑的判断,才能躲过鱼雷,躲过袭击。我大概只能体会他长时间不得停歇,提着精神指挥布阵的百分之一的疲累。在他的船上可是百条生命,他守护着的是盟军的补给。

    责任,沉甸甸的责任,又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普通士兵眼里,船长就是他们的英雄,就是他们的一切。士兵,只需要按照命令做事。船长,需要决策。果真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放在这个世界上的哪个角落都适用。还有,就是对于和平的终极向往追求。为什么要打仗呢?为什么要互相残杀?这大概也是每一部战争电影都深藏着的一点,想要通过种种残忍的镜头去激发观众们的思考。

    最后,感慨于汤姆汉克斯的表演,一如既往,没有失望。

     7 ) 横穿大西洋

    2022.05.24

    一代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想想都让人嘘唏。大西洋中部是美国护航飞机最大护航半径,超出了护航范围,只能依靠护航舰队单挑德国潜艇的群狼攻击,因此是美国商船最容易受德国U型潜艇攻击的地方,被称为“黑暗海沟”。舰队有37艘运兵船和补给舰,4艘轻型军舰护航,为首的是“灰犬号”厄尼任护航舰队总指挥。

    厄尼向女友伊薇求婚未果,原因是因为世界已经疯狂了。看来动荡的世界可以成为结婚的理由,也可以成为拒婚的理由,都那么冠冕堂皇、义正言辞,又都是借口和托辞。其实真实的原因还是不够爱,没信心。事业得意往往情场失意。不过厄尼的临别赠言倒是很感人“我会永远寻找你的,伊薇,无论我在哪里,即使我远在千里之外,我都希望能在转角处遇见你,因为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受。”

    进入“黑暗海沟三天平安无事,还有五十个小时就有英国空军接应护航了。这个时候发现了德国潜艇。潜艇下潜至海面以下,雷达信号消失,这时只能依靠声纳来侦测,而声纳是要配合一定的舰艇航行速度才能监听到信号,因此声纳搜索时,舰艇将不能全速或者开的太快。

    海面舰艇追踪水下潜艇几乎相当于捉迷藏,声纳的距离有限,因此还是靠指挥官的准确判断,尤其是对于有任务的潜艇来说,万变不离其中,只要盯住它的目标,终会狭路相逢。判断是否击中或击沉潜艇,要看海面是否出现油污和潜艇残骸。

    一次发现六个目标,这是德国潜艇在使用群狼战术的迹象,当然德国潜艇要等到天黑,这样美国护卫舰才发现不了他们。不过潜艇在海下的速度是跟不上海面船只的,所以它要不时的浮出水面换气和追赶船队。天色黑了下来,德国潜艇发起了进攻,美军四艘护卫舰有点捉襟见肘,手忙脚乱,顾头顾不上腚了。

    又有一艘油轮被潜艇击中,起火爆炸,这时候美军才发现德国人发明了一种叫“皮仑沃弗”的东西,翻译过来就是“药片投掷器,通俗的说就是一个冰箱那么大的机械诱饵,它会像泡腾片一样向外喷气,误导美军投掷深水炸弹。说话间又有一艘美国补给舰被鱼雷击中起火。

    一夜损失五艘舰船,受损两艘,210人死亡,23人幸存。要命的是深水炸弹只剩下六颗了,该死的“皮仑沃弗”,炸它就浪费了32颗。“机警如蛇,纯洁如鸽”,厄尼舰长嘴里突然冒出这句话,不知道是夸谁的。护航这活累坏了厄尼舰长,他要穿过舰桥不断的跑来跑去的亲自左右查看,累的他脚上磨出来鲜血,不得不换上了拖鞋。

    英国驱逐舰被鱼雷击中,拖航了一段路程后不得不弃舰。这让厄尼舰长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偏偏这个时候自称德国灰狼号潜艇又窃入美军灰犬号通信,各种羞辱挑衅,厄尼一概选择置之不理。距离和英国飞机会和地点还有两个小时,雷达发现了两艘德国潜艇,这个时候,护航编队剩下的三艘舰艇都差不多弹尽粮绝,没有深水炸弹了。

    没有想到,德国灰狼号潜艇升上海面和美国舰艇硬杠起来,连续躲过两枚鱼雷攻击后,厄尼舰长命令灰犬号所有舰炮一起向德国潜艇射击,海面上潜艇和护卫舰比舰炮只有招架之功,绝无还手之力,很快潜艇中弹起火,沉入大海。灰犬号还没有回过神来,另一艘德国潜艇直奔灰犬号而来,这是要拼命不活了的架势。

    危机时刻,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及时赶到,飞机打潜艇那是“小菜一碟,厄尼舰长命令舰炮指引目标,英国飞机准确的投下两颗炸弹,击沉德国潜艇,灰犬号上一片欢腾。

    灰犬号完成了护航任务,当经过运兵船时,获得了满船官兵的欢呼,还有比这让人更欣慰的吗?厄尼舰长情绪激动留下了眼泪。回到自己的房间,脱下沾满血迹的拖鞋,厄尼一头倒在床上陷入沉睡中,他已经50个小时没有合眼了。

    这次船队横穿大西洋有7艘舰船被击沉,2艘击伤。在二战整个大西洋之战中,有超过3500艘舰船,及其几百万货物被炸沉,72200人永远离开人世。

     短评

    看似紧凑动人心魄,实则老套文化意识输出。

    6分钟前
    • 100kg的娇躯
    • 还行

    还好只有90分钟。

    9分钟前
    • 还行

    apple tv自带中文字幕,为啥还要边看边翻?官翻不香么?一群人天天喊着支持正版,这时候又开始盗版资源走一波了?

    14分钟前
    • 风雨无惧的逗比
    • 推荐

    很难得,几乎把所有篇幅都集中在海战的呈现上,导演宏观能力很强,把这么单薄的驱逐舰与潜艇的大战,拍出来了牧羊犬抵抗群狼的效果。细节方面干货满满,从雷达声呐到地图定位、躲避鱼雷、深水炸弹,最后军舰潜艇对轰+反潜机联合作战,一套操作配合北大西洋的狂风怪浪和汉克斯的表演,达成技术流+气氛渲染+情绪调动三者合一,观感很棒。可惜不是电影院,巨幕效果八成会晕船

    1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不愧是非专业人员写的剧本,剧情极其平淡……

    20分钟前
    • 亿万露电
    • 还行

    《U-571》的21世纪姐妹篇,《菲利普船长》二战版,非常值得一看的战争娱乐片。故事的切口极小,场面也相当集中,事件为主、人物为辅展现50多小时内美国驱逐舰和德国潜艇的连场对决,90分钟的电影几乎是从头紧张到尾,算得上是好莱坞战争片中比较少有的表现形式,过瘾。

    2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五千万成本,很可能是2020年最后的院线“大片”,知足吧兄弟们,顶我上去的都是在这最艰难的疫情期间和电影患难与共的战友与兄弟!

    25分钟前
    • 凯奇
    • 力荐

    《菲利普船长》后汉克斯再“出海”,依旧稳得不像话,他大概是唯一适合演遍所有Captain角色的演员。

    29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可以,主旋律电影是这么拍的,少一些国家角度立场,多一些人情冷暖关怀,导演和汤姆·汉克斯也很懂得制造泪点,只要把镜头多对准那些舰艇士兵们的脸,他们看向舰长时那慌张的、祈求希望的神情,就能让很多人产生同理之心。

    34分钟前
    • 雲外憧憬
    • 推荐

    五寸砲和四釐米砲擊中潛艇都屬於小概率事件,深水炸彈儲備告罄後標準應對程序就是呼叫駐紮格林蘭的驅逐艦隊來接班而不是讓油料都不足的驅逐艦和驅淺快艇唱空城計。最後,你讓德國潛艇依次浮出水面展示艇徽算什麼意思,這是披二戰皮的超級英雄片麽?

    35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紧张刺激,一气呵成,虽然依旧是汤姆·汉克斯式的英雄主义电影,但在这场壮烈的争斗中,又能瞥见一个舰长的智慧、责任、荣耀和信仰。只是可惜,为影院而生的片子,只能在电脑上和观众见面。

    38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推荐

    故事情节未免太紧凑了一点,关注点全集中在,饭吃上了吗?

    41分钟前
    • 曾良君
    • 还行

    空海联手干掉海狼,船长如释重负出舱仰望胜利盘旋的己方战机……此时看下时长,才不过74分钟!也就低成本B级片的篇幅,可讲述的却是惊心动魄护航海战大阵仗!说明什么?影片本身存在结构问题:题材锁定护航反潜驱逐舰封闭空间,可主旋律定位所限又不许此次战事涉及封闭场所最善表现又最易撑开时长的内部矛盾,别指望会有草莓事件突发叛舰暗潮涌动。一片和谐之中,除船长以外的其他船员全都失去了角塑空间,影片几乎变成汉克斯的独角戏,从萨利机长到胜利船长。如此一来,这电影没法不短,首次护航穿越大西洋就击沉四艘德潜让总部直呼不可思议的丰功伟业也只能感觉意犹未至匆匆收场……顺便建议,语感节奏上似乎应该多加一字翻成——灰色猎犬号……汉克斯电影主流之中夹藏暗刃: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039483739

    42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我仍是怀念20年前第一次看《拯救大兵瑞恩》时米勒上尉面对虎式坦克单枪对抗的片段

    4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从头到尾都能感受到那种紧张和压迫感,尤其是水手们一遍遍的复述命令,但是真的很干,没有一丝一毫的人物刻画,就算是舰长也非常单薄,而最重的性格展开却放在圣经和祈祷上,感觉像传教片。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打掉德军n艘潜艇,真实的海战应该不是这么打的吧?剧本原来是Tom Hanks自己写的!一群小兵中发现好几个熟脸,Lee Norris出现好几次,Devin Druid露脸两秒钟,Will Pullen也串了一个角色!

    48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较差

    剪辑、音响都很棒,加之老戏骨压轴,所以紧张氛围营造得很好。虽然故事有些简单,视点略显单一,这个成本下能拍成这样算不错了。

    5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7分。作为战争大片,这个片长还挺少见的。不过,放在网络上放倒是正好。基本全是干货,从头打到尾,期间几场对战戏拍得还是非常紧张刺激的。或者,也是片长限制,整部片子有点太顺了,基本就是一路下来的。

    5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汤姆·汉克斯把士兵、上尉、列车长、船长、舰长、机长、宇航员、狱警、FBI、工程师、符号专家、报社编辑、律师、制片人、玩具、汽车……全都演了个遍,人生圆满了。

    59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要是《从海底出击》10分,这幼稚的烂美国片最多4分。打仗就好好打仗,又是圣经,又是犹豫,又要在世界的拐角遇到相好的。。。。

    1小时前
    • 魏晓波
    • 还行

    用悬疑片的方式来呈现一出舰与潜艇的海战。3.5

    1小时前
    • 方枪枪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