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奇葩说第五季

    奇葩说第五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8

    主演:马东,蔡康永,高晓松,李诞,薛兆丰,肖骁,马薇薇,黄执中,邱晨 

    导演:李梦颖,花子卉 

    猜你喜欢

     剧照

    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1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2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3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4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5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6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16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17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18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19奇葩说第五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奇葩说》是一档由爱奇艺出品,米未制作的说话达人秀节目。节目将于2018年9月21日起每周五、六晚20:00在爱奇艺播出。本季节目由马东担任主持人,高晓松、蔡康永、李诞、薛兆丰担任导师。本季将集结华人世界最勇敢的60位新⽣生表达者,前四季的老奇葩也将和新奇葩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优秀奇葩组成四大战队,激烈角逐中国最强说话战队,《奇葩说》前四季奇葩之王马薇薇、黄执中、肖骁、邱晨将担任四大战队教练。《奇葩说》第五季将进行一次从形式到内容的“颠覆性”升级,彻底打破过往的棚内单一场景, 延续“辩论”主节目形式的同时还会引入“24小时台前幕后全记录”的真人秀机制。

     长篇影评

     1 ) 《奇葩说》教我的事:写评论得裸着

    攥紧的沙都要漏掉的。

    “被肖骁打动”,火速成了当天《奇葩说》上热搜的话题之一。

    据我观察,最高在14位

    甚至高晓松当场说,毛不易可以为他写首歌

    他说了什么呢?

    他说不要按。

    他说你们每个人都有那个按钮。

    《奇葩说》的观众都在按那个按钮投票。

    支持正方或反方,支持率随着辩论进行,此起彼落

    而马东老师说了,你们不要盯着那个分数牌,心里满是把那个分数扳回来。

    你随着分数走势不断调整自己,去找到观众最吃的那一套,最后弄丢了自己。

    老板有那个按钮,朋友有那个按钮,爱人有那个按钮

    人类世界从浪漫多彩到机械单一,降格、沦落,大概就从一切可以量化开始。

    肖骁所说的,其实在这场《奇葩说》的前半部分,沈玉琳已经有类似表达。

    沈玉琳怎么说呢?

    他引入了测不准原理

    这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概念。放在这个情境下,最有意义的一点是:

    测量行为本身,不可避免地会扰乱测量对象。

    即因为知道要给爱情打分了,爱情鸟有意无意地开始搔首弄姿了。

    你知道老板要来视察评比了,身板也不自觉坐直嘛。老板永远不可能知道他不在的时候,你瘫成一滩烂泥。

    但是热搜是“被肖骁打动”,而非“被沈玉琳打动”。

    同样写个热点,有人阅读量10,有人阅读量10万+。心塞不过如此。

    原因也很简单,话术不同。

    肖骁在这里,扒了自己,知行合一。

    他没有用量子力学的术语,而是举自己的例子。

    《奇葩说》四季,许多人都说前三季BB King实至名归,唯独肖骁不是。

    在《吐槽大会》上,张绍刚这么吐槽:

    得知肖骁得了《奇葩说》第四季的冠军,哇,《奇葩说》的节目质量终于下来了!

    人们有这种议论,是因为肖骁擅长综艺中最重要的段子,而非辩论中最重要的逻辑。

    姐妹颜如晶说:

    怎么当上的BB King哈哈哈哈哈哈???

    你的塑料姐妹花已上线

    但是第五季开始,人们发现肖骁这个小妖精变了。

    花希说,他开始以理服人了???

    他自己说,《奇葩说》的节目定位,要求我做马薇薇

    马薇薇代表传统辩论中对严密的极高要求。

    他说我开始被“按钮”所左右。

    为了观众的票数、分数,“我成了《奇葩说》最虚伪的一个人”。

    “我一直觉得跟我最像的就是马剑越。但我发现当我只做马剑越,我赢不了。”

    “好啊,那我逼我自己,我要进步,我要变成马薇薇。”

    “所以我赢了啊,所以我拿了第四季的BB King。”

    “为了赢,为了让你们为我按下那个按钮,我在改变我自己。”

    说得全场鼓掌,潸然泪下。

    你一直以为照着观众或读者的喜好去改变自己,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其实,最有效的,是不管不顾,扒开最真实的你自己。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最厉害的一幕,就是麦瑟尔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扒开了自己的衣服。

    Boom!

    丈夫出轨,婚姻破裂,她穿着睡衣,喝得醉醺醺,站到小酒馆的脱口秀舞台上,放弃一切贵妇的伪装,喋喋不休自嘲着自己失败的婚姻。

    我保养得这么好啊,谁不会为了这对奶子早回家呢?

    她在这一刻赤身裸体,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也是心理意义上的。

    极端绝望之下,她给大家看,新鲜的伤口,还汩汩流着血呢。

    看啊,这是个弃妇,看啊,她为守住老公永恒的爱做了这么多,看啊,她要这胸脯二两有何用。

    结果大家都笑了,都鼓掌了。丈夫在脱口秀舞台上努力了那么多年,也没获得她这一夜这么多掌声。

    啪啪啪啪啪啪啪

    你们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那个人好好笑啊。

    她曾经在丈夫登台时,帮忙计算哪个段子观众笑了多久。

    也是用那量化的分数,谋划调整着进一步的行动。

    到头来都不如把自己的伤口扒得干干净净。

    一脱成名,原来是这个意思。

    再举个例子。

    主编不准我们写[悲伤逆流成河]。

    我觉着有点可惜,现成的热点耶。但是行叭。

    然后我发现他在自个儿的公众号上偷摸写了。

    好气哦。我气势汹汹点进去准备留个言,说不定还能顺便得罪主编,被开除拿一笔遣散费。

    却发现最后他写了这么一段话:

    我一肚子气顿时都化成了姨母心。

    主编都把自己扒成这样了,我还计较他偷摸写热点?

    这就是赤身裸体表达自己的力量。

    其实,任何有效的表达最终都是扒开自己。其余都是装腔作势。

    就算你是演一辈子戏叭,按体验派的说法,就是演,也必须从自我出发,像角色一样活着。

    如果这个角色和自己相差太远,就不要演。

    演员好像换了很多张脸,但其实都是从自己的灵魂中掏出一部分。

    不可能因为这种角色受欢迎,而演员本身毫无代入感,硬要演。

    事实上,很多导演也有习惯,在现场根据演员状态改剧本。

    比如是枝裕和拍[小偷家族],先拍海滩戏

    剧本和演员各自调整,再确定接下来全片人物的亲疏远近。

    更生动的例子可能是周冬雨。

    你姜找到了一条2013年《宫锁沉香》的评论:

    不太友好

    盆友们不要责怪这位网友,毕竟后面还有550条赞呢。他不是一个人。

    随便看一张周冬雨这部剧剧照下的评论,也比这惨烈的多。

    设想,我穿越到2013年,捂住这位网友的嘴,告诉他2016年周冬雨就是金马影后啦。

    我可能就被关到疯人院了。

    但作为我们2018年代的人,都知道,周冬雨是有演技的。那当时是中了什么邪呢?

    一句话:小黄鸭的灵魂里,怎么掏得出安静的美少女呢?

    不是没演技,而是没掏出自己

    [七月与安生]当然就不一样了。

    她把自己大大咧咧的那部分放进去,把小黄鸭的那面放进去。周冬雨是安生,安生是周冬雨。

    掏心掏肺的小黄鸭向你露出了影后般的微笑

    写评论同样如此:为阅读量睡不着觉,为阅读量艹人设。

    然后发现大众口味太难以琢磨。

    刚攒钱买了大地色眼影,你们又流行桃花妆了。

    一盒眼影好几百,我码字挣个钱很不容易的。你们能不能海枯石烂至死不渝一点啊?

    以上都是胡说八道的,其实都是我的错。

    我从《奇葩说》里这段到底学到了什么表达的艺术呢?

    无非是让阅读量为代表的一切分数滚蛋吧。

    关心则乱。攥紧的沙都要漏掉的。

    不如敞开自己,放松身心,看电影,写评论。

    脱!

    -

    文: 姜不停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2 ) 当奇葩不再奇葩,说还能不能好好说——奇葩说观赏指南

    《奇葩说 第五季》很快就要进入尾声了,来说说这个陪伴了我五年的节目。

    这一季开播的时候,傅首尔和董婧的事频频上热搜,也推升了节目的关注度。

    作为一个老粉,我的内心是悲凉的。

    这就好像你的idol明明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力派,却让人感觉非要借助绯闻、作秀和口舌之争博取关注一样——什么时候,奇葩说这样一个以内容取胜的网综IP,需要这些“身外之物”了。

    第五季就在这样一种喧闹的氛围中,鸣锣开战了。于是,死忠粉亲眼见证了TA的高开低走,从第一季的9.1分,跌落到现在的7.1分。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让我分析评价下滑的原因,我觉得来自于以下几点:

    1、先锋属性:奇葩之所以是奇葩,代表的是少数、小众和不落俗套。奇葩说最早的先锋性就是代表少数派发声,与主流价值观点形成对抗与冲击,来达成多元性。它是少数派的自留地,也是唯一能让直男艾力沦为弱势群体的地方。就像我在自己的另一篇文《假如我们是生活里的少数派,该如何选择》里写的:“我们都可能在某个维度上沦为少数派,而这世上,从来都存在多数派对少数派的倾轧”——这种倾轧才是共鸣的终极来源。而第五季恰恰丢掉了这一先锋内核,让表达空缺了些许真诚。

    2、辩论导向:当年说的最多的那句——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在这一季确实有了印证。这一季奇葩说请来了很多职业辩手,越来越认真,也越来越煞有介事了,但职业辩手与奇葩说内核属性之间的融合还未到达一个相对契合的程度。

    3、赛制安排:每一季奇葩说,都会赚取观众大把的眼泪,这是因为很多辩题,很多发言,让人有共鸣,直击人心。这一季我们依然看到了很多眼泪,但很多时候不是共鸣,只是自high。选手们越来越多地为胜负哭,为得失哭,而少了纯粹表达的快乐。

    4、新人辩手:肖骁在李思恒走的时候就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们回想第一季奇葩说的时候,每一个奇葩的海选过程都有播出,那时候更像是一个养成类游戏,即使选手不那么强,观众依然能够从一点点的了解中,发觉选手在辩论以外的特质。而第五季的选手一上来就互撕开杠,像进入了斗兽场,与老奇葩同台混战,这种对场感的陌生甚至比实力更会影响临场的发挥。

    5、辩题选择:爱情是时间和空间维度下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是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两难选择。但围绕爱情的选题,也需要给辩论者留下充足的探讨空间,本季诸如:《结婚前,我让伴侣在TA的房本上加我的名字,有错吗?》、《恋爱中有其他追求者, 要不要告诉另一半?》、《恋人向你隐瞒自己富有or贫穷的背景哪个更不能接受》等辩题,在个人看来,辩论的角度有,但缺乏辩论的营养,这也是让部分新奇葩表现失常和尴尬的一项原因——毕竟不是所有辩手都那么经验老到,可以从逼仄的夹缝里杀出血路来。

    图片来自网络

    那些年,如果说,生活有别处,奇葩说就是别处。

    而第五季的奇葩说,好像让人看到了一个孩子慢慢长大,终于走到了成人世界。他变强大了,但他也变得无比疲惫,就好像面对着生活的我们自己。

    于是,奇葩说变成了生活本身,我们无法再在这处“自留地”里,找到自己。

    当然,作为死忠粉,我无意唱衰并仍然坚信,奇葩说是目前大陆将寓教于乐做得最好的网综。

    我们喜欢看奇葩说,真的是看选手们唾沫横飞、巧舌如簧?或许是,但我想不全是。如果仅仅只有这些,我觉得丢掉了奇葩说的精髓。

    我从奇葩说里看到了这些:

    图片来自网络

    1、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拿完第一季奇葩说BB KING后,我觉得马薇薇走上了人生巅峰,她在当时整季的表现是那么自信、从容,金句频出、气势如虹。她用上佳的表现告别第一段婚姻后的生活,并完成了一名职业辩手向公众人物的华丽转身,并在第二季奇葩说里,收获了与周玄毅的爱情。

    那时候我想,能在辩论场上把很多道理想明白、讲透彻的人,生活里不成为人生赢家的几率很低吧。

    如果这是一部小说,到了第二季就终结的话,我觉得这样的观点会一直持续下去。然而,第五季,马薇薇回来了,原先聪敏、睿智、霸气的马薇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赛场上有如神游的选手,而她也失去了与周玄毅的感情。

    诚然,水无常势,感情里的问题谁也说不清。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马薇薇不是她最佳的状态。

    辩论是有技巧的,语言表达也只在生活中扮演很小的角色。我们过好这辈子,言语或许能派上一些用场,但更多时候,靠的是心和智。

    图片来自网络

    2、 我们都在扮演貌似合格的成年人,却依然渴望天真得像个孩子

    人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我们会沉浸在陈铭强大的逻辑里,也会被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动。

    人的矛盾性,就在于奇葩说啪啪钮所带来的票数剧烈波动上。

    世界在教你做一个理性而沉闷的成年人,而奇葩说告诉我们,那些最动人、最刻骨的时刻,常常来自于我们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来自于我们的“无能为力”、来自于“挣扎隐忍和放手一搏”。

    我们越来越游刃有余,可我们越来越怀念奋不顾身。

    我想这也是我在看歌手时,那么爱杜丽莎的原因,多么极致感性的艺术家。

    图片来自网络

    3、永远不要丢掉英雄梦想,即使你正疲惫生活

    马东形容自己的底色是悲凉,我特意去查了他的星座,果然是摩羯。

    马季老师曾告诫马东,大意是说如果要混娱乐的这个行当,就要注意说话的尺度。

    我已经找不到奇葩说“向父母出柜”和“伴侣宣称available”那几期了。

    我们都只能在有限的的语境里去发声和讨论,这不是价值判断,没有好或不好——这是现实。

    许多年前,马东在最后一期《有话好说》中最后一期坚持的主题是:走近同性恋;许多年后,他带来的奇葩说,依然延续着一贯的理念和主张。

    即使被阉割、被调整,也要扛着英雄梦想负重前行,然后在插科打诨、花式口播和玩世不恭中完成布道。

    而不是像李诞兄,成名后告诉年轻人:不要说太多真话,不要挑战大多数人;开心点,人间不值得。

    在我看来,眼袋哥才是现实世界里的梦想与喜剧大师。

    图片来自网络

    4、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不要失去表达的热情

    我是最近才开始回归豆瓣的,而我第一篇写了和小a的生活,就有人质疑:为什么要给自己贴上同性恋的标签博眼球。

    异性恋里没有人在表达对恋人的爱慕、思念与不满时,会被认为是博眼球。我想,我在做的,就是希望有一天,当我提到这三个字时,没人再认为这是博眼球吧。

    这个世界远还没有到为同志人群发声太多的程度,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的爱情是怎样的。

    那我就剥开,袒露出来。虽然可能会有误解和伤害,但只有经过的路人看了,也许才会说:哦,原来他和他的感情,没有什么不一样。

    当人们提到康永哥时,会更多地说他是一个温柔而睿智的人,而不再盯着那个“同志”标签,这就是坚持的价值。

    不要因为他人的眼光而活,不要丢掉表达的热情。

     3 ) 《奇葩说》笔记

    我为什么喜欢《奇葩说》?

    因为看见了成长。

    第五季,新的赛制,新的成长,期待看见奇葩们的成长,希望在见证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成长。就从写一篇会成长的文章开始!


    第一期触动我最深的是高嘉程和熊浩的对比。

    高嘉程对阵赵英男,与熊浩对阵王苹果。

    高嘉程给我一种不够谦逊的感觉,他膨胀了,他于辩论上其实并没有优势,他是情感博主,公众号很厉害,米未人,在自我介绍时让赵英男先说的理由是「大家不认识你先来」。

    熊浩在绝对优势下,马东开玩笑的问他「还要结辨没?」,他说依旧温柔而坚定地说「当然要」。黄执中说熊浩是打四辩的,总结陈词是熊浩的优势,真·狮子搏兔,全力以赴。

    高嘉程,在他身上有一种看到了自己的感觉,害怕与傲慢的矛盾混合体,一方面自己不擅长辩论,却准备的还不充足,跑题,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是大V。他的公众号还叫《用心骂人》时我就关注了他,到《送你一程》,后来渐渐不看,然后取关了,因为戾气太重。不是因为他没有才华,只是觉得他戾气太重。

    其实很喜欢王苹果,对阵熊浩看得出她的挣扎,很棒!就是打不过,但依然打出了自己的风采。好喜欢她那句「这种心动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第二期触动我最深的是「气场的重要性」,一定要展开自己,对拼时一定要把自己的气势放出来。

    这是从肖骁评马剑越开场时「场子没有热起来」时想到的,一个舞台,一个演播厅就是一个场,有些人的气场就能撑开,甚至你在屏幕前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气场。

    先说杨奇函,他的气质其实是猥琐的。我是粉他的,从他的公众号还更新的时候,还叫负负禅师的时候。

    杨奇函对阵庞颖,你能感觉到庞颖那种「她说话我能听进去」的气质,而杨奇函明明讲的内容是那么的有内涵,却就像马东在《奇葩大会》时对他说的「我怎么就是不信呢!」

    在最后30秒生存战的时候,你可以看见杨奇函展开了自己的气场,江湖气息浓厚的他像一个流氓一样迅速洞悉了这个赛制的要点,就是要有气势!而且也确实让人知道了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忠孝仁义,克己复礼,打的对面直接没脾气了。

    而明显的是逼到绝路的臧鸿飞,都不结巴了!

    而与之对比的是贾开元、王雪、沈清等。

    贾开元对阵未来星,看到贾开元的身体姿势,我总会想,如果他展开自己会怎样?

    王雪在生存战的时候直接心态崩了,当然我们大多数人在那个场合很可能都和王雪一样。

    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实力、底蕴,但是杨奇函、臧鸿飞、马剑越前后的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到身体姿势的重要性,一定要去展开自己。


    还有几点碎碎念。

    想说下沈清,杨奇函说沈清给了他信心,沈清是第一个告诉他「杨老师,我挺喜欢你的」,那种欣赏让他重新有了信心,然后他流氓的都不让沈清说话,以致于急得人家动手打他。肖骁的笑谈「我们奇葩说第五季终于动手了」,却在看到「傅首尔打董婧」的消息时感觉异样。


    马剑越开始前我还蛮期待看到她这一年的成长的。只是詹青云太强了,小马心态也有些崩。

    康永哥真的是力挺小马,人生的贵人啊。


    看到如晶打之前的无良剪辑,真的在想究竟是什么?看到是野红梅的时候,就在想究竟是怎么打的,竟然可能打败了如晶?

    喜欢如晶,但如晶确实没有黄执中马薇薇庞颖詹青云那种展开后极具攻击力的气势。而野红梅,打着打着真的放开了,那种气场展开了的感觉,很棒。

    野红梅的准备是十分充分的。

    最喜欢最后如晶对她说:“拌猪吃虎啊你,一直跟我说你很紧张。”


    贾开元说「每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人,都是有他一定道理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厉害之处,内练底蕴,也得注意外在的姿势、形式,气场一定要展开!


    最后野红梅说,希望我最爱的《奇葩说》可以回到它开始的样子,后来来了一些已经很厉害的人,他们不像我们这样,甚至有点草根,就从头再来。


    看见成长。

    9.21-9.22期。这两期让我们看到了《奇葩说》第五季的赛制变化,也看到了节目组的求生欲。

    二分之一生存战,斗兽场般的场地,我又看到了我喜欢的《奇葩说》。

    《三声》公众号《求生欲支配<奇葩说>》上说到第五季的辩题重回第一季般的接地气,然后说「辩论的本质依然是形而上,探讨的本源终归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混的normal该不该去同学会,本质上其实还是一个自我接纳的问题。」

    我忽然惊觉,原来「接地气」「深入浅出」其实是道理在此时此刻的展现,结合「时」「位」的具体展现,真正的「中庸」。

    又尝试去分析其他辩题,去想这道题本质上是讲什么?“男朋友氪金打赏女主播,该不该分手?”,想到爱情,想到金钱,却想不到如「自我接纳」那么到位的核心点。

    看到自己和这些人的差距,也看到了自己要前行的方向。这就是我喜欢的《奇葩说》啊!


    9.28期,最触动的是最后对于爸爸们和孩子们的采访。

    小孩回答为什么的时候,一句「因为他是我的爸爸呀~」,触动人心。

    这一期杨奇函+庞颖+熊浩的组合反而打的很无趣。《奇葩说》是一个综艺节目,并不是一个严肃的辩论,偏于严肃和逻辑的三人组反而没有打过对面依靠搞笑、打情感牌的沈玉琳+傅首尔,当然如晶是兼具综艺和辩论的如晶宝贝。

    我想起《奇葩说》总导演李楠楠在接受采访时说,有粉丝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这让节目组「很感动也有点担忧」。我迟疑了一下,做笔记的这种说的不就是我吗?囧~

    只是我还是喜欢看《奇葩说》的时候做笔记,像《超人1978》里说的,有的人能通过阅读口香糖包装纸上的成分表来解开宇宙的奥秘,而有的人从《战争与和平》里看到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冒险故事。

    每个人有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法,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9.29期,说实话我觉得新奇葩打的很无聊,而且没有说到点上。

    当然想看到他们成长,就得先有他们现在的低水平。

    这期的辩题我有在尝试分析「辩题的底核」是什么?婚姻,经济,财产?

    忽觉和「男友氪金打赏女主播,我该不该分手」这个题的底核有些像。尝试去分析这个标题的「情境」是什么。但懒惰上来了,没有深入往下思考。

    本想着偷懒,看他们的辩论会有启发没,却看到他们几个人打的,除了董婧,没有触碰到足够深入的底核,也没有放到情境中去表达。而且,也不怎么好笑,还是蛮失望的。

    我对于婚姻的认识,是认同《亲密关系》里的观点,婚姻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只要你不是想借着婚姻重生啊,想借着婚姻怎样怎样,婚姻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事情。

    婚姻不怕两个都想成长的人一起创造幸福,婚姻也不怕两个「害怕结不了婚,害怕嫁不出去」而「到了年龄」就结婚的人将就,婚姻就怕一个想要成长,一个只想将就。

    却是忽然觉得,可能《奇葩说》已经不是拍给我看的了。虽然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傲慢」,就是可能我已经成长到超越大部分辩手的水平了。


    我还看了9.23期的《奇葩说不停》,1v1时没有播出的一些内容,里面李逗逗的晋级真的超级好笑。

    还有同样米未的曹富贵,和高嘉程类似的样子,太紧张了。

    康永老师给他的评论我却不认同。现场的发挥,演讲的技巧这些都是需要磨练的,可以想象,我们大多数人上台比曹富贵他们还要差很远的。

    因为我们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这个世界上没有天赋的,我信奉《刻意练习》的观点,差距只是真正有效的刻意练习。

    演讲、辩论、表演这些技能,是我们个体想要更好的发展所必备的技能。我不能同意康永老师说只要做好这件工作就好的观点。我们应该做有效的刻意练习。

    你还看得到董婧、欧阳超的成长,当然还有傅首尔、臧鸿飞等等,你看得见成长,可是总觉得这份成长是「应该的」。可能是因为姜思达的那种「每一次发言都是一次蜕变」的成长珠玉在前吧。

    希望看到更多的成长吧~


    10.5期

    我觉得这场该淘汰欧阳超。我第一次看《奇葩说》开始快进。

    陈铭老师其实也是在成长的。

    薛兆丰老师说的两个点。一是公平的问题,鸡蛋和石头,永远站在鸡蛋的这一边,可是谁才是鸡蛋,谁有评定的权力?二是侠在于有没有付出代价。


    10.6期

    马东老师说:「这个现场,不是靠耍宝,不是靠讲两个笑话就能撑下去的。」

    真的又快进了。

    马剑越并没有多少成长,不是要保持本色,而是去不断成长。

    而肖骁真的又成长了,而且努力。最后肖骁选择了小马,有感情的成分。如果小马成长的不够,这大概已经是小马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十分认同康永老师的话,问题是在你们之中,外界只是让你们看见问题。

    晓松老师,好的感情,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纯良的自己。

    李诞真的能接场。成熟与在发育,而不是自由与被阉割。


    10.13期

    马老师说:"所有时间艺术的作品,都要有节奏感。"

    两方一辩,刘云奇和陈萝莉的念稿行为,给我们示范了这种方式之于「当众说话」的危害。

    这期开始,我决定不再偷懒,先尝试剖析一下辩题,而不是等节目告诉自己。

    喜欢但低薪,不喜欢但高薪,毫无疑问我会选择「让自己更好的成长」的工作,于我而言就是「喜欢但低薪」。薪资会长啊,能力会长啊,因为喜欢所以努力,所以专业。同理,不喜欢但高薪也是会成长的,当然,这个成长方向就因人而异了。

    詹青云对于「有选择,是能力已经被证明」的观点,不是我不能高薪,只是我不喜欢那个工作的表达,听起来对,但总觉得这是种「固定型思维」,要去证明自己的思维。

    对于李思恒扫地的这点,我只想说:「扫地的不是最厉害的吗?」六祖慧能,说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时就是做的舂米、扫地这些工作。

    把辩题还原到真实情境中的能力。

    晓松老师说李思恒,因为只有他是工作过的,有真实的生活。

    「为什么不喜欢还能有高薪?往往意味着风险。」或者,自己在这个方面够专业。

    「而为什么会低薪呢?」除了康永老师说的产业或老板的问题,还有能力还不足够的问题,还不够专业,所以不值高薪。

    「你以为你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只有确确实实的了解了,知道它的好,也知道了它的坏,系统化的了解之后,才能说是真正的喜欢。

    喜欢那句「对于钱的卑微或傲慢,只有和他相处过之后,我才能心安理得的说它对我是什么意思。」


    10.14期

    肖骁终于打出了我喜欢的《奇葩说》的样子。

    我不喜欢马薇薇和黄执中的傲慢。

    喜欢全力以赴的去努力,因为这才是我全力以赴喜欢的《奇葩说》。

    看到辩题,我依然继续我的思路,是会成长的,关系是会成长的,而辩手们不论正反方都打出了这点,都在讲成长和不可预料。

    到了邱晨,她不仅打出了这点,甚至打出了我根本没有想到的东西。

    邱晨十分擅长用答题的思路来辩论,「语文题+数学题=哲学题」,「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达到满分的主观题」。邱晨又让我看到了我喜欢《奇葩说》时的感受,「哇,这个点我没想到,棒!」的感觉。

    接邱晨的情绪,黄执中没有采取办法把场面一下收回来。不管是马薇薇傲慢也好,没有准备好也好,她打的和shi一样是事实,黄执中在马薇薇辩论时紧张的手能紧握着,自己竟然也拿着稿上场了。


    到了肖骁,真的,打出了我喜欢的《奇葩说》的样子,甚至比姜思达「每一次发言都是一次蜕变」的感觉还要强烈。

    「不是因为分高,还是分低,是想走还是想留。」

    肖骁说马剑越是最像他的人,但他发现,只是马剑越的话,他赢不了,所以他学习成为马薇薇。

    认真去做,拼命去做,说肖骁拿出了打决赛的状态打这场,这不是应该的吗?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样认真去做,然后继续往前走,继续成长啊!

    《东七门》的文章说肖骁不喜欢别人说他成长了。看完这文后我想到我,就是一直在想着成长的时候,你却反而陷入了不成长的怪圈。

    我意识到我对于「成长」的理解有些傲慢。我没有继续在辩题情境的基础上,继续去成长与演化,完善到自己能想到的极限,预想各种可能性,然后去碰撞,验证,以及新的成长。

    爱是一个动词,不是感觉,是动作。

    成长也是一个动词,不是形容词。


    晓松老师「科技在消解我们的灵魂」这点不敢苟同,在后面的片花里,正片里被剪去的马老师的发言说到,晓松老师和李诞的表达是「好古非今」的,我认同这点。马老师的这个表达很精彩,没有看过的可以去看一下。

    康永老师「要不要按,按钮已经在了,什么时候按」的观点,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定义的能力」。

    喜欢马老师说的「为什么世界要按照你想好和设计好的方向去运转呢?」

    只是又看到傅首尔和董婧退出《奇葩说》决赛录制的新闻。


    怎么说呢?

    心疼杨奇函。

    而且发现杨奇函、马剑越等很多人的衣服不好看,看预告里面杨奇函换了身黑色的衣服,好多了。

    避免过度解读吧。

    警惕自己表达的内容,是不是「已经是在臆测了」。

    「12月9日完结后补充」

    其实我还是「臆测」了。我说不喜欢马薇薇的傲慢,可是在采访里她回复导演说的没有理由,输了就是输了的理由是「比赛当天,马薇薇的抑郁症发作了」。在12月9号第五季完结的时候看到这个消息,我必须回到这个地方补充说一下,我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臆测的时候,已经在臆测了。


    10.19期

    不想再写出来了。记录自己的成长是好的,但分享出来在读者眼里可能并不好看。

    往后只记特别有触动的点。


    10.20期

    特别喜欢这一期!

    因为昨天晚上有事,没有第一时间看更新,却在朋友圈看到了有「胖子」朋友分享这期,强烈推荐。

    喜欢如晶把我也想到的点用正好的方式表达出来了,让我见识到如何展开观点,如何内容与表达形式相辅相成。这里是说的「自己想去做,听到别人让你这么做,叛逆不去做」这点。

    喜欢如晶「自己嘲笑自己」的点,不是为了别人,是自己想。

    而庞颖与邱晨表达的点,自己的想是自己真的想,还是别人植入你的价值观,这个点共鸣。

    其实如晶的结辨就是不够好的。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这个点恰恰给了庞颖以攻击靶子。

    执中老师提到的点很关键,之后呢?我不减肥,之后呢?

    最触动我的是最后关于「校园霸凌」的看法,赞同李诞说的,面对校园霸凌,肯定持反方啊,怎么可以教育孩子我可以嘲笑他人?从小教给孩子真善美,这是最基本的教育。


    关于「太胖」「废物」的定义,确实是没有标准的,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什么样的标准,这恰恰是辩论可以发挥的空间所在。

    关于独立与联结,其实触动我的是吴谨言回答马老师的问题时,吴谨言说「在他那个点来临的时候,他自己会遇到的」,总觉得这个回答触动到了她的什么点。

    吴谨言的回答触动我的点是「困而知之」,我遇到那个点了,我知道了,然后才发现有个规律叫「非请不教」,你如果不想去学习,没有人会教你,也不能够教你;如果你想去学习,去请教,包括无数先哲大德在内的所有老师都在等着你。


    喜欢如晶,她醒悟自己想赢是自己的事,她对队友说「你们才是来享受舞台的人,我不应该压榨你们享受舞台的机会,不该让你们有这个压力」,如晶在说话的时候眼里有光!

    「想怎么玩,想说什么,都无所谓!整理一下我们的心情,整理一下我们的想法,重新出发!」

    想起《东七门》昨晚的文章下面有个留言说,「好想知道谁这么幸运可以被如晶宝宝喜欢,祝福如晶哦~」


    11.3期

    这期真的好看。

    只是,我已经不是那个会一点点谈观后感的阶段了。

    前几天在中国传媒大学,米未传媒的校招会上听马东说「奇葩说对标的是年轻人」,于现在而言不是已经快三十岁的九零后,而是二十五岁左右的95后,甚至00后。而每一代人纠结的点其实是类似的。

    虽然很想要《奇葩说》这个节目和我们一起成长,但终究现实是我们总会从二十岁,变成二十五岁,变成三十岁,继续成长。

    9月21日,第五季播出的时候,我还没有这么明确的想法。

    人生就是,有人陪你走过一程,也只能陪你走一程。

    人生,是独自一人的事情。

    记录下,我想到的点吧。

    「努力是生活的常态」,这是我特别欣赏的态度。

    成长型思维不是「我努力,我就成长」。

    其实,努力不是一种态度,努力是一种能力。努力的方法对不对,是否是遵循着「专注——反馈——修正」的刻意练习的规律,这是更重要的事情。


    11.16期,与11.17期,特别特别喜欢的两期《奇葩说》。

    人生真的很奇妙,我已经决定不再写这个影评了之后,我看到了我喜欢的那个《奇葩说》,我看到了成长。

    11.16期,最后马东老师说的「事实还是观点」,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之一,第一次知道是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信息的分类,第二次也是开始真正有这个意识是从L先生(公众号《L先生说》)那里。

    以下观点究竟是事实还是观点。

    人类在进步。

    技术中立。

    人生而平等。

    《奇葩说》还是一个不错的节目。


    11.17期,「对话的流动感」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我相信是有灵魂的,灵魂是有「场」的,「场」是信息流动的介质。

    高晓松拎出来对方的核心「爱情没有输赢」,马东拎出来对方的核心「爱情与爱情权力关系」。双方都猜到了对方要说什么,真是精彩。

    他们之间的开杠确实好玩,喜欢他们的禅机与机锋,我最喜欢事后高晓松说马东的气场太强大了,让他不能不说话。

    喜欢马东看着时间说,你时间到了,你不要说了。

    我告诉你,我方的观点是,我不说了。

    喜欢薛兆丰「在别处的议价能力」。

    喜欢梁文道「爱,一旦你有就是冒险」。

    喜欢蔡康永「把我最脆弱的部分,放在你最强大的部分」。


    看见成长,要看见的不是别人的成长,是自己。


    11.23期

    这期我在11月20号被抽中作为幸运观众去米未提前看样片,就是米未提前做观众调研,提前几天看了这期。据我的记忆是,当时看的这期和最后播出的样子,一点没变,导演组透露出浓浓的自信感。

    我最触动的是邱晨,她问「是一直如此艰难吗?还是只有我如此艰难。」李楠楠说「只有你如此艰难。」

    是邱晨说黄执中马薇薇对她说「你是因为太相信我们的善良,所以才敢在我们面前暴露自己。你是因为内心深处也相信了自己的强大,所以从此也不再隐瞒自己」。


    12.7期

    这期为了邱晨和黄执中的表演,我专门下载下来,准备多听几遍。

    喜欢邱晨说「生活本身有质量,时间本身有速度。你把自己交出去,它们会带着你前行」;

    喜欢邱晨说「每一个人都生活的那么那么不容易。是他们抗住了,而且抗的那么好。」

    邱晨在我们看来,也是抗住了,而且抗的那么好的那位。

    终于见到了黄执中的巅峰发挥。

    就像奶茶说的,都已经知道了他的大体要说什么了,依然在现场听的毛骨悚然。

    喜欢他先去抱了抱邱晨。

    喜欢他从之前就一直在讲的「为什么要有脑洞题,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熟悉的问题」。

    喜欢他关于宿命与非宿命的论证,喜欢他说那每一个动心起念而有的变化。


    12.8期

    第五季《奇葩说》最后一期,在开始看之前我还在想,昨天的倒数第二期已经那么精彩了,这期没有那期精彩怎么办。

    喜欢的杨奇函开口前会担心,他没有成长到那么好怎么办。

    事实却是,这是精彩的一期,不同于之前的精彩的精彩。

    我最开始最想看到的成长,都有。

    杨奇函,突破了自己。

    奶茶赵帅颠覆级别的发挥,和之前的对比已经不是「成长」可以形容,而是「进化」。

    熊浩,right way 与 easy way,说哭了陈铭的情感表达,是那个出场时「微光点亮微光」的熊浩,是那个王苹果说「这种心动的感觉是怎么回事」的熊浩,是又成长了的更好的熊浩。

    陈铭与颜如晶也都是有着各自的成长,最后的压力面前两人的表现,都是王。

    如晶又一次51比49输掉了比赛,正如康永老师所言,要有输赢,但要输就要是51比49的输。

    如晶,无冕之王。

    重要的是「冕」还是「王」?


    熊浩有提到「无我」,康永老师说「这是失去自我」,我不同意。

    「无我」不是「失去自我」,无我是「没有固定的我」,即不局限于我的内含,天地亦可是「我」,也不贪恋于我的外延,包括身体在内的所以的假借只有临时使用权,没有永恒占有权。

    「无我」是可以随时随地、因缘和合地定义「我是谁」的境界。


    《奇葩说》第五季完结撒花。

    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成长,更意识到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成长」。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愿《奇葩说》的第六季有第六季独特的精彩。

     4 ) 这一季,我粉转路人

    丑话说在前,本文将列数我的种种个人观点,其中略带偏见,难以避免,请追求绝对严谨逻辑的朋友绕行。

    还剩四场决赛,也许这时候评价有些为时尚早,但是管他呢,反正这节目也是赶着录赶着更改赶着播,谁都有中途退场啐一口的权力,如果事实打了我的脸,证明了我的粗鄙,那我错过的精彩应该就是对一个老粉最大的惩罚了吧。

    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这一季有点杂音呢?

    是傅首尔、董婧罗生门吗?不。

    是奇葩大会的时候吗?不。

    是令人讨厌的杨奇函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马东力挺热捧吗?不。

    是从飞飞的复活开始。

    个人很喜欢飞飞,不过飞飞的落败和复活都让我感觉有些手足无措。飞飞1v1 battle时输给了李思恒,我当时专注的去听飞飞的观点,再听李思恒的观点,我认为我是站飞飞的。不过在开杠时,飞飞抓着逻辑漏洞的一句问话,李思恒一句听不懂就化解了,还涨了票。我才第一次从自己给奇葩说预设的理想环境中醒来:不是谁有理,谁就能赢。

    如果说李思恒用后来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具备通情以及达理,那复活赛时,飞飞输给奶茶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我清晰记得奶茶最后几乎撒泼一样大吼:“我就是不想作臭小三!”然后不管飞飞说啥,票都回不来了。

    飞飞复活前的画外音:我真的是要被逼疯了,是你们逼我的。然后一通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咆哮过后,飞飞回来了。

    由于剪辑,我不知道当时的录制发生了什么,也许是观众太累了,麻木了,毕竟30场比赛下来,又是复活赛,一场比赛就按照10分钟算,也有5个小时。也许只有疯狂呐喊着口号才能唤醒看热闹的注意,赢得关注吧。也许。至少奇葩说,一个促进我思考的节目,在这一刻突然给我猛然一棍:有理就在声高。(夹带点私货:让我想起小时候玩三国杀,有着再缜密逻辑和正确判断的内奸,都架不住一个不守规则发毒誓,正义凛然的忠臣的胡作非为。)

    节目做久了,自然要改变,要改革,为了更好的收视率和口碑,有的尝试要做,风险与代价也是必然。不过本季的尝试是我不喜欢的。不论是新人整体实力的下降,还是个别辩题话题度/趣味性/辩证性缺失,在我看来,都不是致命伤,核心问题是本季把重心倾斜向增加娱乐性。

    诚然,有了1v1 battle,场面火爆了;有了团队在,人员去留的动人戏份能占十几分钟。但是,1v1 battle有多少人认真在听,甚至反应的过来呢?有了团队,原本暗藏在这个单位的小山头凸显了,元老派和新晋派撕得两败俱伤,而当某队只剩下三个人的时候,开场就会暗示观众,这队人不能再输了,不看僧面看佛面的票使得每个队都有惊无险的走到了决赛。道理示弱了,煽情霸屏了。

    于是我在这一季看到了太多哭哭啼啼,从第一期到最新一期到处都哭天抢地,为了动情,bgm永远是隽永而回味悠长,很难切回到戏谑而轻快。我相信这和任何一个选手无关,和导师无关,和辩题无关。毕竟傅首尔这样一个永远不服输的人,还给自己贴了一个市井小民的标签,我相信她说的大部分都是真实的,比如她从不低头,包括和董婧的罗生门里,不管她俩哪个版本,傅首尔都是强势的。姑且称她女强人,女斗士,请问壮士,到现在几度垂泪?

    和前几季相比,这一季的选手的无比焦虑,镜头里,没有一个人在享受比赛,辩论对每个人几乎都是煎熬,我说说最愁的几个人吧,撅嘴的赵帅,眉头紧锁的马薇薇,不断摇头的奶茶,奋笔疾书的很多人。毕竟,很少有人像3bangz一样看得开。

    我相信是紧张而无法准备充足的录制过程,是团队内彼此扶持的压力和队长的责任,是严酷惩罚强拽看点的赛制。社会是个大染缸,那么奇葩说就是个小染缸。大环境催生戏剧性,只讲道理的人会被淘汰,只煽情却无趣的人也会被淘汰,最后筛选出来某些选手真的只是肤浅的有点意思,就像我永远不让自己去碰的短视频一样,全都是泡沫。

    比通情/达理说动人更令我失望的是,只要你说的有点意思,我就投你的街头卖艺拉票法。最新一期,傅首尔临危受命,据她自己说,上场前半小时才写好的稿子。曾经在场下对新选手照稿念的方法嗤之以鼻的她,自己也一行行的念自己的稿子。我说这段没有恶意,赛制太紧,加上各种撕逼,如果给她一天时间,我相信她依然光彩熠熠。可是这些明显生硬的细节,竟然盖过了詹青云强有力的结辩,最终观众投票傅首尔力压詹青云十票。

    第四季,传出马薇薇和姜思达的罗生门时,马薇薇率先发难,说姜思达占用资源,现场拜票。而第五季,如果你不拜票,你就无法生存。如果这就是节目组的生态,我很想用马薇薇那句难听的“金句”来提醒一下节目组:“人,不能做双标狗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万万没想到这一季最能打动我的,竟然是杨奇函。

    首先声明,我十分讨厌杨奇函,到现在依然讨厌,如果用豆瓣评分来比喻,奇葩大会时,我对他打分是无奈1星都嫌多,现在一声叹气的觉得一星算值得。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形容:杨奇函是个可怜人,他身上最大的特质是自作聪明的求生欲。他的性格很像是一个玻尿酸打多的整容怪,天生要强,却要为曾经一冲动买单。相比“我丑我自豪,我找不到对象是你们眼瞎”而麻痹自己的犟种,杨奇函是如此善于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他努力,他不惜削足适履,努力更改自己的个性使自己去了解并迎合他想立足的每个环境。

    不得不说,尽管他不招人喜欢,但是他有闪光点:他脑子很快,1v1 battle复活赛那段绝境中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虽然经不起推敲,却让观众为之叹服。尝到甜头的他,重复又用这个梗说了两期。我相信他自己说的时候都觉得无趣,可是谁会轻易舍得沙漠里渴死前找到的一口井,尽管水已经苦涩难咽。

    这让我想起初中时班上的大头,他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不过理性如他,作文写的不动情,唯方法论的他就会每次把年纪范文拿来摘抄背诵,最后成绩也不错。二狗是我哥们儿,之前就是个吊儿郎当没心没肺的家伙,初三时,他的文章让我知道我注定不能靠写字养活自己,因为他只是写他的心里话,他豪迈的心胸,快意恩仇的爽快就已经扑面而来,充满感染力。杨奇函在我眼中就是大头,他可以用技巧通过考试考核,过关斩将,因为他聪明。这和现在的优等教育很相似,让知之者去考好之者,让好之者憋死乐之者。于是到了真枪实弹的舞台,谁又能写出满分作文呢?在人人混口饭吃的当下,多少人清心寡欲、从一而终只在一个领域苦苦耕耘呢?说远了。

    很佩服蔡康永,他毒辣的眼光和恰当的表达曾经一针见血的点出了杨奇函身上最别扭的点:“你能不能不要在引经据典的同时这么江湖气。”江湖气这个词我思考了很久,大概就是一个人在弱肉强食法则中以最卑微方式生存的气质。比如美国的江湖气就是shameless盖利格一家,比如部队里的江湖气就是那些打不疼,罚不改,刀枪不入,油盐不进的屌兵,比如学校的江湖气就是老师嘴里的滚刀肉,坏了一个班这锅大汤的老鼠屎。一个字,油。能力:永远会钻空子。

    而杨奇函,作为清华尖子生,怎么就这么江湖气了呢?作为一个隔壁学校毕业的弱鸡,参照自身,参照周围同学,诚惶诚恐揣测一下奇函大牛。也许是班级其他人的嫉妒甚至霸凌,也许是师长过分的夸耀与期待带来的压力,也许只是他想保存内心深处无比柔软的一方净土,他学会了一种叫做“哗众取宠”的减少痛苦的办法。于是他始终像个欠揍的孩子,而他向你挤眉弄眼人的表情让你不忍心过多责备,仿佛看到了自己在他人卑微的样子,那是不得要领的错误的取悦他人的样子。

    沈玉琳在battle中曾经用更加凌厉的市井智慧给他上了重重的一课,让他知道在第五季这个舞台,你要更有趣的把点子说到人心里去。不过,只求博学,不求品味,只重量的积累,不求质的改变,是屌丝的墓志铭,导致不论如何引经据典,看他摇头晃脑,都只好像是孔乙己向你显摆回字的四种写法,内心暗笑他附庸风雅;而骨子里的要强和精英教育,让他又很难真正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脚踏实地的像飞飞或者傅首尔一样表情狰狞或目露寒光的把人逗乐。

    最可悲的是我相信他是个正能量的人,他认为自己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他没有找到窍门,他相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能够计算出如何能让自己轻松被观众接纳,他努力的假设,推导,计算,他相信他的失败都在于他还不够努力,这也几乎是每个优等生的魔咒。于是有人自负的算出一条相声公式,去《相声有新人》的场子自取其辱。而他还在路上,尝试从内心深处去让自己适合这个舞台。作为同样无趣的人,我很想劝,幽默感是人性格的一部分,技巧可以锤炼,节奏可以感悟,不过越是痴迷于努力二字,可能越难触及幽默感三个字本身。如果能达到,那就不叫幽默“感”,而应该叫令人发笑的能力,或者挠痒痒的手法。

    只是众人皆懒惰,我实在没有资格,也没有脸面去指责一个孜孜不倦的人。更何况,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懦弱的无能为力的挣扎的影子。

    杨奇函作为努力讨好观众而不得的人,在努力;奇葩说第五季,也努力讨好观众增加娱乐性的同时,获得了豆瓣历史新低。面对这个老朋友,我始终有些不舍。

    作为一个老粉丝,犹记得当年还在上学,去中关村家乐福买奶的路上,看到路边广告牌上,马晓康三人的奇妙组合,回去兴冲冲的和大瓶子(当时女友,现在老婆)说起这个节目,我跟着看了四期海选以后,她补了番,如获至宝。之后的每一季都是我俩茶余饭后的谈资,奇葩说陪伴了我度过太多美好的时光,给原本就没什么共同爱好的我们一个共同相处的理由,甚至给予了我和大瓶子海量的装备库作为吵架时的大杀器,也帮助了我在一些思维层面思考成长。马东语重心长的奇葩说的主旨,也从话语的力量,到互相理解,如何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再到现在没有任何实质口号,只剩下为了不让节目无趣的木鱼和已经被我跳过的广告。作为一个观众,我没有任何资格去评判这一季的改变是成功,还是失败,只是感觉自己不再是节目组努力争取挽留的受众,既然店不留客,我想我大概也没有什么理由赖着不走了吧。

     5 ) 薛兆丰独特的经济学思考角度记录

    薛老师思考角度很独特啊,时间成本这个角度真的耳目一新啊,哈哈哈,记录一下。

    1、“时间成本”角度

    毕业后混的好为什么不去同学会?因为时间成本高,不去同学会的时间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或者挣更多的钱。

    毕业后混的一般才去同学会,因为时间成本低,即使去了同学会也不会浪费多少自己创造的价值,或者说也不会少挣多少钱。

    2、“有效陪伴”角度

    1930年凯恩斯提出的工作15小时满足生活所需为什么没实现?其实凯恩斯提出的,工作十五小时就能满足生活所需,已经达到了,但是达到是当年的生活标准,但是多年过去,生活的标准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衡量现在生活的时候,以“有效生活”的角度讲,工作15小时是远远不够的。

    3、“家族企业”角度

    两个人结婚就是在用自己的资源在做家族企业,签的是一张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 由于在家庭中,两个人付出不同,女方先付出而男方后收获,在开局之时为了保证做一份抵押也未尝不可。

    4、论分工

    当你发表言论时,未必有足够的信息,也未必有正确的判断到底谁是“蛋”,谁是“石头”,当每个人各司其职才更有可能达到正确的方向。(私心讲一下,薛教授这场讲的不如大紧和李诞,确实没有合理的监管和衡量标准,谁又能保证专家说的一定是对的呢)

    5、男女有别

    由于进化导致,男生更在意女生的肉体出轨,女生更在意男生的灵魂出轨,所以男女对待事情的方式可能不同,当出现另一个追求者时,男生更倾向于不告知,女生更倾向于告知。

    6、博弈解决方案

    当双方处在一个博弈情境中的时候,如何能更快的打破僵局,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汤姆肖林在1960年提供的观点,在谈判的时候尽量找到一个所谓的“聚焦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采取一个“可执行”的方案来执行,同时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如果政策具有长期性的化,单一的处理方案并不会一直降低其中一方的利益,而是在市场的平衡中,这一损耗成本会自动转嫁到更迫切需要的一方,也即法律无效定律。

    (豆友推荐书目:道长推荐过的一本《冲突的策略》托马斯谢琳)

    7、汉德公式

    人在这个社会中,应该由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的人进行改变,这样在达到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最低,改变这个世界很难,但是看惯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并没有这么难。(10.26 期辩题:父母再婚,孩子该不该反对)

    8、弗里德曼的偶然性

    鸡飞狗跳按钮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只是降低社会整体的幸福感,成本这么高的事情是不值得做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过,如果你认为某个人是你生命中的唯一的话,那你是对偶然性有着深深的误解,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这个唯一的话,你们根本就没有机会遇见,大多数人都是在合适的年纪从身边合适的人里选择了一个想要在一起的人。(10.27期辩题 :前任有新欢,有一个鸡飞狗跳钮到底要不要按)

     6 ) 辩论赛?奇葩说终于要掀开它娱乐至死的真面目了

    当年爆红的国内第一网综,如今豆瓣评分从第一季9.1掉到了7.1,《奇葩说》终于不再把自己伪装成辩论赛,露出了它“撕逼脱口秀”的本来面目。

    无论从赛制、辩题、选手、导师、嘉宾还是节目外八卦来看,奇葩说这一季都不太尽如人意。

    不过在聊这些之前,我要先掉个书袋。

    “辩论”其实是个特别牛逼的东西,这件事要从古希腊说起。

    大家都知道,无论拿什么学科的学位,最高级别的学历头衔“博士”都被称为PhD(Doctor of Philosophy),也就是“哲学博士”。

    这是因为,大学在中世纪兴起后,欧洲人沿用了古希腊的学科分类,把所有知识分为四个学科:哲学、法律、医学和神学。神学研究的是超验的上帝;医学和法律是实践导向,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学问;而剩下诸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伦理学等都在哲学门下,其中数学又可以分为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等等。所以我们常听人说,“哲学是科学之母”。

    在科学革命之前,医学一直没什么突破性进展,而神学和法律的研究都需要依赖哲学思辨,所以在西方古代文明中,几乎没有什么学科能和哲学抗衡,除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辩论所代表的修辞学。

    在哲学中,有一条一直绵延至今的线索,叫做“诗与哲学”之争,而诗最重要的特点是修辞,所以也被称为“修辞与哲学之争”。哲学家特别反感类比、隐喻、夸张、移情、联想等等这些辩论中经常用到的修辞手法。他们觉得这些用法掩盖了哲学问题的真相,只会让事情越来越难说清楚。

    但是,修辞学,以及作为修辞最主要表现形式的辩论和口才在古希腊却是生死攸关的技能。在教育普及之前,识字阅读是少数人具备的能力,绝大多数民众只能依靠听别人讲话来学习和了解事物。这些口头的技能就包括吟诵《荷马史诗》、在法庭和公民大会上演讲、论辩,在广场上和别人撕逼等等。

    拉斐尔的《圣体争辩》

    古希腊人动不动就打官司,打官司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赢,所以辩论技巧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于是兴起了专门教人修辞辩论的“智者”学派。

    当时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可谓势不两立,苏格拉底觉得这些人不教人真知识,只教人如何信口开河去说服别人。

    可是,苏格拉底本人就是一个修辞和辩论大师,在弟子柏拉图记述苏格拉底言行的对话录当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修辞和辩论的奇淫巧技。他整日在雅典的大街上拉着年轻人辩论,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

    哲学家反对修辞和辩论,更像是一次不自量力的自掘坟墓。历史证明,无论在哲学内外,修辞和辩论都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伯利克里在演讲中

    基于人类生活的这种内在需求,2014年,《奇葩说》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攒足了天时地利人和。今天的年轻人每天在网络上抬杠、撕逼,生活中充满对世界的困惑和虚无,但却没有一个节目能将他们感受尽情表达和宣泄出来。而整个社会一方面要求年轻人张扬个性,做一个快乐的奇葩,另一方面又期待他们能够达成世俗的物质和事业成就。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长相丑陋,在大街“骚扰”青年,在雅典就是个实打实的“奇葩”,但他也是智慧、理性和自我认知的代言人。所以《奇葩说》的出现,更像是古希腊精神在现时代的一次借尸还魂。建基在这个精神内核之上,《奇葩说》从第一季开始就将自己的独特气质发挥到了极致,攒足了口碑。

    导师

    高晓松的博学多才,搭配蔡康永的款款深情,再加上马东的幽默戏谑从中调解,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得不说,高晓松的存在提升了节目整体的文化底蕴。第二季导师换成金星之后,虽然仍旧保持了第一季的整体效果,但金星却成为最受诟病的败笔。相比《金星秀》现成的台本,奇葩说毕竟需要大量的临场发挥,金星的言谈不但缺少幽默感,而且暴露了她内心深处的“直男癌”属性,被网友大加讨伐。

    第二季也是LGBT元素最丰富的一季,除了蔡康永和金星,还邀请了基圈名媛樊野,加上姜思达、陈咏开,花希和邱晨等,节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或许正因为如此,加之蔡康永一段痛苦流涕的“我们不是怪物”言论,直接导致当期节目在爱奇艺下架。

    为了应对金星带来的危机,高晓松在第三季火速回归,加上史航等文化名人,节目回归到了第一季的水准,依然非常有可看性。但是《奇葩说》在导师方面,显然并没有吸取第二季的教训,为了弥补高晓松缺席的影响,第四季开始出现导师扩大化,请来了罗振宇和张泉灵。

    何炅主持,四位导师直接下场辩论虽然是更具可看性的全面升级,但却带来两个弊端:一是导师的光芒很容易掩盖选手的特色。之所以称之为《奇葩说》在于选手的奇葩,而不是导师。出身央视的张泉灵和创业先锋罗振宇都不是奇葩,他们恰恰是主流价值的代表。从节目效果来看,两位导师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第二个弊端是,导师的发言通常气场强大,但缺少互动性和针对性,最后很容易沦为个人演讲,而不是辩论。这也是第五季增加车轮战、互杠等辩论噱头的原因。

    马东是奇葩说最核心的角色。在前几季中,他都奉献过精彩的观点,这一季到目前为止表现都乏善可陈,只充当着裁判和协调者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马东,《奇葩说》成为第一个把广告做出新意的综艺节目。

    《奇葩说》拥有所有娱乐节目中“最舒服的广告植入”,观众甚至已经开始期待他以怎样的方式引入广告。这个段位不知道要把小S和蔡康永的《花花万物》甩出几条街。

    赞助商

    不仅如此,奇葩说的赞助商其实很值得聊一聊。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美特斯邦威(以及有范APP)都是奇葩说的首席冠名赞助,直到第四季,雷军以1.4亿(一说1.8亿)挤下美特斯邦威为小米6拿下了第四季的首席冠名,而且亲自上阵做嘉宾助威。

    网友统计,在前四季节目和两季海选中,一共有19个品牌参与了赞助,其中38%的品牌都进行了二次赞助。在这些品牌的品类中,快消品(饮料、酒、乳制品、个人护理和快餐)最喜欢做奇葩说的金主,而汽车品牌(东风标致和吉普自由光)都从未进行过二次赞助。

    这当然和节目本身年轻化的定位,以及品牌们对节目的理解有关。

    值得玩味的是,第五季的赞助商中居然还有一个汽车品牌“别克君越”。印象中,像窦文涛的《圆桌派》和许知远的《十三邀》这类定位中产、走精英和深刻路线的节目更吸引汽车(奔驰和雷克萨斯)品牌冠名。

    游戏、洗发水、食品和潮牌作为快消品和信息科技产品一直青睐奇葩说并不奇怪,因为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反应的速度,以及年轻化的标签,是《奇葩说》节目持续火爆的原因。别克却成为《奇葩大会》之后唯一二次赞助《奇葩说》的汽车品牌。

    米未向来爱惜羽毛和口碑,对赞助商非常苛刻。比如,之前曾敲定滴滴出行做首席冠名,但由于今年滴滴负面新闻缠身,已经开始录制的《奇葩说》也受到了影响。外界都推测节目不可能临时换掉冠名商,但马东还是让滴滴在节目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着80、90后年轻人消费主体地位的确立,汽车消费者的年龄层次也在逐年下移,诸如别克等品牌不仅从产品的性能、功能上极力去贴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尝试用年轻人的语言和沟通方式与他们对话,与年轻人共情,传递品牌理念,塑造品牌价值。

    毫无疑问,马东的广告词在第五季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疲态。在何炅做主持第四季广告植入就已经变得生硬。所以这一季干脆用四个品牌来冠名四支战队。从形式上来看,第五季还是延续了前几季的营销方式:对品牌的Slogan进行反复的洗脑式口播;与产品直接互动(手机拍照、选手喝牛奶);与产品的代表(雷军、人偶)互动;选手为产品拍摄创意广告等等。

    这说明,虽然苛刻但另一方面,马东对金主还是很有诚意的,这当然不仅体现在他在节目中对各个品牌不遗余力的推广。今年6月爱奇艺还特地为别克做了一期《奇葩说第五季江湖招商会》的广告片。这个片子一开始就说马东太老,以此迎合该品牌的年轻化定位。除了颜如晶之外,不但请来了当红的戏精牡丹,连已经和米未核心撕过逼的姜思达都来参与。

    赛制

    这一季的赞助商暴露出本季《奇葩说》的两大问题:一是赛制;二是辩题(也就是节目定位)。

    奇葩说内部拉帮结派、撕逼站队抱团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今年开播之前就爆出了董婧和傅首尔动手冲突的新料。到底是马薇薇加持傅首尔从中作梗,还是董婧化身喜塔腊·尔晴搞les复仇,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但奇葩说对选手本身的改变和塑造是有目共睹的。

    傅首尔上一季还只是一个爱讲段子的家庭妇女,这一季在马薇薇的调教下俨然在替代范湉湉的位置,试图碾压全场;而董婧也从一个土里土气的市民生活女主播变身《奇葩大会》导演,从谈吐到着装的精致程度都有了全方位的提升。

    选手之间既有风格的差异,又有利益上的纠缠,拉帮结派在所难免,但以赞助商为名组成“别克君越”“皇室战争”等四支从头到尾都固定的战队却有意无意强化了这种内在冲突。比如马薇薇与傅首尔的组合,对陈铭的争抢和黄执中与颜如晶的搭配,都把场外的站队引向了场内。甚至反过来说,或许场外的势如水火早在节目录制之前就已影响到场内,以至于不得不采取这种战队配置。

    从整个五季的赛制来看:

    第一季的赛制是:淘汰赛、积分赛和决赛,选手按照辩题自由选择组成站队。

    第二季的赛制是:新老奇葩大逃杀、新老奇葩大混战和决赛。

    第三季的赛制是:高晓松和蔡康永带领两只相对松散的站队。

    第四季的赛制是:新奇葩资格赛、星星争夺战和半决赛、决赛。

    通观前几季的节目,选手基本上按照辩题选择和风格(辩论型还是段子型)自由搭配,并没有特别明晰的针锋相对。

    而且最关键的是,无论选手在节目外如何撕逼,都从未影响过节目本身。但在这一季,傅首尔和董婧之争不但最后要对簿公堂,而且也导致两个最有节目效果的人直接退出了奇葩说。这些赛场内外的复杂因素,就像一艘行驶多年的旧船,满是稀里哗啦的乱响。

    辩题

    从赞助商的类别来看,他们自然是看中了奇葩说年轻化的定位,这个定位在辩题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前四季中:

    第一季23道辩题,其中与恋爱和婚姻相关的情感辩题有12道之多,其余辩题也大多在工作和人际关系等青年人领域。其中“该不该看伴侣手机”“催婚是爱还是变态”“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你更不能接受哪个”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经典话题,奇葩说不但能说出新意,而且金句频出,发人深省。

    第二季24道,第三季25道,第四季23道,与恋爱、婚姻和家庭有关的辩题都在10道以上。这些辩题不但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有讨论价值,而且充满现实关怀。比如“同性恋该不该向父母出柜”“小朋友被欺负了,应该鼓励打回去还是告老师”“高学历女生做全职太太是浪费吗”既是奇葩说的经典辩题,也在播出后持续占领着网络社区的话题热榜。

    第五季仍然大打感情牌,但目前为止的几个辩题都透露出深深的无力感,既没有推陈出新,也缺少真正的现实关怀。诸如“取消爸爸称号”和“一个按钮知道伴侣爱不爱你”“一个按钮让前任鸡飞狗跳”这种科幻又无聊的辩题,看似在影射现实,其实在现实中并无太大争议。而“胖子该不该减肥”基本已经处于观众承受能力的底线了,无论马东在节目中如何解释开脱,仍然让人感觉不舒服。

    新选手

    最后再来聊一下这一季新选手的表现。

    前两场海选争夺战可谓怪力乱神集结。1V1环节充分体现了“有理就在声高”。谁喊话声音最大、最有戏剧感和综艺感,谁就会赢,全然不顾辩题本身的内涵和发言的价值。

    辩论最忌讳的两点:人身攻击和诛心,在前几期节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最善于搞道德大棒的是杨奇函,除了他本人散发出浓浓的装深沉不适感,其“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大高帽论断,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在他与沈清的1V1的辩论中,不但发生了言语上的人身攻击,沈清还直接动手。虽然全场笑作一团,但观感极其尴尬,让整个节目都low爆了。

    这种尴尬的失控不时在节目中闪现。在第七期刘云奇的发言中,因为他不满意马东敲木鱼对节奏的控制,接连两次与主持人直接对峙,实在让人不忍直视。

    显然,马东本人的接地气路线,已经让他的威信大打折扣,无论在场内还是场外,他都不再能够轻松控制局面。

    撑了五季的奇葩说终于显露出气数将尽之感,连蔡康永本人都在节目里调侃可能没有下一季了。段子手李诞的加入和对新选手综艺感的强调让它彻底丢掉了节目核心所在的内涵和逻辑。

    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和其他娱乐至死的综艺节目一样,当做一次末日狂欢吧。

     7 ) 姑且前两期小感

    铁粉。其实是三星半。

    从第三季开始看衰,第四季糊穿地心,所以第五季就真情实感地觉得其实真的还好,真的没有比想象中糟。 为什么说第四季糊穿地心呢,有一部分原因真的是何炅、张泉灵、罗振宇真的真的真的与节目不同频,并且这种不同频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式的,马东、蔡康都永救不过来。

    举一个很妙的现象,身边很多原本从不看《奇葩说》的人,都是从第四季开始看了,而且说觉得不错。 所以到底什么使观众群发生了变化呢,因为节目变了,节目定位变了。 刚才去搜了一下发现现在已经没了,但因为2017年交过一个课堂小作业,还是比较有印象,作业显示,当时搜到的百度百科《奇葩说》第四季的slogan是“青年人的先锋集会”,同时,第一季的slogan是“奇葩分子用奇葩方式传递奇葩观点”。

    现在搜,统一是寻找“最会说话的人”。 这就是第四季为什么糊,因为转型失败,从“奇葩”到“先锋”,从小众、草根、亚文化到试图引领干预大众、精英文化的转型。节目导师张泉灵和罗振宇,都显示了明确的精英感。(再看第五季有明显的“哭穷”来平衡掉这些精英感,甚至是读耶鲁的学生上来说的都是很清贫、钱很重要) 所以第五季没那么难看,主要是“回归初心”的这再一次转型,从“先锋”退守到“会说话”,算是与“奇葩”再找一个折中点。导师选择上薛兆丰还是精英,用李诞平衡掉。

    所以外观/形式上选择了同样是小众崛起的《中国有嘻哈》,看着第五季赛制每每脑中想起胖虎的声音“1V1 battle战”、“车轮战”。 其实感觉上是宏大了、有气势多了,感觉以前是关起门来文斗,现在是有阵容的文武斗了。 但还是觉得蛮遗憾吧,毕竟是用了人家的形式,原本“奇葩说”是开创者引领者,但现在却落得个“套用别人的”,唏嘘不? 当然因为剪辑的风格也更像是与《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中国音乐公告牌》并行的一组爱奇艺大综。米未的风格消减,爱奇艺风格明显。比如优酷的“这!就是”系列,《奇葩说》第五季从赛制+制作风格上更像是爱奇艺的“中国”系列。

    马薇薇是第二季的功臣,第三季鼎盛,第四季看腻。大家说不愿意再看老奇葩,其实是新奇葩有更多戏剧张力、未知性,不知道谁在“扮猪吃老虎”,不知道哪个时刻就“逆天改命”“逆风翻盘”,这个时刻的惊喜就远大于一个非常有道理的老奇葩“讲课”。 当然从一个阴谋论的角度出发,让老奇葩既不是离场也不是上场也有着进可攻退可守的考量,新奇葩不行,还有老奇葩来救场,新奇葩行,那下一步老奇葩也大可不必再居功自傲,铁打的擂台流水的人才。

    最后说一下节目所谓“初心”吧,那肯定不是“最会说话”! “会说话”是技巧,但最起初的“奇葩说”其实正是“反技巧”的。 把《奇葩说》放回到它产生的年份,我想最令人反感的就是各个台满屏乐嘉、陈鲁豫等人的各种形式的演说家节目演讲家比赛,所以我想那个时候应该是马东东等人在一起一唠,咱办一个“说人话”的节目呗,哪怕话题琐碎俗气,但它说的是人话啊,最后再自我调侃一个哎呀可不就是“奇葩”呗,这个鸡汤演说大环境之下的小小奇葩。

    其实《奇葩说》自肇始在打的两个点并不是,“讲段子”与“上价值”,也不是综艺感/娱乐性和高知的化学反应,而是,是“真诚”还是“技巧”。 技巧作局(维持了形式——大专辩论赛的形式),然后真诚打败技巧。 我觉得到这里才是《奇葩说》的初心就是上文提到的“说人话”就是说真话就是真诚,所以打动我们的是范湉湉的咆哮“看啊,为什么要压抑天性”,是肖骁,是那些没有技巧但是很真诚的人,是那些本来的脑回路就跟正常人不一样而他们自己不知道或者他们不以此为耻(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或者他们根本不想成为一个正常人的人,而不是那些找角度有技巧的人。

    所以到了这一次,让我有点感动的是那个在第二期淘汰了的公务员,他笨拙然后赤诚,所以可爱。 (所以就想起第一季海选淘汰的清华的梁植,为什么觉得当时淘汰梁植是应该的,但现在淘汰公务员就觉得很惋惜呢,是不是节目的环境变了呢,还是对节目的期许变了呢)

    还记得吗,以前马东很爱讲的一句话,”这是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大家会笑,因为知道这是一句调侃。 之后这句话变成,“你可能确实是一个奇葩,但可能不太适合/会辩论”。

    所以可能我会觉得在《奇葩说》的这一次转型上,它依然选错了,在“真诚”与“技巧”上选择了(“会说话”的)“技巧”。 (但又如何去判定一个最真诚的人呢,所以希望这个“会说话”是在声东击西吧。)

    怎么理解《奇葩说》想要的人呢,其实是保罗·福塞尔《格调》一书最后一章“冲破常规的另类”,他整本书都在谈阶级阶层,然后,最后他说,另类是打穿所有阶级阶层的人,“另类构成了一个‘无阶层’的阶层……另类身上所有的傲慢无礼的态度、聪慧的头脑、冷嘲热讽的说话方式和昂扬的斗志……”是不是真的很像早先的肖骁? 然后他去学辩论技巧去学为人处事,然后从一个真的另类变成了一个伪另类,所以还记得第一季海选高晓松立刻给肖骁的晋级评价吗?这是真奇葩。

    看了《求生欲》看了导演第五季的KPI就是要有第六季。 理解。 但怎么说呢。做节目的人都想成为《奇葩说》,然后眼看着《奇葩说》成为了别人。

     短评

    可能是我接受能力比较强吧,这一季依然喜欢。

    8分钟前
    • 曹笑天
    • 力荐

    按郝蕾的话来说,马东想赚钱,我不能说“不行啊,你得热爱点艺术”。可是,我不是演员(辩手),我是观众啊!

    10分钟前
    • QsMotif
    • 力荐

    虽然第三期开始还是有在辩论了但是还是不喜欢这种真人秀的调调……各种落泪各种心里状态各种七七八八的真人秀 乏善可陈

    11分钟前
    • 噶布夫人
    • 推荐

    奇葩说第五季怎么多了那么多有趣的直男!

    14分钟前
    • 放大招!
    • 力荐

    谁撒泼、谁会表演谁就能赢?也是够奇葩的。

    16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还行

    以前是奇葩会说,现在是奇葩和说。

    21分钟前
    • 油笔小鑫
    • 推荐

    臧鸿飞什么玩意儿?喊什么?有病吗 这么多季了也没个长进 真的不知道是怎么还留在这个节目里的 恶心(11.4更新 加两星 陈铭真的厉害 以前不喜欢他的发言 但是这一季太强了吧 他和董婧的最后开杠一分钟 怎么说都在自己划得的圈子里 厉害!(12.11更新 陈铭BB King!五星支持!

    26分钟前
    • 啊哦额咦唔
    • 力荐

    首先这个满星有鼓励成分,毕竟五季老粉。其实每个现象级IP节目从第二季起大多都逃不过逐渐flop的境遇,区别只在于撑几季而已。而奇葩说大概第三季开始就已经出现新鲜感消褪审美疲劳的问题。只是没想到姜思达突然地崛起像是给节目打了一剂强心针又再撑了两季。而到了第五季,一波十八折地拖到现在才播出,目前从第一集看还是蛮不错的有用心,至少大改赛制带来了不错的新鲜感,也竭力地找了很多新选手(虽然一眼扫过去都是熟面孔啦,什么张雪峰杨奇函沈玉琳甚至奶茶所长三棒子都是各种其他类型综艺出现过的话题人物。内地通告艺人时代来临?),而新导师蛋蛋和薛兆丰也是有相当看点。但四季bibiking退出辩手位,姜思达范湉湉也退出第五季,节目的精彩度会不会大打折扣呢?还是放眼期待吧。

    30分钟前
    • 高达君
    • 力荐

    陈铭真是被人设害的,明明实力与颜值并重,逻辑脑洞和辩论口才起飞,BB king急需要他的加入,拉升水平和深度-)

    31分钟前
    • 我欲乘风
    • 推荐

    服了,臧鸿飞和马剑越有什么好留的?因为他俩是老奇葩???剪辑太恶心了,想知道奇葩说对它的受众是个什么定位,把观众当傻子来高高在上指点吗?我不明白为什么大部分都是爱情题,亲情友情职场生活这些能延伸出很多啊,别告我这些广电都不允许,选题组是有人情路不顺吗???11.16高手和高手的交锋,目前为止本季最好的一期!陈铭老师这季优秀得令人惊艳!

    34分钟前
    • 我如野火
    • 还行

    这一季肉眼可见的变化大,前所未有的残酷赛制,但是不变的内核还是辩论和内容,新奇葩里有熊浩庞颖詹青云这样的辩论大神,也有李思恒这样的搞笑奇葩,比上一季的新奇葩要强,而且老奇葩如傅首尔臧鸿飞也稳定发挥,期待明天的花希!!

    38分钟前
    • 风中芭蕾
    • 力荐

    看到肖骁选陈铭的瞬间!好燃!!!太喜欢肖骁了好真实!不油腻!共享知识的那一集加一星。

    39分钟前
    • AQA
    • 推荐

    2018.11.3更新的这集,是我看了五季奇葩说最好看的一集。2018.11.16这期那么精彩,居然没涨分。

    42分钟前
    • 海边的卡夫卡
    • 推荐

    姜思达的出走是聪明的,人不能总停留在原点。

    45分钟前
    • 这个人有点懒er
    • 还行

    观众也太难伺候了,一个“奇葩”和“说”同样重要的节目,嫌吵闹嫌无脑的,非逼人家真拍成严肃的辩论节目吗?看华辩录像不就好了?好玩儿的不就是这群求同存异的人把道理揉进段子里活给你看吗?要啥自行车啊?

    48分钟前
    • 柒二Dr.Tobe
    • 推荐

    五季下来,就这一季我没法给五星。这种思辨类的节目,不可能每一期的出题和辩论都维持高水平,偶尔有起落也正常,也不可能取悦所有人。但是,李诞的加盟和新人的本末倒置我忍不了。根本没有在李诞身上看到思想深度和基本礼数,基本上可以说是毫无家教影响大局,不展开批评了,一万个膈应。另一个问题是,新人的注血虽然很必要,但是筛选机制太有问题了。虽然这是一个把辩论赛进行娱乐化的节目,但是老将们发言中的插科打诨仍然是基于立论和逻辑的,但是新人们似乎觉得段子才是制胜法宝,经常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荒谬感,看新人和老将混搭在一组里合作时,这个水平落差上上下下太难受了。

    53分钟前
    • 潋 | Béatrice
    • 推荐

    选题实在是乏善可陈,无趣至极。 翻来覆去的爱情题和这个节目本身一样,成了一块鸡肋。唯一慰藉:新爱豆,薛兆丰!

    57分钟前
    • 香蕉猫猫不哭啦
    • 还行

    高晓松第一期不来是对的。

    1小时前
    • 飞天小女警
    • 还行

    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奇葩说的重点到底是奇葩还是说?(五季老粉,四星观望)(不观望了,9期结束,三星)

    1小时前
    • 小皮
    • 还行

    《中国有辩论》《中国新吵架》

    1小时前
    • 姜大噪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