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7

    主演:陈晓楠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1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2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3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4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5

    剧情介绍

      在这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代,晓楠带你去“和陌生人说话”,用普遍人性、共同的感同身受来连接一切孤独的现代人。  第一季包括十二期主片、号外:在北京、明日之子特别节目、爸妈谢谢你们尊重我,共15集。

     长篇影评

     1 ) 关于陌生人

    这个系列的节目视频非常有意思,挑选的话题很多很敏感,“整容”,“丁克”,“杀马特”“杀猪盘”…一些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或是邀请两个截然相反观念的陌生人进行交流,又或者是对大众所误解的事业进行深入解析。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陈晓楠)真的太温暖了很适合这档节目,笑起来有种被大姐姐关照的快乐~

    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杀马特教父的那集采访,“教父”竟是跟我在年龄层次的人,却在当年也能带动一整个中国的潮流,认真设计他的每一个造型作品,也正可能因为是悲凉的出身更加活的通透,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很真诚的东西,洗刷我之前的刻板印象。

    “丁克”那集收集了对丁克各种看法的人,我看到一些言论仿佛说到心坎里,也被那些甜蜜的亲子时光所感动和惊喜。是思想碰撞的一集。

    “杀猪盘”我之前有听过但是不怎么了解,通过视频才明白是专门针对适婚的孤独单身人群的一种伤害的方式,既骗钱又骗情…

    “PUA”曾经是pua成员站出来说这个话题,真的非常可怕,对人活着的价值有摧毁性的打击,伤害与被伤害都成了一种无法弥补的痛苦,我还是始终相信真诚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

     2 ) 第五集

    不小心误入某公司,当兵时还是标兵,结果复员后,被无意中拉入一场谋杀,人很多时候都是一念之间,不断忏悔,不断回忆那个细节,我突然想到今天同事说的,要注意安全,我一直都很心大,从来没想过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意外,诚然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是安全的,但是这个意识不能少,还是要谨慎。犯罪嫌疑人,还有一个仍在逃。

    第六集,把人体放在-196℃,细胞还在存活。人体低温保存手术,保证大脑的活性。中国第一例。。。爱一个人,就是都能接受,,,把她看做小孩,生活中她是家里的顶梁柱。中国人的观念不太能接受,这和我刚开始看的时候想法一样,这人有毛病吧,都这样了,做人体低温意义在哪,而且感觉有点可怕,是不是单纯因为控制欲,但是听着他再说,我却突然想起,未来的技术不可预知,那是不是也许会有一些奇迹出现呢!这个人想的真开

     3 ) 给心灵留一个柔软的触角,保留对温暖的感知

    《和陌生人说话》是前凤凰卫视女主持人陈晓楠跳槽腾讯视频后的精心之作。这个豆瓣评分高达9.4佳作,用人性的温情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大网,网住了一个个在这个普遍缺乏沟通的时代中孤独沉默的身影,在抹去了社会与时代烙印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标签后,我们在他们的身影中看到了一丝可能就是节目组想要展现的画面——温情,人性,救赎,宽容,讨论生与死的界限,深思人心间的距离。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我们从小到大就接受过的教导,这种想法我们深刻的镌刻在脑海中并不断地将它作为人生的经验一般传教给后辈们,似是金规铁律。 在这个每个人都努力将自己展现在镁光灯下的时代,我们浮躁、冷漠,一次次地从一个个的陌生人身边匆匆而过,没有了来自周围声音的乐趣,这让我们几乎丧失了倾听的能力。而这个节目则一反常态,关心起来那些生活中和我们关系平淡如水的陌生人来,他们也许特别,却又是一个个生活在被遗忘的陌生角落,这些来自平凡大众中的小人物在镜头前的紧张、尴尬、矛盾抑或是看透世事后的淡然被真实地展现在镜头前,这些不同于那些已经习惯了被镜头关注的鲜亮形象的小动作,处处展示着这些人的普通与平凡。 他们都是小人物,没有伟光正高大全的形象,那个为父亲出卖自己未来的“孝子”赵勇在节目中说:“我讨厌被打标签,我是个很有瑕疵的人,怎么成了榜样了呢?”他们平凡,正如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这个大世界中的小角色,都是每天为生活中的琐事而奔忙的普通人,关心着茶米油盐,谈论着家长里短。 但他们又是一群不普通的人,生活与命运让他们身上展现出了独特的一面,他们中有曾经犯错的杀人犯,有为死刑犯写遗书的囚徒,有将爱人冷冻的丈夫,有身上带着别人的器官生活下去的人,曾经风靡一时的杀马特教父,还有那些距离悬崖永远只有一步的酒鬼们......形形色色的人们的背后,是我们不曾了解过的真实又无奈的生活。 说实话,这种视角与它的主题很讨巧,在现今社会中,我们确然厌烦了大人物生平经历的狂轰滥炸,而却愿意给小人物留一份细腻与耐心。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中,我们缺少了太多的人文关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拥有着虚假繁荣的孤独者,我们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各种各样的平台上嬉笑怒骂,却不能讲出源自心底的故事,这样的一种孤独,是我们身上的通病。但即便我们生而孤独,却也渴望着与这个世界的拥抱,和倾听。 在现今的平台上,我们见到的视频多是一些夸张博眼球的播主吸引眼球的作品,而访谈类的节目则多是关注那些镁光灯下的角色,他们把采访的角色打上一个又一个鲜活靓丽的标签,用我问你答的方式表演出一个又一个他们塑造的形象,而我们看到的,也不过是一个被精心炮制过的模型罢了。而在这里,你看不到诱导性的问句,没有刻意塑造的人像,却能深入你的心灵,让你在看到这个世界最阴暗的一面的同时,也为你塑造一个供心灵停靠的温馨港湾。 这个纪录片一般的访谈节目,主持人朋友一般的对话,丝毫不生硬,仅仅作为一个倾听者,或者说陪伴者,用平静的目光和平等的姿态和每位讲述者对话,没有居高临下的倨傲,没有努力营造的可怜,只是用几乎不带个人主观情绪地平等交流,我想这大概才应该是属于一个访谈者的合适形象。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那些被采访的人们真正放下内心的包袱,卸下脸上的面具,是平静地讲述着自己身上的故事,那个属于他们内心的独一无二的真诚独白。 正如片头所描述的那样: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人生百态的背后,是生活的洗礼,在欢镜听感慨地说出那句:“规则就是敬畏”的时候,才能真正地体会到人类所需要的那种对生命的尊重,在罗福兴承起生活的重担后,被问及为什么不用名气去挣钱的时候,似乎看透太多却又包含无奈叹出的那句:“出名和好感度,还是有区别的”。他们都不是什么哲人,但他们的语句中却总能透露出一丝哲理,也许就像奴隶伊索也能讲出充满道理的寓言,这些属于平凡人生活中得出的小智慧,却是人生中的大道理。 我们每个人都完全不同,为何却又如此相似。嬉笑怒骂后背影中留下的泪,又有几人为此留驻? 这里尊重法律,那些触犯法律的人物终是收到了法律的制裁,他们的表现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对法律的不满,这些人都接受了法律的裁判,他们生活在世人的白眼之下,活在内心的无尽谴责中。 这里敬畏规则,每个人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对欲望的敬畏,都是人对规则的敬畏,这些人的敬畏不是惧怕,也不是无畏的挑战,是对生命个体意义的尊重,对人性温暖的关怀。 这里能看到当生命以分秒倒数时人们对世间残存的美好的留恋,不管他们的曾经多么华丽与众不同,终是以相同的姿态退场。 这里展示着碌碌无为半辈子的人看透曾经的可笑与对生活的无奈,无论他们曾经做过什么错事,但愿生活对他们报之以歌。 这里透露着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些人生中复杂情感中的平淡生活。 这里关心每个需要被发出的声音,敬重每一个需要被关注的生命。 这是一种感触,只有用心中最柔软的触角,才能感知到的温暖。 这是一个讲述温暖的栏目,这是一个品读人性的窗口。 你好,陌生人。

     4 ) 为细腻的感知 留下一丝可能

    有个句式,叫做中国人怎么怎么样......
    对,我也不喜欢拿这个说事儿。这个国家落后的东西挺多的,我们已经看到了,还用多废话吗?
    但是,有个话还是不得不说,关于情感的层次,中国人真是缺失太多了。
    当一束阳光照在身上,我们身边有多少人,能在除了热了,烫了,刺眼了,舒服了,睏了之外,说出其他的感受?
    有多少人想到,宁静,安详,柔软,像是被一个熟悉的人在轻轻抚摸。
    我没有别的意思,这里的人都懂,这里之外的人很多不懂。
    矫情,有时候也是为了能把感知多多的分层,毕竟人的感知如果只是来自身体器官,而不是心灵,那世界就变得太无聊了。
    和陌生人说话,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片子,
    但是就是陈晓楠那种细腻到把一种感知掰成八瓣花的细腻,是真实中不曾存在和感受的。

    当今,不缺故事,每天的视觉听觉,都在玩儿命输出各种故事。
    其实也不缺情感,每天的各色人等,都在拼命安利情怀。
    但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就只配那么乏味的在各种乱七八糟的情感和故事里频繁切换而不能坐下来细细咂摸某一种活着的滋味么?

    苦里还有什么?乐里还有什么?五味杂陈这四个字粗鄙到无法描绘我们心里的抽动,和陌生人说话,愿意看故事的,去看看故事。我喜欢里面那细腻到不能再细腻的感知。我害怕到老了,我只会跟我的孩子:这个世界,我爱过,但我未曾细细体会过。

     5 ) 做个有脑的普通人

    如果人们会盲目崇拜强者,并把成功归结于天才,相对地,人们也一定会盲目谩骂鄙视罪犯和一切他们认为低人一等的人。在人们不愿意互相理解的环境下,大家只在乎你做了什么,没人在乎你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和想法。因此在看见有伟大成就的人时,就会安慰自己伟人都是天才,而不去想为什么自己不能成为伟人:在看见有人犯错时,就会高高在上取笑犯错者 而不是去想自己是否也会犯相同的错。如此让自己的大脑罢工下去,什么都改变不了,既不能让世界更好,也不能让自己更好,永远只能当个一叶障目易于操控的愚民。看见成功者则应仔细分析可取之处再向其学习,看见失败者则应仔细分析错误并反思自己避免落入相同的境遇。这样才有助于了解真相,提高自己,防患于未然。在盲目推崇强者的主流下,《和陌生人说话》不带偏颇地,缓缓道来地,甚至有点反主流地,让我们接近这些普通的陌生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放下狭隘和偏激,好好体会人应有的感觉,人应有的样子。力荐这个节目,因为它让观众做回一个有脑的普通人。

     6 ) 不带立场和偏见看魔幻的世界

    1.《猎艳者》

    PUA五步法:建立人物形象,颠覆人物形象,建立契约,撕毁契约,情感虐待。

    最关键的第一步,你是什么样的人,塑造一个角色。比如帝王、浪子、诗人。

    目的仅仅只是追到,把女性当做物品,以个数计量,获得成就感。我认为这是pua最恶心的地方。

    恋爱确实需要技巧,单凭一腔真心,获得心上人的喜欢很难。只是有些人把技巧极端妖魔化后,变成了pua。

    像极了现在的短视频媒体,塑造一个ip形象,定位受众画像。不过30s的视频,逐帧逐秒都经过推敲。

    最后是不会独立思考的用户来买单。

    2.《剑桥大学毕业生和400w整容女》

    都是美女,一个容貌清纯剑桥毕业的高材生,一个花费400w的整容女。

    说实话,难免对整容女生带着感情色彩,认为整容就是坏女孩。访谈到后面,我被说服了,与其说是说服,不如说是征服。这个女生有目标,有规划,行动力强。不知道她有没有发现自己的魅力。 两个人的对话不在一个level。像极了大人和小孩过招。高知女生说不在乎容貌,从头到尾都表现的很在乎,思想太幼稚。

    人要承认接受自己的有限,对知识的有限,阅读的有限,承认你整个人就在偏见中。你这一生就在走出偏见。

     7 ) 《和陌生人说话》

    一个内容大于形式的访谈类节目,没有明星、没有热点话题、不博观众眼球。就是一个很真诚地与社会中各式各样人的对话,拍摄没有技巧、剪辑没有特效、整个画面只占了屏幕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到被拍摄者的头顶到胸,让观众把目光聚焦在人物的表情很心理上,而不是被其它哗众取宠的东西所吸引。主持人,陈晓楠,没有喧宾夺主的气势,也不会在嘉宾讲到动情处泪流不止,她就是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旁观者,倾听别人的故事,让被采访者自己去说,而不是我问你、你回答我。

    第一期采访的是“大力哥”(从蠢贼到网络主播),去银行提款机处准备抢劫却反被制服,进了监狱接受采访,爆出了“大力出奇迹”(称号的由来)“我一天少花五百,浑身难受”“我要不败家,不埋没了我父母赚钱的才华吗?”......此类笑掉大牙的金句。出狱后被经纪人相中,成了网络主播,重新开始了新的人生。回顾那段艰难的时光,他说别人根本没有正眼看他,那是一种看一条狗的眼神,他说人很现实,风光的时候大家称兄道弟,落魄的时候巴不得远离你。他对现在这种靠自己努力去赚钱的生活很满意,他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养活女儿和妈妈。当女儿问他“爸,你能给我...点儿...钱吗?”,他咔嚓给了五十,女儿高兴地说:“你是我亲爹啊!”,那时候他脸上洋溢的笑容是作为一个父亲所表现出的幸福。

    第二期采访的是一个真实版的“滚蛋吧肿瘤君”女孩,她在几年前被查出患有LMA(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这个病的罹患率只有四十万分之一,发生在肺部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而这个女孩不幸就是那四百万分之一。而不幸中的万幸是她得到了一个脑死亡男孩捐赠的肺,完成了手术,这期间经历了手术无尽的折磨和苦痛,但她每次想到身体里那个男孩的肺,她都咬牙坚持下来,她说“一切的苦难在死亡面前不值一提”。她说,有的时候用力地吸一口气都是奢望,而这却是我们平常人每天不会注意到的事情,因为呼吸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我们常常会忘了我们所拥有的,我们常常会忘了敬畏生命。

    第三期采访的是一位因侵占公司财务获刑两年的男人,因文化水平高在狱中被安排给死刑犯写遗书。他第一次写的时候特别紧张,他不敢想象一个生命竟然要用倒计时去计算。他说死刑犯在临刑前有睡不着的、有话很多的、形形色色的都有,当被套上刑具上了刑车以后,他回不了头了。他说,当看着死刑犯们的背影、被五花大绑的背影,定位在他记忆里的其实是,人来到这个世上,只有两个字——生和死,提醒你“畏惧”两个字,规则就是敬畏,我从来不闯红灯。

    第四期采访了“杀马特”教父罗福兴,22岁,首创“杀马特”一词,因为小时候被忽视,所以长大以后特别喜欢被关注的感觉,于是特立独行,创造了一系列辣眼睛的造型。他说,没有办法融入社会,聊天也聊不了,要钱也没钱,只有杀马特这个组织能收留自己的感觉。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当网红,他的回答让我很是惊讶。他说“如果作为教父都在这里搞这个,那这个群体也就这样了,又掉下去了,扶都扶不起来,出名和好感度还是有区别的。”这段话是不是啪啪打脸那些没有原则的自认为高端的人群。

    第五期介绍了北京一家专给盲人“看”电影的心目影院,通过讲述者去描绘电影情节,让盲人通过声音去看这个世界。而讲述人王伟力已经为盲人义务讲了12年电影,他说,那些盲人们在听完电影后最大的改变是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这些人之前看不见也就不去在意自己的着装打扮,而在电影里描述主人公的形象过程中,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该去尊重自己。我真的很敬佩这个组织,他们在努力去丰富残障人士的精神世界,他们在尊重这个群体的同时去做慈善。

    第六期讲述了一个杀人犯的忏悔,讲述了他即使接受了刑罚,仍无法得到内心的救赎。我并不想标榜宽容别人犯错之类自欺欺人的话,我认为我们应该意识到冲动是多么可怕,那些一念之差犯下的错可能需要用一生去弥补,我们并不一定要犯错了以后才得到教训,而是要从这些犯过错的人身上得到告诫,敬畏规则,敬畏生命。

    第七期讲述了中国第一例冷冻尸体等待复活的手术,冷冻的是山东某体校教师的妻子。当采访这位教师时,他说“我不管这是不是中国的第一例,还是亚洲第一例,就是第一万例也和我没关系,她是我的亲人,只此一例,我只是想把爱延续下去,没有其它目的”。

    第八期采访了两位九十岁的高龄老头,第一位很可爱,只要你在一年内学会同时顺转食指,逆转另一只手的食指,他就奖赏2000元。你以为很简单吗?你可以试试,反正这位九十岁的老爷爷能做到。他还组织了另外三位同龄老人一起获得了85岁组4*400米接力冠军,并打破该项目的世界纪录。采访的另一位老人也很精神,并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他说,年龄就像股票代码,股票的好坏和代码没有关系,同样,身体的好坏也和年龄没有关系。这些老爷爷对生活都充满激情,而我们很多年轻人却放弃了追求,是不是很讽刺?

    Some people died at 25 but aren't buried until 75.

    第九期讲述了台湾花臂大哥从黑帮恶棍到煮面天使的传奇人生,他的两条手臂印着日本武士的图,看着特别刺眼,让人难以接受他不是个坏人。而他年轻时干尽坏事只是想出名、想出头,他进监狱只是想出来当大哥,他在大人的时候只是想表现,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厉害、很强,那时候他的脑子从来都没有畏惧。在他最后一次进监狱的时候他害怕了,他什么都不想要了,什么大哥、义气、他通通不想要了,他只想好好呆在家里陪老妈、儿子女儿,那一刻他决定只要神明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当法官判处他缓刑时,他觉得自己重生了。于是,他真的开始做善事,在母亲和家人的帮助下,他将缘于西方的“待用咖啡”理念引入自己的小面馆,意思就是你进店吃一碗面,付两碗面的钱,那下一碗就可以留给困苦的人免费来吃。他就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了一个又一个无法实现温饱的人,给他们温暖和热汤面。在他店里吃免费面的人不需要出示任何的证件,因为他说“宁愿错爱,不要放过”。

    第十期讲述了一个匿名戒酒会AA(Alcoholics酒精成瘾者 Anonymous匿名的 Alcoholics Anonymous匿名戒酒会),国际性互助戒酒组织,会员将其简称为AA。对于酒鬼来说,人和鬼之间就是一杯酒的距离,那些深陷在酒瘾中无法自拔的人,时时刻刻面临着死亡,在这个组织里随时有人离开。

    我很认真地写了这篇文章,只是单纯地希望这样的好节目被更多的人知道。

     短评

    杀马特教主,把妻子送进零下200度的男人。

    3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力荐

    看的丁克和生孩子的女性对话这一期,很喜欢42岁的姐姐对她自己人生观的解读。有点共鸣的感觉哈哈哈。我也是丁克坚定主义者

    7分钟前
    • 啊哈哈哈哈哈
    • 推荐

    直视每一个平凡的灵魂

    8分钟前
    • 小斌斌
    • 力荐

    追看了四期了,越来越好看。每一期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感动。就像那些娓娓道来的好电影,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动作,但看完后好几天总有一条细细的线缠绕在你心里,让你不停回想某个片刻。

    10分钟前
    • 非非
    • 力荐

    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每一个生命都难能可贵。冰冻妻子的他说,爱情里没有牺牲她的陪伴就是最完美的回报最怕的不是她忘了他而是忘了自己;杀人犯的他说,付出了代价并不能被原谅背负一生的悔恨也换不回他的重生;给死囚写遗书的他说,因此对规则对生死有了敬畏他们在最后一道晨光亮起时也是想活的

    14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偶然看到一期,就是杀马特那期,看哭了

    18分钟前
    • 褐色鸟群
    • 力荐

    特别好,特别棒。

    19分钟前
    • 星辉斑斓里放歌
    • 力荐

    竖屏画幅把受访人聚焦于镜头之中,一点微小的表情和动作都能清楚发现,陈晓楠不带情绪的平等式交谈,内容又恰到好处的结束,给“陌生人”保留必要隐私和空间,也让观众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感受和感悟。

    22分钟前
    • 24city
    • 力荐

    今天我的肺还努力工作着,今天还可以吃到酸菜鱼,这些习以为常忘记感恩的事情都被那个陌生人以生命为戒尺衡量过。

    25分钟前
    • 春妮
    • 力荐

    我不太喜欢她找的对话对象,都是坏事做尽的人,不太真诚的

    28分钟前
    • 丫丫布^念兒
    • 还行

    这样一个时代,以这样一种平等而不是审视的角度去交流,去沟通,实在难得。这才是一档节目的意义所在吧。

    31分钟前
    • alabiao
    • 力荐

    对于我们看到的各种新闻对于这个时代我们太喜欢用上帝视角看待了,这个节目让我看到的是完完全全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印象最深的就是洗剪吹教主那期最后的几句话打脸多少所谓的“艺术家”。

    32分钟前
    • 广州舒淇
    • 力荐

    生而为人,常怀敬畏。

    33分钟前
    • 筱筱凝深
    • 力荐

    原来杀马特教父罗福兴是这样的,只要来看看这个世界就满足了。这是个多么美丽又遗憾的世界。

    37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3.5 聚焦边缘化的社会热点人物那些背后的故事,杀马特和杀人犯两集很棒

    42分钟前
    • 没有办法的事
    • 推荐

    都浸泡在生活的苦累里太久了,吸收了那么多雨水,轻轻一碰就碰出泪。

    47分钟前
    • playellow
    • 推荐

    五星。很喜欢,各种各样的人。看的王诺诺那一期,结果被吴晓辰圈粉,她价值观真好。节目形式很好。

    50分钟前
    • 白驹过隙
    • 力荐

    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特别,整个下来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你不是他人,所以不要随便评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另外:主持人陈晓楠,是我目前看过的谈话类、对话类节目中,最容易让人共情,也最让人赏心悦目的主持人。没有压迫感。

    52分钟前
    • 申由己
    • 力荐

    补标。仅仅是陌生人之间的交谈,镜头前有克制,却仍可以揭开那层隔阂。我们现在缺少这种对话与交流。

    54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挑了感兴趣的看,特好,而且竖屏放映,很妙

    55分钟前
    • 伊夏🪀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