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尺八·一声一世

    尺八·一声一世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佐藤康夫,小凑昭尚,蔡鸿文,徐浩鹏,海山,三桥贵风,星梵竹,三冢幸彦,梁文道,陆川,龚琳娜 

    导演:聿馨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2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3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4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5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6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6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7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8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19尺八·一声一世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通过记录中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师,学习者的生活,去见证在尺八之路上行走着的人们,通过他们不同阶段的经历与思考,折射出来古老的尺八在当下的困境与希望,也通过尺八去映照出每个人对生活,生命,世界的认知与感悟。  尺八,由竹子根部制成的管状乐器,因管长一尺八寸得名。尺八源于中国,在南宋时期传至日本发展至今,成为日本传统乐器的代表;而在中国,尺八却日渐式微。20世纪末期,随着中日民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尺八重新回到中国人的视野。

     长篇影评

     1 ) 把舞台交给艺术家之后 [猫]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9年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严格说,《尺八·一声一世》只能算中央台科教频道电视纪录片水平,中规中矩,以五个章节的形式,粗浅介绍了尺八这门从中国传出去又在日本真正扎根的乐器,展示从大众视野里的尺八——参与过《火影忍者》主题曲、尺八制管师、尺八教师、尺八学徒到几位尺八演奏艺术家的当代尺八发展状态。女导演聿馨出场一霎那,说了句傻话,又剪辑出著名文化科普员梁文道在尺八推广音乐会上交头接耳的样子,他和著名不受欢迎导演陆川站上台说了些可有可无的空话,最终使敏感如我的观众,感受到导演附庸风雅背后的匮乏,以及资本在这整个故事里运作的气质。

    但纪录片导演没什么电影企图也未必有害,即使她面对的是自己无法了解的人。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在为这种特别声音而活,他们多少都放弃了主流人群的生活轨道,将一腔狂热持续燃烧几十年,导演只要把舞台交给这些真正的艺术家或匠人,就能任凭艺术家的个人魅力以及从他们身上燃烧出的音乐,穿透影像,直抵观众的心灵。

    尺八的声音可苍凉有力,可细腻温暖,既可为亡灵超度,又可迎接新生儿的初始。但对比中、日、美三国艺术家的反应也相当有趣。中国人在西湖地盘就演奏下《新白娘子传奇》之类的俗曲。美国艺术家海山非常像受禅宗影响的那代嬉皮士,自由随性,尊重自然。日本艺术家是整个尺八艺术界的中坚力量,无论是身为第三代传人、生来就要接收使命却在寻找生命意义的小凑昭尚,还是不停说着尺八传递天地生死之意、声音与空间的关系之类哲思的佐藤康夫,都将尺八音乐与更深广的精神链接起来,而且让观众看到日本匠人精神背后仍有无尽玄思。看到这种并不刻意的对比,某些差异,观众心里有数。

    佐藤康夫提到他自己是不怎么听(别人的)音乐,只想不受打扰地静心于自己的音乐,龚琳娜讲述自己从公鸡叫、羊叫等自然之音习得少数民族唱腔,也比较立体地讲述了人们拓展技艺的不同途径。尺八音乐发展到今日,无论是动漫、手游主题曲,还是纯创作,形式都更接近现代轻音乐,但它依然有使人潸然泪下的感染力。尽管片中很多音画结合并非现场收音,像是后期配乐,但有个镜头我很喜欢,佐藤康夫吹奏到高潮至曲终之处,尺八虚虚实实的清音,融入晃眼的亮光,光与声抵达了同一效果,把观众的情绪推向顶点。尺八这苍苍茫茫的音色,正是这样贴近灵魂,所以雅俗共赏吧。

     2 ) 归乡

    我想很多人去过西安,这是一个可以和很多历史联系起来的城市,但我去的时候却没有太多的感觉。我也去过青龙寺,但事实上我对它是没有感情的。

    在去过了很多地方以后,我才意识到那些最让我感动的,其实在去之前就已经非常熟悉的那些。那是一种归乡的感觉。

    无论是片中少年还是音乐家,他们回到护国仁王寺,回到青龙寺,那都是归乡。那些石碑就在那里,等着人们归乡。

    世界上有很多迷人的景致,也有很多奇妙的地方,但它们并不能和你真的形成某种联系。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它们是那些使你成为现在的自己的地方。虽然你可能从未去过,但你知道它们就在那里,一直等你归乡。

     3 ) 观看热爱

    我的人生导师之一:阿不思·珀西瓦尔·伍尔弗里克·布赖恩·邓布利多教授说过:“音乐啊,比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更富魔力!(A magic beyond all we do have——《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说这句话的同时,他还揩了揩眼睛,想见是流泪了。要证明音乐的魔力,大概没人能比巫师更有说服力。

    如果你和我一样,生为麻瓜(虽然万般不愿意承认),那么音乐也许是我们能感受魔力为数不多的途径之一了。

    最后一集《生活大爆炸》的最后一幕,好友们挤在客厅沙发上吃外卖,主题曲以极缓慢的速度唱响:Our whole universe was in a hot dense state…这是对十二年时光的最好总结了吧,期间的变化太多了,结婚生子得诺贝尔奖,成为更好的人,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这首歌了,它是万变中的定,是进化的起点,也是时光的注脚,就是魔力。

    音乐也是变化的,在影院里,没有任何一部优秀的影片能够脱离音乐而成功。近几年我最喜欢的一张电影原声是《卡罗尔》,里面的配乐让影片有了呼吸。每当我听到耳机里的原声,影片里的冷和暧、慢与急就都活灵活现地在脑海里重播了,甚至超越了画面,混入了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成为了专属我的东西,专属我的魔力。

    纪录片《一声一世》试图更直接地来探寻一下音乐的魔力,或者按照片中主角的说法,“声音”的魔力。影片关注的是一种叫尺八的乐器,源于唐时中国,东传后盛于日本。初因佛教而兴,继而成为日本传统民乐的重要元素,如今也在不断拓展边界,发掘新的可能。借由尺八,《一声一世》串起了多个和尺八结缘的角色。

    作为纪录片,能够“不讲故事”是一种很可贵的角度,英文里把讲故事的人叫做 narrator,叙述则是 narrative,是非常主观的。我喜欢的纪录片都是不去做 narrator 的类型,平静地记录,不做过于主观的解读。《一声一世》在这个方面做得不错。看片前接触到的信息,都在强调尺八源于中国,影片要让国人重新认识它。要光大传统文化,要带它回家。说实话,我很抗拒这种宏大甚至有些封闭的叙事,对影片也有点疑虑。但好在影片并没有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它是平静的,在意的是美,声音的美。

    放映结束后的交流中,导演也清楚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做这么一部几乎看不到商业前景的片子,不过是因为自己被美打动了,想要记录这种美。尺八的源起、回归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里,她想做的,是分享美。这就是“见山是山”的体悟吧,也是超越了国界、民族的体现,音乐不正是最好的介质吗?吼了那么多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真没必要“拿回来”,因为真正伟大的文化,对于美都是敏感的,无论这种美的起源和兴盛在哪里。影片中有一幕是尺八在中国推广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不是特别肯定),发言嘉宾梁文道说尺八是中国失联了一千年的亲戚,我特别支持这个说法,不去区分你我不去追究本源,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声一世》也没有去强调这样的信息,在近来的风潮和情绪下,能看到一部不去建墙的作品,实在可贵。

    《一声一世》里,尺八的声音是主角,在电影院的音响条件下观影非常震撼。主观影活动方请了尺八的演奏者在放映前和观众们互动,他们的表演也别有情调。但当影片开始放映,尺八的声音和人物、景致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我的感受也有了数量级的提升。本来对尺八完全不了解,影片解决了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科普,而是让热爱自己来说。片中自学尺八演奏的河北小伙、放弃本专业工作的民乐教师、因东方哲学而结缘尺八的美国演奏家、制作尺八的匠人,以及尺八世家的日本演奏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热爱,不是说教,而是感染。片中那种痴迷是最好的安利。于我来说,虽不至于在观影后便要去学习尺八,但它提醒着我,拥有热爱,多么可贵。

    导演在映后交流中提到团队其实拍摄了超过 300 小时的素材,最后剪成一个半小时的版本有很多取舍,作为观众,我有点遗憾这样的取舍减少了一点影片的丰富性,个别人物的篇幅有点失衡了。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和趣味所在,不是批评。我期望看到更多的人物因为这一件器物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了羁绊,就好像我喜欢的小说《云图》或者美剧《超感猎杀》一样,没有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我们的轨迹总会交汇和纠缠,音乐难道不是最合适的媒介吗?

    目前,中国的银幕数量全球第一,但配得上这个数量的丰富和质量都还远远不够,似乎也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记录片这种类型更是不占任何优势,所以每一部能够进入院线的纪录片都是难得的火种,点燃的是不一样美和可能。《一声一世》作为一部质量上乘、题材特别的纪录片,非常值得去影院支持。哪怕你对音乐或者纪录片都没有兴趣,去看看热爱的光芒总是好的。

     4 ) 我不喜欢的几点原因。

    时隔数年,最近被龚琳娜的演唱感动了,她那样自由、雀跃。她在演唱时的神情,她的笑,无一不向我透露出云天外可以诗意栖息的尺度。恍然想起当年自己在这个影评里批判了她,就再更新一下吧。

    我已为了我自身的希望,并为了此希望的实现,现在与我的家乡,隔云山千万重。

    故我不接受“人家至少拍了个片子,你能吹出一个音吗就在这敲键盘。”这样愚蠢的、漏洞百出的言论,所以我骂了此人,心说泥麻麻熟啦。我也胆敢保证,如果我有这样的经费、这样广的关系网,我能拍的很好。比这部电影好。

    我克服自我的傲慢、接受自我的傲慢,是为了如同露天浴池般,公共浴室般,和所有陌生的人与物,坦诚相待。而不是制造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文艺作品”。

    混乱的逻辑、条件反射地辩论比不上我——发自真心的谩骂。谢谢大家。

    我不喜欢跟有的人有什么关系。回去!

    一部纪录片摆在那里,我不能不喜欢吗?

    重申旧意:

    我自认我在该影评的评论区儒雅随和,与各方意见友好交流互动,且开篇便提到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代表不了这部影片的实质价值。可仍有力比多与攻击性无处释放的网友带着火药气要将我驳倒。

    我不喜欢这种无法容忍意见相左、带着割裂的观点看问题的网友,因为他本身不在探讨,而是在攻击罢了。

    故我也下流无耻些,直接删除令我不愉快的评论一条(欢迎游览古战场遗址),并留下一个不大冷静的“滚”字。

    但愿这次重申不会引起无辜读者的不适,我无法控制。

    跟朋友聊了聊更新几个:

    十一、龚琳娜:“我去采风,跟着百姓去放羊(或是放猪或者别的什么,我记不清了)。”高,实在是高。

    十二、杭州某师傅与日本演奏家面对面交流,一人使用中文,一人使用日文,衔接紧密,相谈甚欢。

    十三、发布会的片段被随便剪了几段塞在在毫无关联的几处,着实让我摸不着头脑。

    十四、台湾演奏家前往一所大学教授尺八课,贴地的跟镜头,快速追着主体的腿部和旅行箱,风风火火。除此之外很多运镜与需要表现的内容格格不入。

    一、第一个北京镜头。街访,高频率重复问答剪辑。气氛像是在讨论“你赞成996”吗?让人异常焦灼。与尺八这个形象联系在一起非常分裂,是一种风格的落差。

    二、同一个镜头使用两次。第一次是日本落雨街头演奏,第二次是午后的河边。肉眼觉得是一模一样的镜头。

    三、导演在桌边说:“当时他作曲《一声一世》,我让他改(指)他不改,说什么不能改,改了灵魂就不一样了。”这里的导演脸上是一种理解不了的表情。让我觉得这个导演其实非常浅薄。(台词大概是那个意思,我听一遍不能完全记住)

    三、中国小伙部分,向小伙妈妈提的问题,愚蠢至极,也就是我第一次做采访作业时的那种程度的愚蠢。

    四、问,“怎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尺八的制作者呢?”同上。

    五、被请进镜头的路人们大多在自拍和直播。如果不是在反讽,我建议问问剪辑和摄影是不是约好了要暴露广大文艺群众中的部分附庸风雅的行为,以方便各路人士批判。

    六、几乎无关的名人参与莫名其妙的座谈(或饭局)

    七、能把杭州拍丑的,我头一次见。

    八、长城那段本身我很喜欢,可是航拍久了总让我以为是旅游宣传片。

    九、翻译水平极低。

    十、把拍摄主体的感伤拍出了一种悲苦(包拯里被陷害的好人常露出的表情)

    丑,我建议删掉视频只留下音频和黑场。

    主题有意思,掌握资源,却立意肤浅,自我高潮,还丑。我感到痛心。

     5 ) 很遗憾这么好的题材被浪费了

    11.23 补充对该片下“五星影评”的一点观察(懂的进)

    尺八纪录片,题材冷僻;院线排片少,小众精品;导演聿馨,金融出身、优酷创始人,“赚饱了钱财看淡,转身做自己热爱的事,有钱有闲有心”;总之,全都对了。

    然而真到了影院,我越看越不对劲,越来越如坐针毡。

    1、街头乱访“你知道尺八是什么吗?”,让想起某个公众号做选题,粗糙街访的片段,我微微眩晕。我告诉自己,狭隘了啊,不要轻易定义纪录片,纪录片有很多种呈现形式。嗯,继续。

    2、佐藤康夫高糊演出片段出现在电影院巨大的荧幕上时,我再次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干嘛。我告诉自己,珍贵的演出资料,当时拍摄条件和存储介质受限,糊是正常的。继续。

    3、河南男生学尺八那段,男生父母经营了一家早餐店,招牌上写“韩式小吃,主营包子、油条”。镜头特写了油锅煎饼慢慢变焦的过程。纪录片不分家,导演终于对我下手了,可以借机跳戏舌尖中国啊。

    4、“一声一世告白会暨佐藤康夫小凑昭尚签约仪式”,一个非常野生的机位拍摄的梁文道讲话,从画面质感看,拍摄器材也换了,可能是手机。现在电影真不拘一格,风格大胆。

    5、佐藤康夫参加一个有导演和龚玲娜在场的饭局,有位男性穿的明显是睡衣。龚玲娜开始学苗寨的鸡和西藏的羊,佐藤康夫持续点头。这种点头我也经历过,你完全不认同但不想费神否定时,只好出于礼貌地点头。龚姐也是性情中人,豪放点无伤大雅。

    6、同样是这个饭局上,长发导演出镜问佐藤康夫,“你创作一声一世主题曲时,我叫你改一个地方,你说不能改,改了会改变曲子的灵魂,为什么呢?”佐藤康夫仍旧礼貌性的点头并回复。这种回复明显不同于片尾时他跟小凑昭尚在酒馆的对谈。(个人感觉佐藤康夫是个偏执的创作人,不如小凑昭尚平和)。导演也不是专业的音乐人,有讨论的热情也是好的。

    7、估计是饭后,佐藤康夫跟龚玲娜坐在沙发上,茶几上硕大的透明玻璃带把茶缸。想必是考虑到饭后就要演奏尺八一定很渴吧。

    8、小凑昭尚在长城演奏《晚霞》,镜头特写了他的编织纹理小皮鞋,还特写了他迎着晚霞的俊俏侧颜。好土一MV。(相比之下,海山和友人海边演奏自然得多。)

    9、佐藤康夫来到空海修行的青龙寺,在大殿演奏尺八,神情肃穆,身着素净的和服。一个镜头出其不意地拉近很多倍,注意是突然,没有任何过渡,佐藤康夫的头就zoom的一下占满荧幕的3/4。可能摄影师想让大家认清演奏者毛孔的心情很急切吧。

    10、青龙寺大殿里搭了一圈简易的观众席。摄影师在仰拍佐藤康夫逆光演奏之余,不忘记录观众陶醉的神色:现场1/2的观众都竖着手机录像,还有人举着工作证自拍,手机壳大赏暨朋友圈热乎闯作现场。镜头语言的客观性出来了,大家举着手机,不就像极了导演拍这部电影的样子吗?

    有钱有闲是真的,VLOG都能拿来充电(wang)影(da)了。有心的话,找个像样点的导演来拍不好吗?

    当然,观看过程有其闪光点,绝非来自电影本身,而是它所记录的人。(电影恰好完美地避开了所有深入探讨的可能性)

    1、海山:“西方人投入足够,演奏出的尺八可以更加东方。”(大致意思)

    2、三塚幸彦:“放弃尺八?与其这么说,不如说‘我就是尺八,离开了尺八我什么都不是’。”(大致意思)

    3、佐藤康夫:“声音这东西,‘声’和‘音’是完全不同的。”(大致意思)

    4、小凑昭尚:“长城在我看来很温柔,可能是因为它有守护的人吧。”(大致意思)

    最近看是枝裕和导演的《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让我看到一部优秀的作品背后,导演对于剧本题材的选择,画面、声音质感的打磨,台词的推敲,演员即兴发挥的引导,可以考究到什么地步。《尺八·一声一世》的导演说,“我不是音乐人,更不是尺八圈的,但我知道什么是好听的声音、美好的画面、动人的故事。”可是,导演,真的是这样吗?

     6 ) 追逐着你的追逐

    文 | 叶丹颖

    河西死后,三毛跟荷西的对话没有终止,她用“通灵术”和荷西的亡灵沟通。

    听起来很迷。

    但我相信。或许可以用另一个接地气一点的词来形容“通灵术”,叫“心诚则灵”。

    当心静下来,再静下来,你是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个你想念的故人。那一刻,虽然跨越时空,甚至生死,你却能清晰地感应到对方的存在。

    这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之间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

    无独有偶,在空无一人的司马台长城,面对山川和夕阳,小凑昭尚用尺八吹起《晚霞》时,他感应到了死去的队长。

    2006年,小凑昭尚所在乐队「ZAN」的队长砂川宪和因登山意外去世。那年,队长才32岁,而队长生前的愿望就是去长城吹《晚霞》。

    在那天的晚霞里,小凑昭尚感觉自己不是想起了队长,而是看见了他,“十年来,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他。”

    日本乐队「ZAN」

    “想念”和“感受到”是不一样的,“想念”是思而不得,“感受到”是与你同在,“想念”也许时时发生,“感受到”却要等待时机,前者令人苦涩,而后者给人宽慰。

    当天地辽阔,小凑昭尚的《晚霞》响彻在长城的晚霞里,我泪目了,全身的毛孔不自觉震颤。

    夜里,打开网易云音乐静静听「ZAN」的《YUYAKE》,温暖的感动再次浸润而来,如酒越喝越暖。

    网易云音乐里《YUYAKE》的评论

    类似的温存在《切尔诺贝利》的一处细节里也出现过:丈夫临终前,妻子望着窗外普普通通的白墙,向丈夫描绘她眼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救世主塔”、“列宁墓”。丈夫问她:“你能看见圣巴西尔大教堂吗?”妻子满足地说:“能看见,真美。”

    因为丈夫答应过妻子,会带她去看莫斯科。灰蒙蒙的医院病房内,他们谁也没有看见莫斯科,可是他们又真真正正“看见”了。

    似乎有一种哀而不伤的东西。

    纪录片中这群年轻尺八人打动人的,是他们对音乐至死不渝的热爱与澄澈之心,和由此带给他们的生命哲学——“用一音将人心中的迷茫与悲伤进行救赎。”

    在队友们眼里,砂川宪和的墓不是墓碑,是歌碑。

    因为有了对尺八信仰般的热爱,生死皆有了寄托和解释。

    想起在巴黎圣母院熊熊燃烧的夜晚,信徒们祈祷的歌声;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后的现场,众人为缅怀遇难者合唱的马赛曲……

    那条视频不见了-腾讯视频

    “一音成佛,佛是一面镜子,在佛面前吹奏能看见自己。”

    小凑昭尚对万里长城的第一印象是十分温柔。我一下子被这种表达吸引,一直以来,长城都被人们用“壮观”一词形容(当然,我的印象还有“挤”),但小凑昭尚用的是“温柔”,他用“温柔”一词形容的另一个对象是祖母。

    看完电影时,我在想,其实是因为小凑昭尚本身就是个温柔的人吧。他看见的万里长城的温柔,是他心底的温柔。

    在队长去世前,小凑昭尚对山本无兴趣,队长去世后,在追逐故人未曾来得及追逐的脚步中,他真正开始感受到山的魅力、感受到了故人对山的热爱。

    想到《牵手》的歌词——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追逐着你的追逐

    在《尺八·一声一世》里,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条因尺八串连起来的追逐路线图。

    小凑昭尚到“尺八祖庭”——杭州护国仁王禅寺遗址,对着公交站边一块石碑旁若无人地凭吊;年轻的尺八学徒徐浩鹏一路坐火车到西安,只为在青龙寺见一面他的偶像佐藤康夫。

    虽是带着朝圣色彩的寻源,但《尺八·一声一世》并不是一部传达狭隘民族主义的纪录片,人们不必嗟叹为何中国古老的乐器却是在日本得到了传播?

    音乐亦有自己的生命和缘,只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比起“文以载道”,“为艺术而艺术”才更符合艺术的初心。

    就像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导演聿馨没有选择古典的尺八和尺八人作为拍摄对象,而是今天的尺八和尺八人,因为打动到她内心的正是后者。

    尺八的声音空灵、遗世而独立,尺八人的故事和精神带给人的感动,接近于润物细无声,而非带有情感绑架的为煽情而煽情。

    影片的呈现,与传统纪录片不同,它与年轻人很近。从开场的街头采访切入,各路神回复,让人们开始对尺八这一陌生的乐器产生好奇。

    中日间的来回场景切换、人物好玩的语言,让整部片的节奏并不枯燥(Ps.让谨慎拘束的日本演奏家在镜头前真实生动,聿馨的技巧是请他们喝酒,她说纪录片中有很多金句都是他们在酒后讲的,而一开始的采访,她挖掘不到任何东西)。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画面,还是声音,都是心灵的淘洗与享受。纪录片的每一part与音乐的每一章完美契合,一部电影,亦如一场完整的演奏会,且首尾呼应。

    在至净的尺八声声中,遇见一个个年轻皮囊下至净的灵魂。会让人觉得,因为有这些美好,所以人间值得。

    走出影院的时候,北京的天晴了,地上还留着下过的雨水,一路上小风轻吹。低头看见水泥地上小小的落叶、落花,感叹它们也是一“声”一世啊。

    细细碎碎叨了这些,是想留下那些稍纵即逝的感觉,深感比起电影本身,文字是苍白的,在电影正式上映的时候,想要去二刷,希望你也去看呀。

     短评

    杭州是尺八祖庭所在,然而仁王寺原址不存,大石碑也因修地铁倒在路边

    4分钟前
    • 罗夏
    • 推荐

    作为纪录片来说,拍得实在一般,不过从弘扬文化和推广尺八这种乐器角度来说,还是推荐给大家看。我大汉族实在谈不上能歌善舞的民族,古琴和尺八可以算作汉族传统乐器里的明星了。我曾托同事从日本买过藤原道山的《四季》。这部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在推佐藤康夫和小凑昭尚(片中出现了好几次签约会的片断),不过他们吹奏的那几支曲子比如《一声一世》、《朱红》确实也很好听。尺八的表现力非常强,希望将来会在中国慢慢复兴。

    6分钟前
    • 歌辞
    • 推荐

    《尺八.一声一世》南京首映礼。短竹之间,以窥人生。一吹一按,一声一世。尺八,原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在唐宋之时传到日本,不曾想,尺八在日本发扬光大,在中国却已没落。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便在于让尺八回归,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尺八甚至爱上,并传承下来。影片收录了多首尺八名曲,强烈建议在杜比厅观看。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听觉的旅行。即便抛开内容不说,尺八的旋律也让这部纪录片相当有诚意了。

    11分钟前
    • 陈ken
    • 力荐

    纯个人意见:尺八这种音色和表现力,如果人在特定的心境下,很容易被逼出眼泪。所以非常理解导演在映后说的:偶然开车时听到,在尚不知是什么乐器的时候就听得泪流满面。PS:其实大陆几年前拍过部以尺八为重要元素的电影《夜孔雀》。可惜大陆18流电影的优秀传统:拍什么都要拍成:以XX为背景的狗血爱情片。女主刘亦菲又苏到飞起,最终只是一部4.7分的烂俗幻想型凄美爱情故事……

    16分钟前
    • 夏之轻寒
    • 推荐

    “尺八”是一种独一无二且高难度演奏的传统竹管乐器,源于中国,流传在日本,其中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火影忍者》鸣人战斗配乐“naruto main theme”就是由尺八领奏,同时混搭了三味线等传统乐器和现代乐器,好好听!

    17分钟前
    • 榜上有名猫
    • 力荐

    无数次想要落泪的冲动,想起了自己多年前第一次听到尺八音色的震动,用佐藤大神的话即是,如遭雷劈。诚如各位先生所言,尺八是连接此岸和彼岸的通道,短短竹管里包容的是人的精神,是宇宙,是世间万物。丧失理智,五星感情分,已激情购入上海演奏会VIP票,感觉自己会泪洒当场。@金鸡湖UME

    22分钟前
    • 某个春日
    • 力荐

    尺八唐代从本土传入日本,千年后成为日本民族器乐之代表,而尺八如今国人少有人知,专注于尺八演奏的乐人更寥寥无几,why?除了俩本土尺八爱好者,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关于日本,这么美好的传统乐器,缘何在其发缘地竟无人青睐?PS 为中国女导演的情怀点赞。

    23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非常的纯粹、洗涤人心。全景声效果很出色,弥补了影片自身很多短板

    28分钟前
    • metaphor17
    • 推荐

    希望河南小伙不要执着于把尺八做为今后唯一的出路,希望小凑昭尚放过他儿子。

    33分钟前
    • 周绍钦
    • 还行

    披着“传统”外衣的“商业”纪录片,片名叫“尺八”,可它的历史、传播一笔带过,古代的那些事,更是只字不提,大部分时间都在讲两个人。其实,电影和那场发布会一样,请了这么多嘉宾站台,打着传统的旗号,背后只有两个名字——佐藤康夫、小凑昭尚。不过,话又说回来,尺八的声音还真好听诶!

    34分钟前
    • 木石子
    • 还行

    一个在中国几乎无人知晓的乐器却在日本得到传承和发扬,热爱尺八的人来相会,空镜略多,稍显零碎,长城上演奏晚霞的片段美得像宣传片,太让人出戏。听着仿佛来自千年之前哀怨悠远的古音,恍惚梦回大唐,看到李商隐在乐游原上哀叹夕阳近黄昏。那个河南的大兄弟不知道有没有跟佐藤老师合奏一曲高山流水呢?如果没有,那确实很可惜了。一声一世,一音成佛,不知是人选择了尺八还是尺八选择了人呢?

    39分钟前
    • 阿孝咕
    • 推荐

    一尺八寸的竹管,令河南小伙神往,台湾青年转行,救赎日本少年的迷惘,轮回美国男人的悲伤。用忍耐的力量调整内径,宁静的神性锻造歌口,可为逝者超度,能为新生祈福。群峦上的长城如斯温柔,孤独着守护犹如尺八,成为连接此生与彼生的通道。青龙寺尺八一响,千年的痛苦与爱恨,兴衰与纷争,一音成佛。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海山说,如果不计较对名利与安全感的追寻,将心长久地投注在自己喜爱的事情上,自然会有好事发生。很喜欢老外这种随性自在的状态,生命很开的样子,灵魂随时可以起舞

    46分钟前
    • 推荐

    题材有点,片子差强人意。每一章的英文字体难看,长城处颜色露怯。中国男孩本和日本大师本有映照,中段拍丢,刻意去问男孩妈妈资不资词儿子是国产纪录片最常见的自以为是。国内的尺八表演者篇幅少且死,日本小凑的生活细节比较充盈,而佐藤则不停“宣讲”,语言比起其演奏太直白且苍白,艺术者也可能被技艺俘虏,饭局的访谈有点不真诚。相对日本人的仪式感,美国人的随心所欲也可以是很好的对照,未如此。青龙寺表演似乎没有用环境声而是CD配乐,全片还有几处怀疑是声画错位的。导演两个名字,创作初衷充满感性和玄学,称赞小凑年轻时代的美貌时,前排的女生拼命地点头——也是一种消费,活动结束她冲到一个工作人员面前大声质问:“您以后不要这样在旁边说话,很不礼貌”。

    47分钟前
    • 山下猫
    • 还行

    太少记录,太多情感输出。两个期望,一是我希望看到尺八在文化维度和社会维度如何以及为何被边缘化、它的现实状况,这算是提出问题,二是尺八艺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社会定位和身份认同,他们的生活细节,这算是深化问题,然而,两者都没有,通篇是情绪化的哲理说教,意境营造、展示艺人对尺八忠贞不渝。看完这个纪录片,我作为一个之前对尺八完全不知道的人,对它的了解依然是极其浅薄极其表面的,这就是作为电影的失败了。

    52分钟前
    • 🌵🌵
    • 还行

    其实对尺八的挖掘程度一般,分章节的做法也比较笨拙加无趣,等于说是把观众当傻瓜的做法,且抹杀掉了这些人物在一起可能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只能说目前这种结构看起来比较规整吧(也很死板)。不过音乐实在是太好听了,听到眼眶湿润,又空灵又燃。看完只有两个想法:请出OST!请来中国开演奏会!

    55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不懂尺八,但喜欢那苦涩中清亮的音色,当演奏会听也值了。传主挑选了几位大家,作为纪录片没什么特殊,让人感叹的是家族传承并没有阻拦尺八艺术家们创新的脚步,一根竹管贯通古今,“一音成佛”,能见天地众生。他国艺术家则有的还停留在以地域界定国族,感叹“你们日本音乐特色就是模仿海浪啊”,有的则背倚祖庭,却只能合奏一曲《有缘千里来相会》,其中差距真有点吓人。

    59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很好的题材,很糟的叙事方式,很糟的提问技巧,很糟的镜头语言。陈丹青龚琳娜陆川的出现更是毫无意义,除了能看出导演是在炫耀朋友圈。确实资源强大,不然应该没机会在院线上映。

    1小时前
    • flyinsummer
    • 较差

    其实我也只知道尺八是一种乐器,其他一概不知。我一直觉得传统文化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有低姿态,融入民间日常,否则又怎么会有人欣赏,怎么存续。海山说,你背痒的时候可以拿尺八挠痒痒,你愿意的话可以反过来吹。尺八在美国人手里从神坛回到了日常,这才是我想看到的传统文化形态。

    1小时前
    • Sadeli
    • 力荐

    超赞的纪录片,由物及人,尺八已经将一些人的人生和它绑定在一起了,在传承,在制作,在发扬,亦或在学习,不同的尺八人有着不同的人生,却有着相同的灵魂共鸣。

    1小时前
    • J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