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纳什维尔

    纳什维尔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1975

    主演:亨利·吉布森,凯伦·布莱克,斯科特·格伦,谢莉·杜瓦尔 

    导演:罗伯特·奥特曼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去见小洋葱的母亲

    • HD中字

    • HD中字

      深夜食堂2

    • HD中英

      奎迪3

    • HD

      金发梦露

    • HD中字

      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

    • 她俩和他俩

    • HD

      逐梦大海

     剧照

    纳什维尔 剧照 NO.1纳什维尔 剧照 NO.2纳什维尔 剧照 NO.3纳什维尔 剧照 NO.4纳什维尔 剧照 NO.5纳什维尔 剧照 NO.6纳什维尔 剧照 NO.16纳什维尔 剧照 NO.17纳什维尔 剧照 NO.18纳什维尔 剧照 NO.19纳什维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美国独立二百周年之际,精心筹备竞选活动的总统候选人,穿插其中的社会名流,借机扬名的乡村歌手,疯狂追捧的歌迷,冷眼旁观的BBC记者……各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盛大的晚会上,女明星被刺杀使整部电影达到了最高潮。“你可以说,我不自由,但我并不为此而担忧”——在片尾冷漠的歌声中,镜头迅速地掠过场下喧嚣的人群,在那些呆滞或扭曲的面孔背后,是已被大众文化腐蚀而失去独立意识的空洞灵魂。\r擅长处理群戏的罗伯特•奥尔特曼以其出色的调度与控制力,在“喋喋不休”的对白与“混乱无序”的场景中,精确地描绘了越战阴影下美国芸芸众生的人情性态,并深刻揭示出普世欢腾气氛下的美国社会精神危机。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与最佳导演等提名,堪称美国70年代电影代表佳作。

     长篇影评

     1 ) 《纳什维尔(Nashville)》:疯狂年代(AFI100 TOP 059)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68758917.html

    Nashville (1975)

    从今天开始看AFI100在2007年名单里的电影。本片在看之前从来没听说过,看来很小众。

    电影故事非常琐碎而庞杂。故事主要讲述大选来临前,为了给候选人筹措资金与宣传,两个为政治目的奔波的政客与投机分子在纳什维尔游说各路歌手,要为候选人举办一场演出。通过两个人的奔走,牵扯出众多人物:乡村音乐大腕、梦想成为明星的服务员、一天换一个女人的花心歌手、傻乎乎的记者、闹矛盾的夫妻、开专车的司机、花痴男人的傻女孩、死了老婆的孤寡老人、听妈妈话的普通士兵以及愤世嫉俗的迷茫青年等等。在演出前,这些人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过着自己的生活。当一切准备就绪,演出开始进行时,最有名气的乡村歌手在台上被台下的青年用枪击中。电影在梦想成为歌手的女人演唱中结束了。

    这是一部非常“难”看的电影,因为电影不仅时间长,而且对白非常多,最主要的是影片本身没有故事主线,不过这也是本片的特色。本片这种庞大的剧本结构,多线发展的情节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方式也是导演Robert Altman的特有风格。片中主要人物达到二十四个,他们之间或多或少都发生过关联,就是这些人物与其他人发生的若干故事构成了整部影片。此外,每一个故事都还影响着其他故事,使得电影的情节更加复杂。总的来说,电影通过如此另类的叙事形式描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乡村音乐人圈子内外人们的生活百态。

    本片如此另类的拍摄方式虽然可见编导功力,而且使电影非常有特点,但却苦了看电影的观众。观看本片时,要时时刻刻注意着字幕、关注着画面中的人物,而且还要联系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且思考着故事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等等。总之,看一部Robert Altman的电影,可要比看其他导演的电影费时费力很多,至少在思考情节上要消耗不少精力。

    看过本片之后,Robert Altman如此独特的叙事方式有两大缺点让我不能接受。一是电影叙事被影片剪接的零七八碎,尤其是在大段落的对话场景时。比如,在两个正常的对话场景,一般影片会直接将对话从头到尾描述完,但是本片非要将这两个场景交叉、重叠,几乎两三句话就会切换一次画面。有没有搞错!这样使完整的对话被分割,观看的时候需要自己依靠记忆拼接,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人为的制造理解障碍,这就是Robert Altman的水平?第二,就是片中对话中的对白大多是无意义的。观看影片时,一般情况下我会仔细回味对白,但是本片全部看完之后却发现人物之间的对话没有任何意义,都是一些闲聊,让我有一种上当的感觉。Robert Altman电影中的表演都是演员即兴发挥,这无可厚非,可是本片有些发挥过了——将近一半的对白与影片情节无关,Robert Altman和演员们一起把观众忽悠了。此片是Robert Altman电影中的极致,还是《陆军野战医院》和《高斯福庄园》靠谱多了。

    虽说电影的两个缺点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影片群戏的拍摄方式很好的表现了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即那个疯狂的七十年代。片中每一个人物代表了一个特殊人群,政客、歌手、商人、明星、士兵等等,而每一个小故事反映了一种典型的社会矛盾,如夫妻不合、花花公子男人、外遇、理想与现实、战争伤害等等。虽然影片涉及很多,但影片中的事物都有一种共性——疯狂,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人们为了梦想可以抛弃一切,为了政治目的可以抛弃一切,为了赚钱可以抛弃一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可以抛弃一切等等,以至于在影片结尾,普通人竟然疯狂到要杀死一群乡村歌手。通过这些,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们有那么疯狂与执着!在那个时代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只要你敢想敢做。真是一个疯狂年代!此外,电影反映诸多社会现象,通过它可以深入的了解七十年代,这也是本片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既然是以乡村音乐为的电影,片中自然少不了好听的歌曲。只是电影前半部分的歌曲不怎么入耳,后面的歌曲才渐入佳境,尤其是当女歌手被枪击后,临时顶替的女人所唱的歌曲动情、振奋而且富含热情,是电影中最好听的一首歌曲。看电影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歌曲就是演员自己创作的,查完资料才知道所有歌曲都是演员自己创作并现场演唱的,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其中有几位,很有当歌手的潜质,尤其是那位花花公子式的金发男歌手扮演者Keith Carradine及女搭档Cristina Raines,和片尾演唱最后一曲的路人女Barbara Harris,嗓音都很好听而且富有韵律。本片的原声带非常值得下来一听。

    本片的演员众多,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人都找不到资料,只能简单写写。Henry Gibson扮演片中的主要人物,他一出场就发现很面熟,查完资料才想起来他就是在《波士顿法律》中扮演那个老同性恋法官的演员。没有想到,他还演唱过歌曲。Geraldine Chaplin扮演女记者,她在《日瓦格医生》里的印象还历历在目,她给我印象深刻还有一点就是她的相貌很出奇,让人难以忘记。刚才说过的花花公子式男歌手由Keith Carradine扮演,他在本片演唱的歌曲《I'm Easy》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歌曲,小伙子还是很厉害的。至于其他人,资料太少,而且人也太多,就不写了。

    额外说一句,电影开始前旁白念的一长串名字,让我以为看到广告了,而且本片还打着ABC的Logo,真让我有一种看电视剧的感觉。

    总的来说,一部讲述乡村音乐人七十年代生活百态的电影。歌曲好听,情节太杂,看起来很累,但是影片的结尾很震撼。经典谈不上,比《高斯福庄园》差很多,但是还算一部好片。

    Cristina Raines

    Cristina Raines

    Barbara Harris

    Barbara Harris

    序列:0600

    纳什维尔.Nashville.1975.D9.MiniSD-TLF

    2011-10-23

     2 ) 牛逼的群像讽刺

    较为混乱的群像戏,片头一个机场戏就把所有24个人物全都牵扯出来,再加上片子无所不在的竞选广播,前一半时间就深陷于认脸记名字对剧情发展的泥沼之中。全片采用了类纪录片的手法,160分钟片长始终叙事舒缓,看似没有安排层层递进高潮迭起的戏剧冲突,但隐藏其下的却是更多的矛盾冲突与讽刺,政治与娱乐,开发与传统,家庭与社会,性解放与性保守,甚至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等等等等。

    作为一部音乐电影,片中的乡村音乐必然都属佳品,值得反复聆听。

     3 ) 声音笔记

    电影人并不总是遵循标准的声音等级划分,有的人反而会尽力规避。

    《纳什维尔》中有着革新录音的技巧,颠覆声音占据主导位置的传统,以此引领多声道、多音轨录音的潮流。

    影片没有使用吊杆式麦克,而是采用了无线麦克风。每位演员身上都别有一个麦克风,随后他们的声音会传递到一个录音接收器上。

    在混音过程中,奥特曼想制造大量的声音,正如一个人在喧闹的房间中听到的那样。许多演员同时讲话,对白是多层次的,话语彼此交叠。此外,无线麦克风能收录到普通录音技巧无法捕捉的环境声,如衣服发出的沙沙声。因此,最终得到的混音极为丰富,展露出不同方面的声音,并且某个人单独角色的声音也不会凌驾于该场景其他声音元素之上。影片的混音达到了与画面一致的效果,即许多事情同时发生。

    这样的做法会让当时的观众与评论家们大跌眼镜,毕竟他们更习惯传统的声音级别划分制度—所有声音元素加以调控和均衡之后,在混音中单独给予演讲者主导地位。虽然奥特曼在70s初期拍摄的影片都颇具争议性,但其多轨录音技术如今却成为电影制作的传统,即使大多数影片并向他那样有所追求的高密度声音。

     4 ) 纳什维尔之声

    Nashville,1975

    大概在18年,陆续看了阿尔特曼(RobertAltman)的《短篇集》、《大玩家》、《漫长的告别》、《花村》和《陆军野战医院》。根据记忆,比较喜欢的是改编雷蒙特·钱德勒同名小说的《漫长的告别》(我很喜欢这个小说),时代整个更替,开头逃跑的小猫更是作为了故事友情的隐喻;另外《陆军野战医院》的曲子《SuicideIsPainless》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但不知道是否对乡村音乐不太上心,所以一直没有动力打开《纳什维尔》。而《想像我的电影馆》这一片单(阎啸平老师的百大电影选单)里面,这部片赫然在列。随着观看计划的推进,终于把这部长达160分钟的影片分两次看完了。 不过也不怪我对此片不上心,据说导演本人也认为乡村音乐很土,这部片的想法也只是公司的指派任务而已。阿尔特曼在拍摄《花村》时,里面的多角色对白叠加好像也曾受到质疑,一些观众抱怨没法听清楚。他认为是技术问题,于是找专家来解决声音的录制问题,首先在《加州分裂》率先进行试验,开创了在拍摄同时进行多轨道录音的先河,创造出了14个不同的声音轨道。然后才在《纳什维尔》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实践,影片故事本身就已经和声音有莫大的关联,充斥着现场音乐,音乐录制,采访,广播,电话等等。 影片里的24个主要角色的人生交错,透过令人不安的剪辑和铺满的音轨去进行了一次旁观者式的时空统辖。在这不安的氛围里,靠着声音去维持他们的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共情的缺失更为明显,也更显其中真情的可贵。好几次,角色都把歌曲完整地唱完,让人不禁沉迷。就像没有收录进原声碟的《Since you’ve gone》(让人触景生情的音乐),由电影里面的民谣摇滚三人组合Bill,Mary and Tom演唱。透过镜头的取景,匹配上歌词的内容,诠释出了这个组合内部的紧张三人情感关系。之后又由Tom一人独唱《I‘m easy》(这首各大音乐APP都能找到,在美国好像算是经典级别),这是从上一曲的三角关系所诱发出的下一个三角关系,他爱上了有妇之夫Linnea,他为她所演唱。 也全赖这种群戏,对比随手可得。一开始就是紧接在政治广播后两个录音室的情景,一边是争执不断的美国独立两百年音乐录制,人员分工明显,由Hamilton主宰全局,歌曲在歌颂美国;另一边是由灵歌歌手Linnea带领一班黑人唱诗班在散漫自由地录制他们的音乐,这里在歌颂主与信仰。这就是影片的主要基调,批判美国式虔诚,但是歌颂混乱中的个人自由,这就是为何影片最动人的音乐全是关于个人的情感,即使他是背德的。

    《纳什维尔》里面的所有歌曲几乎都是由唱他们的歌手所作,配合新音效的情景,再次强调真实性。终于可以明白到,这片子出现在阎老师的百大片单中毕竟有其重要意义:在声片之后,电影又往摹写真实的路上前进了一小步。

     5 ) 我所有电影里最喜欢的,就是这一部

    写在前面:本影评含严重剧透。但若是你不打算看这部电影,也无所谓剧透,或许还可以让你产生兴趣,也未可知。

    导演

    本片的导演罗伯特·奥特曼,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看过他的不少片子,风格鲜明,他喜欢拍“群戏”,擅长在电影里描写很多个角色,令人目不暇接,不知所云,而众多角色才刚刚登场。这是一种创新的勇气,更是实验的精神。

    比如说《高斯福庄园》、《陆军野战医院》,全是一大堆人。因为习惯了他的风格,所以我在看《纳什维尔》的时候已经有心理准备,而这部戏可谓“群戏”典范,格外眼花缭乱,但是在我的眼里,是一种赏心悦目的风景。

    “群戏”提供了一种开放性和复杂度,整个电影就像元宇宙一样,呈现出大观园的效果。每个角色都有其性格和使命,众多人物,多线故事,浓缩在了2个半小时的电影里,“你无法同时进入同一条河”,这就是我刷了第二遍《纳什维尔》得到的感受,常看常新,尽管有24位角色,但是,就像主题曲唱的那样,it don't worry me(我并不担心)。

    《纳什维尔》首先是一部音乐电影,让喜欢民谣的我深陷其中,歌曲的质量比起经典民谣电影《逃狱三王》《醉乡民谣》有过之无不及。电影里的音乐以传统民谣为主,另外也出现了不同的风貌,比如政治民谣,宗教民谣,以及带有摇滚风格、流行风格甚至爵士风格的各色民谣。

    全片的主打歌曲为《I’m easy》,是当年奥斯卡最佳电影金曲,在影片中出现在后半段。前面安插了很多歌曲其实都是它的铺垫,甚至你感到略显沉闷,或许是导演的安排。当你像一个走错地方的听众一样茫然之时,主角汤姆突然地唱起来,就是这种突然击中心头的效果,成为了这部音乐片的点睛之笔,导演前面磨磨蹭蹭,可能就是为了这一个黄金时刻,让你对这首歌曲如获至宝,永生难忘。

    I’m easy的意思是我随和,平易近人,用现在流行的东北话说就是“能处”。歌词也很动人,“Give the word and I’ll play your game, so that’s how it ought to be, Because I’m easy”(只要你说,我就去做,本该如此,我很随和),简直了。当影片内外的观众被歌者打动,后面你发现汤姆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这就是影片的魅力,到处充满着反讽。

    是的,汤姆“能处”,他还能处好多,好多。

    与之相对应的是全片的收尾歌曲,《It don’t worry me》,为什么是这一首收尾?好听啊,导演就是要把最炸的歌曲放在最后作为压台戏,像极了演唱会,而且特地安排了一位唱功绝伦的百老汇歌手芭芭拉·哈里斯,当然她还有个著名的身份,加里·格兰特的最后一任妻子。

    “It don’t worry me”,翻译过来是“我并不担心”。这首歌的副歌简直是魔性洗脑,异常好听,歌词说到面包涨价,经济衰退,这些都不会造成忧虑。讽刺的是,在影片末尾歌手遭到枪击和暗杀之后,娃娃脸女歌手还飚起了高音,“It don’t worry me”,全场随之大欢唱。

    因为这次不是肯尼迪,也不是马丁·路德·金,这是纳什维尔,民谣之乡。

    《纳什维尔》是我所看到的所有电影里面音乐性最好的,也是我所看的音乐片里讽刺意味最丰富的,它主要讽刺美国政治,打一开始,穿得像猫王的音乐人汉密尔顿大费周章,排练着一首歌功颂德的歌曲《美国300年》,同时还有一辆选举宣传车鼓噪着宣传。贯穿全片的政治噪音和全片的朴实民谣形成鲜明对比,另有一位骑着酷炫哈雷的逍遥骑士,总是出没在人群,并绝尘而去。

    了讽刺政治以外,电影还讽刺了BBC记者,不断想拍,不断被拒,最后只好在废弃的停车场自言自语,结果还吵到了路人。(这位BBC记者是卓别林的女儿,演过《日瓦戈医生》)

    影片讽刺了来自加州的嬉皮女,探望亲戚而来,却像苍蝇一样追逐歌星,从头到尾没见到她的婶婶。(嬉皮女是《闪灵》女主)。讽刺了渣男歌手,唱了一首如此款款动人的情歌,却只是表演,他不懂也不想理解“我爱你”的手语。

    被音乐打动,但还是选择回家的Linnea,长着一张楚楚动人的脸,眼眸里藏着不能说的秘密。

    这些红男绿女,芸芸众生,他们的故事全都发生在纳什维尔,民谣之乡。

    某位想上位的女歌手苏琳,最后落得个脱衣舞的下场。一直在等待的芭芭拉·哈里斯,一头金色卷发,一张可爱的娃娃脸,最终捡漏成功。

    机场万众欢迎的女巨星是罗妮·布莱克利所饰演的角色芭芭拉·简,刚出场就摔倒,是导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手法。她的好友康妮·怀特,暗怀鬼胎,想补位出名,唱了两首民谣,也算是惊艳。

    等到芭芭拉·简缓缓登场的时候,你才意识到到什么才是民谣。巨星唱着歌,闲庭信步,响彻行云,台下欢声雷动。当我们期待更多,她却跟观众聊起了奶奶和小鸡,最终被经纪人拖走。

    这就是实力,在纳什维尔,抱一把吉他,你就有听众,唱一首歌,你就有掌声。音乐是硬通货,音乐是通行证,音乐是人们的语言。

    所有的事物,都敌不过音乐,因为这是在纳什维尔,民谣之乡。

    在著名的油画《阿尔卡狄亚的牧人》,几位农人惊讶地看着墓碑,因为在乌有之乡如此诗意的地方,也有死亡。在如此美好的纳什维尔,同样有丑陋的事情在发生,比如无孔不入的政治,比如突如其来的子弹。

    可是人们继续鼓噪,继续歌唱,因为这是在纳什维尔,田纳西的州府,民谣之乡。

    ps:对本片意犹未尽的影迷,可继续前往希区柯克的电影《大巧局》,不知为何,希胖使用了本片两位演员,包括可爱的芭芭拉·里斯。

     6 ) 《纳什维尔》

    10/10 一部微缩的美国社会模型,从政治大选和娱乐商业等社会表层的喧哗与骚动直入各时代的美国人心中对历史和现实的多维解读,暗喻并剖析了公众人物谋杀案背后暗藏在每个美国人心中理想主义对实用主义冲突的无力,无能,卑鄙,悲哀和叹惋。尽管如此,贯穿全片的还是导演一贯的人文关怀——对置身既定社会背景之下的芸芸众生温柔的怜悯和幽默的讽刺。对于美国来说,70年代是个五光十色,五味杂陈的过渡时期,前有黑人民权运动、性解放、嬉皮士运动、核战争威胁、肯尼迪遇刺、阿波罗登月、越战创伤,后将迎来美国主导的战后金融体系的彻底崩塌和对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保守主义价值回归的雅皮士时代。奥特曼经典的多线叙事正好最为完美地适用于架构这一宏大而复杂的社会背景,而且他真的知道怎样拍「电影」——全片用音乐串联起复杂的场景关系,作为与观众沟通的桥梁,最后15分钟的演唱会伴随着一声枪响和It Don't Worry Me的歌声而结束,将观众彻底卷入暗潮迭起的“美国风情画”之中,成就了真正的cinema时刻。

     7 ) 太初为乱——[纳什维尔]30周年


    本文曾刊登于 看电影午夜场 杂志 2015年9月刊



    [纳什维尔]在美国电影史上算是独树一帜,虽然盛名难及体制内的大制作,却影响深远。记得[撤离加沙地带]片末有一段数分钟的长镜头,拍摄居民被政府军强行拆迁,流离失所的混乱场面,所有的鬼哭狼嚎声和现场的噪音融为一体,镜头始终在外不参与其中。导演吉泰不带评论记录混乱的风格的始祖要属奥特曼,而在特立独行的剪辑和前卫的声音编排上,[纳什维尔]可谓集大成。并且,它的意识形态既不迎合主流也不愤青,冷峻的观察和人物坎普式的嘲弄性都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反动。



    错杂叙事

    要谈论[纳什维尔]的剧情是不太容易的。一方面它的剧情松散,没有一条目的与指向明确的故事线;另一方面,它的剪辑对于所谓“故事”的铺设也颇隐晦而值得玩味。影片完全去中心叙述,角色约有二十来个,没有前因和后果,更多展现的是一个狂乱和无序的状态及众生的虚无、迷离与虚伪。从最大牌明星芭芭拉·简抵达纳什维尔到失态、歌唱,最后被刺杀,贯彻之中的还有主旋律歌手海文·汉密尔顿和政治竞选团队的合作,乡村三人组合的混乱情感世界、美国梦女子苏莲·盖伊舍身上位、狂热的脑残粉、黑人乡村歌手的阶层、唱诗班领唱不和谐的家庭、东跑西蹿的女记者以及真正的明星古尔德和克里斯蒂等。人物庞杂和缠绕的关系堪比杨德昌的作品,只是奥特曼不关注如何在对白上下功夫阐述人生意义和处世伦理,也不试图在角色中刻意的设置对立或树立类型。影片的前两场在录音棚和接机厅的戏是交代人物关系的关键。尤其是接机厅的戏十分含蓄和隐晦。这场戏中众多角色登场,并交待其中关系。包括之前机场边餐馆内苏莲和黑人居民的相识,恐怕很难注意到这是后者会在临近片末对前者有一场劝导性对话的唯一铺陈,而老格林和侄女的关系也在片尾格林突然离开妻子下葬前几乎被无视。当然更为重要的人物是汤姆、比尔和玛丽三人演唱组,在接机厅中,比尔和玛丽的夫妻关系仅仅是背对镜头的一句“我们的专辑卖的怎样”后拉手离去,而汤姆则在另外的地方独来独往充当妇女之友。直至影片后段三人才齐聚一堂,而前两者的夫妇关系也到影片过半时才有正面描写。以至于事先比尔怀疑妻子外遇后就立刻转接玛丽和汤姆上床的场景这样颇具用心的剪辑显得十分隐晦。同样容易让人不明所以的还有黑人歌手汤米·布朗的登场,居然在面包车中以一个缺席的身份戏弄了BBC记者的采访并且不做任何暗示。


    谐谑与歧义

    除了错乱晦涩却不失细腻的叙事,影片剪辑上的创造力更体现在若干意义上不连贯相通却在某些表层元素上产生关联的转场,这种没有实质关联的蒙太奇是[纳什维尔]的重要特色,非常富有后现代色彩。如晚间派对上苏莲盖伊脱衣秀段落后的赤裸,立刻承接了汤姆和女伴在床上。影片中途又随着不间断的灵歌歌曲从教堂受洗切换到芭芭拉的第一次登场,虽然两处完全不是同一首歌,却又好似一部完整合唱作品中独唱女声的开腔。这种基于相同形制却非同一范畴的连贯性,好似英国哲学家赖尔所言“她回家或坐着轿子,或泪流满面”。更为讽刺的段落包括在老格林妻子死后年轻军人还对其喋喋不休叫他和妻子问好后的悲苦表情,转场却是记者与政客交谈甚欢的笑脸。奥特曼非常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陷入自我而忽略他人的误识,接机的戏中,纳什维尔的公关人员在迎接政客时认错人后也颇显愚钝。这种现实中的误会后的尴尬,被镜头本真地放大。


    芭芭拉遇刺的结局在现实中上接肯尼迪,下启列农,自有当年民众对美国梦幻想的不信任之意。由于影片几乎没有主观镜头,所有的愚昧也好虚伪也罢,更多的都是一个远/全景镜头却不带任何偷窥视点下的轻嘲淡讽。可以说奥特曼对于这些混乱的态度是相对中立的,他没有强力的鞭挞和控诉,只是在无置评的镜头下产生了一些坎普感,如片头海文带劲地唱着主旋律歌曲,一旁的几个和声也十足投入,略显一丝可笑;当然他也绝非歌颂大美帝国达到福山所谓的“历史终结”,只是一如他在[陆军野战医院]中片尾对于人道的肯定,这些美利坚民族的立国之本。正如片头曲《Two Hundred Years》所唱,两百年里,我们一定做对了什么。虚伪的政治外壳被子弹击碎,但是民众依旧生活继续。由此影片最后越过美国国旗升向广阔天空的镜头留给观众对于自由的探索也特别耐人寻味。自由到底是滋生了伪民主政治愚昧了民众还是引领民众书写了伟大历史,大概要观众来回答。


    声音博览会

    纳什维尔最大特色自然是声音的处理。不光是全片的乡村音乐大杂烩,也是对于音效、噪音的运用。贯彻整部电影的乡村音乐,不但是美国社会与生活的写照,也与影片的内容形成联系,更是阶层与意识形态上的象征。

    整部电影最显赫的歌曲要属片末的《It Don’t Worry Me》,一共前后出现三次:除了作为三人演唱组“家喻户晓”的名曲(观众都会热烈高歌),它首先自然是原唱汤姆的感情世界写照,男方玩世不恭,女方则是安慰自己——与其偷情的莉妮亚在片末也带领唱诗班高歌此曲。而片末它又有着对政治竞选的反讽,死了人对于民众,对于选举造势,都毫不“困扰”。歌曲原版的乡村味变成了带有爵士调的即兴,甚至片刻的脱离调性与现场的混乱无序相映成辉,最后被演绎成了一首灵歌。在美国,乡村音乐代表着传统白人的生存,更大程度上对应着政治上的保守势力。而灵歌则代表黑人和混杂的亚文化,于是片末歌曲的再一层解读则是权贵们纷纷下台,普通民众继续狂欢,代表了真正意义的美国人民在不断包容文化中发展的存在状态。对于音乐种类的阶级意义,影片在别处也有着一些探讨,黑人乡村歌手被同胞辱骂为投奔白人世界的叛徒,他在教堂跟着唱灵歌则展现了他身份的本初。而在片头海文也以一句“你不属于纳什维尔”勒令钢琴手剪了长发,以示乡村音乐的传统保守定位。

    而另一首在影片后部分被走音的苏莲和芭芭拉分别演绎的《ONE I LOVE YOU》,也与情境有着戏谑的用法,一首原本非常正面的爱情歌曲,在芭芭拉那被推向了一种极端,“我爱你,我不想让你走,我要永远留住你”,狂热的刺客的确以一种大和式的美之毁灭让她永恒。芭芭拉简的扮演者在影片将要开拍时还未确定,原本定由苏珊昂斯帕出演,因为索要经费太高作罢,最后找了当地的备用歌手,日后成为名导文德斯前妻的罗妮布莱克莉,她为影片作曲献唱数首,其带有美声的独特唱腔也成为了影片的亮点。然而影片中最后获得声望的歌曲,却是带有民谣风的纯粹的情歌《I’m easy》。这首歌在影片中的关联性并不强,仅仅是汤姆用来对女性放电卖骚的把戏,却在美国电影研究院史上百大电影歌曲的榜单中排行81。

    除了音乐与歌曲,影片对于其他声音的运用也是更加别具一格。最具特色的要属总统侯选人的演讲在公路上跟随竞选车的喇叭不间断的播放,政治观点虽然振振有辞,却也不免沦为一种背景噪音,揭示着现代美国的政治大选已经成为一种基于资本攻势的伪民主,它以采用一种洗脑般不能逃脱且不自觉的方式侵蚀着自由。此外还有赛车场的声音对歌手演唱的全面覆盖,而引擎启动声的节奏恰好配合了歌手的动作,不免又生出不自主的滑稽。这种声效上无意契合的戏弄的精神,在[暗恋桃花源]中有神似的回响。语音叠加是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并且更多情况下倾向于无秩序,据此奥特曼让演员一起说台词对话也成了创举,再现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群体中前呼后应的聊天和各说各的状态,所有闲聊中没有重心并沦为废话。


    就地拿来


    [纳什维尔]中所有歌曲都是演员自己所写所唱,并采用现场录音。头牌歌星芭芭拉·简的扮演者在影片将要开拍时还未确定,原本定由苏珊·昂斯帕出演,因为索要经费太高作罢,最后找了当地的备用歌手,日后成为名导文德斯前妻的罗妮·布莱克莉,她为影片作曲献唱数首,其带有美声的独特唱腔也成为了影片的亮点。此外,影片中所有乐队中的乐手都是纳什维尔当地的音乐人。而现场八个音轨的同时录音也使所有杂音、背景、音乐、对话融为一体,构成一个最真实的混沌。

    在重叠言辞和庞大卡司背后,奥特曼电影即兴对话的拍摄方式广为熟知。有些人甚至认为[纳什维尔]没有剧本完全即兴,实则不然,影片有一个最初的剧本作为演员行为和情节的一个参照蓝本,由和奥特曼数次合作的编剧特凯斯布里所写。起初奥特曼对电影设置在纳什维尔并不关注,然而他对其他设定颇感兴趣,并派编剧前往纳什维尔观察环境捕捉民风。于是编剧的日记就为影片的脚本提供了基础,把很多观察加入了电影中,比如高速公路上的撞车。影片所有场景都于1974夏天在纳什维尔完成,而片中的所有音乐会也都是现场拍摄。为了拍摄医院的场景,当地的医院还被迫关闭,其中一层为之重新装修。而奥特曼自己在纳什维尔的木屋住所则在影片中用于作为海文·汉密尔顿的家。220万美元的投资在上映后的一年里收回680万的票房,ABC还企图基于那些没有用到的镜头制作一部迷你剧,多年后奥特曼否认有太多多余的素材,并称没有用上的镜头只是因为音乐已经用完。影片上映后并在评论界获得不少肯定的的评价。保琳·凯尔评价为“关于美国最有趣的史诗般的视角”,而罗杰·艾伯特则称看完电影使他“一定程度上变得更睿智”。影片也入选美国电影学会百年的百佳榜单,位列第59。

     短评

    擅长处理群戏的罗伯特•奥尔特曼以其出色的调度与控制力,在“喋喋不休”的对白与“混乱无序”的场景中,精确地描绘了越战阴影下美国芸芸众生的人情性态,并深刻揭示出普世欢腾气氛下的美国社会精神危机。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与最佳导演等提名,堪称美国70年代电影代表佳作

    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B】奥特曼的音乐品味真的很棒,音效运用和场面调度出色,另外美国迷笛有没有约炮的呢?

    9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本科的时候教文学概论的老师说:当你修饰的时候你已经离本义很远了。歌唱作为语言(说话)的一种终究修饰,那么是不是当你唱歌的时候你已经离真理很远了。

    1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永远的群戏大师阿尔特曼如果不玩多线叙事就不是他了。纳什维尔众生百态的群像,角色遍布各种阶层和类别,甚至可以辐射到整个美国社会。而且还隐隐带着些冷幽默,像最后上位的女歌手,永远赶不上热点的BBC记者以及那个遍及影片始终的政治宣传。

    1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纳什维尔》有奥特曼最纯粹的意识外现,充满了独立又感性的微观联结浮世绘,如创造角色的方法论是在上一个语境中建立人物,然后放到下一个语境中来显现,于此同时,不同故事的纠缠方式,也为这幕嬉皮士年代芸芸众生相互相标注微妙而精确的评论,意指用乡村民谣千篇一律却深入人心的歌词,搭配细致不拘一格的风情画,呈现时至今日依旧可以窥探的去魅缩影,包容且前卫。

    16分钟前
    • 给艾德林的诗
    • 力荐

    当时以为Player是他的神作,不想他只是惯常为之而已。到Short Cuts已深刻明白这个道理,Prairie Home Companion也绝非偶然,我们早在七五年就已有了全明星多线条连唱剧可供享用了。

    18分钟前
    • 闻人林
    • 推荐

    摇滚乐汹涌的年代来拍老土的乐种,当然有挖苦右翼老粗群体的动机在(衣着艳俗的女歌星问谁是朱莉克里斯蒂?对比两人衣着的不同就看得出讽刺的点)。但是阿尔特曼的讽刺并不刻薄阴毒(矛头一样对准貌似左翼前卫其实虚荣做作的记者)。时代隔阂加文化隔阂,要领会所有的梗当然不可能但观影乐趣不缺。

    23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本片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腐朽,让一个想混进娱乐圈的女孩跳脱衣舞,并以最后歌星遇刺说明了艺术是脱离不了政治的。

    25分钟前
    • 张京
    • 还行

    纳斯维尔或为奥特曼影史最佳。因为其鲜明的风格元素似乎找到了一块最佳的落脚点。你看,乡村音乐节,登台献歌穿插期间顺理成章,使影片合理地维系在一种轻快散漫的基调中;歌手歌迷媒体各色人等扎堆的地方,想不要群演碎嘴台词叠加都很难;歌星间的奉承嫉妒,歌迷们的狂热痴迷,一系列台下幕后的八卦揭示,相较于政治战争或西部等其他题材类型,更适于奥式琐碎去魅与温情讽刺的嵌入融合;最后,惊悚元素无需杜撰,历史掌故随手可得,并且演唱会高潮与开枪射杀之间形成了最强烈的情绪反差!……“你可以说我不自由,对此我不心忧。”片尾曲的演唱者芭芭拉哈里斯,与凯伦布莱克在1975年前后曾同时出现在《纳斯维尔》和《大巧局》。

    27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75/100,奥特曼用顶尖的群像塑造力强行建立了结构,70s美国战后芸芸众生速写,从文化到政治皆有详尽的反映,像一篇虚构的社会研究材料。

    30分钟前
    • 德卡的羊
    • 推荐

    When faith is fading, music or anything becomes the shelter; when the shelter is still trembling, idols are made to fool the minds. Fortunately, the next generation is deaf. Rich, but not busy; modern, yet still well grounded.

    35分钟前
    • V_Lachesis
    • 力荐

    越战后的美国浮世绘 奥特曼同学在下一盘野心勃勃的大棋 出色的群戏调度 混乱的音效 谁能告诉我那个开摩托的酱油到底是在做什么?还有谁能告诉我为啥奥特曼同学的音乐总那么好?

    37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浮生扰扰,散而不乱;曲音靡靡,悦耳动心。

    40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好像全片都可以总结成一句歌词"You may say that I ain't free, but it don't worry me",如果只有时间看一部鲍勃,那一定是纳什维尔,它就是整个70年代人们半醉半醒人生的写照,在那里,他们随意走进一间酒吧,走上舞台,everybody sings! 原声太棒了

    4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罗伯特·奥特曼的美国70s乡村音乐之都浮世绘。多线网状结构,对数十位人物一视同仁,多主题叙事,政治讽喻,叠加的对白,音乐与竞选演说。怀念肯尼迪家族,汽车坟场与大象墓地的女诗人,连环车祸,[逍遥骑士]摩托,五音不全&脱衣舞。you may say that I ain't free, but it don't worry me.(9.0/10)

    4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Altman's comment on Country-western music hub -- Nashville, filled with politics, just like Hollywood. A calculated and brilliant point-by-point deconstruction of the folk musical and the American myth.

    53分钟前
    • paracelsus
    • 力荐

    导演研究二刷,乡村音乐发源地纳什维尔众生相:歌星乐队经纪人,政客记者追星族,士兵刺客嬉皮士,梦想死亡乐声扬。普世欢腾下掩藏着无出路的脆弱迷茫伤感,奥特曼再显群戏大师派对男本色,熟脸多多原声赞爆(演员亲自作词作曲),与遗作《牧场之家好作伴》形成呼应:人生如演出,终究要落幕。

    55分钟前
    • 穿山
    • 力荐

    如果要挑出一部最具有美国气质的电影,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纳什维尔》。此片并不是因为塑造个人英雄,塑造美国梦而拥有美国气质。相反,罗伯特.奥特曼锋利的切开了美国人的头颅,将脑子里的“精神”展示在了手术台上。在70年代这个遍地都是电视节目,嬉皮士,摇滚乐,毒品,性放纵的年代,那是美国社会最多元,最自由,最有魅力的时代。而这样的魅力来源于文化工业的兴起,其中广播,电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单一化的文化工业输出下,人也变得单向化。而反抗这种文化极权的叛逆者也随之出现,两股力量相互撕扯,好不热闹。

    56分钟前
    • 7级残废
    • 推荐

    十星神作!奥尔特曼好像没想讲任何故事,可是观众就已经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复杂情绪,这是一首献给70年代受伤者迷茫者的温柔诗歌,25个人物的生活相互交错,伴随着那些独立创作的歌曲,台上台下满是喧嚣后的落寞,复杂的画外音和声效处理是时代的最佳注脚,怅然若失的结尾令人感动不已。

    57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纳什维尔]究竟是在说什么?到了最后我们发现根本没法讲出电影的主题,而这一次它一点问题也没有:我们无法为它归类,这正是伟大作品的标志。奥特曼看似散漫无结构其实大巧若拙的叙事是大师级的,人物线众多却清清楚楚有点有面,漫画式的人物却在下一秒就变得立体而人性化。这是一等一的浮世绘。

    60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