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新喜剧之王

    新喜剧之王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19

    主演:王宝强,鄂靖文,张全蛋,景如洋,张琪,袁兴哲,田启文,黄骁鹏,蔡哲睿,苗溢伦 

    导演:周星驰,邱礼涛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更新2024061..

      欢乐集结号

    • HD中字

      百元之恋

    • HD

      长路简史

    • HD

      烈马争锋上海滩

    • HD中字

      观相

    • HD中字

      风流艳妇

    • 正片

      哲基尔岛的阴谋

    • 正片

      辛安驿

     剧照

    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1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2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3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4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5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6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16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17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18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19新喜剧之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型影视基地,胸怀明星梦的女子如梦(鄂靖文 饰)已经在影视圈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却依旧还是籍籍无名的龙套演员。平日里,在片场饱受剧组和其他演员的欺凌嘲笑,回到家则被恨铁不成钢的老爹指责,甚至扬言断绝父女关系。然而如梦一律微笑面对,天大的委屈也藏在心中,死皮赖脸地抓住每一个希望渺茫的机会。在此期间,她结识了热衷于跑龙套的李洋,早已过气却自视甚高的童星马可(王宝强 饰),更彻彻底底看清了自己以及爱情的真相。  她是过于平凡的小人物,是一个不该有梦的女孩,是一个直到宇宙灭亡也永远不会得到演戏机会的可悲龙套……

     长篇影评

     1 ) 体验派、方法派和表现派:《演员的自我修养》和《新喜剧之王》到底在讲什么?

    先说一下电影的整体观感:格局比较小,故事基本发生在片场,从而导致戏剧感强,电影感弱,但这样做也让叙事线索更清晰明了。《新喜剧之王》是周星驰导演技巧最成熟的作品,出于他对功夫片和奇幻题材的迷恋,或许也将会是他以后少有的现实题材电影。“拍恐怖片”和“雨中分手”(共三次)两场戏让人惊喜,后者也是电影的核心所在。下边会分别详细说,现在开始掉书袋。

    体验派、方法派和表现派:

    在新旧《喜剧之王》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都是最重要的道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苏联戏剧理论家,他总结了戏剧表演中的“体验派”理论,创建了斯坦尼体系。

    斯坦尼和梅兰芳

    体验派要求演员全身心投入到情境当中,由内而外让自己完全变成要塑造的角色。也就是说,表演时要“不疯魔不成活”地去探索自己的下意识情感,以达到内心真真实实对角色的确认。国内体验派代表人物有张国荣、郝蕾、章子怡、刘烨、任素汐等。

    方法派是体验派的衍生和延伸,是斯坦尼体系传到美国后被本土改造的产物,也可以称作美国的体验派,所以好莱坞以方法派演员居多,比如马龙·白兰度、保罗·纽曼、詹姆斯·迪恩、简·方达、罗伯特·德尼罗、达斯汀·霍夫曼和杰克·尼克尔森等等。方法派理论的核心是“即兴表演”和“情绪记忆”,要求演员从过去的生活经历事件中寻求灵感火花,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也就是对角色要感同身受,而不必成为角色。

    马龙·白兰度

    对体验派和方法派的区别,编剧周申的例子颇为巧妙:例如,一个体验派直男演员在饰演一个同性恋时,他不能伪装自己去模仿同性恋,而是要让自己相信情境,把内心中哪怕一点点对男人的好感拿出来给角色,用同性恋的一面示人;而方法派直男在演同性恋时,允许演员把对方幻想成女性来塑造角色。

    可见,体验派和方法派的区别除了体现在具体的演员训练方法上,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是否有信念”的分殊。

    表现派强调演员在表演中的理智,推崇的是演员要在戏剧或电影中展现人物情感的技巧。表现派主张表演就是表演,演员要与角色分离。比如坊间曾流传一段关于刘雪华的轶事,她在表演前会问导演两只眼睛需要哪一只落泪,在她演过一段逼真到撕心裂肺的哭戏过后,能马上收敛情绪撺掇大伙打麻将。好莱坞的表现派有凯文·史派西,马修·麦康纳等。

    不过,各个流派并非完全泾渭分明,对大多数演员来说,在表演中也都会把各种表演方法结合起来。

    周星驰的体验派之路

    众所周知,在所有能够称得上大IP的演员和导演中,周星驰的特点是最鲜明的。虽然总有人为他贴上“无厘头喜剧”的标签,但在他的电影中,始终存在的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本能成长与外部现实之间的矛盾。他的内心价值观与社会评价之间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当中,而他恰恰是利用了这种冲突来制造戏剧效果,所以我们会看到,《功夫》看到里“一手棒棒糖一手斧头”的“无厘头”桥段,这实际上是创作者内心真实冲突的外在表现。

    1. 无厘头只是喜剧效果吗?

    无厘头文化是草根阶层的一种神经质式的幽默表演方式,它利用表面上毫无逻辑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滑稽效果。无厘头的非理性、不合逻辑以及不合常规的特性,是社会底层和边缘文化群体以本能的方式对抗社会陈规,释放自我的一种表达。

    从理论上来说,无厘头运用连续“反转”和改写“指涉代码”带来喜剧效果。所谓连续反转是先通过情节铺陈和渲染,把观众带入到某个剧情逻辑当中,然后通过反转,让结果与观众的推理结果产生差别或相反,反差越大喜剧效果越强烈。

    指称代码是罗兰·巴特在分析小说叙事时提出的,创作者把自己和观众共享的知识内容运用到作品当中,就成为指称代码。改写指称代码就会产生喜剧效果,比如《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在对着地上躺着的死人练习骂人时,人居然活了过来,就是对“把死人说活”的一种改写。

    《九品芝麻官》剧照

    很多人认为,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电影是在展现小人物如何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但实际上他所塑造的人物都颇为极端,带有分裂的自我表象:要么是比普通人还差,贱若草泥的渣滓;要么就是比所有人都强大,无所不能的拯救者。

    因此,无厘头在周星驰身上一直带着挫败、低贱、极度压抑和沮丧,以及渴望彻底脱胎换骨的悲凉底色。他塑造的荧幕形象与执导的电影在这层底色之下,形成了一条周星驰个人心路历程的变化历史,而从目前来看,《新喜剧之王》正是一个终点和新的起点。

    2. 周星驰的悲情之路

    作为跑龙套出身的底层演员,周星驰成长于香港成熟的商业电影体制当中,在他成为“星爷”之前,其实对自己参与的电影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大话西游》是其事业生涯的分水岭,在该片之后,周星驰已经脱离了生存与自我成长的焦虑,在电影中试图与社会秩序和标准达成共识。

    《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依然是卑微、心酸、无能也无奈的小人物,但他已经渴望成为一个被社会认可的角色——演员。

    《少林足球》中,他赋予了足球这个最流行的运动以非主流式的超能力色彩。周星驰内心的冲突在《功夫》中达到了高峰。作为他个人执导评价最好的作品之一,该片无论是喜剧桥段、动作风格、想象力还是情节效果,几乎都达到了周星驰电影特色的顶峰,其中对他内心冲突的揭示也是如此。

    《功夫》中最尖锐的冲突是斧头帮和猪笼寨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其实是他的成长和长期以来处于社会底层,与他所向往的被社会认可的价值,以及权力阶层的表现。在电影中,他的渴望已经从个人生存转变为个人私欲(金钱、女人,天下第一)。

    《功夫》剧照

    因此,即便是成名后的周星驰,仍然有一种未被社会化的动物本能式的阴影,《美人鱼》和《西游·降魔篇》都有颇为强烈的黑暗色彩(比如《西游》中的嗜血场景在上映时就曾引发争议)。

    《新喜剧之王》与体验派表演

    在几部魔幻的非现实主义题材之后,周星驰再度拾起了《喜剧之王》这个主题。但即便是使用旧的IP,他仍然要拍出新的东西才能成为一部作品;换句话说,《新喜剧之王》是周星驰在20年之后对喜剧演员的表演和职业追求的再一次思考。

    《新喜剧之王》剧照

    1. 新旧喜剧之王的连续性

    如前所述,周星驰电影中的角色一直处于两个极端当中,要么比普通人还差,要么充当救世主。《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和柳飘飘都是社会的最底层;而在《新喜剧之王》中,成名之后的周星驰似乎已经放弃了这种超底层角色定位,主角“如梦”不但随时可以全身而退,而且还有父母、男友(虽然是假的),默默喜欢他的同行李洋(还是个金主)的支持做后盾。

    不过,如梦也保有了若干星爷式色彩:不止是她对表演的执拗、打不死的小强般的乐观坚忍,她的个人选择也总是游走在两极之间。在《喜剧之王》中,尹天仇的理想是做一名演员,而如梦并未在不被认可的跑龙套和知名影星之间选择“仅仅做一个演员”这种中间状态,而是要做最好的演员;她在一度放弃演员之梦时,有千万种选择,但却选择做最底层的服务员和外卖员工作,这与同样有演员梦的李洋的人生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2. 是且只能是体验派的周星驰

    一般来说,科班出身,经过系统训练的演员会比较认可方法派表演技巧,而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跑龙套出身的演员则更多地认可体验派(这当然不是绝对)。因为后者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支撑他们对角色的理解。

    周星驰毕业于无线训练班夜间部,毕业后一直在跑龙套,加之他对《演员的自我修养》的极度崇拜,说明了他对体验派方法的崇尚。于是在《新喜剧之王》中,他把自己对体验派表演的理解通过女主角“如梦”的言行表达出来。

    体验派表演方法的核心是演员对所塑造角色要由内而外地相信,也就是说,体验派表演更注重的是真实,而不是技巧。在影片开场的“车祸”,以及随后如梦以踩脚的方式示范“痛苦”的两场戏中,她一直在强调别人的表演不够真实。她理由无非是,他们没有真的正在体验,或曾经体验过这种情境。而如梦行走在片场中屡屡受挫的遭遇,之所以能够让她面带笑容的接受,正是因为他深谙方法派表演的精髓,把这些经历当做丰富自己表演能力的珍贵体验。

    但讽刺的是,在如梦处的娱乐圈中,要么没有人真正在乎演技,只关注外貌和知名度(像小米和马可那样的人);要么在乎演技,但并不承认如梦的表演能力(《白雪公主》的导演)。

    《新喜剧之王》剧照

    这种设置显然弱化了周星驰以往电影中的个人理想与社会评价冲突的戏剧张力,但同时也让他有更多的空间着墨在“表演”本身上。

    电影的两场重头戏:拍恐怖片“惊吓马可”和如梦“雨中分手”更是将体验派的表演理念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片中的“知名导演”眼中,王宝强不过是凭借运气上位的过气明星,他本人毫无演技,为了让他能达到所要求的恐惧表情,需要让他真实体验恐惧感。

    “雨中分手”一场戏,女主在电影中表演了三次,这个带有文艺电影特征设置其实非常违背商业电影规律,但也表明周星驰对电影艺术感的追求。在票房和投资压力之下,既要为各方提供满意的答卷,又要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这或许就是他牺牲连贯性做广告植入的原因吧。

    “雨中分手”是女主角个人理想受到冲击的转折点,也是她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体验。在她随后的面试过程中,又两次以闪回的方式重复表演了这次经历。这是典型的体验派角色塑造方法,而且,为了更贴合体验派的理念,如梦在第二次再现时装束上也做了改变。

    面试过程中走马观花的各个场景,其实是方法派与体验派的一次对话,因为其中的面试考核程序:形体动作、情绪掌控、才艺展示、角色扮演都是现代戏剧学院方法派训练的基础项目,而女主在这些方面几乎毫无建树。最终她是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用体验派的表演方式赢得了导演的青睐。

    总而言之,《新喜剧之王》是周星驰在功夫片和奇幻片之外少有的严肃题材,虽然格局很小,但把他个人对表演的理解全面展现出来。或许《喜剧之王》20年之后变身星爷的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苦涩和悲情,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只会无厘头搞笑的小品演员,这是对他最深的误解。

     2 ) 只要不投降 就是成功

    《新喜剧之王》很好看,比期待中还要好看。的确,讲了一个Loser翻身的老故事,但年过五十的周星驰给出了他的新答案。

    周星驰演过的电影里,《喜剧之王》是最爱之一。其中一个场景是:夜深时刻,柳飘飘和尹天仇并肩听海,柳飘飘随口一句:好黑呀,什么都看不到,尹天仇很认真地回复她:也不是啊,天亮了就会很美了。好台词就是这么说来简单,听来动人。到《新喜剧之王》里,周星驰把这个问题往前推了一步,如果老天明天不亮,后天不亮,一直不亮,即使宇宙毁灭了也不亮,那该怎么办?

    更能与《喜剧之王》相呼应的,是影片开始鄂靖文模仿张柏芝回头那段,一颦一笑十足神似,但看来莫名感伤。有人评论周星驰是在炒冷饭消费自己,我倒觉得这是绝妙的点题,柳飘飘和如梦的区别,就是那是张柏芝啊,无论她多么暴殄天物自弃前程,她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张柏芝啊,她稍稍一个回头,就有《忘不了》和金像影后在等着她。这个段落不就是早早下了结语: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成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永不会得偿所愿,就是人生的暴力美学。

    年前工作原因,认识了周星驰的一位副导演,他提到周星驰在讨论剧作的时候常说,一部电影就是回答一个问题,答案可以复杂,但问题越简单越好。《喜剧之王》探讨的是成功的价值,《新喜剧之王》讨论的就是坚持的意义。按照商业片该交出的功课,影片结尾如期给出了“人生开挂当主角拿影后”,只要坚持终会成功的标准答案,但以如梦推开那扇晋级的光之门为界,之后的剧情看上去更像“人生如梦“的幻像,而现实世界里周星驰的正确答案,是王宝强扮演的马可临别的那句话: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

    但行前路,莫问前程,这样的主题好像是鸡汤了些。但鸡汤不是问题,是不是鸡精调制才是问题;好的电影不是用一万句金句去乱拳打死蠢观众,而是用两个小时去证明一句金句。《新喜剧之王》里做得好的一件事就是强化了女主对表演的热爱,收束了女主对利益的渴求,一个想睡她也真心喜欢她的富二代李洋在她面前,她却挥一挥手任他离开。李洋说出了喜欢如梦的原因,也正是如梦能对梦想不投降的底气和动力:“我很羡慕你,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题材很旧,答案不旧,《新喜剧之王》的文本精巧,环环相扣地向主题进发。一个好的商业片,最重要的就是有普世价值观做基础托底。评价《流浪地球》的时候,我觉得影片最大的成功是把希望和勇气作为价值基石,多一点夸父追日的勇气,就多一点愚公移山的可能。到了《新喜剧之王》这里,从宏观人类微缩到具体个人,表象也是歌颂追日移山的远大决心,而更高级的里则是,再不济我们也要欣赏自己奔跑的姿势和移山的实践,努力本身,就是努力的意义。

    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人们通常会赞美周星驰在喜剧方面的天赋,他的无厘头开创了华语电影的一个门类。这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在《新喜剧之王》里,仍旧可以看到经典的周氏喜剧手段,比如嘲笑整容蛇精脸,用阿拉伯数字说台词,并且这些都通过视听呈现,而不是纯粹的溜嘴皮子。

    更高级的地方在于,周星驰的喜剧不是用剧情去迁就段子,而是用人物性格和环境的错位不段制造荒诞。片中的父亲面对粗壮的剧组剧务,一面敲自己的脑袋一面质问对方,里面错位的是:体力上的弱势和护女心切的强势,临了一句“你知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就好“,是这层荒诞的延伸,底色却是父爱的心酸。好的喜剧本质都是悲剧,父女关系到末段一幕,父亲一面扔给女儿钱赶紧为梦上路,一面逞强跟女儿说永远别回来,真是让人笑中带泪,感慨万千。

    虽然广告植入也有些发指,但《新喜剧之王》主题明确没有废戏,所有的喜剧桥段都是围绕表达和人物展开,如梦的困境是真困境、解决也是真解决,即便被诟病的仓促的第三幕,抛开“如梦之梦”的成功结局不谈,面试角色时如梦用被甩经历的真情实感过关,效率之高、效果之好令人赞叹。再想想电影之前的情节,人生真的是最好的表演课堂,父亲装得有多冷酷,男友装得有多甜蜜,闺蜜装得有多贴心,与之一一形成共振,人生如梦要说的话是人生如戏,恍若一梦,大家都是好演员,如梦才是那个死龙套。周星驰完全是可以就此往残酷里再进一步,还好他望绝境而微笑,临深渊而回眸。

    可惜的是,像任何一尊华语电影的神像一样,观众用当事人不自知的方式对周星驰仰之弥高,一个无厘头掩盖了他在剧作上的心思缜密和表达上的深入浅出。也就无怪乎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起哄架秧子的或许都是同一拨人。

    坦白来说,周星驰自《西游降魔》之后的几部作品个人并不十分喜欢,但我对周星驰作为导演始终怀有敬意的地方在于,无论做人做事上有何等传言,作品上总是诚意十足,不断在创作中修正着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并且和盘托出。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面对一份感情,要什么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曾经拥有大过憾别终身。从《喜剧之王》到《新喜剧之王》,成功有什么要紧,要紧的不是结果而是努力。这句话从一个幸运的有天赋的成功者嘴里讲出来,不是傲慢,而是慈悲。

    历经世故,周星驰当然不是一个阳光热血的人,他就是那个认清了世界真相,还热爱这个世界的人,至少试图热爱这个世界的人,至少试图让别人热爱这个世界的人。回到《新喜剧之王》提出的那个问题,再想想影片里的这句台词吧,大导演对如梦说:永远就是从现在直到宇宙毁灭!如梦认真地回答:那宇宙毁灭之后呢?

    说来简单,听来动人。这就是喜剧之王。

     3 ) “我只是看到她现在过得这么好,有一点难过”

    如梦是有过很多次机会离开“竖店影视城”的。

    其中看上去最好的那次,就是曾和她一起跑龙套对戏说“我养你啊!”的李洋,原来真的是家里有矿的大款。之前他对她各种关怀,现在要回家接手家族生意了。

    来跟如梦告别。那一天下着微微的雨,李洋给如梦钱,如梦不要,李洋就收回了;对如梦表白,如梦拒绝了,李洋也就收回了。两个人就那样笑着在雨中告别。而我,这个被隔壁科幻大片那么努力煽情到尬却流不出一滴眼泪的人,看到这一幕忍不住鼻酸。

    后来跟朋友聊起,她说:这一段男女之情被周星驰拍得特别干净。

    《新喜剧之王》有鲜明的周星驰标记,就像姜文的电影也有他独特的电影语言和节奏一样,周星驰的电影总有一种荒诞又纯真的风格。在这样的风格下,连我一向不喜欢的王宝强都觉得他没有那么聒噪了。

    周星驰擅长拍摄的就是草根。《喜剧之王》拍的是“死跑龙套的”尹天仇,《新喜剧之王》鄂靖文演的女主如梦是驻扎在影视城的群演,周星驰这次拍了一个女性小人物。

    如梦是周星驰电影《上海滩赌圣》中巩俐演的角色的名字。在过往的周星驰电影中,女性角色除了刻意扮丑,很多时候就是花瓶,或者圣母,都只是男主的陪衬。但在《新喜剧之王》中不是,整部电影都围绕如梦来写,如梦有明星梦,离开家混迹影视城当群演,多年也没混出头,依旧有梦,遭遇一次次挫败,百折不挠,虽然也会茫然不知该何去何从……这大概是我近期看过最饱满的“星女郎”了。

    虽然对如梦前情交代不够,导致观众带入感不足。那一场头顶砍刀陪父亲过生日的戏,多像这几天春节回家走亲戚的我们呀!其实可以好好发挥,发挥出《功夫》中那样的猪笼城寨的主角生长坏境来,结果匆匆就散了,有点可惜。

    从主角“男变女”就可看出周星驰这一部电影并非单纯向自己的《喜剧之王》致敬,甚至是要“破”掉自己当年的那部电影。就像用《西游•降魔篇》来“破”掉《大话西游》一样。不破不立,是一种试图往更深层次探讨的可能。

    《新喜剧之王》中有很多看似荒诞却令人心酸的情节,比如,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演戏的机会,结果如梦想跟导演探讨演技,导演并不打算探讨,因为他不过就是要最直接的反应。你只是一个群演,你根本没有机会展现演技啊。这一幕,简直是对尹天仇人生最大的冲击。因为他当年就是靠着细腻演技在片场被莫文蔚饰演的女明星娟姐赏识的啊,结果这扇门,如今“啪!”关上了。

    《新喜剧之王》中娟姐对应的人物是王宝强演的马可。马可已经过气了,强撑着明星的架子,根本无暇顾及龙套女主。甚至和很多剧组的人一样,轻慢她,欺辱她。对比之下,《喜剧之王》简直像一部《白雪公主》的童话,你是公主总能遇到王子拯救,而《新喜剧之王》就是要给你看白雪公主吃下香蕉变成了一个丑陋甚至有些恶心的男(xian)人(shi)。

    《新喜剧之王》中当年张柏芝饰演的柳飘飘所对应的自然不是富二代李洋,而是张全蛋演的混蛋男友。他会对你说:“你很有天分,你演技很好,你一定会成功!你如果给我钱,我会一直说下去。”这才是影视圈的现实,连尹天仇都是童话,王宝强是万里挑一撞大运到无法复制(周星驰选他演这部电影都有一种现实照进梦想的意味,就像电影彩蛋中周星驰选群演和电影情节的互为对照。整部电影都让你觉得现实生活比影视城拍电影更荒诞,可荒诞又偏是现实)。如梦出租屋上铺的姑娘对她说:“什么是命?就是我不想做明星,结果我当上了。而你那么想做明星,却就是做不了。”

    马可前一秒还是导演编剧全纵着他来、出场都要助理拍手开道的大明星,他在演戏时可以不记台词喊1234……就这样整个剧组还要给他提词,下一秒,就尿到裤子上还被将剧本都夺走扫地出门(那落魄的背影,突然有一丝当年吴孟达的错觉)。再下一秒,又回去跑龙套的他却因为这段吓尿的视频突然火了……娱乐圈的沉浮无常你无从预测,跟红顶白简直吓人,也许前一秒你还炙手可热无数粉丝,下一秒你所有的出现就都要被P掉。

    是的,可能全然和努力无关。可是我除了劝你努力,劝你坚持,又能劝你什么呢?可能到宇宙毁灭你也当不了明星,可是,导演,那宇宙毁灭之后呢?

    马可跑去如梦家找她,当年正是如梦扮鬼把他吓尿的。可此时的如梦已经在老家过上平凡的日子,开了个网店,生活过得还不错。这时候马可哽咽着说了一句台词:“我只是看到她现在过得这么好,有一点难过。”

    梦想或者是虚幻的,但爱好却是真实的。要放弃真的太容易了,在这个时代,怎样不能过好生活呢?

    前段时间刚在朋友那里听到一个关于学美术的人的故事。她曾经是美术研究生,现在却几乎不画了,原因是她看到班上另一个人画画。老师让画人像,她就按老师的方法一步一步,先勾勒轮廓……而那个人,看不懂他是从哪里下笔的,但仿佛从任何一个地方下笔都画得更传神。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可能努力一辈子也赶不上人家,于是便抛下了画笔。

    我另一个朋友听了说:“说到底还是不够爱吧。”

    这个朋友喜欢写东西,就是喜欢写东西,但至今也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没有出过书。“我在看杜鲁门•卡波特《冷血》的时候,我就惊叹,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写到他这么好了。然后我又看了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发现他原来天赋就很高。”朋友说,“我知道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写成杜鲁门•卡波特,但我有什么法子呢?我就是爱写,那我也就只好一直写下去。”

    我们有时候就是这样怂,这样丧。坚持不是因为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而是偏偏就喜欢也就只好坚持。开个网店啥的,或者跟着富豪走了也能生活得好,但我自己也许说起来都会有一点难过。生活中遇到对方直面的冷言冷语和嘲笑侮辱,完全无力反驳和反抗,也只能在下次表演的时候,想象是自己击倒了对方……

    所以,我是不喜欢《新喜剧之王》的结尾的(但也有朋友跟我说,从马可到如梦家发现没有信号那里开始,之后就都不是现实,而是梦境。如果是梦境,那电影是真的好啊)。我不喜欢如梦真的就美梦成真变成最佳女主角,我希望周星驰拍的她,在奋起之后,去试镜,也许被选上了,也许没有,然后,依旧做着群演。

    我就是比较丧,我不相信世俗的成功真的会到来(我甚至不相信世俗的成功)。既然人生如梦,也许有些人就真的困在了噩梦中,不醒来,就只是一直跑,一直跑……

    (关于群演、横漂的故事,我曾经做过一个采访,写过一篇《<我是路人甲>不会告诉你的“横漂”那些事》。)

     4 ) 走自己的路,别人的说法,让他们滚的远远的吧。

    走自己的路,别人的想法,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说法,让他们滚的远远的吧。只要认定这条路,一直坚持着走下去,总有一天会有结果。只要我不服输,我就还没有失败。努力、加油、会成功的!

    首先:我建议如果还没看过片子的人,去看看再来读影评哈。

    我写的东西一般都是严重剧透。没剧透没细节,根本说不到点上。

    大年初一挤进魔都的电影院看了《新喜剧之王》。

    走出电影院习惯性的刷下豆瓣,却惊讶:为啥评分才6点多?

    我觉得这是个很感人很正面的影片。不管是演员还是导演,你能从他们那些精心安排的情节、演员的对白、甚至布景中读到他们所要努力传达的正能量。大概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影片中很多细节让我有很强共鸣。

    周星驰的影片一直褒贬不一,看的人有类似经历,自然会懂,这个算是同理心吧。如果没有这类经历,并且总是定义在贺岁搞笑片上,理解不到某些对自己有帮助的含义,大喊不好看什么的,也会有吧。

    接下来的部分会有不少关于我自己经历的叙述,真心不是要做自我介绍,但是发现如果不讲我没办法具体说出我为什么有共鸣。求大家担待着看呗。

    我上中学的时候很喜欢周星驰!那个时候别说DVD,连VCD都没有,那是个只有录像带的年代。如果约好去某个有录像机的同学家玩,一定会有人要负责租一个周星驰的片子。几个同学一边吃瓜子一边看着“周星星”叽叽嘎嘎的笑,有时候甚至因为看的遍数太多,对白、动作都熟记在心,电视里播放着关键桥段,电视外面的我们已经可以人肉复制出来了。《大内密探零零发》、《整蛊专家》、《九品芝麻官》我都看过20遍以上。

    但是……关于老的《喜剧之王》我的记忆很模糊。因为我就看过一遍,和几个同学一起看完后,大家都很……无语。因为除了周星驰和莫文蔚一段的对手戏以外,其他的一点都不好笑。居然片名里还有“喜剧”这两个字,还是“之王”呢!

    那个时候,我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中学生。我的人生阅历并不足以让我看懂《喜剧之王》。我当时所喜欢的“周星星”是因为他无比搞笑,能带给我几十分钟的快乐,还有和同学们可以交流的话题。

    而20年后的我,坐在电影院里看完这部《新喜剧之王》,电影播完后许久我都没有离开电影院。这是一部有搞笑成分的正剧,很多情节安排会轻轻拨动我心里扣着那根弦,并且余音袅袅。我很感激年初一就遇到这样一个给人注射正能量的电影,接下来的一整年,我都希望在碰到挫折时,会想起电影中影响我的那些情节,让自己继续微笑着走下去。

    首先,说个中心思想。片子从头到尾说的就是这句话:

    “这一路,一直为你加油的那个人是你自己”

    大概到上大学前,我都很坚信一句简单的话,并且以此为自己的信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然而,当你长大了,经历了某一些所谓的人生沧桑后,“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艰难险阻自不必说,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如此坚持对不对的无力感。

    首先,第一道门槛就是你的起跑线比别人低。

    你都不是专科毕业的!没有老师领着你专业系统的学习。

    预告片里有一段关于王宝强的,这个“梦开始的地方”是北京电影制片厂。

    不是“北京电影学院”!

    周星驰找王宝强来出演这部戏,大概也是因为王宝强有真实的“龙套”时代的心酸,能懂得“我有个梦想,虽然还很远,但是只要我努力,就能每天都距离那个梦想近一点点”的心情。

    剧中女主如梦也是好像王宝强一样的非电影专业毕业人士。跑龙套跑了10几年,距离她的女主梦想还很远,至少还隔着“露脸的龙套”“有台词的龙套”“女配”等等若干层楼。

    她的“群众演员”的机会,来自于和其他人一起等在影视城门口,或者网页上的“找群众演员”的应聘消息。而不是老师、同学介绍。

    今天看电影的我已经是个自由插画师了,也不是专科毕业的,当了若干年外企白领后,才拿起画笔做兼职插画师,兼职7年后,辞了白领的稳定生活,当了自由插画师。

    刚开始决定画插画的时候,特别特别羡慕那些艺术专业毕业出来做插画师的人。不仅羡慕他们接受过专业的艺术指导,还羡慕他们的很多活儿都是老师或者同学互相给介绍的。大家都是“圈子”里的人。而你一个圈外人士,每天努力的同时,就是抱着一个小小的梦想“什么时候我也能成为圈内人士就好了。”

    那种努力想成为圈内人的想法,会让你拼命希望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就像女主说片子里说的那句:“我不收钱,给盒饭就行”。

    我也曾经和人家说过差不多的话:“我不收钱,只要能给我个机会让我画就行。”

    从死尸到雕塑、即便是卑微的群众演员,“这次我有台词了”,就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对外人来说几乎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在这条路上一直坚持的本人来说却是一段心路上的里程碑,并且化为“我一直坚持是值得的”那种信念,激励着你往下走。

    没有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自学的人会走很多弯路。

    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会让人更努力的观察周围的事物,希望学到更多。

    也许,作为演员的文字类教材,我们只能看到女主手中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也许荧幕外的你可以笑嘻嘻地说,抱着本书就能做梦真是傻。

    但影片中很多细节,你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那个不顾一切努力追寻梦想的人,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观察、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

    如梦的教材,远远不止这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

    片头女主在和车祸老人的对话,应该如何演绎真实的疼痛。

    还有那句:“就现在这个情绪特别到位,爸你拿着刀再跳一下,我做个记录”

    看电影的时候,你可以觉得这只是个笑点,并不真实。

    但在我看来,女主的努力学习一切能学到的教材,就表现在这些看起来好像特意搞笑的情节。

    我不是专业学艺术的,总会自卑自己没有基本功。以前每天上下班,都在拥挤的地铁里拿个小小的本子拼命的画周围的人。

    但身边的人不是站着就是坐着。姿势相对比较单一。有一天,我发现地铁里有个喝醉酒的人,用各种奇怪的姿势躺在椅子上翻来翻去。周围很空,那一节车厢弥漫着他呕吐物的味道,周围的人都避之不及,但我还是凑到过去了,因为他躺着的各种姿势,我从来没画过。迅速掏出本子,努力抓住每一个 他翻身后的“新造型”,我想那个时候的我,大概在其他人眼里,也好像和车祸伤者对话的如梦一样吧?让别人以一句“神经病”概括。

    虽然那个头顶菜刀出席老爸寿宴的造型的确很搞笑。但她那句:“我跑龙套也可以自食其力”很戳心。

    我刚开始做自由插画师时,每天都发慌,特别是没活儿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躺在地上瑟瑟发抖。

    以前当白领时,不管我做的好不好,只要天天按时上下班,每月工资+社保那是雷打不变的。而自由插画师就不一样了,月初一睁眼,不管你有没有活儿,客户拖不拖款,你都必须至少支付自己的社保!那阵子几乎每个月都在战战兢兢的算,我吃饭花了多少钱,社保是多少,我挣的钱够不够填满我的最低生活支出……

    两年下来,我发现我其实能养得了我自己的时候,特别自豪。

    影片里如梦和她爸说的那句:术业有专攻,我跑龙套也能自食其力,听的我很戳心也很感动。因为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你当律师当白领什么的那种让外人羡慕敬仰职业的打工者的自豪完完全全是不一样的。

    影片中有很多如梦的诉求,那就是“给我说说戏”!(虽然并不存在这样一句对白。)因为想努力演的更好!

    就好像每次有客户找我画画的时候,我都会自己问,这张画干嘛用的,给谁看?看的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多大?因为我想画的更好,能更贴切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如梦每次都在问:我演的是什么啊?具体怎么样好啊?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候,我都特别能明白她的每一个问题都表达着她想好好演的那种心情。

    然而往往过来找你的人,并不是导演,这个人也许他都不知道戏里说的是什么。(哎,就好像有时候我对接的广告公司一样。)

    那人只需要你有个胡乱的反应!

    “中绝招的反应”后面如梦的疑问是“什么绝招?”

    寒冰掌是身边的胖子和尚给的答案,找你的人根本对于“绝招”都没想法。

    那些骂你不懂的人,也许他们自己也不懂,而且没打算懂。

    也许这种人可以让你一时很生气,但最终他们无法打击到你,好像如梦这样一笑了之也就过了。

    即便宇宙毁灭,毁灭之后如果我还在,我就还有我的梦。只要我没放弃,我就还没输。

    其实这段宇宙毁灭之后的对白,我读懂的并不是如梦的没有自知之明的厚脸皮。而是这个不懂她的导演的外貌协会的浅薄。

    就好像愚公移山,因为大家都不看好,所以才叫“愚”公。然而只要不放弃就有可能的精神却和愚公一起流传到现在。当初嘲笑他的智叟们却什么也没留下。

    前进的路上,能让你认命,让你放弃的不是那些瞧不起你别人,让那些不看好你的别人说去吧,滚的远远的,爱说什么说什么吧!那些人反而可以让你越战越勇。

    有时候给你打击的可能是和你一起奋斗的人!

    比如选秀场上那些和你同台竞技的人。

    你会有一种,“他们都是大牛人,还要我干嘛”的自卑感!

    我记得我曾无数次看到比我小好多的插画师作品后问自己“和人家比,我画的这么烂,继续画有意义么?”。自卑的情绪平静后,我会认真接受自己差的现实,然后想办法把我看到的差距化成具体的解决方案,一个差距可能需要花几年的时间赶紧,但只要确定了具体方向往下跑就好了,再怎么暗自神伤都不会让人进步的,只有具体的行动才能向前进。

    另外一个,我听到不少人说,和女主刚开始一起当龙套的胖子的角色很多余,只是为了把老《喜剧之王》的关键情节安插到电影。毕竟这对男女并未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擦出爱情火花。

    但我自己的个人想法可能有所不同。当你决定追寻你的梦的时候,刚开始可能会有一批人和你一起去追。

    我很喜欢的一个日本插画师/漫画家叫高木直子,她刚开始打算当插画师的时候,曾经报过培训班,班里的人个个都是干劲十足的要当插画师。一进入那个班级,就能感到一种充满了动力的热情,但数十年后,已经成名了高木再回顾自己的人生路时,那个培训班里真正坚持下来,并仍然在从事插画这个事业的人,几乎没有。渐渐的,曾那么热情高涨的队友、曾经一起那么努力拼搏的人们,会和你一起走一段路以后,因为各种原因放弃。

    所以当胖子以一身西服出现的时候,当他拿出的那一袋子钱的时候,当他说他是那种“喜欢”的时候,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做了!跑龙套原来只是他的爱好,而他有其他的“事业”!“演员”只是一个他可以放弃的爱好!

    很多和你一起曾经如此奋斗走来的人,最后退出的时候会一句“真羡慕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送给你,然而这句话并不是祝福。

    同伴的消失往往比敌人的强大更加让你觉得难以坚持下去。

    因为那些互相加油的声音渐渐远去了,最后为你加油的就只剩下你自己。

    整部戏我最感动的瞬间,是肚兜马可的“她很努力,她会成功的。”这句话。从同样处在人生低谷的马可嘴里说出的同时,马可的气场就马上不一样了。

    而对如梦来说,这是一种认同,一种来自前辈的认同和来自同行的鼓励。

    而这句话同时也让马可自身有了转机!

    作为过气男星可以在家里7-8年没活的他,可以放弃那不招人喜欢的自尊再去跑龙套。一尿成名的他能抓住别人讥笑的焦点变成机遇去代言尿不湿,咸鱼翻身的马可除了机会也有分不开的努力。否则他的机会也只能成为一个误会。

    最后,说说广场舞大妈的场景,在如梦做群众演员备受考验的时候,反复出现了很多次她站在广场舞大妈中间跳舞的一闪而过。

    关于这段我一起看电影的KK讨论过。他认为是表现如梦当时的外表平庸,即便站在广场大妈中间也不太出众。而我却理解为某一种坚持到底的表达。

    虽然广场大妈们貌似在最近一些年因为很多扰民行为非常不讨好,但是另一个程度上来说,“管他周围人怎么说,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痴如醉的一直坚持,”似乎放在广场大妈们头上也是很到位的。

    当然和站在广场大妈中间的如梦比起来,我更喜欢一开始那个带着耳机在小巴上颠簸着的如梦形象。

    当音乐响起,你就在你自己的世界里了,走自己的路,别人的想法,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说法,让他们滚的远远的吧。

    只要认定这条路,一直坚持着走下去,总有一天会有结果。只要我不服输,我就还没有失败。努力、加油、会成功的!

    好啦,今天写到这里。

    衷心的希望其他坐在电影院里看《新喜剧之王》的人,除了叽叽嘎嘎开心的笑以外,能读懂一些属于观众自己的共鸣并接受这部片子里所充满了的正能量。

     5 ) 如何看待《新喜剧之王》结尾的设定?

    实际上,这是个春节档的恐怖片。

    这个片子从车祸开始之后就不断的暗示如梦已经死了。

    车祸之后并没有救医。

    马可说她不认识如梦。

    马上就到了如梦家里。

    父亲台词换成:我女儿去世了。

    马可扭曲吃药的样子。

    饭桌上并没有如梦的碗筷。

    入围海选梦幻的表演。

    获奖并没有这一年的记录。

    天鹅湖音乐的暗示。

    李小龙出现在颁奖典礼上。

    马可说:人生啊,如梦。

    星爷在路演的时候提到:她可能死了,也可能是一个梦境。

    实际上所有豆瓣上打一分的人就和当年嘲讽大话西游是同一类的人,只是没有人承认这一点,他们甚至来不及思考,就定义了此片炒冷饭、卖情怀、毒鸡汤,时光就好像轮回,即使过了十几年,我们根本不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而是欠一个思考。

    不管从这个片子里得到了鼓励、开心还是吐槽与嘲讽,都根本没有看懂这个电影。

    这明明是一个悲剧的电影,如梦在车祸的时候就死了,跑龙套的终究还是跑龙套的,并且是死跑龙套的。

    星爷撒了一个大大的谎,来维系着他内心的童真。

    这就是为什么选择了王宝强作为主演,因为这十几年来,王宝强是唯一一个从龙套走到幕前的大明星,星爷感同身受,也知道跑龙套的就是跑龙套,即使在努力也没有任何机会,所以在梦境她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但现实却那么残酷。

    这就是为什么用了一张蜡笔画出来的海报图,那人拿着一个凳子,我想这世界很多的位置都注定好了,我们呢,就拿着自己的凳子坐在世界的角落里,即使拿着凳子反抗又有什么意义呢?

    跑龙套就和清洁工属于一个工种,与演员是完全不搭的行业,但清洁工也会出歌手与演员对吧?这和努力有关系,但总要认清现实,为什么电影里马可靠着吓尿了火了,这就是当前,你只要有名,与演技无关,你一样有舞台。

    如梦自始至终的在纠结自己的演技以及不要脸的推销自己,当男人离开,家人反对,扮演尸体,被人嘲讽,最终这一切并没有变得美好,而是车祸而死,这彻头彻尾的悲剧只不过因为“春节档,给小孩看的”而变成了另一个画面。

    而她的室友小米却因为长相清秀,能说会道最终站到上主角。都说周星驰的电影都会致敬李小龙,我想这一部不是,最后的葬礼上,李小龙挡住了小米上前去讨好,我觉得那是星爷与现实的抗争,如果李小龙在,他也一定会去与那些流量明星造假势力趋炎附势的演艺圈去抗衡。

    星爷缺钱吗?大话西游一毛没赚,这部电影投资区区五千万。那为什么会让一个app广告如此赤裸裸的出现,并且任何一个初级导演都能看到low的方式呢?因为这是星爷的反抗,因为整个电影都在说谎话,奋斗与努力全是谎话。这个时代,资本当道,流量霸占,这也是草根世界对它们最后的嘲讽吧?

    这是多么残忍的世界?小明星靠炒作火,女演员靠姿色上位,跑龙套的最终车祸而亡。这一切唯一取悦的方式就是给观众一个梦境,让有梦想的人看到希望,可每一个都是忠犬八公的狗,在等待着自己的戈多,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片子里,导演用欺骗的方式让如梦扮演鬼吓唬了马可,那么片子外,星爷用了暗喻的方式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靖文可能到路演都没有搞明白自己在片子里最终的结局是一场梦境。

    星爷还是那个星爷,只是我们没有读懂这个时代。咸鱼呢,有梦想还是咸鱼,这是片子最真的一句话。你怎么知道别人对你的劝告打击与嘲讽就不是真实的呢?

    李小龙歪曲的脸,以及那个竖店影视城,星爷在讨论一个最终极的问题,那就是活着的意义?

    因为横竖都是死。

    看过第一遍,也被某些场景所感动;仔细去思考后又是深深的失落感,其实已经无所谓给星爷的电影打几分,因为打分这件事情就是已经被星爷嘲讽了,影片开头的真车祸,如梦以为假的;片子后面如梦的车祸,观众以为没发生。

    我们以为的真相,不过是大部分人的人云亦云罢了。孤独的星爷,抑郁的星爷,在看到真相的时候,至少去抗衡了。

    原作者:行者杨奋

     6 ) 这明明是功夫之后最有周星驰精髓的周星驰电影啊

    我带着《喜剧之王》的感情分和很低的期待去的,结果却被这次的周星驰大大震惊了,这次的周星驰明明很好看啊?泪中带笑,笑中带泪,抒情的段落也很节制,没有洒狗血没分大哭大号,但观影的过程中眼眶数次湿润。

    如果说和其他几部贺岁电影比,最多是没有大片的重量感,感情起伏没那么大那么过瘾,可是这次的新喜剧之王绝对是一部好电影。


    1. 周星驰真正的困境

    如果粗糙的划分导演类型,我觉得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类学院派,知识分子气息重,擅长拍古典戏剧。张艺谋,陈凯歌都是这种类型。他们的专长在于文本越深奥,文学气息越重的电影,他们拍的越好,而且更容易得到奖项的肯定。缺点在于他们的调子比较高,商业成就的上限偏低,自从10年代以后,市场化的商业导演开始大量涌现并拿到资源,张和陈的商业成绩便没那么耀眼了。

    第二类生活派,香港黄金年代的那批导演,王晶,刘伟强和10年代崛起一群新导演,甚至冯小刚,都是这一类,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并且悟性很高,生活感悟充实而独特,他们洞悉最广大的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能够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他们电影里的地气,甚至是市井气,不是模仿得来的,而是由内而外渗透出来的。这类导演的商业成就相当高,但奖项上就相对困难些。与学院派相比,他们职业生涯最大的危机在于续航时间短,他们的特长在于电影里的生活观察和感悟,而这也成了他们的软肋,他们成名的时间越长,距离这个生活土壤就越远,对于观众审美就把握得越不准。

    第三类技术派,比如东方的徐克,西方的詹姆斯卡梅隆和乔治卢卡斯,他们的电影显著的不同在很少做思想表达,但一直在研究突破电影技术本身的极限。

    但这三类也是相互流动的。

    张艺谋陈凯歌拍古典大戏都特别好,一沾上生活气质的就差点。例外就是,张艺谋拍的陕西和陈凯歌拍的北京都特别好。因为陕西和北京是他们成名前的生长环境,他们拍这些电影的时候特别接地气,同时也是第二类生活派导演。

    冯小刚是第二类导演,他这些年一直再往学院派上走,比如1942,集结号。但他偶尔一个转身,拍拍《芳华》就能商业大爆,因为这是他曾经的生活,他就可以拿捏得特别准。

    李安是集大成者。他早年电影以第二类生活派导演起家,迅速融会贯通又学成了第一类学院派。现在《少年派》《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已经开始在技术派上开疆辟土。真是生命不息,突破不止。

    但这和周星驰又有什么关系呢?

    周星驰是第二类生活派导演里塔尖上的人物。他的电影之所以厉害,除了他本身是个创造力爆棚的喜剧天才以外,更重要的地方在于他的三个接地气的电影核心:底层小人物的欺辱与奋斗,卑微而遗憾的爱情,以及黄金年代香港中下层的市民生活。这是他成名前贫苦艰辛的生活留给他的财富,也是他的电影不同于无厘头闹剧的核心价值。看他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爆笑之后,那层斑驳苦涩的生活底色就显露出来。

    《功夫》是周星驰最后一部香港气质浓郁的电影,之后他的电影开始全面内地化。聪明如周星驰,一定那个时候就发现自己电影的危机,小人物的艰辛还在,卑微感人的爱情还在,但是他没有生活气质了:他的生活经历是深植于香港的,而他的专长又是市民生活中的共鸣。学院派可以一生钻研文学汲取灵感,可是生活派在成名之后就很难再钻研生活。所以他转型了。港味演员“周星驰”的形象淡出,导演周星驰开始往学院派和技术派转型,也就有了两部西游和美人鱼。这个决策当然是明智的,既然拍不出内地生活,那索性就不拍生活。

    很多人说周星驰才华枯竭说他重营销轻电影,我不同意。他的能力还在,只是他的巅峰是植根于香港电影本身的港味的,不是他的能力或诚意没了,而是整个香港电影都已经没了,他要怎么回去拍那些作品呢?

    看到很多人说《新喜剧之王》是炒冷饭,我倒觉得这是他几部内地电影里最有诚意去找回生活气质的作品。只不过小碎步前行,他选了一张安全点的牌而已:既然拍不出内地市民生活,那我拍自己体验过的龙套生活。

    这哪是炒冷饭?外冷内热的亲情,卑微苦涩的爱情,处处冷眼的贫苦,坚韧不息的奋斗,无处琢磨的命运,每一项表达得都很诚恳啊。他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喜剧之王选了一个舒适的题材来拍,下一部该何去何从?是继续拍IP拍戏剧,还是关注有温度的生活。


    2.《新喜剧之王》的用心点

    两代关系。

    《新喜剧之王》最触动我,笑点哭点最多的就是这次的亲子关系,我甚至觉得他拍出了李安的味道,几乎是这几年屏幕上最好看的亲子关系。父亲一开始希望如梦有一个安稳的工作,给家族世俗的体面,他不认同如梦的演员梦想。而随着他对如梦的一次次探班,一次次了解她的龙套生涯收到的欺侮和坚持,他动容了。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父亲通过旁观,知道了如梦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看到了她逐梦路上的人格闪光,也真正懂得了她为何痴狂。亲子之间有爱还不够,还需要了解。但两代人直接的了解很难通过沟通达到,因为社交语言不同,而且两代人有各自的傲慢和坚持。不含任何干涉的观察,反而是增进沟通的第一步。

    结尾处父亲明着辱骂,暗着支持如梦去试镜的段落,几乎让我泪奔。每一句的嫌弃都是深深的爱意和支持。这样拍的亲子关系实在是太高级了。东方家庭的面子和里子,隐忍和付出,都在里面。

    更重要的是,两代人的和解,是演员梦想的一个侧面:如果没有看到你对梦想如此坚持,你的父亲可能没有意识到努力的你有这么可爱和惹人心疼。

    富二代与“我养你啊!”

    20年前的《喜剧之王》最著名的台词是这句“我养你啊!”这次的致敬让富二代说出了“我养你啊!”却故意没让如梦应下这句话。这是20年来喜剧之王内核的一个进化:我要自己的爱情和梦想,不是要你养。

    富二代这个角色的设置有什么意义?他把“梦想”切分的更细致了。如果如梦要的是成名带来的财富,那她会接受富二代,至少收下他的20万,但如梦要的就是清清白白的东西:纯粹的,作为演员的成功。所以如梦得体地拒绝了富二代的追求,也是侧面的演员梦:我要的是“演员”的职业成功,不是钱。

    爱情与演技。

    喜剧之王的事业线和感情线是合二为一的。

    一开始如梦出场,只是个空谈的理论派,她指导车祸大爷表演不走心,但她的表演建议非常纸上谈兵。到结尾处她的演技真正升华,是因为她终于从卑微的爱情中,提炼出了具体而深刻的生活感悟,所以她的表演变真诚了。这和周星驰自己的经历一脉相承,旧版喜剧之王也是这么拍的,也进一步说明了周星驰是一个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的艺术家,他的艺术观正是演艺能力来源于生活磨练。

    主线讲奋斗的电影,往往处理不好一点,就是把“吃苦”和“努力”当成一个东西讲,努力一定会吃苦,但吃苦却不一定代表努力。如梦的经历把这两者贯穿得很好,她大量跑龙套的生涯其实只是吃苦,而吃苦和爱情这两条线,说明她在认真生活。对于演员来说,认真全情地投入生活,才是真正的努力。唯有认真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投入期待,投入闪光的东西,这些磨砺自然就是教育,演技才能提高。

    周星星,尹天仇和入梦是同一个人,也不唯独做演员,任何职业都一样。吃苦不是积累,认真生活才是积累,哪怕这个过程伤痕累累,但真正全情投入的事情,一定会给你回报。

    负能量与阴差阳错的命运。

    周星驰很负能量,这部电影也充斥着很多负能量,归结起来就是“得非所求,造化弄人”八个字。

    不想当明星的小米,偏偏当了明星;想当演员的入梦,偏偏历尽坎坷;想跑龙套的富二代,偏偏要回去继承家业;最后终于静下心来重新做跑起龙套的马可,偏偏因为之前不敬业的表现,阴差阳错做回明星……

    周星驰的电影里有一种很扭曲的哲学。一方面他非常肯定奋斗,因为他就是这样一路走出来的;另一方面他的世界观又非常的冷静残酷。周星驰从不嘲笑爱情与梦想,但他似乎总在嘲弄命运,这好像与他自己这些年的经历相连。一方面他告诉你努力可以成功,好像是在肯定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又在说命运无常,你的命运是上天的安排,与你无关。血是热的,骨是冷的。

    女主角名字叫如梦,她那个幸福的结尾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总觉得是假的,但又好像是真的。或许真的假的并不重要,毕竟如梦。

    有点希望电影能结束在如梦推开大门的一刻。这更符合电影传达出的周星驰哲学:努力奔跑永不放弃的你,真的很美。但能不能跑到终点,忘了它吧,那是命运的安排。

    ————本文原载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欢迎关注

     7 ) 细思极恐,如梦其实在那个磅礴的雨夜中死掉了!

    二刷归来,细思极恐!

    如梦其实在那个磅礴的雨夜中死掉了!

    雨夜之后的一切,都是“如梦”那些从未完成的念想。

    具体表现细节为:

    1.在那个雨夜之后,如梦(鄂靖文)在餐厅当服务员,看到了电视中出现的马可(王宝强饰),马可说很感谢如梦,但是不知道她的名字。结果下一秒镜头一切换,连对方名字都不知道的马可,为何下一瞬间可以来到了如梦的家里?

    2.马克告诉如梦,她入围了周星驰导演的电影主角的竞选。后面我们看到了,那根本就是海选,可能在一名努力奋斗的跑龙套的心中,每一次海选都和“最佳女主角”一样,是入围。

    3.如梦入围海选这个消息,为何是马可通知,而不是直接由制作方直接联系本人?逻辑上讲不通,可是“梦”,是没有逻辑的。

    4.马可拿出手机要把入围的消息给如梦看,结果说没有网络打不开,可转眼如梦的妈妈给如梦订了机票,而且是瞬间就订好。(不要用连wifi这种理由硬杠,电影拍摄手法一定程度上就是暗中表现)

    5.如梦晋级成功后,推开的那扇光束门,像不像“梦境”?

    6.那些在现实中完成不了的一切,在梦境中都是可以实现的。所以跑龙套的如梦可以第一次有了选择权(参加或不参加),可以“看到”父母的刀子嘴豆腐心,可以“看到”前男友过得并不好,“看到”功利的闺蜜见证光芒万丈的自己。“看到”那个侮辱自己的导演给自己颁奖,“看到”宇宙毁灭后的自己。

    7.女主的名字本身,以及王宝强最后的颁奖词:人生啊,如“梦”。

    8.那个磅礴的雨夜之后,电影中展现的节奏极快,甚至出现快速切换,这是不是又像是梦境的展现?

    9.二十年前的《喜剧之王》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死”跑龙套,《新喜剧之王》中全程充斥着“跑龙套”,可唯独缺了一个“死”字。

    10.电影外的某次城市路演,星爷说他把人生的最新感悟放在了这部电影中,就是两个字,看了电影就会知道,我觉得这两个字就是:如梦。

    影片中最打动我的一个情节,是那滴因为“死都不会选你”留下的眼泪。我好像看到了曾经那个“死”跑龙套的,当了一个又一个人肉背景,在星爷心中留下了那滴珍贵的眼泪。

    星爷这次还是温柔了,用童话般的结局包裹着满目疮痍的悲剧。

    最后强烈推荐新喜剧之王 ,虽然目前口碑两极化,但我真的很喜欢。

    (首发新浪微博:曹德智)

     短评

    周星驰生涯最差作品出现了(所以邱礼涛应该庆幸?)。杨超说,《喜剧之王》证明周是一个艺术片导演,那这部新作大概说明他已经倒退成一个网大导演。简单来讲,就是毫无电影质感。视听语言没有任何想法,情节更是一片稀碎,还充斥着各种无趣的自我致敬。当然,它更是完全不好笑(江山易主给沈腾),所谓的风格如今都变成彩蛋一般的存在。你要说的我都懂,但这只是一场打鸡血加洒狗血的春秋大梦。妖魔化横漂和戏霸,态度根本没有尔冬升《我是路人甲》来得诚恳和认真。王宝强的表现依然败观众缘,演技最好的竟是女主父亲。有那么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广告植入,还有那么多脏话,比《西游降魔》更不适合小朋友观看。如果去掉周星驰三个字,这部片子还有人买账吗?

    5分钟前
    • 晚不安
    • 很差

    《我是路人甲2.0》,我以横漂2年的经历和见闻这么说吧:没有什么越努力越幸运,没有什么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没实力没关系没背景在剧组就只能有背影,大部分群演都是得过且过没有目标,剧组人也只把群演当活道具。因为门槛低是个人都可以,群演真的不是演员,就像保安不是警察一样,有梦不可怕,自欺欺人才可悲。电影真实度60%吧,不是最惨最偏执就能成功,顶多算个鸡汤艺术品!周星驰没变,是我们见识多了审美变了,3星半!

    8分钟前
    • 江南开爷
    • 推荐

    7分。如果从私人情感上,这甚至是今年春节档,我最被触动的一部。即便豆瓣评分已经差到这个样子了。关于片子的问题,我同样能举出一大堆,重复自己、略显草台、植入过多。但是,影片在自虐式的搞笑,以及情感的部分,还是特别触到我,我是真的被这个故事,尤其是父女情感动到了,所以,即便大家都不喜欢,还是想支持下。当然,不知道是不是我看得是粤语版的原因,我倒没觉得几个演员演得不好。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本以为普通情怀片,朋友请客看了个早场,结果被感动到哭,剧里的小人物真实到每个普通人都可以代入及共鸣,不光是演戏的龙套,即使你是其它行业的平凡人都能被触及内心最柔软敏感的地方,扮鬼那段笑疯了,最后试镜的内心戏不由自主的眼泪夺眶而出,故事简单但真实动人,给星爷点个赞。ps:女主演技挺棒

    16分钟前
    • 巴拉巴拉猪猪侠
    • 推荐

    你们老是这么追捧他,他就永远不会再拍好片了。也拍不出了。

    19分钟前
    • 金钢
    • 较差

    同行的朋友看到一半问我,“这真的是周星驰拍的吗”?有点为周星驰感到难过。《功夫》可能就是他的巅峰了吧。

    22分钟前
    • 所有团的团长
    • 还行

    《新喜剧之王》和《喜剧之王》的关系,相当于《大话西游3》和《大话西游》的关系。跑了十多年龙套还是龙套,也要不顾父母的反对、不顾导演的批评、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面对现实、不过日子,反正就是要以自我为中心,就是要和所有人对着干。把钱给渣男,却拿着父亲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去坐头等舱,就为了自己那不切实际的梦想,未免太自私了吧。李洋真正对你好,你却嫌他给你添乱,反而找个渣男做男朋友;不接受批评,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还去和导演理论,最后搞得父亲用酒瓶打自己,只为给你要一盒盒饭。结果你不但不知道是父亲在帮你,还以为自己的好运来了。虽然说不能太世故,但也不能完全不要情商吧?“最大的灾难就是这种人,就是又不行,又没有自知之明。还不死心,整天出来搞事情。”既不新,也不喜剧,应该叫《广告之王》。

    25分钟前
    • 朝暮雪
    • 很差

    冷饭大火炒可能会变馊。与《喜剧之王》类似的故事结构,虽说做了性别转换,但针对女性视角的改编几乎为零。全片毫无基本的戏剧铺陈与人物动机刻画,只是一味的将其踩在脚底,试图用反复的践踏激起观众的心理波澜,如此粗暴的方式让影片的讽刺意味也沦为表面。值得玩味的是,若抛开现实影射,单纯将影片还原成一个Loser将自尊反复抛起又摔下的臆想,倒是颇具Cult意味。周星驰实在太负面了,是一种对世界极为通透的冷漠与鄙夷,很少有导演能做到圈钱都圈到如此六亲不认的。

    3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压根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但无法自控还是得这么干,这种极端自虐的深黑表达无情解构成功学神话,宝强总结得非常好,“不投降就是成功”。挺感动。

    34分钟前
    • LOOK
    • 推荐

    36分钟前
    • 哒哒啦
    • 还行

    剧情紧凑,节奏感好,宝强的演技完美,女主很出彩,最难坚守赤子心,返璞归真周星驰。

    39分钟前
    • 豆瓣匠
    • 力荐

    7。“我性格这么纯洁,不可以被娱乐圈污染。”去年被我狂黑的王宝强,终于接了个正常角色,有哀乐起落,哪怕裤裆事都被用上了。众多角色都处在一种「爆」演技给你看的海选现场状态。与其讨论好笑,不如说是人生角色被放大后的恶意与残酷。竖店现场都是赶时间、没时间,action、cut的大型炮仗状态,陪她花时间哼唱小曲的酱爆男子却把骗人二字写脸上。连龙套都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最后也只能如梦了事。一开始无感的《疾风》,听多了还不错——但也难逃结尾滚字幕被工作人员赶出场,“先生,没有彩蛋啊,下一场我们要放3D片。”

    4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尹天仇是个演员,没有得到演电影的机会还是个小人物;女主是个妄人,看不清现实,最后却当了影后领奖。这就是励志片和毒鸡汤的区别。

    45分钟前
    • 枝枝
    • 较差

    真是尴尬到可以,节奏的转折也是突兀到不行,完全没有任何新意,还少了路人甲的诚意。这绝对是一部负能量的电影,而且时刻充斥着绝对会恶心着你的广告。

    49分钟前
    • Luke
    • 较差

    什么玩意儿,不晓得星爷这几年在干嘛

    54分钟前
    • xiaoxiongdi
    • 较差

    讲老梗,卖情怀,炒冷饭,小人物的努力、奋斗终成一句空喊的口号。

    59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还行

    看过星爷的电影很多,唯一不变的就是那颗不服输的心,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条可怜的咸鱼,那你就真的是条无可救药的蠢驴,不等着别人盘你还能干嘛!

    60分钟前
    • 扶不起先生
    • 推荐

    如果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但有梦想的咸鱼始终是咸鱼!

    1小时前
    • 失落的波比
    • 还行

    这么多年,周星驰一直没变,始终关注有梦想又执著的底层小人物。不知他最开始踏入演艺圈当龙套的时候经历过什么,让他念念不忘,于是有了《喜剧之王》,有了女版的《新喜剧之王》,这是他的赤子之心,也是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回到电影本身,对比《喜剧之王》,没有进步,退步也谈不上,基本上可算是原地踏步。但是评价肯定不如《喜剧之王》,因为星爷虽然没变,观众早就变了。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还行

    能叫我年初一一大早就跑去电影院的 只有周星驰

    1小时前
    • F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