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依丝卡

    依丝卡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日本2015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依丝卡 剧照 NO.1依丝卡 剧照 NO.2依丝卡 剧照 NO.3依丝卡 剧照 NO.4依丝卡 剧照 NO.5依丝卡 剧照 NO.6依丝卡 剧照 NO.16依丝卡 剧照 NO.17依丝卡 剧照 NO.18依丝卡 剧照 NO.19依丝卡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浅野真一郎(河本启佑 配音)是一名看似平凡的男子高中生,但实际上,他常常被置于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奇事件之中,往往都有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的怪事发生在他的身边,甚至真一郎自己都已经习惯了这种一惊一乍的生活。 某日,真一郎遭到了一只巨大的怪兽的袭击,就在生死存亡之际,一位名叫岛津朔邪(木户衣吹 配音)的神秘少女背负着巨大的弓箭半路杀出,将怪物杀死。原来,她是岛津家第三十七代当家主,而岛津家的世世代代的职责,便是斩妖除魔。就这样,拥有着招魔体质的真一郎和拥有着斩魔能力的朔邪组成了搭档,日常的校园生活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长篇影评

     1 ) 整个影院哭成狗

    哭成狗。整个影院都哭成狗啊,尽管我早场去的统共没坐几个人,仍然是一片擤鼻涕声。

    摩尔演的最难得的是非常内敛,这意味着经得住细品。她没有因为演了海默氏患者就各种流口水做痴呆状,只是在细节上给了很多考量,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海默氏后期的她很萌。

    这是多么漂亮的一家啊,每个人的性格又都是那么鲜明,编剧写的很到位。

    回家又刷了一遍字幕版,弹屏上的评论从开始讨论KS肯定是个les到后来给她和摩尔配对,到最后一片静默,只在结束时第一个人写出2015年几月几号看此好片,后面评论大家跟着默默打出日期。

    看到这样的片子总有一种兔死狐悲感,一个这样的女性会允许最后的自己变成这样吗?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这大概永远都无解。难免心生各种感慨,坐在黑暗里会反思良久。

    对了,在此被反复证明的是,在所有的亲缘关系里,丈夫大概是最靠不住的角色。

    以上所有废话都可以忽略。其实,像影片最后的镜头一样,这是一部电影about love。

     2 ) 我想念我自己

         “我母亲80多岁了,常常很多事不能自己料理,我觉得,人老了,最痛苦的就是活得没有尊严。”
                                                       ————许鞍华

          很多次跟别人说过,我最记得的,许鞍华说过的一句话,就是这一句,怎么也忘不了。

          就拍摄技巧和风格上,这不是一部好电影。但仍旧会因为好几处落泪。我觉得这是故事本身的力量,是一个个体在遭遇人生最无助的状态下,另一个同类最设身处地的结果。

           文艺作品比现实更极端。它把故事的语境推向一个更急转直下的状况:“一个语言学教授如果在最美满,事业和家庭开始收获的季节患上阿兹特海默症,眼看着自己丧失最引以为傲的语言能力,进而丢掉自理能力,丢掉尊严,会怎么办?”

           选择安乐死或者自杀?在尊严还没有丢失干净的时候,彻底做个了断?

           电影啪啪打了你一记大耳光:这个时候,你连自杀的能力都丧失了。

           这是一个很切己的故事,随时可以返照自身,因为这样得处境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当你忘了你,你还是你吗?

           电影留了一个温暖的尾巴,已经彻底丧失记忆和自理能力的Alice,在听完女儿读给她的故事后,还能辨认出“爱”。这是与事实相悖的细节。

           同样面对“阿兹特海默症”,哈内克在《爱》里给了一个相反的处理方式,老头子亲手终结了他妻子的生命。

          这是这个故事相对俗套又特别无助的地方,当她已经不是她,这爱给了谁?

          特别喜欢原著里的一句话:我想念我自己。

          一生,一世,有意义的,还是个“我”字。

     3 ) 《我想念我自己》:愛麗絲仍然是愛麗絲嗎?

    改編自莉莎‧潔諾娃(Lisa Genova)所著同名小說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主要聚焦在享譽國際的語言學專家愛麗絲(Julianne Moore飾)和丈夫約翰(Alec Baldwin飾)、三位子女的日常互動上,並以愛麗絲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過程推動劇情。兩位導演理查‧葛拉薩(Richard Glatzer)和瓦希‧魏斯特摩蘭(Wash Westmoreland)選擇平鋪直敘的敘事方式,未有過分的曲折雕飾,力求詳實呈現阿茲海默症患者所遭遇的雙重困境:對外需面對記憶喪失所引起的生活窘境,對內則需承受自我逐步遺失的心理壓力。不過在我看來,片中還反映出另一種困境,即女性在父權社會底下所受的抑制。

    語言是構成知識的方式,同時構成了存在於這些知識及其相互關係之內的權力網絡,換句話說,一旦掌握語言,即擁有權力。在此前提下,愛麗絲的語言學專家身分十分耐人尋味。因為從歷史脈絡來看,能操控語言、能發言、能書寫的人唯有男性,而女性只能是被描繪、書寫、觀賞的對象,也就是男性凝視或窺淫的景觀。成為被動客體的女性,在權力的囿限下沒了自我,遂依附於男性企圖重拾存在,但始終不曾,也永遠不會擁有自我主體。愛麗絲的存在無疑是翻轉此權力圖式。才智過人的她不僅熟習語言,更透徹了解箇中學問,研究它、破解它,用語言操弄語言,彷彿給了男性狠狠的一擊。此外,她還能充分利用這項權力,使其為成就自我的存在,並樹立獨一無二的地位。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曾在《自己的房間》一書中,以反諷的方式指謫男性長期以來對知識和學術研究的壟斷。她不僅虛構出一個男性中心的最高學府「牛橋」(Oxbridge,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綜合體),藉此批判女性被排拒於學術殿堂之外,更創造出莎士比亞的妹妹,質疑擁有天分與才情的女性為何無法像莎士比亞一樣成為文豪,留名青史?回過頭來看愛麗絲,她除了掌握語言的知識,更堂而皇之踏入男性把持的學術機構,以教授的身分傳授豐富學識。光是一場客座演講,就讓人感受到她在學術界中的權威性,以及在專業領域中那游刃有餘的自信。相較之下,黑人男性學者看似幽默卻又帶點挖苦意味的引言,頓時成了男性疲軟無力的可笑掙扎。

    愛麗絲的丈夫約翰同樣是教授,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也有一番作為,兩人在家中的地位相等,沒有誰受制於誰,愛麗絲自然無須依附於丈夫而存在。無論是在社會上或家庭裡,愛麗絲都未曾因為女性的身分受壓迫,頗怡然自得於兩個空間之中。只是這一切卻在罹患阿茲海默症之後逐漸崩解。發病的徵兆最先出現於愛麗絲外出慢跑時,她竟在熟悉的哈佛校園裡迷了路。這無疑是對她的最大嘲諷與懲罰。首先,女性總被認為天生方向感較男性來得差,愛麗絲的迷路一方面固然是記憶喪失的表徵,另一方面不也隱喻著愛麗絲終究是女性──比男性弱的女性嗎?更重要的是,她迷路的地點是哈佛大學,是男性掌管的學術殿堂,身為女性的愛麗絲不僅貿然闖入,還試圖與男性競爭,當然不能允許她悠然自得於其中。

    罹病後的愛麗絲,開始喪失引以自豪的語言能力,課堂上忘詞的窘況以及學生們一面倒的負面評價,讓她不得不面對話語權遭奪走的現實。面對病友的演說,成了她最後的掙扎,如同蝴蝶短暫卻絢麗的生命,愛麗絲企圖為自己留下最後一點美好記憶;雖然這份記憶根本不會成為她的回憶。如若語言反映人類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是人類獨有的溝通方式,那麼不再擁有話語權的愛麗絲除了失去心智能力,更無法作為獨立之人而存在。一幕因忘記廁所的位置而失禁的畫面,殘酷地宣告愛麗絲自此之後必須仰賴丈夫(男性)和家庭,才能換回些許的生存位置。可悲的是,在導演刻意的鏡頭調度下,只能依附於家庭的愛麗絲卻是疏離於家人之外,宛如家具擺設一般。

    愛麗絲努力大半輩子爭取來的話語權轉瞬間灰飛煙滅,連帶使得她失去存在、失去自我,徹底成為被動的客體,無法決定自己的生與死。愛麗絲為防止自己因病失去最後一絲身為人的尊嚴,曾預錄影像教自己如何尋死,沒想到喪失記憶的她,總是記不得步驟,必須三番兩次下樓重複播放影像。這景象實在滑稽可笑,卻又讓人深感心酸。如果一個人連尋死的能力都沒有,那麼她的生命再也不屬於她。

    故事的最後,大概是不願深陷絕望之中,遂以愛作結,重新賦予愛麗絲生命的意義。然而,這份愛終究是甜美的糖衣,包裹著的是她再也無法作為獨立之人的殘酷事實。就像莎士比亞的妹妹無法進劇院演戲,最後客死異鄉,身為女性的她還是無法在父權社會中站穩一席位置,如此說來,愛麗絲依然是愛麗絲嗎?無庸置疑的是,愛麗絲的丈夫一樣熱衷於成就自我,可以要求愛麗絲夫唱婦隨(這時的愛麗絲已不會,也無法拒絕),隨著他的事業前途到處搬家。

     4 ) 影后朱丽安·摩尔独自撑起了这部阿尔茨海默症电影

    电影《依然爱丽丝》讲述的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故事,影后朱丽安·摩尔饰演了一个原本幸福却因为患病而陷入溃败的女人。电影并不一味的消极,而是通过家人的爱和女主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不断向下的生活中明亮温暖的一面。

    01

    第一次出现症状,是在一次演讲中,一个原本很简单的单词,就是想不起来,大脑空白了整整30秒,爱丽丝以为是午餐时的那杯香槟闯的祸。

    第二次是去校园跑步,爱丽丝突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迷茫,无措。

    后来,出现了更多次的遗忘和错误,爱丽丝真正惊恐起来。

    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像个魔鬼一样,闯入了爱丽丝的世界,将她的生活弄的一团糟。

    这是电影《依然爱丽丝》要讲述的故事。

    02

    影片由朱丽安·摩尔主演,她凭借《依然爱丽丝》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并成为影史上首位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和奥斯卡金像奖影后大满贯的女演员。

    影片中的爱丽丝刚刚五十岁,她工作卓越,是哥伦比亚大学最受欢迎的语言学教授,婚姻幸福,和丈夫约翰养育了三个出色的孩子。

    生活中最让她担心的事情,也只是小女儿莉迪亚沉迷于戏剧表演不愿意读大学。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幸福,但是遗传自父亲的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在她身上发作了。

    爱丽丝甚至希望自己得的是癌症,这样她就不会如此羞愧。

    她还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情,想看到大女儿安娜的孩子出生,想看到儿子汤姆大学毕业成为律师,想看到小女儿莉迪亚上大学生活有保障。

    可是疾病让她无法再操心这些琐碎温暖的烟火日常,她要担心的是自己的遗忘。

    03

    病症越来越明显,爱丽丝忘记了讲课的内容,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重要的约会,忘记了刚刚说过的话,忘记了厕所在哪里。

    有东西从她脑中彻底消失了,所有的生活都在离她而去。爱丽丝像个惶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记忆消退的过程缓慢、真切又残忍,像个冷酷无情的杀手,拿着叫做橡皮擦的杀人工具,一点一点擦掉大脑中的记忆,擦掉那些基本的认知,擦掉你生而为人的一部分,直到失去了所有,像个初生懵懂的小兽。

    朱丽安·摩尔通过她出色的表演,眼角眉梢的流转,面部表情的变化和肢体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阿尔茨海默病人的真实状态,那种痛苦、迷茫、无知又无可奈何的状态。

    04

    失去记忆,就像一个孤独的人对着山谷发出一声嘶喊,除了回声,和回声带来的喧闹的错觉,只有无尽的虚无与刻骨的寂寞。

    家人的陪伴和爱,让爱丽丝有了重新面对每一天的勇气。

    莉迪亚问妈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爱丽丝说,我的才华,语言和表达让我成为我自己,我被交流的魅力征服,但是现在一些语言挂在嘴边,就是说不出来,我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我也不知道我还会失去什么。

    她的意志依旧强悍,但是大脑却日益衰败,讽刺的是,越是聪明,学历越高的人,病情恶化的越快。

    也就是说她曾经多么风光,多么野心勃勃,在这个疾病面前,就多么的虚弱,多么的不堪一击。

    记忆一点一点消散,人生也仿佛倒退回到了过去,回到了童年的新罕不什尔州,和爸爸妈妈姐姐在海边愉快的玩耍。继续倒退,年龄在增长,而脑力却萎缩成了少女、儿童和小婴儿。

    05

    《依然爱丽丝》不是第一部讲述阿尔茨海默症的电影,《恋恋笔记本》中,女主艾莉患了和爱丽丝一样的病,她的孩子们已经接受了母亲忘记所有的事实,只有她的丈夫诺亚,从未放弃,他一遍又一遍讲述他们曾经的故事,试图唤起她哪怕几分钟的回忆。

    日本文豪井上靖在《我的母亲手记》一书中,记录了母亲患阿兹海默症后的生活,在一步步的观察、记录和陪伴中,他重新发现了对母亲的爱,他从众生皆苦这个维度,理解了衰老、记忆、死亡与亲情的关系。

    书中有一章我印象深刻,初秋9月,母亲幻觉中出现了雪景,她在记忆中抛弃了所有人,独自活在自己想象的孤独大雪中。

    可是有那么一些时刻,谁不是活在这样的孤独中呢?

    06

    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说过,“失去的艺术并不难掌握,很多事情看上去都终究会失去,这种失去并不意味着灾难。

    疾病让爱丽丝开始面对失去,学习失去的艺术。

    她挣扎着融入,挣扎着继续,挣扎着和过去的自己保持联系。

    她更希望家人记住的是曾经的她,野心勃勃,光彩动人,充满了生命力,或者至少记住的是那场演讲中的她,而不是现在成为负担的她。成为别人的负担,对于爱丽丝是一个屈辱。

    所以电影结束于莉迪亚给妈妈朗读剧本《天使在美国》中的段落:

    因为饥荒、战争和瘟疫死去的灵魂,飘舞而上......这些灵魂手拉着手,脚靠着脚,形成一张网,伟大的灵魂之网。灵魂是臭氧层的三氧化原子,它们被臭氧层吸收、修复,什么都不会永远消失。

    没有什么会永远消失,即便记忆消失了,爱还在,这样的结束对观众来说是另一种安慰。

     5 ) 观后小感

      看完片子之后,和墨姑娘聊天,随口说起一句“想不起来了”,都能互相对视笑场,然后心有戚戚焉了。不过玩笑归玩笑,仔细打开维基百科查了一下阿兹海默病的词条,耐着性子扫完大段大段的技术词汇,有种倒吸凉气的感觉。

      Alice在被确诊后说宁愿是癌症,忽然就可以理解了。相比癌症从古希腊时期就有被发现记载过,Alzheimer这个20世纪初才被发现的疾病,大概算个无法探入的黑洞吧。真正病因不明,没有可以缓解症状或治愈的有效疗法,光是这两条就比好多重疾可怕很多。

      电影把Alice设置成一位语言学教授,当然让剧情有了更多张力。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度假小屋里找不到洗手间那一幕,瞬时让人感觉到那种惶恐,无措,难堪是如此触手可及。是啊,就是难堪,得病之后就必须在活下来和尊严之间做选择,多么简单的二选一,多么沉重的选择题。

      近来渐渐觉得电影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可以让那些你没有经历过,没有感受过,或者完全不知道的形形色色变得似乎就在面前,帮我们搭一座沟通的桥。尽管每个人的解读总是基于自己的经历和认知,尽管再好的桥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沟通,有了这桥也总是让人欣喜的。毕竟认识不知道的世界才能抱着一颗更宽容的心对待它。

     6 ) 朱莉安摩尔,天使在美国,以及压抑却不消极

    Still Alice 讲述了50岁的主人公——哥大语言学教授 Alice (Julianne Moore) 发现自己得了非常罕见的“Early Onset Alzheimer (早年老人痴呆)”,在之后病情逐步恶化过程中自己和家人如何继续生活的故事。

    同样作为今年靠主角的演技而击出奥斯卡奖水花的片子,之前不久看过的《万物理论》也是一部展现病情逐步恶化的电影。但《万》貌似更突出了霍金ALS疾病人生中唯美积极的一面,而《依然爱丽丝》却展现了疾病现实的一面。很巧合的是,《依然爱丽丝》的导演Richard Glatzer在2011年同样被确诊为ALS患者,而很多影评人都猜测那次诊断是促进这部片子成型的一大推手。

    影片的拍摄制作质量一般,但是我觉得从演技、到剧本里人物之间的互动都很棒,把这个家庭应对疾病的方式表现得很真实、也很踏实。影片里没有坏蛋,也没有圣人,甚至就连Alice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有时对由Kristen Stewart饰演的小女儿的态度非常不在本)。但是它对于一个家庭应对妈妈患病的由震惊、到接受、到心碎、到继续的现实,对于表现老年痴呆症对一个相对年轻的事业女人的打击,都非常到位和感人。

    Julianne Moore的表演非常有张力,她大呼小叫的时候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很有控制,但又恰到好处,感情收发特别自然,在兴奋点上也就不显得过头。很多人都说Meryl Streep 是外星人,因为她的演技太超群,太容易被旁人洞察,太善于感染同一场戏里的其他人。但是在我心目里,Julianne Moore才一直都是这么一个演员。Boogie Nights里的AV女优、接替Jodie Foster演Clarice,Don Jon里平实又性感的Esther,Game Change里的Sarah Palin,等等,好人、坏人、大小角色,她摇身一变演谁是谁,而且让你觉得那么的轻松,却那么有感染力。我在大学时也觉得她长得不是我喜欢的那种脸,但是她总是令我很感动。

    片子很悲伤,泪点很多。我不是一个好的电影观众,因为看得太多电影电视,如果觉得以前看过,那么就可能觉得俗。但凡是电影、电视里有humanity的地方,我都是第一个被打动的。这部片子也不例外。看的片子多了,就会慢慢觉得,有时候并不是角色们都在哭的时候你才会哭,有时候,正是角色们在笑着谈论blow job的时候,才是让你感动的。

    Kristen Stewart总是提醒我自己曾经喜欢过Twilight,所以看到她总有一丝不爽。但是她在这部电影里非常好。前面一段讲到看过太多电影的缺点:由于看过太多Alec Baldwin了,我一直在怀疑他演的丈夫在外面有外遇什么的,但是没有,所以大家不要分心去想了。影片的重点不是Baldwin和Moore的夫妻感情,而是Moore跟Stewart的母女之爱。

    片中的Kristen Stewart 是一个对表演事业很执着的小戏子,前路崎岖,暂时在一个Angels in America的剧组里饰演主角之一Harper。片尾,她对妈妈读着自己角色Harper在剧本里的结尾独白,而那些语句对于妈妈来讲只是音符罢了,失去了意义。女儿问妈妈,“这部剧是什么意思啊?” 妈妈艰难的说出,“Love.”

    这大概讲出了我对Angels in America最初的印象,如果你没有看过Tony Kushner写的《天使在美国》,或者2012年的《林肯》,我来介绍一下,Tony Kushner写的东西本来就有些晦涩,我在大学时第一次看完《天使》,就是什么都不懂。《天使》涉及的议题非常广泛:种族、宗教、里根的政治、艾滋、性取向……但粗粗一想,这部7小时话剧吸引我的就是冲破这些划分的界限的共鸣和“爱”。Alice那句呆呆的“love,” 让我觉得格外的熟悉、温馨,也激起了我更多的共鸣和感动(连听不怎么懂话的Alice都能体会到《天使》浓浓的爱意,这还从侧面表明了Kushner 的水平)。

    片中的温馨场景不止这些,但是整体带给人的情绪却还是有些阴暗和恐惧的,但它却不让人消极,这是片子的出发点,也是片子的成功之处。

    我在《万物理论》的影评里故意拼出了ALS到底是什么,并提到了持续了整夏的冰桶挑战。但是想想还是不够,既然讲到了两种非常需要关注的疾病,不如多出一份力,附上一段感人的视频(开头比较无厘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Q2NTE1ODE2.html

    ALS是比起老年痴呆更令病人恐惧的一种病,由于这种病遗传,很多人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是否会得病,成年以后每一寸肌肉的抽动都会让自己胆颤,因为那可能就是第一病征。Alice在影片里的老年痴呆症也是由基因携带的,所以我想让大家看完上面那段视频,然后再想想《依然爱丽丝》里面的一些人物,可能会有一层新的感受。

    这篇影评个人的东西讲得略多,但是也介绍了不少信息,如果信得过我,可以去看看HBO拍的《天使在美国》,它也是压抑却不消极,我把我的毕业论文当作影评发到了它的豆瓣页上了。另外,《天使》的导演Mike Nichols 11月份刚刚去世,他是得过格莱美、艾美、Tony、奥斯卡四个奖的人,精通各种艺术风格,备受敬爱。去搜搜他的片子吧。

     短评

    所以 在摩尔阿姨的带领下 那么问题了来了 K到底出不出柜

    3分钟前
    • 13
    • 力荐

    行了,叫喧着奥斯卡的人可以消停了,这片子没戏。颁奖季里大家都喜欢爆发式的夸张演法,或整容自虐,或撕逼大战,朱莉安·摩尔选择是内敛克制的演法,一个根本无法与病魔抗争的女人,最后输的一点不剩,拿到影后提名毫无悬念,至于片子里的其他人都是酱油,这片子也就只剩她一个人的表演了。★★★

    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第87届奥斯卡最无悬念的影后提名!

    7分钟前
    • MattPassmore
    • 力荐

    这片子很美啊…导演镜头感很强,景色人物都拍的很美,而且全片有股暖暖的爱意流淌

    11分钟前
    • 古怪因子
    • 力荐

    摩尔阿姨加一星

    14分钟前
    • koala676
    • 推荐

    都在说摩尔姨的演技啊,我觉得这就是她信手拈来的正常水准,随便演演就这程度了,都还没到爆仓级。摩尔姨还缺一个特别经典有力、可垂青史的角色给她发挥。

    15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我的全部生活正在离我远去,我责怪自己不能记清事情,记忆会消失,但我不会放弃,因为以前雄心勃勃的我总是被交流的魅力所折服,我曾经很聪明,我怀念我自己。

    1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摩尔阿姨低调内敛又细致的表演,患了阿尔兹海默的爱丽丝是坚强又脆弱。当你想自杀时,却一遍又一遍忘了,药放在那里。一个响声,药撒落一地,居然连这念头也一并忘记。冲奥女主一号种子已然是阿姨。

    17分钟前
    • Danny
    • 推荐

    非常细腻的感情,迷失,寻找,不甘,各种各种,摩尔是每个眼神都是戏。小K在进步。希望摩尔拿奖。

    19分钟前
    • momofls
    • 推荐

    “大概明天我就会忘记了,但在这里演说于我依旧意义重大。它使我想起了过去那个雄心壮志的自己,那个精通言语交流而魅力四射的自己。”我在学习遗失的艺术,时不时地,也会想念我自己。

    23分钟前
    • 小小虫
    • 推荐

    我知道,晚风吹走了小仙女。

    24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原来影片的主要部分并非朱利安摩尔如何去演绎一个患者,让这个角色更真实。而是她得知自己患病时,尚且健康的她对病症的恐惧与焦虑。其实片子本身并没有那么优秀,不过,当她得知自己患病,且是家族疾病,忍不住跟子女说sorry的时候,还是很催泪。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I miss myself. I’m not suffering, I’m struggling. I still alive. Julianne Moore is brilliant.

    27分钟前
    • Lavender
    • 力荐

    资源外泄。看过后表示,朱利安摩尔根本不是此前所说的什么今年没像样的对手所以稳坐奥斯卡头把交椅有望封后而是绝逼的神挡杀神佛挡杀佛。ps暮光女不错,终于从商业烂片中跳了出来,回归当年文艺片小女生的感觉了。

    29分钟前
    • 猫妖娆
    • 力荐

    虽然始终认为“星图”才是摩尔阿姨今年的巅峰,但“爱丽丝”里的演技依然无懈可击。老年痴呆症比癌症更可怕之处,在于你根本无法和这种病魔搏斗,人生俨然变成了慢性失去的过程。最后女儿为母亲朗诵的居然是“天使在美国”,落泪了…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Moore阿姨已经成精了,一个人撑起了整部片子,希望能捞到一个奥斯卡提名。小K越来越招人喜欢,已经彻底摆脱了臭名昭著的暮光的影子。

    36分钟前
    • 全声波频道D
    • 推荐

    三星半入;不少小段落很感人,比如害怕自己不聪明了无助地依偎在丈夫身边,比如自己给自己录的那段,比如结尾她喃喃地“爱”;摩尔阿姨出神入化的演技让片子增色不少。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想念我自己

    44分钟前
    • L.L
    • 推荐

    影后提名稳,但剧本不是非常好,依靠摩尔阿姨的表演才有了几个情感上的小高潮(如找不到厕所时孩子一样哭出声和给自己的录像),更多时候在以碎片式细节展示女主失去记忆与词语的过程,因而除去那些糟心的部分外都有点白开水。推荐下同为阿兹海默题材的《皱纹》,在表现力上完胜此片。

    4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叙事平实,Julianne Moore教科书级阿茨海默症演出。这就是场生离,无可奈何地和熟悉的一切告别,连记住自己都成奢望。火候欠缺,类似题材影片已有过太多,这部从角度到拍摄手法都更像部电视电影,哦还不是hbo的,是lifetime那类...

    48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