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十三邀第一季

    十三邀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6

    主演:许知远,罗振宇,姚晨,董志凌,冯小刚,叶准,李安,张楚,蔡澜,俞飞鸿,陈嘉映,贾樟柯,金承志,白先勇,李伦,吴琦,于威,未末,驰骋,杨雪,孔雯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2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3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4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5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6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6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7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8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19十三邀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节目寻找13位具有模板作用的个人,向他们发出邀请。请求观察他们的行为,请求他们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得。提供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中国发展的切片。这个节目,是许知远对时代做的思考。

     长篇影评

     1 ) 许知远与罗振宇:冷眼的批判者vs.卖力的表演者

    罗辑思维转载这段采访的时候赋的标题是《感谢你,给我机会和盘托出》;是不是说明罗胖也很感谢有这个机会能够在这个娱乐化的、浮躁的、一言不和就取关、约架的社会,能够有个机会平静的表述自己,没有主持人刻意设定的陷阱,没有刻意的辩论和撕B,没有政治正确的说辞和关键时刻必须掉落的眼泪......


    你愿意坐下来,和同你价值观几乎完全不同的人,心平气和的聊一聊么?


    ------我是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最开始知道许知远还是当年他批判韩寒受推崇是“庸众的胜利”,貌似还是当年的一个盛事;后来读过他的文章,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订阅过单向街;后来不记得为什么就渐渐不再关注(大概是每次看完都悲观的思考太多于是大脑出于自我保护机制取关了)。

    而知道罗振宇当然是因为《罗辑思维》,从最开始的各种追视频、语音节目到成为会员,被他的各种玩法吸引;到后来发现貌似也就那么回事渐渐都放下了,只是偶尔还会在蜻蜓听听节目(嗯,我必须承认有了音频以后我就一期视频都没看过了,你懂的)

    所以这两个人在我心里大约都是“知道,有些了解,喜欢过但不是粉丝”的状态。即便如此,昨天偶然看到许知远的《十三邀》第一期就请了罗振宇,还是各种诧异。因为无论如何,我都很难想象这两个人会坐在一起。
    40分钟的节目版完全不过瘾,于是又找了近3个小时的完整版,事实证明,完整版果然更让我惊艳~~~

    不知道是因为面对面,或者两个人年纪差不多,或者出于节目需要,或者是许知远真的平和了许多,他们的谈话远远没有我以为的针锋相对、火花四溅;虽然提问依旧犀利,回答更是各种任性,也能明显看出来许爷对于罗胖的很多观点相当不以为然;但是整场访问下来却突然让我有一种温情脉脉的感觉——他们是同时代的两个人,经历过类似的文化冲击和社会大事件,面对如今这个浮躁的、快速变化的世界,却选择了两条方向相反的路,并且各自对自己的选择有着强烈的信念,却愿意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一谈(虽然完整版最后结束的那个点还是给了我一种果然谈崩了的感觉,求许爷听到罗胖言之凿凿的说“就应该拼命拍年轻人的马屁”时候的心理阴影面积哈哈哈~~~)

    这已经是一件相当有意思的、值得围观的事情了不是么,更何况这场谈话的含金量还是相当高的,各种金句频出,罗胖在后来甚至还做出了总结(对此我也是醉了)。

    虽然长达3个小时,但是完全没有觉得无聊。虽然罗胖细心的(嗯)做了金句总结,然而我还是今天又看了一遍,只是为了探讨几个我喜欢的观点——

    理想主义vs.职业精神
    组织vs.个人:谁更稳定
    知识的准确性vs.体量:谁更重要
    内容付费vs.内容免费,广告养家


    理想主义vs.职业精神

    当然并不是说许知远没有职业精神、或是罗胖没有理想,只是你能够明显的在许爷短暂的问题当中发现他的理想主义和知识分子情节;而罗胖几乎所有的回答都可以回溯到“职业精神”,无论是身为一个知识传播者、一个商人还是一个创业家...

    面对这个变化的世界,许爷选择的是或冷眼旁观或出言抨击,哪怕不能改变但必须不能同流合污;而罗胖选择的是,以最快的方式改变自己,跟着这个时代跑,哪怕他的内心可能也是不认同的,他选择接受这份分裂,并且认为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所以许知远会非常自然的问出——
    虽然这个问题很大;但你怎么看待这个时代的精神状况、内在价值?

    而罗胖会非常任性的回答——
    爱我的妻子,爱我的父母,爱我的同事,爱我的恩客和金主;其他(时代的精神状况)我不关心;也无力关心。
    我是一个买卖人,对得起买我东西的人,这就是情怀。

    你觉得罗胖冷漠么;然而他又是那么理所当然,并且真的会拿出一整套逻辑来说服你。而且我貌似已经被他说服了......
    至少我认同罗胖的其中一个观点,就是个人之于于整个社会和人类进程来说,就像人体的一个细胞,细胞本身是无法判断自己对于人体来说是癌细胞还是健康细胞的,所以每个人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对自己负责、对身边负责,而不是用自己的认知来判断什么对整个社会是最好的,因为你无从判断,这是不同维度是认知。

    我不想妄自揣摩,但是你不能不把二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和他们的出身以及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联想起来。一个是首都的土著(不过好像并不是北京出生?具体未仔细考证...),;一个来自安徽的三线城市,一步步考到北京并且拼命留下来。一个受了北大家国天下、指点江山的各种熏陶;一个身在号称不读书、不谈情怀但是坚持专业精神、对本职工作负责的传媒大学(来自罗胖自己总结)。
    如果按照罗胖相信的,人虽然看似有自主选择,其实是被不断驯化的,那么就不能否认少年时代的经历对于两个人的影响。


    组织vs.个人:谁更稳定

    经历了这几年的洗脑,毋庸置疑是个人的力量在崛起,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由于科技的发展等等。但是纷繁不停的关于网红的讨论其实证明,对于组织和个人哪个更稳定的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定论。所以,才会有人不停的质疑网红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其商业伦理,还是其运作的可持续性。

    罗胖无疑是个人力量的坚定支持者,虽然他现在也不再能U盘化生存(人家已经有一家150人的公司了好嘛~)但是从访谈可以看出来,明显他创业的全部基础就是坚信这是一个人格魅力大于组织力量的时代。无论是从幕后走到台前,还是开办脱口秀,或是运作PAPI酱。
    但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前提,是这个个人要持续不断的产出有价值的内容,如果可以,当然平台或者组织都不重要。就像我可以喜欢可以从博客时代就喜欢一个作家,一直到微博时代、微信时代(没错是和菜头啦~)但是这个对个人的产出要求很高了不是么...在过去三五年出一本书依然可以保持曝光,然而现在,如果一周甚至一天不发一篇文章,都会怕粉丝忘记不是么...

    当然另一个趋势就是,网红作为一个个体是很难持续的,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必将成为一个十分有效的商业模式。因为个人的人格魅力越来越重要并且某种程度上不可复制——不过想想网红的软文都是广告公司按照其调性写好的所以其实也未必,不然怎么会有所谓韩寒替写手的撕B,当然一万个写的像韩寒的人也再成为不了韩寒就是了——所以罗胖才要一次榨出PAPI酱的全部潜力。当然,他同时也是“出名要趁早”的坚定支持者,所以PAPI酱出名越早,对她下一个传奇的铺垫就越大,对于这个观点,我倒是万分同意。

    商业模式本身的快速更替也许内在换汤不换药,但更多的是表现方式的创新。问题的关键在于,生物性和社会性训练我们善于从过去的经验出发思考问题,然而科技的发展却大幅度超出了生物进化或者社会演化的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模式在开始被低估;而大家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因为焦虑而变成了宁愿高估一切也不能放掉一个;泡沫也就越来越大。

    作为玩家,在这个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当下的直觉和洞见本身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放大,而事后的分析往往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这大概也是个人力量会重于组织力量的一个体现——社会的碎片化和混沌化导致既成商业模型再也无法预测趋势,只能依靠人的判断(或是传说中的大数据,呵呵)。


    知识的准确性vs.体量:谁更重要

    通常来说我们会认为,哪怕我知道的不多,但需要都是对的。而罗胖被很多人诟病的一点也就是【杂而不专】对此罗胖自己的解释是,他只是一个小丑,在party上不断的打开一扇门来给你见识一下别的世界,如果你欣然接受,请你付费,因为这是一种服务;如果你不屑、愤怒,不好意思,与我何干。

    我想这一点大概是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无法接受的吧。许爷在节目结束后就说过,他觉得罗胖的知识传递过分的速成、简单粗暴,我想他还没有说出的一个词应该是【功利】,但是只要罗胖可以依靠这种方式赚钱,依然有人为此买单,就必须承认这种方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以我自己的经验,我会觉得罗胖的【杂】给了我一个看到更多这个世界的维度的契机,如果这个角度我更有兴趣,我会以此为开端,挖的更深;如果没有兴趣,那么至少聊天提到的时候我也能附和两句不至于冷场。这个时候,知识的体量的优先级是远远高于准确性的。就像罗胖说的,于丹之于国学的功劳,在于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和兴趣,而不是传递了一个完全正确的解读。恰恰相反,正是有人肯花心思指出于丹的错误,才说明其价值。

    我很喜欢罗振宇自己讲的那句话——
    有些东西只需要打开那扇门,都不需要进去把东西拿出来给他看;只是在门口赞叹,就可以吸引无数的人。

    虽然你可以从他的节目里轻易的看出他为了支持自己的立场在有选择性的展示证据,但是这依然不妨碍他给了我一个窥探新鲜事物的机会。而对读书本身,其实我并不完全同意他说的话,阅读本身并不完全是为了社交,不然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内向的人也喜欢阅读(因为他们并不喜欢社交)。阅读本身就可以带来兴趣。我不能否认我们有大量的功利的阅读——现实来说这个时候的阅读是最有效率的,因为你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但是也有纯粹的只是为了愉悦的阅读不是么,而后一种体验是不能被快餐化的。就像无论外卖做得多么好,半成品做得多么方便,还是有人愿意花费一下午去亲自烧一个菜的呀~

    内容付费vs.内容免费,广告养家

    免费是互联网的魔咒,其实在传统的时候是没有免费这回事的,书、音像制品都是要收费的,互联网带来了免费,并且击垮了一众传统行业。然而疯狂过后,一切还是要回复到正常的状态,于是无论是音乐还是内容,收费都是大势所趋,因为其实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真正稀缺的——时间。并且感谢支付宝和微信,现在想要收费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所以门槛很重要,永远不要低估人的懒惰程度~
    所以我一直坚定的认为内容付费是必然。虽然范围不会短时间内扩大的很快。

    不过我对于罗胖所说的付费内容的传播和影响方式更大,并且举了韩寒、冯唐作为例子...实在是不敢苟同。因为他举得例子们自己都是依靠免费才建立起真正庞大的粉丝群的好嘛~你当韩寒的博客是假的、冯唐的微博是假的嘛~如果仅仅靠图书,我完全不觉得他们会有如今的影响力...我觉得不是由于内容付费而让他们产生了影响,而是因为他们有了巨大的影响,才享受了收费的权利。

    就像内容收费的现在,其实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最大的动力还是产生内容的人不是么...同样的内容我写出来和罗胖写出来影响就是不同的呀~尤其是在注意力稀缺的今天,为了效率最大化,读者会不自觉的筛选内容输出者来决定是否付费不是么;即使是【得到】里面的匿名,其实也是因为有了罗胖的品牌背书所以才会有人肯只看标题就付钱的~

    所以我会觉得,内容生产者在一开始就是要接受一时的内容免费,来扩大影响力,等到成熟了,才能开始玩内容付费的高阶版游戏吧~内容付费大概是检验内容生产者最好的标准,就像以前在红馆开演唱会是检验一个人在HK是不是成名歌手的标准~(暴露年龄了...)


    还有好多有意思的零散的点,然而懒癌发作不想写了,就是这么任性哈哈~

    忙活了一下午,内容供应者真是不好当...
    以上

     2 ) 许知远VS 李安,从中看两人对这个世界的叛逆和偏执态度差异

    通过看这个剪辑版的采访视频,对采访过程许知远的表现有一些不舒服,李安本身是一个慈祥温和的长辈,用艺术来抒发对人性和世界纠缠的绵绵情感,可是许知远一直试图用很尖锐的角度去探讨他想要寻找人的动力,去探寻人性的疯狂和爆发,他的频道还是偏向于极端和偏执,而李安与这个世界的相处就比较温和通达。所以这个采访过程让我感到,许知远的采访风格对李安是不礼貌的,而且是残忍的,就像在采访中李安说“(你这样问我),这是不公平的”

          许知远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许知远自己在这个社会就没有找到安放自己的位置,他是脱离和反抗着世俗的,所以他是偏执的极端的,他不会轻易表现出对这个世界温和的一面,他只想从这些不同类型的人物采访中去寻找答案,试图通过探索别人来确立自己的位置,不过这个过程中,就像他自己说,他会带着偏见出发。

          他们俩的碰撞确实产生了火花。相对来说,整个过程李安继续一贯温文尔雅的祥和姿态,不对世界表现得那么偏执和极端。对,是表现,和许知远相比,李安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他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时候会表现得温和通达,内心里,李安其实也是一个不安分的,有偏执的一面,不过李安已经懂得了和这个世界和睦相处,他懂得了人的局限,他也经常提到命运的安排,他的叛逆和偏执则通过电影的方式去表达,这就是李安的处世智慧。

        总的来说,许知远风格的采访还是不错,他带着他的偏见来看这个世界,这提供了一个让我们反思自己和这个社会的机会。最后,希望许知远早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后带给我们更加精彩丰富的呈现,也希望李安在电影里更加完满地表达自己。

     3 ) 理想与现实的交锋——许知远VS.罗振宇

    2001年,许知远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那年他24岁,书名取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15年过去了,许知远不再年轻,但依然很忧伤,为自己,更为这个焦虑的社会。除了单向街,我对许知远了解甚少,既不知道他是北大计算机系的高材生,也不了解他与《经济观察报》的渊源。当那个不修边幅、宅气中略带猥琐的男人出现在屏幕上时,我只知道无论从相貌还是内心,许知远都落后于这个时代很远。

    相比之下,罗振宇一贯的笑脸下暗藏的商人气质被衬托得淋漓尽致。刻意的寒暄,体贴地暖场,都是许知远做不来却自在其中的。许知远是傲慢的,文人穷酸式的傲慢。他热爱文字鄙视金钱,宁肯在回忆中孤独终老也不愿踏入时代的洪流。他嫉妒对面那个胖子的成功,却又瞧不起他身上沾染的铜臭味。生意是恶俗的,拿文化和知识做生意更是俗不可耐。许知远是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以前是,现在和以后也要是。于是,四十不惑的许知远依然保留着难得却又不合时宜的学生气。愤世嫉俗。顾影自怜。

    罗胖也是傲慢的,一览众生小的有钱人的傲慢。有礼节,识大体,脸上保持着熟悉的笑盈盈,脑袋里却思忖着怎么从对面那个人身上捞点银子。罗胖丝毫不掩饰内心的私欲和功利心,于他而言,小到商业,大到人生,都不过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他追逐的是过程中的刺激和体验,绝不会傻到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普度众生。许知远和罗振宇的对话,更像是两个时代的交锋,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战。这不似普通的娱乐节目,巴不得闹出点动静来。看他二人的对话,心里是紧绷着的。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小情怀和大梦想,在他们的唇枪舌战中找寻未知的答案。我们想赢,却更怕输。

    我多少有些文人气质,因此虽然欣赏罗胖,心里却是站在许知远这一边的。我希望他用那些沉淀的历史压倒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但他却在慷慨激昂的罗胖面前,落寞地吞一口红酒,苦笑着败下阵来。他说的话是那么不接地气,那么跟不上时代。幸好对面坐的是罗胖,这个生意人知道怎样取悦观众和迎合顾客。既然你花钱邀我访谈,我就对得起你付的报酬。面对许知远那些有去无回的发问,罗胖完全可以用一句“我记不清了”敷衍了事。但他没有,反倒像长者传道于孩童那般娓娓道来。这场对话完全是被受访者控制的——节目好不好看无关乎你问些什么,而取决于我想说什么。

    罗胖在访谈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已经四十岁了,很多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能这么说无疑是一种幸运,这意味着他成为了找到人生目标的少数人。因此他焦虑、他狂奔,生怕被时代遗弃。当许知远随性地在录节目和喝咖啡之间犹疑时,罗胖却在全年无休地逼迫自己录制公众号每日推送的60秒语音。所以罗胖红了,简书、公众号上的日更写手红了。所以那么多人一面声讨鸡汤文,一面笔耕不辍地曲意逢迎。

    知乎、豆瓣上的诟病愈多,罗辑思维偏偏越火。批判者可能是某个领域的精英,也可能是像许知远一样的愤青。可惜他们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小部分,他们代表不了大众,充其量只能代表自己。说得好听些,这些人的水平已经高于罗辑思维的目标人群,罗辑思维之于他们,大概就像百家讲坛之于历史系教授。但从社会角度来说,易中天、纪连海做出的贡献,远比那些埋在学问里的老学究大得多。以许知远为代表的理想主义者,一边站在象牙塔上洋洋自得,一边望着山脚下的人群怒其不争。而罗胖却一边奋力地往上爬,一边将塔里的奇珍异宝掏出来往下扔。他得罪了塔里的人,想必不会有好下场。但罗胖既然有这胆识,就必定知道山下那片黑压压的人群,能在他掉下来时稳稳地托他一把。

    许知远笃定地知道自己是对的,也为庸众感到可悲和哀婉。2010年,他用《庸众的胜利》一文批判韩寒的浅薄和民众的愚昧,期望用自己的公知身份去撼动些什么。他也曾试图站在塔顶把普罗众生拉上去,却从未想过像罗胖那般放低身段地“上学下渐”。许知远始终浸淫在那个“精英为王”的时代,知识决不能唾手可得,非要高高在上才能对得起精英的身份。他渴望看到社会整体里程碑式的提升,这种完美主义的想法并非不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应该是有这种目标的,但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罗胖则在全社会的躁动中,敏锐地洞悉着大众的虚荣心理,通过“罗辑思维”让那些懒得读书的人拥有了炫耀的资本。他在大多数人眼里还是渊博的,但他宁愿把自己放得很低。他自诩为书童,既甘心做知识的搬运工,也愿意成为逗引你入门的小丑。他巧妙地利用知识的不对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华丽变身为一个镜头前的信息中介。对于个人而言,他赚到了无知者的钱。对于社会来说,他拉动了知识的消费。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他无疑都是成功的。

    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社会的贫富差距被迅速拉大,我们一边顾影自怜,一边亦步亦趋地奋力追赶。罗胖乘着泰坦尼克号跳入了时代的洪流,难道那些声讨他的人,心中就不曾闪过一丝妒忌?罗胖很感谢他在《对话》栏目当制片人的经历,用他的话说是为他打开了上帝之眼。他的眼界宽了,格局大了,那些叽叽歪歪哼唱挽歌的人,已经小到他看不见了。

    许知远在正式对话前,访谈了“罗辑思维”的工作人员。他讶异而不解地听那些九零后聊《奇葩说》和《偶滴个神啊》,终于还是狂妄不羁地用手机放了一首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之歌》。他就那么格格不入地存在于那群摆弄手机的年轻人当中,孤独得让人心酸。前段时间《百鸟朝凤》制片人下跪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一个时代仿佛又要翻篇了。是不是有些珍贵的东西只适合怀念,许知远不知道,罗振宇知道。

     4 ) 他还是少年

    许知远是理想主义的

    许知远40岁,去见他年轻时倾慕的俞飞鸿,在门口不停抽烟,第一句话是我好紧张,第二句是,你真的很美。完全是少年的模样。最想做的事,是跟她一起看《喜福会》,告诉她,我梦见过你两次。

    许知远去见他年轻时的偶像,张楚,张楚讲阴谋论,讲NASA,许知远说你相信有这么个星球吗,张楚瞪大眼睛盯着他三秒说,我太相信了,我听说他们那个星球还唱歌。张楚还是那个张楚,那个诗意的,那个孩子气的张楚。真好。

    许知远去见他崇敬的白先勇,一定要做的事是跟他一起吃桂林米粉,听他讲他的理想主义时,不忍心问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不忍心看一个八十岁老人内心与这个世界的挣扎。

    他的开场白是,带着偏见看世界,他对这个过分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他觉得每个人都对应一段音乐

    他去拜访蔡澜,吃了三顿饭蔡先生都没有解答他的疑问,最后蔡澜说,这个世界你什么都改变不了的,只有吃吃喝喝是最好的,许知远说,我觉得能解决一部分,蔡先生说再过一阵子你会同意我,许知远说,先生我还会来看您。

    他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见那些他理解不了的人

    他没办法完全接受“商业逻辑”,他的书店开不下去,所以他去见罗振宇,他管他叫“guru”。最后他明白了,他做不到罗振宇那样。

    他觉得马东跟他都属于那5%的人,但是他不理解他为什么能穿得色彩鲜艳每天讨论一些在他看来完全没必要讨论的东西。最后他也明白了,马东不属于那5%。

    他们说,人生从来如此

    但是,这就是你不再抗争的理由吗?——许知远没有问的,我来说。

    幸好,我们还有许知远

     5 ) 许知远对话李安--很生活的一个人

    看李安的访谈,有种静看村落里小桥流水的感觉。
    听他说话,听他讲电影,感觉这是一个很生活的人。对每一个问题,都是很真诚地去在脑子里思考然后尽力地去表达出来。
    如果李安不是一个有名大导演,这样的说话风格,也许会被认为是有些笨拙的。
    但仔细听他的那些停顿,细细一想那些他说自己也说不明的事情,其实是非常真实的回答。因为确实,不是每个问题都是有答案的。而那些我们不知道答案的事情,也不是每个名人都能给出正确解答的。就像李安说的,他相信不可知论,相信很多东西都是摸不透的。也许是这样的谦卑,让他对世界充满更大的好奇,也让他更诚心地去探索、去琢磨那些摸不透的东西,而且,永无止尽。

    这段访谈,印象很深的有几个点,一个是讲《色戒》。用假装去触摸真实。如果所讲的不是你也不是我的事情,我们反而能够真实地去讨论。也许这就是艺术存在的很大一个价值,或许也是艺术长存的一个原因吧。
    因为人都是有人性弱点的,很多问题我们无法真实面对。但我们又无法控制内心困惑的缠绕,也无法阻止思考和探索的渴求。所以,艺术,成为生活观察的镜像,让我们能够借力使力地思考很多东西。

    另一个是李安提到,梁朝伟说,做一个演员很难。为了进入一个角色,努力说服自己要相信这一套东西,下一个角色,又要努力说服自己不要相信这些,要努力相信另外一些东西。
    这是对感情的蹂躏。我觉得这话说的一点也不过。
    李安说身体和感情都是上天给我们的,都是有限的。而做艺术,却要如此蹂躏自己的身体和感情。这些都是艺术人的代价吧。

    第三个是李安说,做电影,力气不是全由自己出,有一半是观众来出的。如果怀着对一个崇高艺术家的期待和向往去看这些,也许会失望。做艺术的,考虑观众的感受。不俗气么。应该全心追求自己内心的艺术世界啊。
    但是李安是一个很真实很真诚的人。才回如此诚恳地说出这些话。他说他也是不习惯受打击的,电影出来没人看,他也是很难受的。所以做电影,一定要有观众看。这也是一种破除执念,对纯艺术追求者的执念。

    最后分享一个让我觉得难以忘怀的话,李安说,他做电影,希望能够搅动到一些人性的东西,同时也希望能够有一个平衡人心的作用。
    这句话看起来有些冠冕,但仔细一想,真的道出了说不尽的心声。

     6 ) 俞飞鸿:美并不能定义她

    许知远采访俞飞鸿的十三邀这几期,四个多小时能差不多一口气看下来,也源自正常人对俞飞鸿都有着的着迷与好奇产生的动力驱使。许知远之前在有方的时候有做过他的一期讲座,大概知道是个文化人知识分子,但看来在俞老师面前也不能免俗地展现出那快压抑不住的一个普通男人对理想中的完美女人的探索欲和不自如。从一开头情不自禁地发出你真的很好看的评价,再到中途不断追问俞对她的美是否有感知都可以感觉出,许知远对俞飞鸿的判断与她的美貌一定是分不开干系的,而且也造成了他对她先入为主的可以说不太公平的见解。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是许的责任,只能说他也与常人无异,看到俞飞鸿就想到仙女,而仙女自然有很多人为定义上的可为和不可为。人们看到高级的美时总是会不自觉地选择从一定距离去观察,也会默认这种美是不能落地的。就像许知远最后谈他做的与俞有关的两个梦一样,他的潜意识里就是不能接受俞和庸俗与不美搭上关系的,这就已经是一种出于对美的向往而形成的偏见了。所以,从许的诸多发问可以看出他一直预设了很多性格和喜好,并希望俞飞鸿能往里套。许对俞飞鸿的作品,其中《喜福会》和《千年敬祈》的执着和喜好以及对《小丈夫》的鄙夷这强烈的对比,都反映出许知远也许是由衷地希望俞能一直阳春白雪下去,或者执拗地认为一个高雅的她不应该做出自降身份的决定,不过这种视角难免也与许知远知识分子的那点清高分不开。

    反观俞飞鸿的回答,才是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聪明得体,坚定又不失风度和温柔。她平静如水又缓缓而行的语调,面对许对她先入为主又略自以为是的预判,不刻意回避也不急于解释,不愠不恼,而是坦诚的,坦然的,带着一颗无比包容和宽容的心,温柔地向这个对她有着太多好奇和不自觉要求的世界展示真正的她自己。所有人都迫切地想了解她,想知道她美丽永固的秘密,想知道与这副如此华美的皮囊匹配的是不是同样也是一颗传奇而不凡的灵魂。我想聪明如俞,应该心里很清楚世人对她的期待,但是如今的她应该早就已经看透了这一切,只是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的享受生活。尽管俞飞鸿一直表达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但许知远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个回答,一直想挖掘俞内心深层的激情和理想,也就是他所谓的“波涛汹涌”和另几面,但一方面是俞也没有义务向他展示那么多,所以基本可以感觉出这是出于许的私心了,另一方面还是许不肯放过他心里对于俞的预判或希冀,他迷恋的还是那个他想象中的俞飞鸿。

    我对俞飞鸿了解的并不深,也是被她的气质和美貌吸引,带着和许知远一样的好奇,通过这个节目来了解俞飞鸿这个人。不可否认的是,我也会自然而然的认为俞拥有一个高于常人的灵魂,大概也是因为既然芸芸众生都无法免俗,总是希望有一个美的化身能脱离尘世,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的渴望。俞飞鸿对自身经历的娓娓道来,其实慢慢的就打破了这种对她不切实际的幻想,反而增加了她的亲切感和地气。俞飞鸿是一个很向内发展的人,关注自我,关注精神世界的充实,向往独立和自由。这点我能感同身受也是因为我大致上也是如此性格,所以对于俞的很多想法和观点也都能明白缘由。能理解她描述的在美国生活期间学会表达愤怒的那一刻感觉到自我成长的喜悦,也能明白她会只是因为喜欢就愿意克服重重阻碍选择去执导一部作品却在那之后并没有如预期中的继续产出,更能明白为什么她会欣然去接大众都无法理解的生活闹剧。因为这一切看起来很费解的行为归根究底就是随心,喜欢,觉得有趣就足够了,不需要其他更冠冕堂皇的理由。有的人不甘于平淡,而有的人在经历了一切后仍喜爱和追求平淡,自能从这平淡中品出生活的奇妙。许知远一直想要弄明白背后真正的缘由,他也许为俞飞鸿找了若干个解释的原因,但不明白其实这就是一个人把生活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大众想看见的样子。

    生活,活成波澜壮阔也是活,平淡如水也是活,假如能不带价值体系的去看待,又怎么能分雅俗呢,能活的如俞飞鸿这般自我和通透,也许也是多少人望尘莫及的。取悦自己,往往比取悦别人要重要的多。仙女也有一颗向往平凡的凡心,看完这个节目再看俞飞鸿,身上相比之前那种不可亵渎的美之外,更是多了一层朴素之美,但是对于俞而言,美从来都不是她追求的最重要的东西,却成为了她向外界自然散发出来的光芒。在我看来,俞飞鸿并不一定需要高级的追求和人生理想加持,她的人格和内心的丰富与包容,与她的外表早已是相辅相成的合适。

     7 ) 陈嘉映:虚伪下的真实

    实话说,每一期多多少少都有些触动,但陈老师这一期,真正有一刀劈开混沌的感觉。

    在陈嘉映面前许知远更像个谦卑讨教的学生,最后他问了一个问题:有太多的自我,这些自我妨碍我更好地理解世界,不喜欢这些自我。

    陈嘉映:我们真正信的是什么,我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们说我不喜欢或喜欢的时候,我在意或不在意的时候,都有可能不够真实。

    当时鲁迅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他就是要拷问出真实下面的虚伪,接着要拷问出虚伪下面的真实。

    其实认识到我们自己有点虚伪,还不是很难。但虚伪下面的真实,就是你真的是在要的是什么,你在意的是什么,这个挺难的。

    许知远问的问题和我自身很相似,我总以不断拷问出自身虚伪而自鸣得意,甚至从中获得某种诙谐讨巧的精神力量,似乎这样就能将自己遗世独立出来。然而在自以为是的高明背后,困惑,迷茫却从未消减。所以当陈嘉映说出:更难的是虚伪下面的真实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好像惴惴不安的身体终于踏在了朴素的地面,不再膨胀而飘忽,而更愿意踏实地前行。

    总体来说还是很喜欢十三邀这个节目,可能也同我自身的思想修养有限有关,至少我看到了许知远力图呈现出来的真诚的对话,而这种以真诚为基础的思想上的碰撞给我以很大启发。像这一期结束时陈嘉映说的:你真的好许知远,真愿意聊这些。

     8 ) 陈嘉映老师那期的部分文字记录

    太喜欢,就记下来一些。

    存不存在一个核心的东西? 那我会说,是求真吧。什么是你真正的自由意志,什么是你真正的人格。但中国在这方面的冲动可以说是很弱。 那为什么这么难培养? 从一个方面说它不重要,没有它也可以get by,某种意义上有它还会危害我们的生活。 那为什么还要求真? 哲人的回答也简单,灵魂是我们生存的目的。 求真,就是要活得明白。 对读书人说的那些精神生活的重建我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假设历史改变了,或者我们富了十代了,或者是技术发展了,家庭全没有了,大家都在网络中性交了,总之这都和你鼓吹什么,不鼓吹什么,几乎是没关系。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精神构成和平民化有特别大的关系。以前老百姓也喜欢这些八卦,但是没人在心老百姓喜欢什么。但现在是个平民社会,媒体在基本层面上就是要受众的数量。本来也不是老百姓变了,是他们的权利变了。 所以在我们这样一个反智的时代做一个爱智慧的哲学家是个什么感觉? 你一定是很孤立的。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就习惯于想自己的,干自己的,不怎么在意别人怎么想。 哲学这个词是有强烈误导性的。哲学是希腊的。希腊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希腊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追求卓越,就像是太阳。 喜爱哲学的人就通过明乎道理来参与精神生活。 我不知道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雅典做过什么,我说如果做过什么,就是我们现在知道还有雅典。我说我的问题一般是反过来问,雅典能为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做点什么。那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花朵。他为谁做?当然你是为他做,不是他为你做。 良好的实践就是目的本身。 你几乎变不成任何人。 当代人吧,你说我不喜欢自己的样子,有时候你得问你真的不喜欢吗?我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们说我不喜欢或喜欢的时候,我在意或不在意的时候,都有可能不够真实。一个办法当然就是我们不去看这些问题,就往下过着就完了。另一个办法就是在有保护的情况下尽可能面对它。当时鲁迅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说的还是挺对的。他说就是要拷问出真实下面的虚伪,但是他下面那句话说得好,接着要拷问出虚伪下面的真实。其实认识到我们自己有点虚伪吧,我觉得还不是特别难,这虚伪下面的真实,就是你真的想要的是什么,还真是挺难的。

     短评

    被访者很诚恳,也是极有深度的对话,但许知远太喜欢用自己的语境去套别人的话了,而且什么“时代”啊“情绪”啊,简直就是他的口头禅,听着累

    9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高端名人访谈节目,虽然许知远不是专业的采访人,对话的衔接与问题的抛出略微尴尬,但他和嘉宾的水平已经足够支撑这档节目了,各种思想的交汇与观点的碰撞,许知远与嘉宾的个性尽显无疑。访谈将嘉宾的人生轨迹与时代变革结合,从个体映射时代的同时探讨时代对人的影响,格局很大,比鲁豫有约强多了。

    10分钟前
    • 1只醉鹅
    • 力荐

    第一季一集不落地看完了,很喜欢看许知远的清高、愤怒、困惑、痛苦,被一个个对谈嘉宾搅浑、打破。节目尴尬得让人捧腹,但也很欣赏这种质询的态度。就算没有答案,至少也去追问一下,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11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记忆最深刻的是采访罗振宇那一期。通过许知远与罗振宇这场对话,很明显能看出他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许知远至今仍是是迷惘青年,质疑着这世界的一切,质疑生活的意义。而罗振宇,更像是一个不要脸的无赖,他自己多年经历竟让他就这样笃定了自己的思想毫无差池,自己的行为不可左右,自己就是真理啊

    16分钟前
    • 招招
    • 力荐

    Word 天,罗振宇对话许知远。当许知远低头害羞的笑,罗振宇双手挥起来讲嗨了,突然想他俩在一起。听过一句话“当一个虚无主义者遇到一个野心家就可以改变世界了”,感觉不是把世界毁了,就是把世界建成乌托邦了。特别希望他俩能结婚太有戏剧性了。虽然完全两种人,但都是坦诚的人,欣赏。

    19分钟前
    • 西班
    • 力荐

    李安谦逊外圆内方,俞飞鸿淡然外柔内刚,都是欢喜的。倒是许知远,人不如文耐心好看。

    20分钟前
    • EEingxyz
    • 推荐

    俞飞鸿是真美啊,所谓顾盼生辉,人生根本毫无意义,就活得乐呵点,她比很多人都通透

    23分钟前
    • Kojote
    • 还行

    内地独一无二的深度访谈

    27分钟前
    • 马扎罗
    • 力荐

    看了贾樟柯这一期,你会发现,他真的是双子座,敏感,多变,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颓得不行,一会儿说要放弃,一会儿又坚强如故,总之适应性太强了,适合生长在这个时代。

    3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这个许知远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系列,恰恰被他自己毁了。一个迂腐清高、没有气场,一点都不落落大方的人,完全糟蹋13位嘉宾。很讽刺。

    35分钟前
    • Henry Gu
    • 较差

    许知远的视角挺好的。可以粗略视为豆瓣视角,而对手们表现也不错。很值得豆瓣的朋友们看一看。

    37分钟前
    • 比多
    • 推荐

    许知远总想挖掘他人身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并总用无时不在的偏见与批判做他以为是洞见的嫁衣,他身上的拧巴和纠结,难道不正是他想寻找的个人认知与时代趋势的内核矛盾吗…他采访的所有对象都比他想得清楚,尤其是罗振宇和张楚,但他有一句话我是赞同的,崇拜并欣赏复杂性.

    40分钟前
    • Being槟
    • 推荐

    1、罗胖的这期可以确认我是个开放、拥抱改变的现实主义者。心里模糊的意识都被他表达出来了。嗨森啊!我爱矿泉水胜于红酒。2、许知远那句【你不觉得挽歌很美吗】着实惊了我一把。再美也是挽歌。3、给自己的认知系统升维。时间在咬人。4、【我知道你想勾引我说理想主义】哈哈哈笑滚。

    45分钟前
    • HeyMe
    • 力荐

    虽然很多人表示对许知远的反感,但我倒觉得这种精英悲叹的知识分子有他本真的东西在,挺有趣的。我们这种人生存在世,心里的悲哀撇到一边,只追求现实上的手段,他也不过是我们内心深藏一面的放大化,看到他四处碰壁,怎么能不觉得有趣又可悲。真挚和敞开就是这么回事,不感情用事了,就明白了。

    50分钟前
    • 纯Jun
    • 推荐

    看许知远这个人就不舒服,不喜欢,在做这种节目之前,先去学学采访吧,你带着所谓自己的“偏见”去采访别人,没问题,但是你的偏见并不深刻准确有意思

    55分钟前
    • 叉个手
    • 较差

    “跟许知远交流很有趣,你会觉得自己有说话的欲望。因为你知道不管他同意还是不同意,他听得懂。"罗振宇的感悟很打动我。 带着偏见的许知远和带着偏见的时代人的对话,不加设计,彼此尊重,最可贵的是彼此通达,看得很痛快。

    60分钟前
    • 大青山
    • 力荐

    有点意思,但是许老师有点太喜欢把别人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来思考了。

    1小时前
    • 澡澡娃娃🌈
    • 推荐

    其实反倒是看完《十三邀》,对许知远改观很多。他或许带着些知识分子式的俯视,不自觉地用“精英理念”去悲悯众人,但他在节目里的坦诚极为动人。我们这个时代,罗振宇跟马东这样的聪明人太多了,有一个许知远挺难得。我大概永远都不会是那种两眼一翻,嘲讽理想主义的人。

    1小时前
    • 走走
    • 推荐

    许知远想和商业靠近,又有点装。不纯粹。罗振宇和李安的采访给我印象太深。

    1小时前
    • 你好德先生
    • 推荐

    我觉得对话李安还是挺好的

    1小时前
    • llw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