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台湾剧 终极三国2017

    终极三国2017

    评分:
    0.0很差

    分类:台湾剧台湾2017

    主演:林子闳、黄伟晋、马振桓、易柏辰 

    导演:吴建新,冯家瑞 

    猜你喜欢

    • 已完结

      第二名的逆袭

    • 已完结

      王子变青蛙

    • 第1集

      谁是被害者 第一季

    • 更新至02集

      我的意外室友

    • 薰衣草

    • 已完结

      人间四月天

    • 全40集

      小李飞刀

    • 更新第22集

      完全省钱恋爱手册

     剧照

    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1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2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3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4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5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6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16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17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18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19终极三国201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太爱行侠仗义而总被退学、辗转流离的高中生关羽和张飞 ,在被第二十四所学校退学,号称「二十四校」之际,遇上一名缴不起学费的落魄贵族刘备,与极度耐打的开朗少年马超,百发百中神射手黄忠,加上不对盘的超美少年赵云,因缘际会齐聚贵族学校东汉书院,共同对抗黄巾高校的侵略。刘关张三兄弟与银时空的宿命邂逅,五虎将之一的关羽与校花貂蝉的千年一遇,一场制霸天下的争夺之战,就此展开。

     长篇影评

     1 ) 借《终极三国》的人气掰掰历史上的周瑜


    拜《三国演义》所赐,周瑜的形象一向以气量狭小闻名,不知伤了多少瑜迷的心。看到《终极三国》里戏份不多但每次登场都华丽丽的周瑜,实在让人兴奋不已~~尤其是第33集里周瑜为小乔的那一挡,瞬间俘获了N多终三迷的心~呵呵~~

    现借《终极三国》的人气,掰掰历史上同样华丽丽的周瑜吧~~


    一、周瑜简传

    周瑜,字公瑾,熹平四年 (公元175年)出生,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江东集团将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后在取蜀途中不幸因病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省岳阳楼一带),年仅36岁(虚岁)。


    二、周瑜家族

    1. 显赫家世

    说到显赫家世,首先想到的便是袁绍家的“四世三公”。东汉的中央政府以三公领九卿为基本架构,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是除上公(即太傅)外的最高官职,但因东汉时期实际政治权力已转移到尚书台,三公并无多少实际权力~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了,在此就不多论。

    袁绍家的“四世三公”,是说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官至司徒,曾祖父袁敞官至司空,祖父袁汤官至太尉,生父袁逢(袁绍后来过继给了袁逢的哥哥袁成)官至司空,叔父袁隗官至太傅,一家四代中有五人都做到了三公甚至上公~的确够显赫的~

    再来看看周瑜家族:

    按范晔《后汉书》记载,周瑜的高祖父周荣,官至尚书令;曾祖父周兴,官至尚书郎;请注意,这两个官职在名义上虽不及三公,却都是属掌管实权的尚书台的哦,并且尚书令是尚书台的最高官职~~从祖父(周瑜祖父的兄弟)周景,官至太尉,并封安阳乡侯(可世袭);再从父周忠(周景之子),官至太尉、录尚书事(既是三公又掌权哦~~)。这样相比起来,周家四代的显赫并不逊于袁家四代,只是从周瑜祖父那辈起,显赫的不是周瑜的直系亲属,而是旁系了……

    顺说,在范晔的《后汉书》里,上面提到的袁家四代和周家四代,其实是记录在同一卷里的~(见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2. 妻室子女

    周瑜的妻妾,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只有小乔一人;至于小乔是妻还是妾,周瑜是否还有其他妻妾,一直是网上争论不休的问题,但都只是推断而已。

    按《三国志》记载,“(孙策)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注:古时“乔”“桥”应为两个姓,后来均写作“乔”)”。孙策与周瑜攻破皖城的时间应为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以后,那时周瑜已经25岁(虚岁),于是有人认为周瑜不可能这么晚还没成亲:( 不过也是推论啦~

    顺便一说,孙策的妻妾倒是绝对不止大乔一人。因为孙策在建安四年纳了大乔后,次年四月就死掉了。而史书上记载的孙策的子女至少有一子三女。大乔与孙策相处的时间一年都不到,不可能一人生四个小孩吧……(除非四胞胎,汗)

    周瑜的子女,按《三国志》记载,有两子一女。长子周循,次子周胤,女儿的名字史书上未记载;他们的命运后面再细谈。又顺说,小乔与周瑜一起生活了十多年,并且其中大约有七年的时间都是相对太平的日子,但周瑜的子女却只有三个,如果不考虑夭折的情况,周瑜的妻妾应该不多,只有小乔一人也是可能的。


    三、周瑜与江东孙氏

    1. 周瑜与孙策

    《终极三国》里面的周瑜为了孙策竟然不惜与小乔发生误会。那么再来掰掰历史上的周瑜与孙策的关系吧~

    按史书记载,周瑜与孙策是同一年出生的,这或许一开始便有一种缘分~孙策的父亲孙坚讨伐董卓的时候,把家眷留在寿春,十五六岁的周瑜听闻孙策的声名,特地从舒县赶到寿春拜访孙策。两个少年一见如故,孙策更是跟着周瑜把全家带到了舒县周瑜的家中居住(看来周瑜家也真够大的~~)。而后两人“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可见两人在少时就已情同兄弟了~

    后来因为孙坚之死,两人分开。数年后,孙策开始平定江东,周瑜带兵与之并肩作战,为孙策的白手起家提供了重要支持。孙策自立门户后,周瑜正式加入孙策旗下。按《江表传》记载,周瑜加入孙策的时候,孙策“给瑜鼓吹,为治馆舍,赠赐莫与为比”,并说“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可见两人情谊至深。之后,周瑜又协助孙策攻下江东六郡中的庐江郡、豫章郡、庐陵郡;并在攻陷庐江郡皖城的时候,与孙策一起分纳了乔氏姐妹(说起来周瑜和小乔都是庐江人哦~),使两人的关系从结拜兄弟进一步变成了连襟。只可惜,一年之后,孙策就英年早逝了。

    不过,周瑜与孙策在一起时,孙策曾“甩”过周瑜两次,以致孙策去世时周瑜都不在他身边。这也是网上为周瑜与孙策的关系争论不休的话题,孰是孰非,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相信周瑜与孙策是情同兄弟的~


    2. 周瑜与孙权

    孙策去世后,孙权当了家。孙权对周瑜,似乎说不上特别的好,直到周瑜赢得赤壁之战,又打败曹仁攻下江陵后,孙权才封了周瑜个偏将军,领南郡太守。话说这之前孙权也“甩”过周瑜一次,这里也不多说了。

    《三国志》记载,孙策去世时,周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有人说周瑜这是在逼供夺权,也有人说周瑜带兵奔丧只是为了稳定局势,不过不管事实如何,“将兵奔丧”一事恐怕多多少少给孙权留下了些阴影。其实在感情上,孙权最喜欢的应该不是周瑜,毕竟周瑜与孙策的关系更铁;孙权似乎更喜欢吕蒙,看《三国志》里记载吕蒙生病时孙权那心疼的样子就知……但孙权对周瑜的才干却是信任和欣赏的,这从赤壁之战前周瑜主战的一锤定音,以及孙权评论四大都督时首推周瑜就可以看出。孙权对陆逊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又说吕蒙“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可见排除感情因素,孙权对这江东四大都督在理性上的排名依次是周瑜、陆逊、吕蒙、鲁肃。顺说,对于孙权的这段评论,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写到,“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不过对周瑜的才干,孙权在信任与欣赏的同时,恐怕也有几分顾忌吧……

    但无论如何,周瑜对孙家应该说是忠心的。《江表传》所记蒋干为曹操游说周瑜时,周瑜回答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的确让人折服,难怪以才辩见称的蒋干也打消继续游说的念头了。(顺说,史书上记载的蒋干也没有《三国演义》里写的那般猥琐哦~又一个被冤枉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周瑜死后,孙权不仅为周瑜素服举哀,数年后更为自己最看重的长子孙登(孙权称帝后孙登被封为了皇太子)聘娶了周瑜的女儿为正妻;又把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公主孙鲁班嫁给了周瑜的长子周循;周瑜的次子周胤也娶了孙家宗室的女儿,并封为都乡侯。都说那时候的婚姻多半是政治联姻,可是周瑜的子女成亲时,周瑜已去世多年,周家也没有什么权势,这样的联姻似乎并无任何利益可图。孙权为什么要拿自己最看重的儿子和最疼爱的女儿去与周家联姻,而且还是双重联姻呢?是怀念?是愧疚?还是其他?……

    只可惜,周瑜的这三个子女却并不好命。本来有希望成为东吴皇后的周瑜之女,因为太子孙登的早逝,成为了寡妇,步上了她母亲的后尘;娶了公主的周循,也英年早逝,步上了他父亲的后尘,甚至更惨——没有留下子嗣;唯一活得长点的周胤,后来却因罪被贬,在N多人的求情下,终于被赦免,可在又见希望的同时,偏偏他也病死了……但好在,据说周胤是有子嗣的(据网上流传的周氏家谱……)


    四、华丽丽的周瑜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周瑜心胸狭窄的形象恐怕是早已深入人心。当然,演义中的很多事情只是为了小说情节的需要而杜撰的。比如“智激周瑜”、“三气周瑜”,翻遍史书也找不出来;“赔了夫人又折兵”,史书上记载的是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的,提都没提到周瑜;《三国志》上倒是记了周瑜曾提议软禁刘备,用美女珍玩等消磨他的意志,但孙权并没有采纳;至于那句有名的“既生瑜,何生亮”,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恐怕是没人知道这句话的吧……

    其实与《终极三国》里华丽丽的周瑜一样,历史上的周瑜也是华丽丽滴~~下面就来掰掰吧


    1. 帅哥美女,相得益彰

    现在“美周郎”一词好像流传广泛,其实在《三国志》里,对周瑜外貌的记载只有一句“长壮有姿貌”而已,并没有提到“美”字;对孙策的描写倒是有“美姿颜”一句。不过也不必失望啦,能被严谨且惜字如金的陈寿在《三国志》里记上一句外貌的,绝对只有长相出众的人(当然也包括长相猥琐得出众的……呵呵)。想想曹操那一大家子,可是没有一个人被陈寿记录过外貌的;还有传闻中很帅的赵云、马超、吕布等人,在陈寿的《三国志》正文中也没有外貌描写哦~~“长壮有姿貌”,虽只有五个字,那可是要身材有身材,要外貌有外貌,绝对的帅哥啦~~当然,“美姿颜”的孙策更是美男哦~~我真怀疑当初这两人在寿春初次见面的时候,那种一见如故的感觉是不是因为两个人都长得很帅?……虽然《三国志》里记载的有姿貌或貌美的人并不只他们两个,但特别记载以“郎”来称呼的,貌似就只有他们两个呢——“周郎”、“孙郎”,一听起来就是翩翩美少年啊~~更何况“周郎”还是《三国志》正文里记载的,“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孙郎”就只出现在裴注所引的《江表传》里了,“策时年少,虽有位号,而士民皆呼为孙郎”。

    两个帅哥在一起已经很夺目了,再加两个美女在侧就真的是炫目了。偏偏《三国志》正文里还就真记了“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哇,美女配帅哥,还是两对,还有历史依据~~光芒穿越千年还是那么闪啊……麻烦借个墨镜给我……

    呵呵,顺说,传闻中三国里的几位美女,作为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压根没在《三国志》里出现过,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还尚无定论;嫁给刘备的那个孙权的妹妹(《三国志》里没有孙尚香这个名字),也没有外貌描写;倒是能使曹丕为之倾倒的甄氏,《三国志》裴注引《魏略》里说她“颜色非凡”,估计是个美女~不过在《三国志》正文里也是没有外貌记载的。

    当然,《三国志》正文中,明确说明是美女的,也并不止乔氏姐妹,比如还有孙权的妃子步夫人(也是周瑜长子周循的岳母啦~),《三国志》里就说她“以美丽得幸於权”~~不过“美丽”比起“国色”来,还是稍逊的吧~~以“国色”称之的,唯大小乔而已~


    2.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如果说前面“长壮有资貌”的帅还单单只是停留在外表层面上的,那么苏轼那首著名的词里所写的“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就是不仅是外表,更是气质了~换句话说,就是帅到骨子里了~哈哈~或许苏轼说的话不算数,作为文学作品,即可丑化周瑜,也可美化周瑜;那么再来看看史书上怎么写的好了。

    《三国志》里记载,孙权评周瑜的时候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吕蒙)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这里特别提到了“言议英发”~~再想想《三国志》所记载的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夕主战时说的话,“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那种言谈之间的自信豪迈、锐意果敢的气质、风度,真是让人心驰神往……这样的人,能不是帅到骨子里吗~~


    3. 才智过人,战功卓著

    《终极三国》里周瑜常说自己是“无可救药的聪明”,历史上的周瑜在赤壁之战双方力量悬殊时说“操自送死”,这两句话有个共同特点,那便是近乎于狂妄的自信。不过,要是说这话时是没经过大脑的,那就真的是口出狂言而非自信了……

    好在,从史料来看,历史上的周瑜的确是才智过人的。按《三国志》记载,周瑜在力主抗曹时说完那段激动人心的“操自送死”后,立即为孙权详细陈述了曹操必败的理由,并分析了双方的实际兵力;正是这种让人信服的理性分析,才使孙权下定了抗曹的决心。

    事实上,史书里并没有记载周瑜有过多少所谓的“妙计”。《三国演义》里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在正史上自然是没有的;就连那成功的妙计“蒋干盗书”,在正史上也是没有的;黄盖诈降倒是有,“苦肉计”却未见记载……甚至连赤壁之战那关键的火攻也不是周瑜想出来的(当然更不是诸葛亮想出来的),按《三国志》记载,是人家黄盖献的计~周瑜倒是给孙权献过软禁刘备之计,不过孙权并未采纳……

    但这些并不是说周瑜不够聪明,缺少自己的想法;从赤壁之战周瑜力主抗曹以及对交战双方理性的分析来看,周瑜既然有这个信心取胜,必然有他自己对战略战术的想法。我认为,周瑜的才智并不体现在作为“谋士”上,而是更多的体现在作为一个指挥战斗的“将帅”、“军事家”上;他更擅长的是分析和决断。

    另外,从旁人的评价来看,也可以充分说明周瑜的才智。按《江表传》记载,孙策说“周公瑾英俊异才”,孙权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刘备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而从史学家的角度,《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周瑜“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东晋著名史学家孙盛更说张昭和周瑜“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而江东盖多士矣”,把江东人才济济都归结于张昭和周瑜引来的“物以类聚”了~

    当然,才智还是要靠事实来说话。赤壁之战的胜利无疑是周瑜光辉的顶点,只此一件也足以让他名垂青史。顺说,赤壁之战的胜利到底是谁的功劳,也是网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此也不多论。不过,即便是扭曲周瑜形象的《三国演义》,也没有否认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总指挥的地位。但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孙权并没有像《三国演义》里那样任命周瑜为大都督,而是分别任命周瑜、程普为左都督、右都督,地位相当,各自领兵。在这一点上,《三国演义》倒是抬高周瑜了~不过《三国志》里记载,当左右督意见不合时,右都督还是要听命于周瑜这个左都督的~

    除了赤壁之战,周瑜当然还有其他战功,只是被赤壁之战的光芒所掩盖了而已,简列如下: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周瑜助孙策攻下横江、当利两处军事要地 (注:《续后汉书》的作者、南宋人萧常说,周瑜攻下横江、当利可谓大功,只是因为史书上的记载太过简略而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同年刘繇败退,周瑜助孙策攻获丹杨郡。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周瑜与孙策攻破皖城,获得庐江郡;而后征讨江夏,俘获黄祖所有家眷,黄祖败逃,孙策得到江夏郡的一部分;同年,周瑜又助孙策攻下豫章郡,孙策将豫章郡分出一部分,设立庐陵郡。至此,加上孙策之前获得的吴郡、会稽郡,孙策已将江东六郡(吴、会稽、丹杨、庐江、豫章、庐陵)尽收囊中;而这六个郡中,有四个都有周瑜的功劳。顺说,孙策死后,孙权遵照孙策“保江东,观成败”的遗嘱,直到赤壁之战前夕,一直没再扩张地盘。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任命周瑜为前部大督征讨江夏,大获全胜,江夏太守黄祖战死。同年,周瑜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与曹军大将曹仁、徐晃等相持一年后,攻下江陵,获得南郡。

    只可惜,在经过江夏败黄祖、赤壁破曹军、陆上又夺江陵这一系列的胜利后,周瑜在取蜀途中病逝;否则,等在他前面的,可能是更加辉煌的战果……据说王朗评周瑜“谋无不成,规无不细”,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周瑜似乎还真没吃过败仗~


    4. 性度恢廓,雅量高致

    《三国演义》里塑造的周瑜的经典形象当然是心胸狭窄咯~~只是历史上记载的周瑜却刚好相反……

    《三国志》正文中说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可见周瑜的人缘其实是不错的,即使与程普不睦这一点,《江表传》里也说其原因是“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但对于程普的倚老卖老,周瑜的反应却是“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终使程普也发自内心地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周瑜的大度,还表现在举荐人才上。按《三国志》记载,甘宁、鲁肃都是周瑜推荐给孙权的。而周瑜临终时,虽在荆州问题上已与鲁肃意见不一,但为了大局,仍然举荐了鲁肃继承自己的位置。


    5. 曲有误,周郎顾

    “曲有误,周郎顾”已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常用的典故而广为人知。即便是用笔简约、惜字如金的陈寿,也把周瑜少年时就精通音乐的事记入了《三国志》正文。

    《三国志》里说,“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这一段已算是陈寿用笔颇多的记录了,可见在当时,周郎顾曲确是非常有名的事~~的确,醉酒之时尚能听出曲中微小的错误,那个听力和乐感真是让人叹服啊~我也是从小习乐之人,深知这其中的不易……

    东汉末年至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文学和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文学上,有“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在音乐上,有嵇康、蔡邕、蔡琰、杜夔等。从音乐上的成就来说,没有作品流传于世的周瑜或许比不上蔡邕等人;即使在江东,会弹琴的也不只他一个——东吴名相顾雍还是蔡邕的学生呢~~然而,这些人都是文人,文人习乐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事。而作为精于音乐的武将,却是寥寥无几。于是后世出现了一个有些古怪的词——“儒将”,因为儒雅之风对于叱咤疆场的将领来说,似乎是很矛盾的,然而这种矛盾用在周瑜身上,却更增添了他的魅力。


    五、结语

    虽然《终极三国》是一个纯粹的偶像剧,跟历史几乎搭不上边,但对于强辩黄牛饰演的周瑜,我却是非常满意和喜欢的~作为一个瑜迷,我只希望终三迷中所有支持周瑜的人,也能同时关注一下历史上这个同样华丽的周瑜~

     2 ) 纪念我记忆里的脩香和银时空的故事

    终极系列最好看的一部!!!主角队阵容又帅又强,演技也自然很有灵气!!!第一集我就看到笑得肚子疼hhh虽然剧情借了解构三国的东风但比同系列的其他剧强太多了! 脩香真是我理想中的情侣,不像传统偶像剧里女生无下限作男生无下限讨好感情线无下限狗血!脩香对彼此都非常坦诚,互相信任,遇到问题一定会细细沟通,这样的感情才会让人感到安心嘛!

    然后是脩,明明是个歌手在演戏上却非常有天赋,情绪感染力很强,在禁声术下对阿香告白那一段看得我喉咙发疼……同时阿香是在我看的剧里面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性形象了,她聪明又坚强,胆大心细却不柔弱,多次救朋友于水深火热中,和如今某些剧中打着女强人旗号实则处处依靠男人的女性形象简直高下立判。 此外就是主角队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兄弟情,这对我这样一个独生子女来说真的是又羡慕又嫉妒。我相信当年在摄像机前的这一群人,在幕后感情也一定超级好

    也许情怀就是这么强大的力量,过了十多年的我依旧记着这部剧,给当年的我欢笑和感动,热血和启发的剧

     3 ) 用二十几集讲了一个冷笑话

    每一部终极系列都是一个加长版的冷笑话~
    你要是听懂了,你就觉得很好笑~
    你要是听不懂,你就觉得很无聊~

    最后,它还是一部腐剧~

    以上!

     4 ) 我们看电视剧 不过是为娱乐

           很多人说终极三国很雷 = = 我想说,对不起,亲爱的们,喜欢这电视剧的人们,看的就是雷,看的就是冷笑话,要的就是无聊,要的就是消磨时间。
        下班回来,一天操劳,公交很挤,老板脸色很不好,客户太挑剔,爱人不够体贴……打开电视,天,为什么全是爱国剧生活剧励志剧?看个电视为什么不能让我轻松一点?看个电视为什么还要让我感同身受历历在目?把我整哭了,整夜心情不好,又有什么意思?
        所以,挑个开心点的电视剧,全是冷笑话,全是帅哥,剧情也不用动脑子,看完哈哈一笑,带着笑容入梦乡…… 简直完美的一天!
        我们看电视剧 不过是为娱乐。╮(╯_╰)╭

     5 ) 有名小站上很有人气的瑜乔恋了解一下

    咳咳,在我中二时期有一定地位的台湾偶像剧《终极三国》了解一下~~

    B站爱好者今年年初的时候发现有丧心病狂up主剪了瑜乔cp,花式弹幕刷起来,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过来追忆青春。那段日子被面试折磨得没有人样,于是瑜乔cut成了我的精神食粮,中二之魂果然是缓解疲劳的不二良药。

    然后最近我又丧心病狂地刷完了整部50集,每集一个来小时的剧(还差7集咳咳),心潮澎湃ing,我必须写点什么了!

    作为副线CP爱好者协会荣誉会员,瑜乔CP在我这里还是蛮有分量的。

    《终极三国》的背景设定算恶搞三国吧,现在看来,编剧还蛮厉害的,虽然剧情偏的一塌糊涂,但主要的主线梗都能和《三国演义》对应起来的。周瑜的戏份应该算是出现比较晚的,基本上前面十来集看不出编剧想把小乔配给周瑜的样子,会长和赵云前期都是比较有利的候选人。到周瑜和强辩团初登场,刘备本着“我读过三国我怕谁”的精神开始剧透,“我才觉得你会骗我们班小乔嘞!”至此,才觉得编剧可能还会走历史线,虽然已经拆了吕布和貂蝉的CP线。然而,这之后又过了N集……我已经快忘记这条副线,曹会长一个神助攻,愣是把情敌的回忆杀推到了台面上,此处应有会长的《召唤兽》BGM~~

    曹操因为送了小乔一只狗,开始了我们吃瓜群众瑜乔恋的回忆VCR,才知道小乔背着班里众人已经和周瑜谈了一场虐心虐身的旷世虐恋,小乔觉的是分手周瑜觉的是暂时分开冷静的导火索是周瑜和大乔为了保护孙策假扮情侣被小乔撞见周瑜认为没有必要向小乔解释,诶哟我去,我这一长串不带换气的。剧情到这里,吃瓜群众的感受是周瑜这个傲娇闷骚,啥都不告诉人女朋友,啥个人知道你心里想个撒子咯。在小乔哭断气的回忆里我们同时get到了对日后剧情的推动有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不——关键动物,土狗小瑾。

    傲娇一时爽,追妻火葬场——来自周·傲娇·差点没命·公瑾。

    瑜乔CP的入坑戏份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刘备曹操五虎将他们为了帮关羽恢复武功,弹奏安魂曲,小乔为了不让貂蝉难过,找同样会乐器的周瑜帮忙,关键时刻,周瑜如约带强辩团助阵。乐曲演奏到高潮,董卓袭击小乔,周瑜以身相挡,小乔感动背后相拥。所以说弹吉他的活动范围就是比弹钢琴的大——选错乐器无法挪动的会长哭晕在厕所。这之后的年度大戏又是周瑜以身相挡直接吐血护住被孙权烬狼烟攻击的小乔,再次心疼受了重伤无法移动在角落的会长╮( ̄▽ ̄"")╭

    傲娇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来自周·傲娇·果真吐血了·公瑾。

    江东篇开启后,瑜乔恋的情感走向还是很丰满的,比起主CP修香恋的甜甜甜到后面生离的小伤感,以及羽蝉CP死别之后基本掉线的剧情走向,周瑜和小乔的情感从相互吸引到相处到误解分开到短暂和好到决裂再到相互真正理解最后订立婚约,还是能看出编剧在这一对CP设定上的用心的。

    小乔的人设属于有点咋咋唬唬的傻白甜,因为家庭的缘故,虽然表面坚强,但是内心会藏很多心事,在东汉的时候虽然和赵云还有曹操有隐约的感情线,但是周瑜回忆杀之后,也能明显感觉到小乔在对待周瑜的态度跟其他人的不同,对赵云更多像小粉丝对偶像的感觉,对会长应该算是明显而不失礼貌的拒绝吧,three次心疼在厕所唱召唤兽的会长ಠ_ಠ

    周瑜的人设除了江东祖传傲娇之外,真的是苏炸天了呀~无可救药的聪明,情话boy,一本正经撩妹,对国家忠诚,对女朋友真心,一吃醋就生闷气,一生闷气就要搞事情弄曹操,此处再次Q一下曹会长,年度最佳好助攻,这样的情敌你值得拥有!

    乔瑜CP的苏点还在于两个人都明确知道自己的心意,也在努力去了解对方的想法,更把自己的想法与之分享。划重点啊,同学们,期末这题一定考好吗?!情侣之间比起爱情本身,更重要的是相互的沟通与彼此的成长呀,爱的本质是心智的成熟与自由成长啊喂!其实这对CP比较明显的问题可能还是来自智商的,小乔及格线边缘的智商无法领悟到周瑜对家国天下的谋略算计,也无法理解所谓的许你一个未来,而周瑜的自负聪明也在初期更多把小乔当作附属,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人格,他多次强调你只要在我身边就好,其实就是这种想法作祟。当然在后期一众助攻的帮助下,两个人终于看清彼此的心意,也试着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周瑜帮助情敌曹操赚回了一波好感,小乔在阿蒙和太史慈的推波助澜下也意识到自己对周瑜太过苛刻。到后期三国鼎立的剧情推动,家国天下的立场更为明显的时候,瑜乔反而能够更加开诚布公,坚定情感。结局大战胜利后,小乔在两人初次见面的地方跳了当初的舞蹈,“从此以后我会继续跳舞,只跳你写的歌”,从为爱封舞,到为爱继续跳舞,可以说是甜到齁牙了~

    歪个楼,重新看一遍,发现孙权的人设也是霸道总裁苏到天呀!对大乔的语气跟其他人明显是精分现场好吗!“我之所以这么没耐心,可能是因为把所有耐心都用在等你身上了吧”,看看我能不能找到几篇同人文看看舒缓我再次掉坑却等不到发糖的悲伤心情😫

     6 ) 借《终极三国》的人气掰掰历史上的孙策

    《终极三国》给孙策的镜头实在太少。N久没出现的孙策,这次好不容易再度出现,竟然一出场就挂了……BJ实在狠心啊……

    然而,虽出场不多,大东扮演的孙策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阳光一样的笑容,与历史上记载的“美姿颜,好笑语”的孙策,确有几分神似~

    现借《终极三国》的人气,掰掰历史上同样耀眼的孙策吧~~


    一、孙策简传

    孙策,字伯符,熹平四年 (公元175年)出生,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年割据江东的诸侯,为东吴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遇刺身亡,年仅26岁(虚岁)。官至讨逆将军、会稽太守,封吴侯。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二、孙策家族


    1. 孙策四兄弟

    孙策是孙坚与吴夫人的长子。其父孙坚据传为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不过难以考证(《三国志》里也只说孙坚可能是孙武之后~呵呵)。吴夫人和孙坚共生了四男一女。女儿的名字在史书上未记载,但现在已经流行称其为“孙尚香”了(据说此名来源于戏剧)~

    四男即孙策、孙权、孙翊、孙匡。这四兄弟的“名”“字”可以说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他们“字”的第一个字是按“伯仲叔季”的排行起的;而“字”的第二个字则与“名”的含义一致。试看:

    孙策,字伯符:策、符,即策书和符节,均为权力的象征;孙策作为长子,自是以后的当家之主,可惜,死得太早……

    孙权,字仲谋:权、谋,其实这里是说权衡和谋划,是要孙权为孙策出主意来着~谁料孙策早死,让“权”变成“权力”了……

    孙翊,字叔弼:翊、弼,两个字均为辅佐之意。

    孙匡,字季佐:匡、佐,也为辅佐之意。

    从名字来看,孙坚对四个儿子未来的角色早已描绘好了。只可惜天不遂人愿,除了孙权之外,其余三子均早亡——孙翊只活到21岁,孙匡也只活到“二十余岁”。

    另外,孙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孙朗,是孙坚与其侧室所生。


    2. 妻室子女

    孙策的妻妾,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只有大乔一人。但因大乔嫁给孙策后不满一年孙策就去世了,从孙策的子女情况来看,孙策的妻妾应该不止大乔一人,并且大乔极有可能是妾。

    史书上有记载的孙策的子女共一子三女。子名孙绍,字不详,生母不详。孙权称帝后封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为上虞侯。

    孙策的三个女儿的名字在史书上均未记载。只知道这三个女儿一个嫁给了重臣朱治的儿子朱纪,一个嫁给了东吴名相顾雍的儿子顾邵,还有一个则嫁给了四大都督之一的陆逊。看起来似乎都是政治联姻……

    关于孙策家族的其他成员,可详见我的另一篇东东——“孙策家族一览”
    http://polymercat.blog.hexun.com/27935048_d.html

     
    三、孙策与江东诸臣


    1. 孙策与江东六郡太守

    从孙策的用人来看,孙策最信赖的,恐怕还是其家族里的人。

    孙策去世前,已经攻占了会稽、吴、丹杨、庐江、豫章、庐陵六郡。这六郡是江东的根基,因此六郡太守的人选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太守背叛,可能直接导致领地的丧失。

    孙策在六郡太守的人选上非常谨慎,几乎全用了自己家族里的人。会稽太守是孙策自己;丹杨太守是孙策的亲舅舅吴景;豫章太守是孙策的堂兄孙贲;庐陵太守是孙策的堂兄弟孙辅。而吴郡太守,因为有“本籍回避制”,身为吴郡人的孙家不能担任太守,于是由老臣朱治出任(朱治是丹杨郡人)。比较奇怪的是庐江太守,孙策用了李术,而李术其人是什么来历在《三国志》中几乎没有交待,只知道孙策死后他就叛变了……

    不过孙策任用李术很可能是不得已的,因为庐江郡的情况比较特别。这个话题在此就不多论,有兴趣的可参考我的另一篇东东——“再论孙策袭许”中的二(4)部分。
    http://polymercat.blog.hexun.com/38736521_d.html

    顺说,不光是孙策,在孙权上任初期,六郡太守依然是这个格局。孙策死后,孙权继任了会稽太守;而孙权打败叛变的李术后,任用了宗族里的孙河为庐江太守。而孙权的弟弟孙翊刚到弱冠之龄,孙权就任命了他为丹杨太守。


    2. 孙策与“二张”

    “二张”指张纮和张昭,在文官中可算是孙策最为信任的两个人。

    张纮是广陵人,孙坚死后,孙策移居江都,曾求教于张纮;孙策北上寿春去找袁术的时候,也曾将家眷委托张纮照顾。可见孙策在自立门户之前,就已与张纮结交了。孙策对于张纮的信任,最重要的表现在建安四年孙策派张纮奉章诣许,张纮留在许宫做了侍御史。这等于是孙策把自己的人直接安插进了中央,对于后来孙策袭许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个后面再谈。

    张昭是彭城人,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三国演义里孙策临终前交待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已足以表现孙策对于这两人的信任。只可惜,这句话在《三国志》等史书上并无记载。不过,《三国志·吴书九》中裴注引《吴历》里倒是有句值得注意的话,孙策竟然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忽然联想到刘备向诸葛亮托孤……),信任张昭到如此,不知孙权作何感想?~不过,想来张昭也未必真敢。

    孙策死后,孙权对于“二张”也颇为敬重,《三国志》裴注引《江表传》说,孙权称呼群臣一般称他们的字,唯对张昭称“张公”,对张纮称“东部”。


    3. 孙策与周瑜

    如果提到三国中的结义兄弟,最先让人想到的可能是刘关张。不过在我看来,孙策和周瑜这对兄弟远比刘关张耀眼。这两人同一年出生,少年相识,而后又并肩打下江东;且又都是翩翩美男,又同时分娶了一对绝世美女~~实在是很令人神往的双子星~《三国志》在孙策传和周瑜传部分中,也均在正文处提到了两人在年少时就是好朋友的事,看来两人的友谊在当时也是广为人知的。

    我有时在想,孙策和周瑜分娶大小乔的时候,孙权有没有嫉妒?~~那时孙策和周瑜攻破皖城,孙权也参加了。但皖城中最美丽的两个女子,孙权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哥哥得了一个,另一个却给了周瑜……顺说,孙权倒是也得了一个女子,是被俘的袁术的女儿袁氏,但又怎能和大小乔相比呢~~
     

    四、耀眼的孙策


    1. 极品美男

    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很多,但有外貌描写的却还不到2%……而对于这些人物的外貌描写,陈寿也是惜字如金,就连江东的招牌帅哥周瑜也只有五个字:“长壮有姿貌”。(我也不知道周瑜咋就凭这几个字成了大家心目中江东的招牌帅哥了?~难道是因为周瑜懂音乐,比较风雅?~)

    当然咯,惜字如此,陈寿对于“美”这个字更为吝啬。《三国志》正文中(裴注不算)用了“美”来形容其外貌的人,只有4个——袁尚、刘基、滕胤和孙策。看来这四个人真可以算得上是极品美男了~

    不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周瑜因为会抚琴,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阴柔”;而孙策因为有江东小霸王之称,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阳刚”。但《三国志》中对孙策的描写是“美姿颜”,对周瑜的描写是“长壮有姿貌”,单看这描写,似乎应该倒过来才对哦~~我总觉得陈寿形容“美”的男子,似乎都有点小白脸的嫌疑……(8要PIA俺……)

    顺说,《三国志》裴注引《吴历》说孙策遇刺时其实没伤到要害,只是伤到脸,而孙策是受不了毁容而死的……这个说法真的很让人汗颜……莫非这就是所谓的“死要面子”?……


    2. 偶像级人物

    除了外貌,孙策无疑在性格上也是很不错的。陈寿在《三国志》正文中有段描写相当惊艳,他写到“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我在想,开朗阔达又善于用人的帅哥已经够完美了,再让人崇拜到“乐为致死”的程度,到底是怎样一个偶像级巨星哦?……

    《三国志》引《江表传》还说,孙策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一无所犯。虽然《江表传》这东东从来是给江东说好话,有点偏心的嫌疑,但这段记载却是收录进了后来的《资治通鉴》。而在《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中,柏杨老先生还特别指出这是通鉴第一次记载军队纪律严明的事,可见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难得~

    《江表传》还记载了孙策杀于吉一事,虽然写得有点玄乎,但从孙策不信巫术这一点来说,也是相当的难得啊~

    此外,孙策作为长子,也算是一个好哥哥。对孙权就不说了,继承人都选定他了~~而孙坚去世后,孙策本该袭承其父乌程侯的爵位,孙策也让给了最小的弟弟孙匡。想想孙坚、孙策相继去世,孙家子弟却能在劫难中立住脚跟并逐渐壮大;再对比下袁绍去世后他那几个儿子却在明争暗斗,还是很让人感慨~

    当然,孙策也不是没缺点……我觉得他最大的缺点还是“死要面子”。比如他杀隐士高岱一事,确属滥杀无辜,而杀他的原因,说穿了就是高岱让他没面子了……所以,前面提到《吴历》所载孙策死于受不了毁容一事,我倒觉得也有可能……汗……

    3. 江东小霸王

    孙策“江东小霸王”的称号似乎来源于《三国演义》。不过历史上的孙策倒也对得起这个称呼。

    从孙策开始平定江东,到获得江东六郡,只花了六年不到的时间,这个速度的确让人惊异;而更让人惊异的是孙策此人还如此年轻,他去世的时候也不过26岁。我想,在这样的年纪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三国中绝难再找出第二人。

    而且,孙策几乎是白手起家的。孙坚死后,其所领部下全部由孙策的堂兄孙贲带去从了袁术。后来袁术派孙策平定江东,还给他的也只是“兵财千馀,骑数十匹,宾客原从者数百人”,并不多哦……

    而孙策去世后,孙权在将近8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再扩张地盘。

     
    五、几个谜题


    1. 继承人谜题

    东晋著名史学家孙盛说,“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主”。也就是说孙策的地位,可以算得上吴国的开国皇帝。(当然,孙权为了保持自己一脉的正统,并没敢追封孙策为皇帝。)

    但是,从常理来看,一般人都不会在自己有儿子的情况下立弟弟为继承人——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儿子的位置又往哪里搁?而史书记载孙策又是有儿子的,并且从孙策之子孙绍的名来看,孙策是有意立其为继承人的(如果这个名是孙策起的话),因为“绍”的本意就是“继承”;那么孙策为什么会选择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呢?

    一种说法是孙策去世时孙绍年幼。但就算孙绍年幼,让孙权等暂时代为领兵,再让人辅佐幼主似乎也是可行的。当然,幼主的弱小极有可能引起江东集团内部的争斗,孙策也不是没有可能为了大局着想而传弟不传子;不过若真是这样,倒是要佩服孙策一把了~这样胸襟实属难得。

    还有一种说法是孙策去世时孙绍还尚未出生,是个遗腹子。《三国志·吴书六》裴注引《典略》说“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注:《典略》说孙策的弟弟孙翊又名孙俨)。张昭等人猜测孙策可能传位于孙翊,却似乎根本没猜过孙绍,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那时孙绍可能还没出生。另外,如果孙绍是大乔所生的话,那就几乎百分之百是遗腹子了……

    只可惜,史书上对于孙绍的记载很少,既没说他的生母是谁,也没说他生于何年。于是继承人这个谜题,也只能是猜测了。但孙策传位于孙权,对孙绍来说绝对是个悲剧——因为他的一生将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上。虽然孙盛说孙绍是“嗣子弱劣”,但我觉得可能有失公允。试想孙绍如果极其优秀,对孙权以及孙权子孙的位置必将是个极大的威胁。孙绍想要平平安安,又怎能不收敛呢。

    然而不管孙绍如何小心翼翼,悲剧终究还是发生了——孙绍的儿子、也就是孙策的孙子孙奉,被孙权的孙子孙皓(东吴末帝)诛杀,原因正是有人“讹言谓奉当立”。也不知孙权在地下如何向孙策交待啊……


    2. “袭许”谜题

    《三国志·吴书一》正文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而《三国志·魏书一》中也提到了孙策袭许一事。似乎陈寿对于孙策有“袭许”的意图相当肯定。但是,既然孙策是“阴欲袭许”,也就是说是暗地里的,怎么好像弄得大家都知道了?而曹操如果真握到孙策有什么不臣的把柄,还会在孙策死后对孙权那么客气(想想曹操对董承是怎么处置的~)?再说袭许一事还未真正执行孙策就去世了,孙策到底有没有这打算,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三国志·吴书一》的裴注里就引用了两种观点——孙盛认为“袭许”不可能;而裴松之则认为是可能的。我觉得关于“袭许”首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旗号问题:孙策如何做到师出有名;二、部署问题:江东与许县隔着广陵、淮南、汝南三个郡,路途遥远,且这三个郡都不是孙策的领地,孙策如何顺利到达许县?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孙策“袭许”是相当可能的,理由说起来可能有点罗嗦,有兴趣的可参见我的中篇历史小说“孙策——半途而废的袭许”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52222.shtml

     
    3. 遇刺谜题

    也许是天妒英才,孙策年仅26岁就遇刺身亡,实在令人扼腕。

    关于孙策遇刺一事,《三国志》中的记载是孙策在袭许途中被故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因为孙策杀了许贡,其门客要为许贡报仇。

    不过这个说法有一些疑点。其一,孙策死的时间实在太巧,正好是在袭许的关键时刻。其二,许贡任吴郡太守大约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之前,孙策遇刺时(公元200年),杀许贡很有可能已是好几年之前的事,那些要报仇的门客早干嘛去了?其三,孙策去世时还有一巧:其子孙绍要么还没出生,要么就是年幼。(于是有人yy孙策搞不好是孙权暗杀的 = =)

    至于孙策遇刺的真相,恐怕也无从考证了(反正按正史就是许贡门客杀的咯~)。不过我个人还是认为与孙策“袭许”有关,应该是孙策与曹操暗中较量的失败。有兴趣的仍可参见我的中篇历史小说“孙策——半途而废的袭许”。


    六、结语

    第一次看到《终极三国》中大东扮演的孙策出场,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虽是现代的装扮,但那感觉实在很符合我心目中的孙策~只是BJ太残忍,竟然给了这个孙策与历史上相似的结局……

    但我相信,不管是终三中的孙策还是历史上的孙策,虽是流星一瞥,但那瞬间的惊艳,却是刻在每个策迷心中的永恒。

     

     短评

    个人认为终极系列最不错的一部

    8分钟前
    • Coquettish
    • 推荐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刻意的恶搞和折腾结果居然还不错,大概是因为正中我笑点吧~至少比那些狗血又要装品味的烂剧强太多了。

    11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30多集开始有些无聊,但前20几集真的很棒~

    15分钟前
    • Cinderella
    • 力荐

    台剧终极系列三部曲。虽说这部剧有点在玩弄历史,但不可否认看过这部剧以后略微有些对三国故事产生兴趣。

    17分钟前
    • 小小晴子
    • 还行

    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它。 还一直念念不忘刘备。 够爱 也听不腻~

    21分钟前
    • pOpcOrn Tea
    • 力荐

    在没有《武林外传》和《爱情公寓》的时代,这部搞笑电视剧就是我童年的全部笑声了!没有不良影响,没有矫揉造作!

    22分钟前
    • 豪/ty久不见
    • 力荐

    我是不怎么看台剧的 但是这个真的搞笑 三部中最搞笑的 原谅我笑点低

    23分钟前
    • 王大喜
    • 力荐

    歷時一年的終極三國終于結束了,怎么有一種好可惜的感覺啊?心里空蕩蕩的,好難過。

    25分钟前
    • 叶子阿姨
    • 力荐

    以后再没有人会这样嚷着要我陪看偶像剧,我也再没办法悄悄告诉你其实我以前也看过《终极一班》,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我会很想你的。

    26分钟前
    • Kirsten
    • 力荐

    看过的最好的偶像剧!

    30分钟前
    • Raintu
    • 力荐

    马超出操 操场操马 吃马草……

    34分钟前
    • 落小木
    • 力荐

    就无厘头青春偶像欢乐台剧来说,完全值得5分!

    35分钟前
    • Cain
    • 力荐

    第一季笑死了好吗!!笑成傻逼!!胡宇崴好帅为什么喜欢他的人那么少!

    39分钟前
    • 都市丽人
    • 力荐

    不明白这世上怎么就有那么多缺乏幽默感和宽容度的狭隘之人╮(╯▽╰)╭这部剧就该以童心和恶搞的态度去看啊

    43分钟前
    • Jaysee
    • 力荐

    无可争议的终极系列最好的一部,逻辑和剧情以及娱乐都是。终极里面唯一一部有逻辑的片子,太不容易

    45分钟前
    • 布库喀*
    • 推荐

    因为它喜欢上了陈德修,8年了

    46分钟前
    • You小浅
    • 力荐

    吼吼吼~~~真是没看过这类台湾片,清一色花美男!!!校服很好看。虽然雷、腐、穿,但最开心的是,实在能把人笑抽过去~~~曹操的表情超可爱,每次都说曹操曹操到,还召唤兽召唤兽滴唱,搞笑!

    50分钟前
    • irissmy
    • 力荐

    我靠我居然追了整整一年!!!!这是何等的耐力啊陈德修你对得起我吗!!!【陈德修黄少谷】老子当年是有多爱你俩啊。

    52分钟前
    • bing。
    • 推荐

    抛开个人感情和HC而言,这部戏至少每个人物都塑造的非常好,尤其孙家兄弟和曹操,原声也做得不错。虽然脩的智商全都长到孙尚香头上去了,赵云和关羽不说英文就有语言障碍,马超基本就是幼稚园儿童,貂蝉的面瘫让人无法容忍……不过孙策~~一切光芒属于你❤!!好吧我就是HC= =

    55分钟前
    • 胖丁桃
    • 力荐

    当年时时在期待修的装逼呜拉巴哈大技能发动。

    59分钟前
    • ᥫ᭡້໌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