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短剧 无上南皇

    无上南皇

    评分:
    0.0很差

    分类:短剧大陆2023

    主演:叶寒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无上南皇 剧照 NO.1无上南皇 剧照 NO.2无上南皇 剧照 NO.3无上南皇 剧照 NO.4无上南皇 剧照 NO.5无上南皇 剧照 NO.6无上南皇 剧照 NO.16无上南皇 剧照 NO.17无上南皇 剧照 NO.18无上南皇 剧照 NO.19无上南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今天是无上南皇出狱的日子,这时一颗导弹在天上落了下来,南皇一个阵法便将自己和手下罩住保护了起来,毫发未伤。传闻无上南皇定九州安四静,创至尊金榜,今天青帝倚天不甘愿做排行榜第二,便来找到南皇,杀了他便可以得到金榜第一之位。可她那是南皇的对手,几下便被南皇打倒在地,沦为了南皇的手下。七年前南皇因走火入魔而隐居,遭人陷害入狱,如今他要回到云州杀人灭族报仇雪恨。可南皇刚下了飞机,却收到了一条不幸的消息,自己的妻子竟然被当年陷害自己的小人求婚了...

     长篇影评

     1 ) 擦亮你的眼睛

    影片过于程式化
    导演怎么可以允许自己如此老调重弹?
    故事也及其简单
    真的就只是国王的演讲这五个字这么简单
    恩 故事简单当然没关系
    其实这往往是一部分好电影的特征
    那就需要别的方面争气点
    如此说来导演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呢?
    大概只有1毫米那么浅吧.....
    镜头调度和剪辑有没有很出色呢?
    实在是表现平平
    缺乏大手笔
    只有美工还成体统
    演员的演技?
    这是网友讨论的最多的
    如此空虚的电影演得好有什么用?

    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上那么多人都给予好评
    只是因为看过这部电影就一定要说好吗?
    还是因为它宣传力度大而且得了那么多奥斯卡的提名呢?
    凡沾国王必拿奖?
    这真是句无聊透顶的话


    没看之前我也觉得小金人一定是国王的演讲的
    因为只有这部片最符合奥斯卡的口味
    说说几部最热的吧
    黑天鹅 惊悚片除了沉默的羔羊其它还都没得过
    盗梦空间也是一样的道理 科幻题材不讨巧
    而社交网络呢 金球已经让它够光荣了
    电影公司利益牵扯之下不会再让它拿奖了
    这样看来似乎国王的演讲最有可能
    但是它实在是不成器啊我想说
    它还是有可能拿奖
    就是心虚不心虚的问题了

     2 ) 先成为一个人,然后成为国王

    看了一遍《国王的演讲》的剧本,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就更清晰了。

    口吃往往代表着心理面临着某种障碍。
    男主角伯蒂面对的是强权的父亲,任性的哥哥,
    他们形成的势力将他压制,从童年起,
    他被父亲凶狠的纠正,被哥哥冷酷的嘲笑,
    这一切使他的口吃变得日益严重。
    在父亲和哥哥面前,他的口吃最为严重。
    而责任,权力,公众的期待,在他心目中,
    与父亲和哥哥的阴影相同,这是他的心理症结。

    什么使他好过一些呢?
    与其他上流社会的女性不同,豁达灵动,深爱着他的妻子,
    还有一对可爱的女儿,在她们面前,他是几乎不口吃的。
    电影中家庭氛围的描写很动人,与平民莱昂内尔的家庭几乎相同,
    (在电影中那是前后的两场戏,两个家庭,两个父亲)
    家庭是伯蒂的避风港湾,流露出平凡人的温暖和亲密。

    当他面对责任,不得不成为一个国王时,他的问题加重了。
    父亲的离世,兄长的退位,并没有使他的内心症结打开,
    反而形成更加巨大的责任阴影,逼迫他不得不以自己最弱的一项迎战:
    那就是要面对公众做演讲。
    他面临的是空前的危机。

    如何成为一个君王?
    习惯性的思路是,要有王气,要充满自信,要具有威严,
    要有大的格局,要有大的能力,要使人信服,甚至使人畏惧。
    他应该做很多外部的工作,比如征战,比如政变,比如外交……
    有趣的是,在这部电影中,他在成为君王之前,
    首先要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完整的人。
    当他以君王的身份与莱昂内尔对话时,后者拒绝回答,
    只有当他以一个人的身份要求对方聆听时,后者才予以接纳。

    而在那个时代,君王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圣君主,
    时代已逝去,王室仅仅是一个象征,
    这是伯蒂当上国王之后,面临的更深层次的心灵危机:
    战争迫在眉睫,他没有权力,没有军队,一无所有。
    他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国王,除了演讲,除了精神上的支持,
    他不能为自己的民众做更多。

    而这种无力感,最终也得到了化解,在平民的身上。
    莱昂内尔是一介平民,却不断的,不断的,不断的要求平等,
    要求心灵的对等沟通,要求分享,要求深邃,要求亲密……
    国王与王后在一个平民家中谈笑甚欢,是影片的小高潮,
    从这里开始,伯蒂接纳了自己的身份,接纳了自己的无力,
    他从消极的接受转变为积极的接受,如果国王只能做演讲,
    那么好吧,我会做一个完美的演讲。

    总的来说,《国王的演讲》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
    剧作四平八稳,主要角色写得真实可信,尤其是伊丽莎白和莱昂内尔,
    这两个人物很有神采,充满了他们的个性,并不过分的个性。
    如果说有缺憾,我觉得创作者把伯蒂的父亲和哥哥戴维,
    写得太简单化了,简单的粗暴冷漠,简单的逃避责任,
    如果这两个人物更丰满宽厚,更有弹性,就更好了。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打开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王。
    而不是,一个国王,他为了自己的事业,可以不完整,可以封闭,可以不幸。
    在我们的电影里,甚至以此来歌颂一个国王的伟大,认为是牺牲和奉献。
    强调个人的牺牲,就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吗?
    不,我想,起码《国王的演讲》,以及他们的观众,并不相信这一点。

    先做好自己,然后去改变世界。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世界。


     3 ) 乔治五世没有死只是转职去霍格瓦兹当了校长

    看哈里波特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魔法世界只有大臣没有国王,那么王室在魔法世界里的地位究竟为何?身为英国臣民的罗琳大妈显然被下了封口令而语焉不详,不过看了国王的演讲,一切真相就大白了。

    邓不利多的真实身份就是英王乔治五世所以他可以完全不鸟魔法部长,而英国被卷入二战完全是伏地魔搞的鬼:乔治六世娶了最疯狂的贝阿翠丝阿姨做老婆而首相则是虫尾巴,至于国王显然是被魔法操纵了以至于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
    电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48924/?start=100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48924/?start=200

     4 ) 从企鹅公爵到信天翁国王

    一、伯蒂 身为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能力便是演讲。政客欲征服民众,只消一副好口才。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可拨动万众心弦,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驱懦夫昂扬赴死。几乎每位政治家都有彪炳史册的演讲事迹,孔明“骂死王朗”,拿破仑有“蒙特诺特战役演讲”,金博士有“我有一个梦想”,麦克阿瑟之“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另外还有画了一个圈的“南方谈话”等等。身为领袖,“跟他们谈笑风生”是必备技巧。 《国王的演讲》开篇破题,上来就是一场“(未来)国王的演讲”。寥寥几笔,将主要人物定格在画板上。在直播间里,专业播音员用矜贵的手势操持精致的器具,漱口、开嗓,踌躇满志如一方之主;真正的尊贵王爷却正瑟缩在妻子身边,惶然四顾,绝望得像个没有温书、自知考试要交白卷的小孩子;贤惠的王妃轻吻丈夫脸颊,无声地在他手臂上捏一捏,主教和工作人员各自道出鼓励话语。但一切鼓励与温情统统作废,公爵张口结舌,演砸了一场原本轻而易举的演讲。 其实,王室的成员不过是些演员。套用某朝代某老演员的广告语:“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国王要做的并不复杂。君主立宪制度之下,他无需直抵前线冒着弹雨鼓舞士气,无需振臂高呼、口若悬河,甚至无需直面千万双灼灼眼目,赖现代科技所赐,他只要在麦克风之前,声情并茂地(设若干巴枯燥,大概也能敷衍过去)念完几页幕僚草拟的演讲稿,便可交差大吉。然而就这么点“红领巾广播站”的小学生播音员都能完成的任务,恰是乔治六世的死穴。 他做不到几乎所有人能做到的事:顺畅地侃侃而谈。一应雄心、激情、温柔、愤懑、焦切……都被这痼疾桎梏,牢牢封锁在痉挛的两唇中。胸襟里尽有惊涛拍岸,也全被这无形堤坝拦截。 官家有疾。然,疾不在腠理,而在膏肓之间。正如莱昂纳尔所说:没有先天性的口吃。口吃折射了内心的怯懦,而口舌不便,更加剧了自卑与木讷,恶性循环十数年,无药可救。 绷得过紧的琴弦,是无法奏出任何乐曲的。国王他,其实是个可怜人。 他的眼神总是带着忧伤、胆怯。他不快乐。 片中大部分关于国王的镜头,总是将他委委屈屈地搁在画面下角。这场戏没有反派,国王要打败的是自己。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斗争。 乔治六世,可怜、可叹、可钦、可感。 在影片开始十分钟后,时为约克郡公爵的伯蒂,穿着黑色燕尾服走进育儿室。父亲虽满心忧烦,对女儿仍温存不减:先是学着企鹅的模样走了几步,然后为两位小郡主讲睡前故事: “从前有两位小公主: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她们的爸爸是一只企鹅,因为他被一个邪恶的巫婆诅咒了。这对他来说太不方便啦,因为他喜欢抱着他的公主们……巫婆让他们去南极,如果不能飞,这可是很长的一段路。他一头钻进水里,只为了能在午饭前赶到,他还让一个过路的摆渡者带他过去,他成功地回到了宫殿里,给了厨师、妈妈一个大惊喜。小女孩们在厨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吻。在那个吻之后,你们猜他变成了什么?” 故事到这里,所有人都会跟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一起神往地笑着,脱口而出:“他变成了一个帅帅的王子!” 但企鹅公爵给出的答案是:“他变成了一个短尾巴的信天翁。” 在公主们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企鹅爸爸张开双臂,解释说:“这下他有了很大的翅膀,可以抱着他的两个小宝贝了!” 然后,他略显笨拙地膝行到小郡主们面前,紧紧地搂住她们,在公爵夫人的微笑注视下,将慈父的亲吻降落在女孩们金黄的卷发中。 ——信天翁是鸟类中翼展最宽的,张开翅膀,可达3米以上。 这个“企鹅变信天翁”的故事,初听来只为烘托王室一家亲的美好氛围,以及伯蒂的外冷内热。终篇之后会发现,此故事提纲挈领地喻意了全片:王子殿下英俊儒雅、仪表堂堂,却偏生有这上不得台面的毛病,真有如天降诅咒;“抱着他的公主们”,亦即守护他的臣民;带挈他前行的“摆渡者”,自然就是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至于“成功回到宫殿里,给了厨师和妈妈一个惊喜”,“惊喜”当指他完成了对他来说最艰难却又最重要的圣诞演讲;厨师,可理解为首相丘吉尔——治大国如烹小鲜嘛。(此处或是过度阐述) 故事结局最耐人寻味:“惊喜”过后怎样?笨拙企鹅是否就此脱胎换骨,变成完美王子?错!没看电影之前,大概所有人都会认为:最终莱昂纳尔医好了国王的口吃。其实,伯蒂的口吃始终未能治好。但是他完成了“圣诞演说”,并因此化成具有更坚强翅膀的“信天翁”——虽然还是禽类。 二、莱昂纳尔 做为软性大不列颠形象宣传片,《国王的演讲》铸起了一尊完美的英伦绅士标本: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 莱昂纳尔的年纪,当是六十尚不足,五十颇有余。他已经到了永不会觉得尴尬和别扭的年纪,一对冷静双眸洞悉世事,始终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让人对之如坐春风。 莱昂纳尔与伯蒂的交锋,则是贯彻全片的美妙二重奏。两人就像一对反义词:地位一尊一贱,态度一张一弛,情绪一明一晦。然而,尊者常露荏弱之态,贱者并无卑微之心。莱昂纳尔不卑不亢、泰然自若,伯蒂拘谨矜持、暴躁不安。草头郎中对一国之主不谄媚,九五之尊对草头郎中亦不轻蔑。 科林与拉什的对手戏,真如一发之上,悬千钧之力。 三、爱德华 爱德华八世对历史的贡献:一则韵事,一只“温莎结”。 有多少女人曾为这位“多情国王”的故事心旌摇曳?我也是到很久之后,才明白“不爱江山爱美人”其实不是褒义词。尤其值彼江山风雨飘摇之时,国赖明君,这份本应扛起的责任容不得推诿。他对那个女人多情,便是对自己的国家无情。 ——曾身为乔治六世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担任私人秘书的拉塞尔斯,对王储爱德华给出这样的评价:“他放肆地追求酒精和女人,而且自私。他以后可能不适合佩戴英国的王冠……他的性格变幻莫测、很不成熟,在精神、道德和美学等方面,停留在一个17岁男孩的水平;他对事情适当或不适当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我能逃脱吗?” 秘书所下考语,多半是真。有一种“多情汉”实则是世间极自私的人——杨过就是明例,情之一字遮天蔽日,于是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宇宙核心只座落在他的爱情上。 电影中的爱德华八世,做为乔治六世的衬托,是位轻率任性的浮华男子。华利斯夫人举筵,伯蒂不得不携妻亮相。在黝暗狭窄的酒窖中,弟弟追在兄长身后结结巴巴地探讨国事,而哥哥焦虑的只是找不到情人想要的佳酿。这一场戏剧化得有些过分,不过也完成了对爱德华和华利斯的塑造任务。 第一眼看到盖-皮尔斯饰演的王储,那犹豫不决的、阴柔的嘴型、埋藏情欲的法令纹,立觉“对的!这就是爱德华”;而辛普森夫人虽只出场两次,亦形神兼具:老辣、虚荣、男性化、洋洋得意、野心勃勃。 四、国王 旧王交卸,新王接任。伯蒂被推上王座。在华美宫室的朦胧光线中,乔治六世的背影显得孤独。有弧度的镜头,略微夸张地聚焦在他哆嗦的脸肉和嘴唇上。 所有的画面,都强调了伯蒂此际的孤独。他其实始终是那个卑怯、懦弱的孩子。捏着讲稿,嘴巴开合如涸泽中的鱼,一径憋得面白唇青。晕眩中视线越过面无表情瞪视他的人群,落在墙上悬挂的先祖的画像上。新逝的老父盛装挺立画框中,威严冰冷的目光审视不争气的次子。 ——偌大一份家业,靠个“无话儿”之辈来接任,先祖泉下有知,只怕也要叹息国运不济。 在莱昂纳尔面前,虚弱恐惧的伯蒂爆发了出来。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伯蒂与妻女观看希特勒演讲一场戏,意味更为深远。 先来看看史料记载:希特勒曾专门在一位精通肢体语言的专家的指导下,设计演讲手势,并常常对着镜子和相机反复排练着,以求达到最震撼人心的效果。当时一个追随者说:“为了取得男女老少的无条件的信任,希特勒使用了符咒。”波兰记者阿克塞尔海斯特回忆:“从他的演讲中我们听到了被压抑的激情和爱意,表达这一切的是爱的语言,他的叫喊充满着憎恨和情欲,他的话语充盈着暴力和残忍。所有的语调和声音都受神秘的本能支配;它们如同被压抑太久的邪恶冲动。” 希特勒把语言暴力发挥到了极致,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他纷纷将他们挑落马下。冯.米勒教授回想起某暴动中希特勒的演讲时说:“在我整整一生中,除了那一次,我再也想不起来,在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内能让群众态度转变如此神速的情景。”奥匈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儿子奥托.冯.哈布斯堡在一次观察后说:“跟他站在一起的共产党人,在开口之前,就被他打动了,他是个有某种磁性的天才。”作为将领的布劳希奇说:“我和这个人争辩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要窒息了,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埃哈德.米尔希说:“在他面前我就像是做错算术题的小男孩。”凭这样的本事,希特勒不无骄傲的说:“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并且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 说回电影:画面中滔滔不绝演讲的那人,就是挑起世界战争的公众之敌。但他的演说技巧与得到的效果,无可挑剔。伯蒂当有且恨且妒的一念闪现,但他目光随即平和坚毅下来:正义与邪恶之分野,不靠口才来划分。 引用某影评的话(我觉得我不可能总结得比这句还好):有的人也许言辞流利,擅于煽动,但却可能是恶魔;那些羞涩木讷甚至笨拙的人,却可能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 五、国王的演讲 最后一场戏,当然就是那场华彩乐章:圣诞演讲。就像炉火上炖着的一壶水,虽然火苗始终温文,然不知不觉中水温已至沸点。一道道窄门敞开,贤妻良友随侍在侧,盛装的国王面沉如水,如赴战场。 最后的舞台是小小的密闭的直播间。在伯蒂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莱昂纳尔的动作便是推开窗子。这一点在最后的“圣诞演讲”中得到呼应。 所有的起承转合,其实俱在意料之中:最后关头,我们都知道国王和治疗师要说一句温情脉脉的表白。果然,国王至诚道谢,而莱昂纳尔的最后一句话则是:忘掉其他一切,对我说,对我这个朋友说。三次红灯闪烁在伯蒂面上,照应了影片开初他的失败。在艰涩地起头之后,为隐蔽口吃而频繁做出的停顿,反而益显凝重沉痛,具有别样的力量。 间中也有几次,国王险些结巴起来,全赖莱昂纳尔的眼神与无声手势。但他渐入佳境,渐入佳境。咬字吐音,从未如此勇敢与坚定。要抵抗强权,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演讲,为臣民亦为自己。 穿插出现在伯蒂演讲画面中的几组人,几乎回顾了全片情节,像协奏的器乐,令这一曲更调和与雄壮,更具有深度厚度:曾领教了约克公爵那糟糕透顶的演说的工厂工人,如今听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曾多次鼓舞乔治六世的主教与首相,庄肃端坐,想必坚定了抗战之心;独处小室、守着孤灯的王太后,嘴边逐渐浮起微笑,自是对儿子的赞许与自豪;在遥远的精致公馆中躲清闲的爱德华与华利斯,表情复杂难言,华利斯发上绑着花纹发带,浮夸突兀得像个时装杂志上的假人;大卫则满面阴沉,是否在被弟弟打动的同时也嫉妒了他的感召力?倚靠着他的华利斯几乎是立刻察觉到他的异样情绪,伸手抚慰——当然,若无这等机敏,也不能俘虏君主之心(短短几秒钟的镜头,道出无数弦外之音)。 最后,莱昂纳尔垂下双臂,肃立聆听,他知道不必再指挥协助,乔治六世已脱胎换骨,真正的国王在这小小格子间中诞生。 历尽艰险,伯蒂终顺利完成最后一个词:“胜利”。始终抓紧座椅扶手的王后,欣慰地与女儿互望,面颊上有恰如其分的一滴热泪。那滴泪只星光似的一闪。大功告成后,莱昂纳尔与国王相视微笑。莱昂纳尔并未恭喜,只微笑道一句:“你在w上仍有些打结”。这轻描淡写的一句,掩盖胸中感慨与喜悦的澎湃波涛,简直有谢安的“小儿辈已破贼”的妙处。 完成之后又如何呢?紧闭的门次第敞开了。伯蒂终于微笑着走出昂首阔步的国王的步伐;悲欣交集的贤妻悄声道:“我知道你会很棒。”首相与主教诚挚祝贺;国王携眷走上阳台,领取民众的掌声与喝彩。温柔舒缓的钢琴,交替流转在国王与莱昂坚毅面容上。一切美好如童话。最童话的结局字幕是: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毋庸置疑,《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就像是无可挑剔的美人:秾纤适中,修短合度,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由国民性决定,英伦影像总有一种克制的情绪,没有欢呼夹杂狂吼,也鲜少眼含热泪地相拥,画面与音乐均委婉而素净,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这便是:一片幽情冷处浓。 六:历史 上个月恰巧买到一本法国记者贝特朗-梅耶-斯塔布莱所写的《伊丽莎白二世时期的白金汉宫生活》。无论在民主国家、封建国家、君主立宪还是社会主义,宫闱秘辛都隐在层层帘幕之后。不过赖有大胆卷帘人,我们也随之窥探一二。该书中一些段落提及了乔治六世和他的王后。讲伯蒂的不多,对王后大加颂扬。我姑且把这些段落人肉搬运到这里,做为注脚: 幼时:乔治六世的绰号叫“Bertie”,此人用喝酒来增加力气,他的双腿夹着钢制夹板,因为他的双膝外翻。他进入会客厅时,仆人都伸出胳膊来推他,他总是哭着进去。 粗心的国王:某天,乔治六世不留心给一个人授衔两次,到了“第二轮”授奖的时候,国王觉察到:“您看来非常不安哪!” 可爱的王后:一名老仆人说:“第一次碰见王后,人们都不注意她矮小的身材(王后只有1.55米)和丰腴的体形。因为大家都被她的热情和魅力吸引了……她非常喜欢微笑。” 她是一个有头脑而又善于逗乐的人,从结婚到乔治六世登上王位的13年中,她的性格要服从王室的庄严与新位置带来的挑战。在出访活动中,约克公爵夫人能让事事都变得容易。她的玩笑能让最害羞的人捧腹大笑,在舞会上她对舞技平平的舞伴说:“加油!太棒了,你至少还没把我的王冠碰掉嘛!”她对份内的事情一点也不厌恶,人们赞美说:“她要是戴上了一枚新宝石,就高兴得仿佛刚刚发现愉快地度过一个美妙的下午的新方式。”公爵夫人如此自如,丈夫羡慕不已,因为他严重的口吃的确是个不小的缺陷。 1936年12月10日,爱德华八世逊位,约克公爵被即将落在自己和妻子身上的责任震惊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12月10日,这位新国王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授予妻子一枚嘉德勋章。他在登基演说中讲道:“没有妻子在我身边,没有她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我是担负不起身上的重担的。”当时人们称呼她“联合王后”,时年36岁。在战争中,她尽其所能鼓舞英军士气,丘吉尔称她为“二战中最勇敢的女人”。 和丘吉尔一样,她也将重树英国精神。从伦敦遭到轰炸开始,王后就坚持不懈地视察被炸街道,鼓舞士气,安慰群众,语言得体。在伦敦战役进行得最惨烈的1940年9月13日,几枚炸弹击中了白金汉宫,当时王后的一句话家喻户晓:“我很庆幸遭到了轰炸,因为轰炸才使我能面对面地与东区(伦敦在空袭中受创最严重的一个区)人民接触。” 《泰晤士报》一名著名编辑说:“她将普通生活的美德在高贵生活中加以发扬。她拉近王室与百姓的距离,使王室显得自然,也远远没有前几代王室那么严厉。”伊丽莎白-安吉拉-玛格丽特-博斯-莱昂选择了阳光、生活与幸福,她是英国王室的支柱之一。

     5 ) To be or not to be

    我一向是偏袒法国电影的,喜欢细入毫发的人性观察,也佩服同一颜面下的端然自持,好似关怀又能轻易脱身。但或者囿于样本限制,我不是不觉得影片往往过于“小我”,一个人一个小圈,很方便纵里发掘,却失之更宏迈的视线。与之一衣带水的英伦,也许偏偏又是被我的小采样撞到,我更多地感到电影人对他们丰硕文学艺术宗教历史的激扬,好像轻而易举就能织绢绣绸、成就伟大诗篇。圣诞季上映的小制作《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就是这种荡气回肠的典例。

    最吸引我看片的元素,当然非科林.菲尔什(Colin Firth)莫属。两任达西先生,英俊高贵、严肃矜持,菲尔什几乎包揽了观者对这个偶像称谓的一切爱慕。作家Helen Fielding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她把粉丝做到极致:以菲尔什为蓝本,脱胎达西金尊,并指明必邀菲尔什出演,一而再缠红绳,执着绑定他二人为等价。无论古典或摩登,菲尔什的达西先生也有过口吃的时候,比如在彭伯利重逢莉齐,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在《单身日志》向BJ告白,吭吭咳咳手臂挥半天。再拎出王尔德名剧《贵在真诚》(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菲尔什一本正经,常被揶揄抢白得够呛。然而这些段落其实涌动着爱情喜悦,人物语迟皆因心境上近情情怯。你大可不必担心,菲尔什挂满喜剧细胞的庄严嘴角,稍稍翕动,便会冒出一串流畅俏皮的话。《国王》一片,也不乏掀掀嘴皮逗人捧腹的表述,不过短炼得多,因为这一回,唇齿是高筑铆死的阀,任随怒火、悲哀、卑怯、耻辱等等情绪像野马一般腾荡冲击,就是不放行,菲尔什饰演的英王乔治六氏,必须背负着身心缺疾,踏上神坛。半封口、痛苦扭拧面部肌肉、昏眩滴汗,在技术层次上对演员的要求也许和雄辩滔滔是一体两面的事,然而于观者,这种欲言不得之痛出神入化锁加在菲尔什脸上,效果更令人震撼。

    电影行进平缓,穿插日常点滴和历史转折,对后者并无夸耀的意思,举个例子,西敏寺王座加冕礼只插了一帧黑白老影像,影片反而更侧重此前颇跌宕的rehearsal,里翁奈尔.罗格(Lionel Logue)医生作为国王私人教助,初次登场,国王则第一次萌醒自我,大声呐喊:“Because I have a voice!” 又譬如爱德华八世自翩然而来,承袭父位,到浪漫退场,叙述也极为简朴扼要。有时候我简直感觉不出这班皇族贵胄同哀乐众生有多大分别,而历史嬗递也透过极私人视角,呈达得那么具实感。以小碎片讲故事,每一则都微露星芒,恰如亚历山德雷.戴斯普拉(Alexandre Desplat)为这部电影做的同主题钢琴(出现在影片开首),平静低敛,而铮铮音符,每一枚你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种小中喻大,我以为博尔第(Bertie,英王昵称)和里翁奈尔火星四溢的初会非常典型,彼时博尔第还是约克公爵,纡降里翁奈尔的落魄公寓就诊。后者发问,您会讲笑话吗?前者冷冷抛一句:“掐准时间非我所长”('Timing is not my strong suit.')。乍听此言的确好笑,可是想深一层,又何其可哀,潜台词是所有国人都知道这位皇子不擅辞令,当说话时辰,半天憋不出半个音。如此上不得台面,绝不止个人隐疾,已是举国上下的尴尬,兹事体大了。后来罗格医生拿《费加罗婚礼序曲》堵住博尔第的耳朵,请他大声诵读,内容不是别的,正是莎翁名段: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当你听得他雄浑抒发,一方面震惊他居然如此顺畅,另一方面,是否也疑心导演编剧的用意:这字表的永恒疑问, 不正昭明朗读人的郁胸愁苦?生或死、进或退、临危受命还是继续龟缩,他忐忑不安,踌躇难定,这道心防,莫不是更恶化了他的体肤痛,更叫他有口难言?博尔第的重重顾忌,又关乎国家命运,战还是降,迎击还是沦丧,to be or not to be,面临the outrageous fortune,真的唯余浩叹:that is the question。其后小细节,博尔第和女儿看希特勒演说的新闻,他的表情变化不大,而我们几乎只能从他眼神流动,感应那种羡妒到坚毅的过渡。这些英式含蓄的大命题,最后也经由最含蓄地道的英式表演传递出来。

    影片的另一大亮点,在罗格医生(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饰)。这个半途郎中饱受风霜,可以不动声色承担大小摧磨,他身上处处融合着矛盾,既有茁壮的傲气,又能放下身段,穷困潦倒而志气高扬,住破房子而家庭和暖。他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藐看权贵的劲头,骨子里却拥戴英雄忠于君主。可以说,他的一切都是博尔第的反象。他激将博尔第时的快言快语,以及对方逐渐活络、不那么刺猬的真性情流露,可谓全戏最机敏最幽默的对话回合。期间他主持“民间智慧”疗内,演说技艺辅外,断续构建国王成长之轨迹。很有趣的是,虽然全片“戏眼”为“第三只眼”,诸多观察却由里翁奈尔与博尔第交接实现,差不多秋色均分,里翁奈尔一边的国王画像笔墨更浓,也可见这个视角相当重要。

    科林.菲尔什受访时曾连赞,同拉什对戏好比‘Heaven’!我看影片高潮即对德宣战演说部分,倒正像一次“天堂”享受,那个仅仅开一扇窗的小空间,那个真空中的小格子,没什么比它适合演绎能量大爆发了。暗处的罗格医生仿佛乐队指挥,位居中央的博尔第堪任首席演奏家,他背倚贝多芬,虚拟观众席上则坐满英国国民,乃至全世界。观者清晰可辨罗格由提心吊胆的教练渐渐退隐为诸多欣赏者之一,麦克风前的博尔第,从始至终都在气结边缘挣扎,且很难评价他是否完全成功--医生指出他的'w'仍然含混,然而他不曾停滞,几字一缓的诵读不再机械,反而蓄起奇异的感召力,与之相和,是一浪一浪沉稳磅礴的贝七乐章。如此声声交织、徐慢鼓点几令我无法负荷,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演讲,是由一个话都说不清的弱者带领他的人民,向最铁悍的侵略势力发出的最强音,所以当我听到“天佑吾民,繁荣昌隆”之际,那份感动,简直排山倒海。我想,仅凭这段,“师徒”二人已然双双亮剑,足够给好莱坞上一堂优质表演课了。

    说起《国王》的配乐,贝多芬与莫扎特差不多打个平手。戴斯普拉就后者的安排同等出彩,首先有前述朗读录音处嘈嘈切热络的《费加罗婚礼》,非常欢快喜悦,好像象征罗格医生的轻调侃态度,也似乎说他对病症抱持乐观。再来就是单簧管协奏曲(K622)首章了,脍炙人口的轻盈快板,交替互补、昂扬的弦音与管音,正符合画面中修行的博尔第与里翁奈尔。我印象里宣战演说结束后,又出现过这一乐段,好像执意逗观众破涕而笑,叫你来不及放纵感慨,就要用新生的乐观勇敢占据你。无论何时,莫扎特这个精灵天使总能轻易点拨人生,帮它自修自壮,不那么枯苦。

    至于参演的“国王班底”,对英伦影片抓瞎如我,也颇认得几张熟脸。比如哈利.波特系列里的邓布利多、虫尾巴--现在是老皇帝、新首相,95版《傲慢与偏见》的万人嫌科林斯先生,再如老一辈温莎公爵、更早先Brideshead revisited里的花样美少年Anthony Andrews。罗格医生夫人(Jennifer Ehle)的笑容一读让我想起梅姑,直至她偶遇国王伉俪,我才意识到,这不正是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的再度重逢吗?岁月多多少少老化了他们的青春俏貌,但今日之演绎,绝对犹胜当初。不少中外影评,谈Helen Bonham Carter,必提Tim Burton,我不知道这么拉扯有无道理,倒是在这位母性皇后依约的天真率直里,看到了一点A room with a view、A hazard of hearts时代的优雅小影。

    我是在观影后,才查到《国王的演讲》斩获了好几项金球提名。平心而论,电影奖不是我的看片指南,影片能走多远,我比较麻木。全局来看,《盗梦空间》(Inception)提供了更新颖的视听经验,《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也许更为传奇,一则重塑历史的小制作恐怕没有多大新意,末梢高潮也可谓全在期盼中的cliché,不过它的容量远不止海报上高挺的鼻翼、坚毅的唇际那么直线、简单,它带来的震动或者恰似主角吞吐的发音,缓释因而长久。如果一定要以电影奖项这杆俗世尺衡量它,我期待它在演出、剧本、配乐等等方向上的作为。就这个层面的'to be or not to be', 它已经给出了最有力的作答,套个俗词:王者归来。

     6 ) 关关关雎鸠,在在河之洲


    关于这部电影,大家已经谈了很多,但还没人从自身就是一个结巴的角度来说一下。

    嗯,请先耐心地看完这篇文章。


    -----------------
                《关关关雎鸠,在在河之洲》

     
     相信你的眼睛,这个题目没有搞错。它是一句话,13岁那年从我的嘴中说出,改变了我的生活。

    初中时,我喜欢上了一位年轻的实习老师。那个夏日的午后,也许全班的人除了我和她都睡着了——她在唧唧喳喳地讲课,象屋檐下的麻雀,而我在心醉地捕捉她脸上若隐若现的酒窝。一会儿,她厌倦了这枯燥的时刻,拿出一本《诗经》,她解释说,古代的孩子都要大声地念这本书,要找个全班最有学问的人来念。

    她选中了我。我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荣耀而不知所措。站起来,从她的手里接过《诗经》,头脑有点晕眩。我无法压制颤抖的声线:“ 关关关雎鸠,在在河之洲。”一阵寂静后爆发的笑声淹没了我。我从《诗经》里抬起头,看了老师一眼。她捂着肚子,笑得比谁都厉害,空气里无数个银铃铛在刺耳地敲响。一丝莫名的痛楚从我的心上蔓延而过,它裂开了一道缝隙——从那一刻起,我变成了一个医学上称为“语阻症”的患者,俗称结巴。

    若干年后,我读到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他描述一个结巴少年的困惑:在话语经苦苦挣扎完成之后,失去新鲜度的现实、散发着腐臭气的现实,总是横躺在眼前——我可以据此解释,如果不发生语言上的交通事故,迎接我的现实,就是老师的爱护与同学的羡慕;可现实却因为那一刻的挣扎与拖延,爱护与羡慕一下子变质,成为了嘲笑。

    王小波在《我的阴阳两界》中谈到一个阳痿者,他被放逐在世俗生活之外,享受独处的乐趣。事实上,阳痿与结巴的共同之处是对于身体某种器官不能操控自如。一个结巴除了无法拥有“新鲜的现实”之外,也可以享有这种独处的乐趣。喋喋不休的正常人一生要制造多少语言垃圾,在非常年代,人们还用恶毒的语言来相互伤害。结巴就少造许多口舌之孽,正如阳痿者难以犯下强暴的罪行。

    结巴比较阳痿还有一点好处——它具有高度的娱乐性。有一个经典的笑话,关于结巴买可乐的。当那个笨拙的家伙终于说出“买……不起”时,性急的卖主已经打开了可乐盖子。这次倒霉的是卖主,他要面对一罐即将“失去新鲜度”的可乐。

    “你有权利保持沉默,否则你现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被当作呈堂证供。”结巴不但有权利,而且有充分的理由保持沉默。我们不必承受“言多必失”的损失,坚守住那金子般的沉默,在一片浅薄的浮嚣中显得卓尔不群,这也是我们被饶舌的庸人嘲笑的理由。查尔斯•兰姆自嘲是个爱讲笑话的结巴。他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讲,正如张爱玲的形容:“人家是唾珠咳玉,他是被珠玉卡住喉咙了。”这时,台下就有人不断地发出嘘声。温和的兰姆给弄得恼火了,他说:“会发出这种声音的,只有蛇、鹫鸟和傻子。现在请你们到台上来,让我看看你们是什么东西?”这话说得可真痛快。然而,兰姆应该原谅那群庸人,他们不是蛇,也不是鹫鸟,只不过是冒冒傻气罢了。

    我很怀念那笑声甜美的实习老师。我找到了一个有力的佐证,动物学家发现一种鸟儿,类似于斑鸠的,叫起来音节顿挫重复,也会“结巴”。我想告诉她,我当年就是这样一只呆鸟,那么喜欢你,笨拙地呼唤你。因为喜欢的缘故,在那个喧嚷的教室里,虽然我心里充满了懊恼,却甘愿站在那里,让你一直开怀大笑。

    -------------------------

    其实,这篇文章还是做了一些美化与修饰的,我并不是因为实习老师的缘故变成一个结巴,而是小时候贫嘴贱舌地学别人结巴,结果自己也成功地变成一个结巴。

    当然,曾经遇到一个脾气暴烈的数学老师,他的棍棒教育也不无帮助。有一次,我的四则混合运算题,10道题错了8道,我的手心要承受8记教鞭的抽打。抽到第5鞭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很丢脸地求他:“老。。老。。。老。。。师,能。。。不能。。。这次。。。别打了。。。留着。。。下次。。。如果我。。。再错的话。。。一起打。。。”他没有同意。

    长大之后,那些人生的阴影逐渐散去,在不着急、不紧张、不激动的情形下,我已经可以流畅地表达心中所想,但就像片中的国王一样,还是有一个小小的阴影默默地存留着:害怕突然回到过去。

    今年,我的工作发生了变动,到了电台工作,总监有意让我参与一档谈话节目,类似锵锵三人行那种,充当固定的嘉宾。老天啊,久违的焦虑又来了。在晚上进入直播间之前,一整天都是心神不定的,下午打网球的时候,也莫名其妙地输掉了不该输的比赛。等真正坐到话筒前的时候,终于淡定了下来,还算圆满地完成了节目。这档节目如今做到第四期了,感觉还不坏,我甚至有点喜欢这种话筒前的感觉了,似乎有一个无边无际的小世界在前方拓展开去,。。。

    好吧,我要承认,这部电影给了我力量,柯林·菲尔斯既然可以成功地扮演一个结巴,那我也可以成功地扮演一个话痨。不就是演技嘛!这个我有!在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上活了这么些年,没有一点演技傍身,怎么可以啊!

    嗯哼, 我还希望,有朝一日,偶然遇到那个数学老师,铿锵有力地告诉他:“当年,你他玛的可真是一个混球!”





     7 ) 一个国王的怯懦与勇气

    总有那么一段时间十分抑郁、焦躁,对未知的人生无限恐惧,这样的情境之下看一部治愈系的英伦大片分外有感觉。
    看完电影后的几日,身在北京,脑海里不断浮现的却是伦敦灰蒙的天,背影,马车。
    觉得它好,无论是叙事、配乐还是演技。庄重、节制、内涵,古典得恰到好处。

    “我有一个病人,但他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恐惧。如果他不是这样,我想他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Colin Firth所饰演的乔治六世浓厚的贵族气质之后是让自己都羞于面对的口吃,面对众人之时紧张得讲不出话来。
    怯懦每一个人都有,问题在于是否面对。责任每一个人也都有,问题在于是否担当。
    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王,无论懒散、拖延、无聊等诸多消极情绪都免不了交杂着一点点怯懦在其中。
    于是,爱情不敢表白有了借口“我配不上她”,工作磕磕绊绊有了借口“我不擅长处理这种事情”, 我是不是一无所长?我是不是不值得被爱?在软弱中兜兜转转给自己找着各种理由,浑浑噩噩的面对人生;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质疑之中,一日一日的磨碎了自己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生而为人真的太难了。
    可那曾经口吃的国王,面对整个大英帝国的子民面对整个世界面对历史,发出了那样雄浑顿挫的演讲。懦弱到自信的升华,虽然过程痛苦了些,但总是值得。

    “人生之所以值得活,就是因为人生是无法解说的”
    我相信这个宇宙充满了奇迹和神秘的力量。

    没有煽情,没有惊喜,没有特效,没有大场面,没有夸大其词,没有惊心动魄,甚至没有峰回路转。
    温莎伯爵的爱美人不爱江山,乔治六世的温馨一家,王和平民医生的朴素友谊。
    医生的勇气,让他在面对国王的质问时从容不迫,他有他的尊严与荣耀。
    而乔治六世的勇气、隐忍与坚持,在面对缺陷时体现出了独有魅力与张力。一次次的挣扎与努力,自然而然又令人肃然起敬。

    王在写诗,史诗之作。

    一部电影看下来,只觉画面妙不可言。
    黄金分割的划分,灰蒙多雨的天,笔挺的伞与华服,古旧的墙面,尊贵的大殿,让整个人沉浸在古典的英伦风情中不能自拔。
    再配上莫扎特费加罗婚礼前奏曲,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这样的视听享受沁人心脾。

    最后,1936年,伟大的国王走过了自己的口吃,慷慨激昂的完成了演讲。
    最后的最后,1952年,国王走过自己的怯懦走过自己的伟大,走过旧梦和难关,因病去世。其女儿继位,其妻子活到了新世纪。
    那个时代的凝重与冷傲、怯懦与伟大都书于历史。
    To be or not to be 却依旧是一个问题。

     8 ) “皇上无话儿”这种下作译名是哪个十三点想出来的啊?!

    该片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传统意义剧情片,没特技没反转,很正面很积极,故此也会带上一定程度的平庸。(这种新闻联播的评论风格怎么样!) Geoffery Rush演得挺好,却也是不过不失稳健保守的那种好;Colin Firth还不错,人高马子大,适合制服Look,走路样子非常有气势,整部戏里他一直保持着小兔子眼睛红红的“下一秒钟就会掉泪”表情,挺惹人怜爱的,这么多基片没有白演啊! Helenna Boham Carter的角色则很一般,无论是作为公爵夫人时和妯娌的对垒,抑或成为国母后的微妙变化——她在戏里缺乏一种淡然不动声色的精彩,因为这个故事没有脸谱化的英雄、没有怪异的女王、没有神经病角色,所有人——即便是王室成员——都必须首先是个具有日常行为逻辑的普通人。而且她和CF之间没有火花,即便抱在一起缠绵都感觉国王夫妻两个没有爱啊没有爱,以至于她在医生家吃茶时表情微妙地对医生太太说:“你丈夫叫我丈夫Bertie,我丈夫叫你丈夫Logue……”,我总是会忍不住觉得她是不是也以同样的表情对某位名叫Paradis的女士说:“我老公叫你老公小亲亲,你老公叫我老公小南瓜……我跟你们不共戴天!不共戴天!”然后就突然把头发抓乱跑出去了或者干脆在对方手臂上刻字……她还是演女疯子比较像话。 其他角色各有好坏,但是都不给人特别深的印象:Guy Pearce没什么发挥,中规中矩;演丘吉尔的那位,求求你还是回去演哈利波特吧!!!演辛普森太太的演员很像真的辛普森夫人!我一直觉得她是个非常丑的女人,但是约克公爵夫人对于她的评论(“她非常有技巧,一看就是在上海的圈子里磨练过的”)真是让人与有荣焉啊!Jennifer Ehle人到中年还是温婉又秀气,虽然这个角色真是配角中的配角。她和Firth相见的那一幕一定让很多95P&P粉丝回肠荡气吧:“你……你这个众牲……你居然讨了别的太太……在彭伯利庄园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东西!” 总的来说是部很老实但是老实中透着一股“我想上春晚”气质的正剧。画面色调很美,场景气氛也很古典很能满足英伦范儿迷的YY,演员基本都很到位,营造出的老派腔势也很浓郁。剧情就比较平庸,对于国王本身的性格和皇室人物之间的纠葛都没有深入,很稳健,很小心,不过也就这么回事点到为止了。用一句话形容,整个故事就是“结巴的男孩当上了国王还做了个演讲”。 但是看到最后国王演讲的场景,确实会觉得感动,也能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吸引一批不会在网络上造势的中老年(英国)观众:不仅因为这几个皇室人物在英国民众心里的地位,也因为他们代表了过去某个黑暗时代里最激励人心的某些情怀和气质。当国王庄重而坚定的声音响起,的确可以在人内心唤起某种信念和勇气,而我们大多数正常人是会被这种信念和勇气感染的——“在这严峻的时刻,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 至于中国观众……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抱持着对于演员和英国电影的热爱才喜欢这部片吧,毕竟我们一直以来都有新闻联播……要么是我太低俗了,在观影过程里有很多时候一直无法入戏,满脑子是“让我为新宇写一个气势恢弘格调庄严主题深刻的剧本来描述他如何克服自己身为红3遭受到种种冷眼与非议坚强地突破自我寻找本真并且练就了一手好书法的具有感染力的戏剧性人生!”这种妄想。如果拍摄手法嗲演员阵容强大剧本写得煽情,估计也会很好看的哦(划掉 大概我会在提篮桥完成创作并且在狱中拿到奥斯卡吧! 最后呼应标题一下:港译太有九十年代香港搞笑色情片的风韵了!!!很棒!!!谁想出来的?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 PS:现如今超过港译的内地译名已经出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嗲啊!

     短评

    2011.02.28奥斯卡颁奖典礼,Colin Firth登基影帝之时,Geoffrey Rush应当在场。

    9分钟前
    • N
    • 力荐

    四星半。精彩的表演+内敛、精致、优美的摄影,大大淡化了所谓的“励志”效果。相当“灵”的一部电影。

    11分钟前
    • Touma
    • 推荐

    影片从摄影配乐到表演等各个层面浑然一体无懈可击,整体质量若与《社交网络》正面交锋也绝不示弱,并还更显大气的王者风范。科林的表演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没有之一。他细腻并精彩的诠释了这个暴躁高傲但内心孤独脆弱无奈的王者。而这场对抗自我的角力,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该取得胜利的战役。

    12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力荐

    沉着大气精密讲究呕心沥血,Colin Firth奥斯卡之前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礼服和演讲词了,你找不到这样的演员了,海伦娜王后也实在太可爱了,贵族身上哥特全无,你找不到这样的女演员了

    1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整部片子弥漫着严谨庄重的英伦风,斑驳的墙壁加上旧旧的沙发,每个场景都非常美,海伦娜回归优雅,科林一如既往的气质逼人,还有不能忽视的Lizzy。最后的演讲感觉整个人都悬空了,极具神圣的原声,冷静又沸腾。鸡皮疙瘩一身啊。这是一部完美到无懈可击的作品。

    22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Colin Firth一站出来就是一幅王者气势。“这些年轻人在竭力演说,但没有人听他们的,我的工作就是让他们重新相信自己的声音” 【娜乌西卡】“纳,纳,纳-粹是被我说-说-说-跑-的”【左儿】“达西敢不敢再记得大明湖畔的伊丽莎白点”

    2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出乎意料的好,摄影、剪辑、配乐、表演几乎无懈可击。每一个镜头定格下来都能成为一幅精美的作品;配乐也是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循环播放;而细腻、优雅、庄严、大气的表演也很容易让观影者忘却时间的存在,不知不觉电影便悄无声息的结束了,还让人沉浸其中,意犹未尽。期待能够击败《社交网络》★★★★☆

    31分钟前
    • Q。
    • 推荐

    这不是国王的演讲,是国王的演技

    34分钟前
    • 桃色響尾蛇
    • 推荐

    一部优雅的电影,演员演技精湛,最后很感动。

    37分钟前
    • 偏要勉强
    • 推荐

    一流表演、剧情、台词、配乐,这就是最好的电影,比盗梦、社交什么的都好。

    40分钟前
    • 意闲
    • 力荐

    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一定!!全中国我第一个说!

    45分钟前
    • 袁景
    • 力荐

    看这些人,仿佛已全是我的老朋友一般

    48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Darcy and Lizzy十年后重逢,可惜不是演夫妻>,<

    51分钟前
    • 不注销
    • 推荐

    @Charles Rosen说:这里面有:莫扎特费加罗婚礼前奏曲,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还据说有)勃拉姆斯安魂曲。当国王做完演讲,在阳台上面对民众的时候,背景音乐是皇帝钢协(!!!)

    54分钟前
    • 白色的蓝
    • 推荐

    奥斯卡最佳影片当之无愧,当初就是慕名去看,果然没有失望。

    59分钟前
    • 花衬衫
    • 推荐

    可作为英版《演讲与口才》杂志附赠碟

    60分钟前
    • 坦克手贝吉塔
    • 较差

    这是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却让看过电影的不少小人物产生了共鸣,很多幽默诙谐的台词让我一直在发笑。作为励志片,它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激励人心,没有太多的艰辛努力催人奋进,但我们在片中看到了很多关于友情和友爱的表达,看到了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刻画和和心灵历程变化。

    1小时前
    • 世界尽头
    • 推荐

    演员摄影配乐都大赞,故事讲得也好只是不合胃口。。。港台版本今次的译名好囧。另外这款海报跟安东尼奥尼的《职业:记者》很像嘛。

    1小时前
    • shu
    • 推荐

    国王也是有血有肉的,这是我看完电影后的第一个感觉。我明白了他也是个普通人他也是有情绪的,他虽然高高在上但是他内心脆弱敏感,也怕受伤。

    1小时前
    • 👹天神的审判
    • 推荐

    Geoffrey Rush五星。另外,绝不承认那货是丘吉尔。

    1小时前
    • Yolanda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