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男人们的大和

    男人们的大和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日本2005

    主演:反町隆史,中村狮童,铃木京香,松山研一,长岛一茂,苍井优,余贵美子,池松壮亮,寺岛忍,白石加代子,奥田瑛二,渡哲也,仲代达矢,本田博太郎,井川比佐志,胜野洋 

    导演:佐藤纯弥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猛龙行动之绝密代码

    • 更新HD

      1864国语

    • HD

      极地重生

    • 更新第40集

      跨过鸭绿江

    • HD中字

      辛亥革命

    • 正版货

      霸王花遇鬼

    • 已完结

      芳华

     剧照

    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1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2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3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4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5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6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16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17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18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19男人们的大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背景设定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海军大败;第一机动舰队4艘航母被击沉;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战死,太平洋上各岛屿的日军守备部队先后覆没,日海军处于严重不利的形势。  昭和19年(公元1944年)的春天,特别少年兵部队的神尾怀着对大和号的憧憬,登上了超弩级战列舰“大和”号的甲板,当时的大和号是日本国民和军人的希望与象征。神尾忍受了舰上严酷的训练,然后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实战——莱特湾大海战。  在这次海战中,联合舰队事实上已经土崩瓦解。当残酷的战局放在面前,大和号和它的船员们怀着守护国土的决心,起锚迎来它的最后一次悲壮决战。所有的人都很清楚:迎接他们的将是杀气腾腾的美军大批舰载机群.............

     长篇影评

     1 ) 凭什么说这是一部政治电影?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没有政治话题可言,真的不错,这部电影不是宣传武士道,仅仅只是还原当时日本真正的情况:洗脑,武士道是一个陈旧的观念,日本人难道不知道吗,他们文化动员起来比谁都快,他们要的是那种狠劲,思想上的不动摇,不惜靠毒品,麻痹自己。。。。船内分成的两边不正是国家利益和恢复理想的冲突吗,谁没有这个时候?他又没有表现出对敌人的痛恨,歧视,反而是一种委婉的无奈:小时候被国家点名,加入无比光荣的军队,告别家人时的辛酸,大家一起信仰的天皇让他们参加战争,他们甚至没有想过对与错,只是在战争中摸索着求生之道(往往都是心狠手辣,因为没有的估计都不在了)对于新人的教导,新人的不解,然而新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为你们所说的老兵,勉强活下来,战争结束,大审判后自己的青春还在吗,或者说仅仅自己还在吗,被告知自己的国家和自己都是错误的,能接受嘛?连最基本的平平淡淡都没有,从开始人民对他们期望的目光到书本上反面教材,人人厌恶,这谁能平气的接受(战场上九死一生吃苦耐劳,回来却背上骂名,一生就跟别人玩似的)(没有洗白,就事论事),我觉得这就是右派的由来吧。我们要做的是不忘历史,而不是担任种族歧视的下一位(当然我们也不该被歧视),总是说中国没有歧视,起码是大规模的,可能吗?那些营销号不是天天发什么什么日本第一大厨挑战中国大厨被打脸,日本抱中国大腿,日本美食恶心等等,发出去几天啊,我看的1篇营销号典型文章,4号发出去,5号就有500w的观看量,谁没事会点营销号的视频看?无非就是一个关键词:日本,我们虽然说是没有歧视,但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500w人,保守一点都有几百万人有这种软歧视,可笑,不忘历史≠种族歧视,说这部电影政治化的往往都是自我有种族歧视+刻板印象日本化(每个国家都有人有种族歧视,只不过是谁表现得明显罢了,我们要做的是认清好坏同时认清自己

     2 ) 大和号的沉没与大日本帝国的灭亡

    与同时期的清国不同,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明,主动地参加帝国主义的竞争,赢得了与清国与俄国的两场大战,终于跻身于列强,避免了被分割欺凌的命运。然而,两场大战的胜利却逐渐将日本引上歧途,走上了扩张的不归路。胜利之后,日本逐渐开始以为自己是世界的霸主,能够统治世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终于把日本这辆疯狂的战车驱动起来,日本陷入举国疯狂的状态,竟叫嚣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然而接下来的事实是中国把日本牢牢地拖在了腹地,国力根本吞不下中国,自己的石油与钢铁被美国切断,于是又像打了鸡血一般,不顾后果地向美国开战。自以为无所不能的日本人节节败退,终于为自己的骄狂付出代价。
    《男人们的大和》讲述的正是这个帝国在自大与骄狂中灭亡的故事。电影的主人公们已经预料到日本必败的结局,深知这场战争持续下去只会让日本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却仍然决定献出自己的生命,因为只有自己的死才能换来日本的新生,才能让这个民族脱离癫狂的状态,早日成熟。大和号面对美军飞机密集的火力打击无还手之力,无奈沉没,大日本帝国也终于灭亡,而大和民族却走向新生。大和号的沉没终于让沉醉的日本国民醒来,这个曾经自大的民族终于重新认识自己的地位,自强不息,不断发展自己,建立起了强大的新日本。大和号的悲剧正是一个民族成熟的必经之痛,一个民族只有经过灾难,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真正走向成熟。

     3 ) 怎样鉴别一部军国主义电影


      


         《男人们的大和》这部高成本的平庸之作,因为题材的敏感,又一次成为中国关注的焦点。与导演和制作方声称的初衷“呼唤世界和平”这一主题大相径庭的是,中国青年则多认为这部影片不过是在“鼓吹军国主义”,是一部彻底的军国主义影片。

          他们认为,影片在美化皇军,美化侵略战争,并用强烈的煽情手段,淡化影片的思辨力量,强制推销作者观点,为军国主义招魂。很容易的,《拯救大兵瑞恩》被用来作为反面力证,“有一个死了哥哥的水兵不顾军官的好意,要留下来与大和共死。很像《拯救大兵瑞恩》里詹姆斯选择留下来坚守大桥是不是?或许有日本人看到这里会感动,但我真的快要笑死了!人家留下来战斗是为了解放欧洲人民,TM你个小日本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送死还是杀害更多的盟军?”

          《男人们的大和》是不是一部军国主义电影呢?作为一部“旨在”鼓吹军国主义的电影,必须符合军国主义宣传需要,必须要为侵略扩张,思想灌输,军事独裁寻找合法性。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通常采用善恶二元对立的做法,就如《上甘岭》《闪闪的红星》《鸦片战争》,将自己要美化的形象置于我们赋予的正义的一边,用对手的恶来反衬我们的善。

           可惜的是在《男》中,只找到挺身反抗不公待遇的下层军曹,为了荣誉和家人而不是天皇战斗的青年,还有被迫执行自杀任务的舰队长官。这部影片甚至没有对手的有机形象,盟军被物化成一群飞机,一种强大力量,却没有赋予更多的含义。显然,制作者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鼓吹什么或者批判什么上。如果有,也和战争没有太大关系。《男》希望把自己打扮成一部关于男人而不是军人,关于士兵而不是军阀的反战电影。

           当然,这一点它也没有成功。由于采取对敏感问题的回避策略,实际上也留下了足够给予误读的空间。日本影评人山田和夫很容易就能上纲上线:“这种感伤的追悼与宣传相呼应,结果就让这种惨死在感情上被美化了。特别不能忽视的是,电影本身就存在迎合宣传语言和观众朴素“感动”的问题。……如果要对这种毫无理性的自杀式战法追根问底的话,实际上可以借此揭示出那场被称为亚洲——太平洋战争的非正义侵略战争的反人类性和反科学性。但这部电影对于有关责任的思考却非常的缺乏,这正是该电影最大的缺点。如果大和的死者们像电影公司宣传所说的‘只是为了守卫爱人、家庭、朋友和祖国……’那么这样残酷的战斗就被美化了,亚洲——太平洋战争也就成了日本生存和自卫的战争。这难道不是为我们最应该警惕的侵略战争肯定论张目吗?”

          立场混沌,态度暧昧,在反战和反动之间飘摇不定。既可以理解为陈仓暗渡逐渐偷换概念的军国主义幽灵,也可以理解为中流砥柱坚持人性自由的反思作品。在如此一个敏感的历史题材中,既要召唤日本民族自强自尊的精神,又不能标新立异越过雷池半步,带着枷锁跳舞,《男》的命运其实早就注定。谁让你生为一部日本主旋律战争片?

         但是。

         为什么立场混沌不能成为堂而皇之的第三条道路?这部电影反战,于是是好的;这部电影反动,于是是坏的?为什么作为观影者一定指望非黑即白的道德判断以替代对影片质量的判断?为什么为了力图让这个判断更加清晰,需要不遗余力地从细枝末节处寻找蛛丝马迹?就像我们对《武训传》所作的那样?

         这让我想起《黑影降落》的结尾:历经磨难损失惨重的美国大兵疲惫不堪地奔跑在摩加迪沙的小路上,身边不时经过茫然的非洲妇女。这究竟是在树立一个不远万里不辞辛劳“为非洲人民服务”的武装白求恩形象?还是一种独立自主坚强不屈“谁请你们丫来了”的骄傲非洲精神?

         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

     4 ) 有一点可以思考的

    先不说什么军国主义,至少日本人在小小的岛国上造出了可以跟欧美进行决战的舰队,虽然最后舰队覆灭了,但是它的海军宁可同军舰一起下沉也不愿意投降。
    回顾中国200年以来的历史,无论是对欧美作战还是对日本作战,有一点可以拿出来骄傲的地方么。。不仅是屈辱,而且是屈辱的没有一点脾气。

     5 ) CLOSE YOUR EYES 长渕刚——YAMATO

    それでもこの国を
    たまらなく愛しているから
    もう一度生まれ変わったら
    私の名を呼んでください

    寒さに震える夜も
    流れる涙つむぐ夜も
    もう一度生まれ変わったら
    あなたを決して離しはしない

    私の胸の中に帰っておいで
    気高いあなたの勇気を抱きしめたい
    ひそやかな海に咲いた白い花たちが
    今私のからだに折り重なる

    close your eyes 瞳を閉じれば
    あなたが私に微笑みかけるよ
    close your eyes 瞳を閉じれば
    希望へ駆け昇るあなたが永遠に生きてる

    それでもこの道を
    耐え忍び歩いてきたから
    もう一度生まれ変わったら
    あなたの名を呼んであげたい

    夕暮れにしなだれて
    必ず明日が来るんだと
    もう一度生まれ変わったら
    諦めないで待ち続けたい

    私の胸の中に帰っておいで
    気高いあなたの勇気を抱きしめたい
    ひそやかな海に咲いた白い花たちが
    今私のからだに折り重なる

    close your eyes 瞳を閉じれば
    あなたが私に微笑みかけるよ
    close your eyes 瞳を閉じれば
    希望へ駆け昇るあなたが永遠に生きてる

     

    无论怎样 我都发狂地 爱这个国家
    如我再生 请依旧呼唤 我的名字
    哪怕是寒风刺骨的冰冷之夜
    如果我能再生
    我照样坚定地 守护你
    请你再回到我的胸中
    让我拥抱你那无所畏惧的勇气
    默默无闻开在海上的白色花朵们
    现在纷纷在我身上 重叠厚重
    Close your eyes 闭上眼睛
    就能见到你的微笑
    Close your eyes 闭上眼睛
    奔向希望的你 就能永远生命长存

    无论怎样 我既然不畏艰难走了过来
    如果再生 我还想呼唤你的名字
    傍晚夜幕垂落之后 明天一定就会到来
    如果再生
    我决不放弃持久的等待
    请你在回到我的胸中
    让我拥抱你那无所畏惧的勇气
    默默无闻开在海上的白色花朵们
    现在纷纷在我身上 重叠厚重
    Close your eyes 闭上眼睛
    就能见到你的微笑
    Close your eyes 闭上眼睛
    奔向希望的你 就能永远生命长存

    Close your eyes
    Close your eyes...

     
      

     6 ) 无法感动

        今天,我终于观看了已经被积毁销骨了的传说中的电影《男人们的大和》。为什么强调一下呢?因为也许是上帝的安排,今天是日本投降六十一周年的日子。当然,“上帝的安排”这种说法对于我这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来说只是一种表述手法,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巧合。不过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看了一部十分应景的电影,自然要成就点儿什么,书是写不出来,写篇小文儿还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谈一下对于这部电影的感想。首先这部电影看上去就好象一首为春节联欢晚会创作的歌曲,它存在的形式远远超过它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这是一部应景之作,是为创作而创作的产物。就像为晚会创作的歌曲,是为了完成任务,艺术家们在从事一种被动的劳动,往往缺少了激情和灵感,作品就常常流于假大空的形式,终于成了主旋律。武侠小说里把内功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境界,区别在于是否打通了壬督二脉。我看艺术创作也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之别,艺术家有感而发主动创作的作品就属于先天作品,,而作为任务工作完成的应景的作品就属于后天的作品,前者也许因为创作者水平有限,作品并不成功,但是你却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和努力;而后者也许因为操刀的是个高手而感觉作品不甘平庸,但是你却很难感受到作品里的精气神,美则美矣,却缺乏力量。这部《男人们的大和》就属于沦为后天的作品。

        谈完电影本身,我们再来谈谈这部电影的动机。战争电影的动机往往是反战,这部电影的导演也反复强调了这一点。但是我愚昧恕,我在电影中所看到的动机似乎并不是反战,或者说不仅仅是反战。电影中有明暗两个动机,明的动机就是在宣扬为国捐躯的武士道精神。当然这么讲有些笼统,结合电影详细的说一说。影片中有一个细节,一个士兵问长官武士道与士道有什么区别?长官回答说:“简单说,‘武士道’就是随时随刻赴死的决心。‘士道’就是始终不渝的按信念活下去。”影片的结尾,又对这句话作了强调:“感谢你们,又让我活了这么久。”这里传达一个观点,就是那些活下来的人之所以活着,是为了见证死去的人之所以死去,并把死者的意志传承下去。这里宣扬了为国捐躯的武士道精神,掩饰了这些人本不该死的现实,掩饰了这些人死不足惜的现实,掩饰了这些人咎由自取的现实。宣扬死的伟大,掩饰死的悲哀,这本身就是一种怯懦,就是一种悲哀。

        第二个动机掩藏在角落里,表露在不经意间,而这不经意确实刻意为之的。那就是电影中的女人。她们或失去亲人,或失去生命,这是在表达战争对日本带来的伤害,尤其是死在广岛。广岛,日本人挥之不去的梦魇,日本人乞求怜悯的稻草,这值得同情,却不能拿来标榜,你不能因此说出诸如:“他们只是想保卫自己的爱人、家人、朋友和祖国。”,“日本在战争中也死人了,为何中国老揪住日本不放?”这样的屁话。因为这是被别人正当防卫所留下的伤痕,宣扬它只能带着自我的反思和谴责,如果仅仅带着怜悯,那这怜悯,也让人感到愤怒。

        这部电影想要像《珍珠港》一样理直气壮的博取感动,但我无法感动,作为一个中国人,它的动机让我无法感动;作为一个影迷,它落入后天的创作也无法让我感动。能够让我感动的似乎只剩下音乐了,无论是久石让的配乐,还是结尾那首《close your eyes》真的很让人感动,好在音乐本身没有立场。结尾那首歌,就把它单纯的当作一首歌吧,好歹让我感动一把。

     7 ) 都是翻译惹的祸

    俞天任
      
      电影《男人们的大和》是一年前的电影了。老冰当时没有看,说实话老冰对黑泽明之后的日本电影没有兴趣,总觉得日本电影主题领先,观点幼稚,总是为了说明一个只是在幼儿园的教室里才会被提出来的论点。加上技巧和技术也没有可看之处,在日本十几年,进影院次数很少,日本电影更是没有看过。
      
      去年底,有朋友在博客上问我对于《男人们的大和》的意见。老冰因为当时还没看,所以不能回答,只好去影院看了看,算破了一个例。看完以后除了监制和片尾曲之外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监制是前伊藤忠商事董事长,被称为“昭和三大名参谋”的原大本营参谋,关东军作战参谋濑岛龙三中佐,老冰当时的参谋系列正好写到他;片尾曲则是老冰最喜欢的日本歌手长渊刚唱的,他的那首《干杯》(中文名《为往事干杯》)已经是风靡中日两国十几年了。除了这两点外好像没有留下任何印象。也就忘了这件事了。
      
      前些时候看到有人在很愤怒地指责这是部鼓吹战争的右翼电影,当时很有点纳闷,想了半天想不出理由。但慢慢也就想通了,反正连说SKII化妆品是破坏中国人基因的武器也有人跟着猛相信,这日本人拍的电影当然就是右翼电影了。好像这也能解释一下,老冰就又心安理得了。
      
      前几天回国买DVD,常去的那家店老板热情向老冰推荐这部《男人们的大和》。说这是日本右翼电影的杰作,绝对反动,值得一看。这一说老冰有点懂了,这种非正常渠道进来的盗版电影能被冠上“右翼”的帽子,说不定是托了那些三脚猫的翻译的福也说不定,就花了六串大钱买了一张。这几天过阳历年放假在家,没事拿出来看了两遍。
      
      看了以后是一声长叹。上次老冰在什么地方随口说过一句那电影有一半以上是错译漏译,仔细看看那还只能是对前半部分而言,后半部分则几乎完全是译者的“原创”了。
      
      像把“长官室”翻成“朝刊船舱”,把“瓜达卡纳尔岛”翻成“日本大陆”,美国战略空军被翻成“米国侵略空军”,山本五十六的葬礼给弄成了晋升元帅的仪式,一个少年兵因为从参谋们的对话中偷听到“塞班岛”已经陷落来告诉另一个少年兵,另一个少年兵则不相信从而两人打了起来这件事因为“塞班岛”被翻成了“审判”从而使得听不懂日语的观众根本无法将剧情连贯起来这种随处可见的错误之外。最让老冰发出“见过不敬业的翻译,但没有见过如此不敬业的翻译”这句现在很流行的感叹则是一个最莫名其妙的错误: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YAMATO》,翻译起码应该知道YAMATO就是“大和”的意思吧,但在这张DVD的字幕里,起码有两处YAMATO成了“山户”!这也太不敬业了。
      
      想了半天想出个原因,是不是现在做电影字幕使用了计算机音声识别软件,而那个软件的输出根本就没有人检查过或者没有能够进行检查的人?
      
      应该说起码在现在的日本主流电影界拍右翼思想,歌颂战争的电影还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导演佐藤纯弥所执导的电影应该是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文革以后第一部进入中国大陆的高仓健主演的《追捕》就是他的作品,以后的《人证》,《一盘没下完的棋》《敦煌》等都是他的作品。仅仅从这些作品的名称就应该知道佐藤纯弥是一个自由主义思想的人,那么在年过七十了的现在,他有必要去改变自己的观点吗?
      
      这部电影在日本的评价如何呢?除了被指责的最多的一个BUG是海军怎么用了陆军的敬礼这点之外,就是受到“视野太窄”的指责。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不是《男人们的大和》,而是《男人们的高射机枪》,因为整个电影除了高射机枪之外就什么没有了。其他的考证就是日本人所特有的琐碎考证,从主炮是不是发射过到主炮发射的口令是不是那样喊的不等,甚至连体罚打屁股的具体进行方式到底是不是那样都有人在扯。
      
      日本对“十五年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是不用“反战”这个字的。“反战”这个字只用于进行式,比如过去的越南,现在的伊拉克的“反战运动”。太平洋战争已经是过去式的,反不反的都已经存在了,所以只有“美化”和“批判”的说法。没有人会认为这部电影在美化战争,因为这部电影对战争的批判是很明显的。
      
      一部电影是不是反战从什么地方看?应该从观众看完了电影的反应去看。观众看了电影以后热血沸腾,磨拳擦掌,直恨生不逢时的那就是歌颂战争。而观众看完了发出一声感叹:“我真幸运,没出生在那个年代”,那就是反战电影。
      
      反战,就是反对战争。这不是同义反复,如果只是反对某次具体的战争,那么连希特勒都是反战派了,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是刻骨铭心的哟。
      
      为什么要反战?太简单了,受战争之害的只是普通老百姓和下级军人,也就是那些被俗称的“炮灰”们。如果战争只死高级军官们,就没有任何必要反战。那些高喊漂亮口号的人们是不会死的,不信那位要把西安以东中国城市全部押上赌台,90%的中国人全部撕拉撕拉掉的将军肯定没有把他和他的家人计算在内。
      
      而普通人呢,《男人们的大和》说得很清楚。那位少年兵的父亲在“上海事变”(日本人对淞沪抗战的称呼)中丧命,哥哥也在战场,而当同伴的母亲问起他为什么还要来当海军,回答是“家里没有现金收入”,明知危险也得来,(这整个一段在字幕中全无翻译)。进了军队以后看到的又是什么呢?为一点小事而受到下士官的非人体罚。有关这个体罚也是引起争论的一个题目,电影中有一位有正义感的下士官挺身而出,仗义持言。有不少评论认为这种写法是用现代人的道德观在写旧日本军队,按照当时的军纪,军人无权反对同级长官对下级的处罚。这是为了反战在有意拔高当时的军人觉悟。
      
      这一切一切的最后,是演出了一艘八万吨的世界最大的战列舰在装上单程燃料以后去做自杀式的特攻这个几乎是二次大战中最大的笑话。从军事学上看这艘大舰巨炮时代的化石去朝着航空母舰做自杀航行是个笑话,但是对舰上那3300名官兵可绝不是笑话。但作为军人,作为男人,在国家权威之下又有什么个人的选择?能选择的就只有服从命令,去自杀,还得勇敢地去自杀。
      
      这就是战争,谁是罪魁祸首?是那些发动这场战争的军部,甚至是天皇!
      
      这只不过是你老冰的推论罢了,会不会有人这么说?这不是推论,电影里说得很明白,只不过在中文字幕上没有一个字打出来。
      
      电影里联合舰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少将亲到大和号上向第二舰队司令长官伊藤整一中将发布进攻命令后,伊藤整一问草鹿:“没有航空掩护的大和号的出动,有胜利的可能吗?”而草鹿的回答是:“有没有取胜的可能是另外一个问题,陛下问了军令部总长:‘海军是不是没有战舰了?’”。
      
      这段话在中文字幕里没有翻译,但却是太平洋战争中一段很大的公案。天皇要对第二舰队的全歼负责,这是从战后的东京审判开始就一直在扯的皮。遵循麦克阿瑟的指示,最后是以最后一任军令总长及川古志郎海军大将“假传圣旨”的方式处理了这件事。但还是有不少人不服的。这部电影连这件事都敢往外翻,还被人说成“右翼”电影,老冰可有点为佐藤导演抱屈。
      
      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们不知内情,但中高级军官们呢?在出发前的作战会议上,中高级军官们怒不可遏,公开叫板:“丰田副武联合舰队长官在哪里?他为什么不参加这次特攻行动”。(中文字幕中还是没有)面对这一切,伊藤中将只能沉默,他向大和号舰长有贺幸作大佐下达的作战命令居然只是“大和をよろしく(照顾好大和号)”。有贺大佐也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放弃了作战,下达了弃舰命令。这个被多次重复的弃舰命令当然还是在中文字幕上看不见。看见的是内田守军曹在说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在中文字幕上出来的却是“为了胜利,我豁出去了”。
      
      确实在《男人们的大和号》里没有任何日本旧海军军人高呼“打倒日本军国主义”,但如果那么拍的话,岂不成了《东京审判》那样的“原创历史”的意淫片了?只凭这点就说那是右翼电影,未免有点不厚道。
      
      有人对电影里那十五岁的小孩作了如此恐怖的描写:“大和号远去了,消逝了;老鬼子掌舵的小船;交给了新一代的年轻人;他头缠白布;目光坚定;掌握着方向驶向了远方”。文字本身还是不错的,就是含有太多的激素了。那个小孩在电影里完全是用来对比的,60年前的十五岁,背着家庭生活的重担,迈上自杀攻击的不归路,而没死成的呢?背负着伙伴们都死了,而自己独自活了下来的罪恶感,苟且偷生。而现在的十五岁呢?有个小情人,想买部小型摩托,所以放了学去打打工。你愿意选那条生活道路,这是电影向观众提出的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戴上了有色眼镜的话,那想看什么都行,仅仅不是事实而已。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也有过一次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电影”的高潮。那时有四部内部放映的电影:《山本五十六》,《啊,海军》,《日本海大海战》,《动荡的昭和史——军阀》被乱批判了一顿,遗留下来的仅仅是林立果学来了“联合舰队”和“江田岛海军学校精神”这两个名词用在《5.71工程纪要里面》。
     
      那种大批判,不搞也罢,提高一下翻译的水平倒是真的

     8 ) 反思

    2005年,二战结束60周年之际,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拍摄了这样一部史诗巨片。暂时撇开仇日情绪来冷静看待这部影片,在被恢弘的气势、气魄的场面深深震撼的同时,我不得不说这真是一部上佳之作,我被感动了。
    感动的不是电影里面的煽情画面,而是导演、演员们创作该片时想传达的主题——士兵们在明知大势已去、战败在即的情况下仍然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不是为了白白送死,而是“为了让日本清醒”,如果没有大和号的沉没,日本将会永远沉浸在“永不落”的幻想中!因此,他们怀念那些在二战中献出生命的战士,怀念那些给安逸中的日本一个沉重打击的先驱者,认为他们值得后人来尊敬!
    据了解,该片在日本上映期间,受到了年青一代的热烈追捧,他们认为“现今社会的繁荣有赖二战中的日军”,并觉得自己“对他们有所亏欠”。

    亏欠,这个词,我们有吗?对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我们的英雄,我们可曾感到亏欠?
    “大和”的主要演员反町隆史在接受采访时说,“希望用爱与死的主题,表现日本人独有的自尊和精神”。60年后的今天,连小日本都在弘扬“日本人独有的自尊和精神”,都能为他们所谓的“英烈”树立丰碑时,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哪儿?他们的死是为了“唤醒日本”,我们的抗日英雄又是为了什么?我们想过吗?

    看完这部片子后,在我脑海中缠绕不休的是林徽因为在她弟弟阵亡三年祭时作的那首诗《哭三弟恒》——

    ……
    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
    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
    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最后一句话,字字锥心。我只想说,遗忘英雄,遗忘历史,那么,曾经让我们跌倒的那道坎,还会让我们再次跌倒!

     短评

    被一部军国主义电影感动了……汗……

    6分钟前
    • 容鹰
    • 力荐

    大和,永远的零,军国主义吗?本人却看到了对战争的反思

    9分钟前
    • goott
    • 力荐

    有久石讓配樂的電影最好

    10分钟前
    • vincentkit
    • 力荐

    很好的影片,看得出日本人心态的微妙矛盾,有深刻的意义

    14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力荐

    仅就影片讲还不错,插秧那段挺感人的。题外话有人批所谓愤青说日军也是爹妈生的之类,这跟日本反战影片的基调类似,就是日本也是战争受害者,下场也很惨。可日本是侵略者,自己造就自己的痛苦,又能怪谁;而日影几乎不提侵略受害者,只说日本下场多惨,所谓反战电影被看成招魂电影不足为怪,受批正常。

    19分钟前
    • 西南城角
    • 还行

    算是对武士道的思考吧。文化不同,价值不同,玉碎并非是唯一的美。

    24分钟前
    • zhizhi
    • 推荐

    看这部电影时抛开民族的仇恨吧,单纯的把它当电影来看还是比较精彩的

    26分钟前
    • 罗素家的叔本华
    • 推荐

    和式集结号。

    27分钟前
    • enkysteady
    • 推荐

    抛开军国主义,很男人的电影,推荐!

    31分钟前
    • 南一刀
    • 推荐

    NND,小日本美化战争,这是不行的。愿世界远离战争。。。

    35分钟前
    • 思鄉の風
    • 还行

    决绝的面对死亡,充满蛊惑的魅力。典型的日本式只看态度不分是非。

    37分钟前
    • Rui
    • 推荐

    消灭菊水特攻编队的整个战斗中,美军飞机战损就10架,10架里直接被大和打掉的不知道几架,但电影画面里漫天飞机那是前赴后继壮烈无比,看着好像许多飞机都被击落了……美日的实际战损比吓死人……怎么说呢,战争不是玩游戏,虽然很苦逼,但是做得起就要受得起。

    41分钟前
    • Favillae
    • 还行

    “如果是为了爱,就不应该打仗!如何能不打仗而过和平的生活,这才是我想说的。”很遗憾,制作者这种主观意图中善良的一面在现实面前显得虚弱无力....

    44分钟前
    • 丰饶之海
    • 还行

    一个时代的破灭

    46分钟前
    • 南区熊猫
    • 力荐

    这也许是一部能让人暂时放下仇恨的电影.作为敌人,在这一刻也值得我们敬佩.如果说,有朝你我甚至这个国家和民族走入了绝境,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去选择慷慨壮烈的死!又或者我们是否还有勇气以慷慨之心奔向那必死的征程.

    47分钟前
    • 自由青蛙
    • 推荐

    怎么整得跟日本是被侵略的一样?!

    51分钟前
    • 宋先生BJ
    • 还行

    热血,感动,你们再怎么骂日本人,也拍不出来这么棒的战争片!

    56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6/10。战争片是一种提振民族精神的工业产品,在此语境下大和号只带单程燃料的送死行为被视为精神上的美德,看看全民动员的自豪感,看看失去制空权的战舰官兵顿时血肉横飞,复员兵为比自己出色歼敌的牺牲者而惭愧,叙事能量上升至英雄史诗的打鸡血程度,结尾字幕后的樱花空镜头成功洗白了战争的正义性。

    58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悲壮吗?悲壮。又怎样呢?活该。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出来混迟早得还的。虽然这部电影中没有明确表达出其政治倾向,更确切的说,是回避了这方面的问题。老实说,这片子挺不错的。但是基于一种“无”的立场,回避这些问题,仅仅是追忆而没有反思,那片子的最终所表达的核心依旧是大片的空白。

    1小时前
    • 河狼
    • 很差

    花朵在绽放的时刻,应当有凋零的决心

    1小时前
    • skarter007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